APP下载

再论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

2012-08-15刘伟权

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人才队伍职称企业会计

刘伟权

(郑州工业安全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1192)

随着经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我国经济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在这样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一个企业要想健康运行并发展壮大,会计人才队伍的作用举足轻重。然而,20世纪90年代劲吹“会计风暴”之后,会计人才队伍建设问题似乎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世易时移,很有必要旧事新议。

一、强化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需

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已引起政府的高度关注。2010年,财政部发布了《财政部关于印发会计行业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2010~2020年)的通知》,强调了会计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力量。加强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培养高层次会计人才,并以此引导和带动我国会计人才队伍发展,不仅关系到提高会计行业核心竞争力、确保会计工作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职能作用有效发挥,而且关系到实施人才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大局。

在上述通知中,财政部提出了“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四大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着力统筹开发其他各类各级会计人才”,这其中就包括企业会计人才。事实上,无论哪一层级的会计人才,其作用的发挥与展现,将最终体现在基层的会计工作实践中,体现在企业等各单位的会计人员的实践中。

(二)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中,在信息经济时代,会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越发不可替代。从信息方面讲,及时、准确、完整、客观的会计信息不仅是企业已发生经济业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如实记录与反映,而且信息之中也能够“体现”出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经验与教训,以作为企业健康运行与发展的借鉴。同时,会计信息也是企业的现实利益相关者与未来利益相关者的首选需求,而企业一旦脱离本企业的现实利益相关者与未来利益相关者将无法生存,更无法发展壮大。可见,作为企业会计信息的生产者,会计人员所处地位是多么重要。

此外,有人将流动的资金称作企业正常运行与发展的“血液”,那么财会部门就是企业的“心脏”,会计人员就是维护心脏正常运行的基础和条件。企业的会计人才队伍,决定着企业心脏运行的机能。只有机能正常才能谈发展,而机能正常与否,则取决于会计人才队伍的质量。

因此,强化企业单位会计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二、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的内容

企业会计人才队伍建设是指企业为了实现会计工作目标而对本企业会计人才的数量、结构和素质等方面所实施的重建与完善。其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人才的数量、结构、素质,会计人才管理制度等。在当前社会大环境中,会计人才的综合素质和企业会计人才管理制度应是建设的重要方面。

三、现状简析

据河南省会计管理部门统计,截至2010年底,河南全省共有持从业资格证的会计人员67万人,其中高级会计师4500人。由于会计人才分散于各单位,而基层企业单位会计人才队伍状况又千差万别,为了解基本状况,特选取3个年收入数亿元的企业进行调研。

据调研资料分析,所调研单位的会计人才队伍有以下状况:

第一,学习动力不足。“晋职称就学,不晋就不学”的现象相当普遍:在45~60岁年龄段,这部分骨干会计人才,伴随着会计制度和职称改革,曾经“干中学”和“学中干”,无论是职务还是职称,已基本“定型”。50岁后大多数会计人员职称“到顶”。与此同时,会计人员继续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严重,也起不到督促学习的作用。尤其需要补充的是,有些企业专业人员福利与职称完全脱离,以“公务员化”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极大地挫伤了会计人才学习的积极性。

第二,业务交流不足。从被调研单位看,会计岗位设置较全,从出纳到报表一般设10多个岗位。由于缺乏轮岗制度,长期不轮岗,业务交流少,一部分会计人员竟然不知道如何填制会计凭证。同时,每周的业务学习时间,通常演变为工作协调会。

第三,相关知识不足。会计人才肩负监督使命,除财会知识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的基本知识:如材料核算员应了解本单位常用材料相关知识,内部结算员应了解合同法等知识,工程项目结算员应了解工程预算和施工方面的常识等等。但调研中得知,这些“应了解”实际上还处在“不了解”状态。

