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孙中山及同盟会并非辛亥革命的领导者

2012-08-15李桢峰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1期
关键词:同盟会辛亥革命袁世凯

李桢峰

(定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政史系,甘肃 定西 743000)

辛亥革命爆发迄今已整整百年。百年以来,人们对它的关注不曾减少。海内外学界对辛亥革命的研究从宏观到微观,从一般到具体,也可谓硕果累累。但是,对“辛亥革命”一词给以准确定义解释的并不多见,好像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无需说明。但事实上,有些辛亥革命的研究已经偏离其历史真实,有些则是对辛亥革命的错误认识。比如认为孙中山及同盟会是辛亥革命的领导者,实际上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本文就此认识辛亥革命。

笔者对“辛亥革命”是这样定义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地主阶级立宪派、旧官僚和新型知识分子及众多下层人民联合进行的民族民主革命。1911年10月10日,湖北武汉地区的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组织、发动了武昌起义,其后爆发了的波及全国各地的有革命派、立宪派、旧官僚等参加领导的通过武装起义或和平独立方式推翻满清政权统治的伟大历史事件。革命最终于1911年2月12日取消君主专制体制,结束满洲封建统治,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建立了中华民国政权。事件发生在我国农历辛亥年(1911年),故称“辛亥革命”。下面即尝试对以上定义从时间,人物、性质和意义等方面做进一步阐述。

由于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众多,很多人物和团体都在历史中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因而“辛亥革命”由谁领导历来是讨论者比较关注的问题,也是辛亥革命研究中颇具争议的方面。

国民党统治时期,将武昌起义说成是同盟会发动和领导的。如邹鲁的《中国国民党史稿》说:“纪元前一年(辛亥)八月十九日,同盟会党员以军队首义于武昌,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4]国民党的党史编纂委员会则认为“武昌起义是总理第十四次起义”[5]中国共产党在早期也将辛亥革命与孙中山直接联系起来。1927年10月10日中国共产党发布的告民众书中说,“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先生,看见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在于国民党没有民众的基础,而只有军队,所以在十三年决心改组国民党”。1938年10月10日,周恩来发表《辛亥、北伐与抗战》一文,指出“辛亥革命前,孙先生联合了当时革命团体,如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组成了同盟会,并联络会党,联合当时咨议局立宪派中革命分子,于是有辛亥革命的成功。这是中国统一战线之最初形式”。[6]

后来,更多的研究者也是从孙中山、同盟会的角度来讨论辛亥革命。将辛亥革命的归功于孙中山及其领导的同盟会成为多数人的认识。但笔者认为这个问题需认真对待。

首先,武昌起义的组织发动不是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而是共进会和文学社。

同盟会是全国革命力量的一个松散同盟。在同盟会成立前,主要的革命组织有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兴中会主要在华南一带开展活动,光复会在江苏,浙江,上海一带开展活动,华兴会主要在湖南开展活动。后来他们组成了中国同盟会。1907年,同盟会内部因革命方针策略不统一而分裂,光复会退出,孙中山与汪精卫、胡汉民等于南洋另组总部,东京同盟会处于瘫痪状态。在这种情况下,部分同盟会会员,刘揆一、焦达峰、张伯祥、孙武等人于1907年7月在东京成立共进会。

共进会性质及纲领与同盟会几乎相同,但不直接隶属同盟会。1907年春,焦达峰、孙武等组建共进会,完全仿照绿林开山立堂办法,黄兴坚决反对,曾质问焦达峰:“革命有二统,二统谁为正?”焦笑答:“兵未起,何急也?异日公功盛,我则附公;我功盛,公亦附我。”[7]显然,共进会成立伊始就是一个与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走不同道路的革命团体。首先,共进会把同盟会“誓词”中的“平均地权”改为“平均人权”。其次,共进会“特别注重反满宣传”。再次,共进会不仅成为会党的联合组织,而且几乎完全采取了会党组织形式。[8]此外,共进会主张依靠国内力量,在长江流域宣传组织、发动革命。这也有别于同盟会依靠国外华侨,在南方沿海起义的革命途径。

