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录片创作中的被动性研究

2012-08-15文丨王雯瑶

中国传媒科技 2012年24期
关键词:纪录片现实主体

文丨王雯瑶

纪录片界有一句话,“一个国家没有纪录片,就好像一个家庭没有相册”。纪录片对于国家形象而言,如同展示在联系日渐紧密的地球村面前的家家户户的相册。在国内外纪录片创作日趋完善,技术日臻成熟,题材日益广泛的当今社会,纪录片创作中的被动性依然成为不可轻视的存在。如何更好的认识被动性,在被动中赢得相对的主动权,成为一部优秀纪录片创作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1 拍摄主体的被动性

无论一部纪录片选择怎样的拍摄视角,试图反应怎样的现实主题,在拍摄过程中,主体的被动性是影响和一定程度上制约我们创作的一个首要原因。这里所说的被动性是指在取得了拍摄对象应允拍摄后的创作中被摄主体的被动性体现。我们常常认为,被拍摄主体允许我们一定程度的介入其生活进行拍摄后,创作工作会很大程度上按照我们的主观意识进行。但实际情况往往是因为镜头的存在和拍摄过程中被摄主体不确定性因素(如情绪、现状等)的无征兆干扰而变得愈加被动。

镜头的存在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过去我们过多的担心镜头会让被拍摄对象不自然,这里的不自然表现为“过度拘谨”,眼下,不自然多数时候还会以“过度表现”的方式呈现。过度拘谨对于被摄主体而言,在于当常态生活状态下不仅多出了摄制组成员,还多出了极具距离感和生疏感的摄影机,这或多或少都会使绝大部分拍摄对象变得不够松弛,进而影响纪录片追寻的真实感,使得最具震撼力的现实表达受限。

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电视更多的介入普通受众的生活,人们对于摄影机的敬畏感日渐减弱,一方面带来的拍摄优势是被摄对象不再过分抗拒或抵触摄影机的存在,另一方面则表现为面对摄影镜头的“夸大其词”。每个人面对镜头都会多了几分夸张的表现欲,这一点使得我们最终获得的影像资料依然带有失真的成分。如果这几分的“过度表现”刚好在我们重点表述的段落中,那么对于纪录片的真实性和主题表达而言,无疑都是非利好的结果。

同时,在拍摄过程中,被拍摄主体生活中可能发生的对其情绪产生影响的事件,也在不断的改变我们最初的沟通效果。所有这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和发生构成了被摄主体的被动性,这种被动性的存在使得我们在创作中需要不断的建立、改善、维护和被摄对象的良好交流沟通效果,以保证真实、有效的完成拍摄任务。

2 拍摄时空的被动性

在故事片创作中,时间先后、空间次序都在导演的全全掌控之中,我们可以将发生在同一时空的事件打乱先后顺序集中拍摄,以此来控制成本开支,提高拍摄效率。我们也可以在后期剪辑中,进行画面素材的补拍,以此满足后期制作的需要。但作为一部纪录片,我们只能严格的按照人物、事件的发生、发展顺序进行拍摄,鉴于事件的不可逆性,往往也不存在反复拍摄或者后期补拍的可能性。一方面这对导演、摄影、剪辑等主要创作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正是本文所探讨的时空被动性的体现。

首先,我们来关注空间上的被动性。为了便于读者更好的理解这一点,我们暂且拿故事片(又称剧情片)的创作进行比较。纪录片在拍摄过程中,从单纯主观愿望出发,我们希望可以无处不在地跟近被摄主体,一如我们在故事片中看到的,只要利于主题表达的场景,不存在“不能拍、拍不到”的情况。纪录片创作则不同,由于现实条件制约,例如被拍摄对象的工作环境可能不允许我们进入拍摄,再例如被拍摄对象的私人生活空间不想我们过多的介入,等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将我们的拍摄工作置于被动之中。往往我们想跟近的空间环境是为了更好的表达片子的主题,但由于空间被动性的限制,我们只能曲线救国或者另寻他路。

其次,是时间上的被动性。剧情片的创作往往在时间上不存在任何桎梏,而纪录片则不同。拍摄周期往往是处于不断调整状态中的,且被拍摄主体的时间规划往往没有严格的规律性可言。常常是我们做好了即将发生事件的拍摄计划,但现实情况又有了新的部署和安排。创作团队则不得不随即做出相应调整,以适应变化了的现实需要。同时又受限于不可逆的“一条过”现实条件,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必须尽可能的一次性完成所需素材的拍摄,不存在后期补拍的可能。因此,纪录片拍摄是一个在被动性中磨练意志力和创作水平的过程。时间的不确定性和变更性成为了其带来被动性的主要原因。