第四,激励制度不到位。经了解,被调研单位均没有出台针对会计人才的奖惩制度。河南省的相关部门也没有类似文件与制度出台。对会计人才的绩效评价主要通过单位年度考核来实现。单一的考核制度很难衡量出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与工作质量的高低优劣,更难以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而且也淹没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

四、强化措施

(一)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办法》

其中第四条“达标”要求中的“(九)建立并执行内部控制制度和其他内部会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工作有序进行”,其内涵应该予以丰富和充实:将奖惩激励等方面的措施制度化,以增强法人主体和会计人员相互之间的责任感。

(二)深度理解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内涵

所谓职业道德,就是指从事某项工作的人员在履行职责活动中应具备的道德品质。会计人员职业道德一般概括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和提高技能等方面。

首先,这是要求会计人员要忠诚于法人主体。忠诚乃真心诚意无二心,表示的是诚信、守信和服从。司马光曾言:“尽心于人曰忠。”事实上,人的行为是受其思想意识支配的,而一个人的思想意识是由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决定的。就现实情况而言,会计人员身处市场经济大潮之中,在认识和利用经济规律进行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其思想意识处于波动之中。因此,其观察和处理问题或事务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即工作立场也是波动的,而立场往往高度影响工作过程乃至结果。深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会计人才的忠诚度,将十分有效地巩固会计人才忠诚于法人主体的工作立场。

其次,对法人主体来讲,职业道德不应只是约束规范,也需要为会计人员提供规范的制度保障。《会计法》第六条明确规定:“对认真执行本法,忠于职守,坚持原则,做出成绩的会计人员,给予精神的或物质的奖励。”其实,对法人主体无忠诚之心是很难达到“忠于职守”并做出成绩的。反过来,若法人主体不采取措施保护员工的忠诚,不仅于理不符而且会拆解主体的凝聚力,最终影响主体目标的实现。就我国而言,国有经济占主体地位,会计管理体制又是政府主导,建立健全会计人才奖惩等激励制度,督促企业配套实施尤显必要。每遇会计丑闻会计人员常被痛贬无德,而会计人员权益保障却常常被忽略。正如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三)规范单位会计人才管理

将会计人员纳入本单位人力资源规划中,确保单位内部会计人员在年龄方面有合理的梯度,避免“多进多出”;在专业方面因岗选配,不能“外行”占岗。同时,结合继续教育完善会计人才培训计划,将会计人员培训纳入单位层面的培训规划中,不断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与技能。

(四)完善会计人才职称体系

首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职能范围不断拓展,会计人才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是,目前会计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具体表现为初级人才供过于求、中级人才相对不足、高级人才严重缺乏。其次,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作为一种技术等级,与工资、待遇挂钩。由于现行会计职称制度设计上的限制,使得现行高级会计师仅相当于副高级职称,在“限制”级别的同时,也挫伤了会计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因此,设立教授级或正高级会计师职称,健全会计人才职称体系十分必要。目前,虽然部分省份已经开评正高级会计师,但“客观条件”如“企业年收入必须多少亿元”等等设置欠妥,依然限制广大会计人员主动性的充分发挥。

(五)建设学习型财会部门

首先,财会部门应建立定期学习制度,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管理需要制定学习规划与计划,明确业务学习或研讨的主题,设定达到的目标与目的。其次,“请进来”。一请本企业的生产工艺专家或相关专业专家,讲授其专业基本知识,以便明确管理重点,做好部门间业务协调;二请学界名流,讲解会计专业疑难或前沿问题,以营造学术氛围。再次,“送出去”。适当选派会计人才到高校深造,这样不仅可以带动集体学习积极性,还能够促进财会部门工作质量的提高。

猜你喜欢

人才队伍职称企业会计
关于培养新时期青年人才队伍的思考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培养集聚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
激发人才队伍活力 更好助力追赶超越
现代企业会计的内部控制策略探讨
试论企业会计造假的防范与治理
企业会计档案保管期限延长之我见
我国企业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职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