共进会成立后,第一年对国内进行活动似乎较少,但1908年秋后,共进会遂决定和国内加紧联系,积极活动。1908年底1909年初,孙武、焦达峰相继回国,接着共进会主要骨干亦纷纷回国活动。共进会在国内的活动,两广、江西、四川等省均有所策划,但它主要的活动,则在两湖方面。自有共进会以后,中国南方各省绝大部分的会党,都任反满的旗帜下联合起来了。[9]另外,共进会从1910年就已开始在新军开展工作,主要集中于新军八镇第16协第32标发展会员。大约在1910年东京共进会也就告一段落。

而文学社与同盟会的联系就更少。文学社是1911年从振武学堂更名而来,而1908年湖北新军中的军队同盟会和群治学社与振武学堂有某种程度的延续或联系,即部分人员以前参加过这两个团体,但这两个团体都先后被迫停止活动。

1910年6月16日(一说是1910年9月18日)为避清政府耳目,杨王鹏改组群治学社为振武学社,并被推为社长,李抱良为庶务兼文书。以“讲求武学”为名,在新军中暗中活动,吸收会员。学社在汲取前两次失败教训,规定了严格的保密制度。1911年1月30日,为重整振武学社更名为文学社,举蒋翊武为社长。詹大悲为文书部长,刘复基为评议部长。文学社为新军内青年军人组织,旨在通过渗透到新军中,掌握武装。到1911年3月,武汉新军各标营均已经建立起文学社的组织。1911年5月10日文学社在武昌小朝街设立机关部。

到1911年上半年,除自动停止活动者外,湖北革命组织差不多都并入共进会或文学社。面对国内革命形势和起义时机的逐渐成熟(保路运动爆发,武汉新军大部被调入川,武汉的防务非常空虚)。1911年5月11日 文学会和共进会在武昌召开第一次联合会议。6月14日和9月14日又先后就两团体联合再三会议协商。1911年9月24日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大会在武昌召开,正式建立了两团体的联盟,并通过了原拟定的详细军事计划,建立了起义指挥部,蒋翌武被正式确定为起义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刘公为政治筹备处总理。起义总指挥部设于武昌小朝街85号文学社机关,政治筹备处设于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起义机关定为1911年10月6日(旧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后因准备不足,起义日期推迟到10月16日。

武昌起义时已经有5000多名士兵加入了文学社和共进会,约占新兵总人数的三分之一。文学社和共进会是新兴知识阶层的革命组织,新军士兵是发动革命的潜在力量,文学社和共进会一直以新军士兵作为主要工作对象。

所以,在武昌起义组织酝酿时期,同盟会的作用也只是革命思想的影响,武装起义的整个策划是由共进会和文学社共同制定的。在武昌起义爆发时,尽管文学社和共进会的主要领导人不在场,但起义仍按事先制定的起义计划进行,所以,实际上还是文学社和共进会起了领导作用。[10]

许多学者认为同盟会曾经给共进会活动资金,将文学社和共进会在制定起义计划后,派人邀请黄兴是在宋教仁等人来武汉领导起义说成是同盟会领导武汉的革命团体。但实际情况是,给予资金是让武汉响应广州起义;黄兴,得知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于10月31日(九月十日,一说九月初七日)方从香港来到武昌;孙中山一直到1911年12月25日才回到上海。那是什么原因呢?最根本在于他们不是统一的革命组织。由于对革命方式和起义地点等不同认识,孙中山等对共进会和文学社的起义不抱希望,支持只限于革命同志式的感情和鼓励。再加上广州起义失败的沉痛打击,使他们的激情和斗志极大降低,认为在短期内革命不可能成功。不管孙中山如何解释,后人如何辩护,他们对武昌起义的淡漠和观望是存在的。这样也能成为领导吗?只能是“实行了一点被动的和落后于形势的领导”[11]反而主张君主立宪的梁启超则在11月6日回国,准备执行“和袁慰革,逼满服汉”的大方针。[12]