3 介入拍摄过程的被动性

这部分所说介入拍摄过程的被动性,是基于拍摄主体的被动性以及时空被动性而言的。所谓的“介入拍摄过程”指的是介入除被摄对象参与外,同时包含多个主要参与对象的拍摄环境。显然这里的“介入”,除了与被摄主体的交涉、沟通外,必然包含同其他环境人物、因素的交涉、协调和沟通。

纪录片的最大优势和现实价值在于尽可能的用相对客观视角进行社会观察与记录,引发受众的思考。由此带来的创作瓶颈之一便是这个环节介入的被动性。在介入拍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对事件的重要性做出合理判断,即该拍摄段落在全片叙事表达中的分量,也相对可以对现场的状况进行一定程度的把握和拍摄节奏的控制。不易的是,是否这个具重要性和一定程度可驾驭性的拍摄主体(群体)是可以被我们成功介入并将被动性合理转化为创作能动性的过程。

举例来说,例如被拍摄主体(个体)在该群体事件中并非居于主导地位,那么首先被拍摄主体自身就会存在一定的被动性,如本文第一部分所述,作为第一线索可以推进的主体便不再具有其有效的介入价值;其次,如果该事件具有一定的社会评判性(例如牵扯到是非、正误等明显评价标准),那么作为群体事件的主要责任方(或责任人)绝大多数并不希望我们介入拍摄,因为创作团队的介入既会影响现实的发展,也会给当事人的言行造成限制性因素,加之成片可能带来的未知传播效果,很难控制事件的原有影响范围和影响力。

由此,对于纪录片创作团队而言,很难通过常态、顺序的获得有效群体场景的第一手素材。从表达手法而言,虽然可有变通的方式来弥补无法直接拍摄的客观不足,完成重要段落的最终叙事表达。但从影像表现力、渗透力而言,没有什么比直接获取现场资料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的了。因而,在介入拍摄过程中,协调、沟通和取得绝对信任是第一要务,通过现场拍摄、后期剪辑控制节奏和合理适度表达,也是最大程度规避该过程被动性的有效解决方法。

4 创作意图表达的被动性

在开始纪录片正式拍摄工作前,所有的纪录片导演对即将拍摄的纪录片主旨都会有明确的认知和掌控。虽然拍摄内容上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但核心表达思想往往是清晰可见的。有别于故事片创作的是,纪录片的现实发展脉络往往不具有太多的前瞻性,这也就造成了开始拍摄后,导演最初表达意图和现实发展情况会发生激烈的碰撞,在这个碰撞过程中,往往也是纪录片表达主旨不断根据现实情况完善、修正或者颠覆重塑的过程。我们称之为创作意图表达的被动性。

和上述其它环节被动性不同,这个部分的被动性相对更容易进行良性的转化。同样的,任何一种被动性对于创作者而言也都是极大地挑战,创作意图表达的被动性也概莫能外。它需要导演有很好的临场随即调整能力,不仅仅针对人物、事件的变化作出调整,更多的是初始想法在和现实发生关系后,能够准确、及时、合理的作出具有建设性的转变决断。如果过于固执己见,那么拍摄自然会进入到举步维艰的困境中,因为现实无法如故事片一样按照最初导演意图发展,进而使得拍摄工作变得无法推进;如果过于随心所欲,不做合理思考和判断的完全被现实牵着鼻子走,最终的素材将无法完成符合逻辑的结构叙事,虽然拍摄过程中得心应手了许多,但后期阶段会陷入不知所云的茫然之中。

由此可见,对于纪录片导演而言,最初的创作意图在整个创作过程中必须要有根据现实状况不断修改的勇气和合理规避不必要变化动因的能力。纪录片的创作是一个重过程而轻结果的过程。所谓“重过程”,在于片子创作本身和现实发展本身都只是过程性的表达和体现;所谓“轻结果”,是基于重过程而言,如果过程把握和驾驭得适度合理,自然会有一个相对合情合理的结果诞生,而不是一味为了追求所谓的结果去对过程大肆摆布。

限制性因素对于创作者而言是无从回避的现实,纪录片创作中的被动性虽然一定程度上给实际工作带来了困难,但也并非是无法逾越和解决的难题。基于现实变化适时作出合理调整,保持积极的创作态度和持久的创作热情是客服各类困难,实现顺利有效拍摄的关键。只有靠创作者用心去把握、发现、实现,才能真正完成一部优秀纪录片的创作,最终实现纪录片的社会价值。

猜你喜欢

纪录片现实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我对诗与现实的见解
何谓“主体间性”
漫画:现实背后(下)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略论意象间的主体构架
现实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