其次,各省起义和南北议和进程并非同盟会控制。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爆发,经过一夜激战,起义军占领武昌全城。11日,湖北军政府成立,黎元洪为都督。黎元洪在这时出任革命军部督,对于革命军稳定军心和瓦解敌军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当天,汉阳、汉口驻军相继起义成功,武汉三镇全部光复。笔者认为武昌起义的成功恰恰在于黎元洪出任领导,若革命党人中即便是孙中山、黄兴等,也不一定有那样的号召力。清末十年,政界人士大多人心思变,黎元洪作为他们的同僚现已革命,不会没有人对此不加思考。旧官僚、立宪派等的言行回答了这个问题:满清气数已尽,现在是如何获取权力。

12日,清廷急谕令荫昌、萨镇冰率水陆两前赴鄂镇压起义。但起初形势的发展变化令人革命党人鼓舞。清政府决策的极大失误给革命带来了时间:军事上清军行动缓慢、号令不严、作战不力;政治上朝令夕改、用人不当,事权不一,职责不明。这样直到武昌起义后二十多天,才在内外压力下清廷不得不答应了实力派袁世凯的要求,然而为时已晚,全国形势已急转直下,革命军已占有大半个中国。1月余,全国14省区脱离清廷。除南京、西安、福州和云南等地不时发生战斗外,其他各省都和平宣布独立,这显示出武昌起义是民心归趋的表征。各省多半于11月才开始响应革命,而10月下旬则很少有所行动。这显示出各省在赞同革命以前,静观着革命情势的发展。在宣布独立后,各省成立的新政府使用的名称和年号多不相同,这显示出辛亥革命并没有统一指挥。各省均采用五色旗,而武昌革命最初采用双圈旗,每一圈均有九颗星。五色旗代表五族团结,双圈旗则代表十八省,而孙中山先生设计的青天白日旗则未被采用。这显示孙中山这一派并未统一控制各省的革命。各省的资议局本来是拥护君主立宪政体的,但也和革命党合作,转而支持革命,这实在是国内反满力量的联合。[13]

袁世凯掌握大权后,双方军事实力差距明显加大,战场上逐渐不利于革命军。革命党人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的困难也日益显现。同时,革命推翻满人异族统治的最核心目标已经看见,革命的激情减退,丧失了继续革命的动力,转而安于现状,恢复社会秩序。同时,独立省区掌权者因立宪党人的参与,使得革命变得容易的同时也变得温和。立宪、改良派本想新政使清政府走向强国富民道路,但结果则令他们彻底失望,因而变得渐趋激进,进而在革命爆发时同情革命、支持革命。但当起义成功,他们掌握了一些权力,有了一些筹码时,和平谈判更符合他们的意愿,且袁世凯同立宪派关系非同一般。此时,袁世凯凭借诸多优势,完全操纵事局的发展,一方面军事进攻,一方面政治谈判。他用革命来恐吓清廷,又用清廷来恐吓革命派。

事实上,袁与革命军的秘密和谈在清廷授权他进行之前就已开始。在他担任湖广总督时,他就曾派刘承恩、蔡廷幹和黎元洪和谈。第一次秘密和谈是在1911年10月29日汉口光复时举行;第二次秘密和谈是在袁氏启程北上前夕(1911年11月19日)举行。两次初步的接触并无进展。[14]但双方了解对方的基本谈判条件。

袁世凯主要是借革命形势的迅猛发展给清朝施加压力。在他就任内阁总理大臣后,就进一步对革命党人施加军事压力。11月27日,北洋军队攻陷汉阳,武昌危急。他暗令北洋军停止进攻。他与英国公使朱尔典密谋后,请汉口英领事出面,提议南北双方停战议和。湖北军政府中的旧官僚和立宪派立即响应,1911年12月1日,鄂军政府与袁世凯签订停战协议。清廷授权袁世凯处理全局后,袁乃派唐绍仪、杨士琦、严修为代表于1911年12月8日与汉口的革命党人和谈。北方代表与代表南方的伍廷芳在上海举行谈判。谈判开始不久,袁的部下又与黄兴的部下接触,试图进行一项达成秘密协议的新努力。[15]

南北双方的正式谈判于1911年12月18日在上海英租界南京路议事厅开始举行。南方各省代表伍廷芳,北方清廷授袁世凯为议和全权大臣,袁派唐绍仪为全权代表。在谈判期间,英、美、日、俄、德、法六国驻沪总领事即向议和代表提出照会,要他们“有必要尽速达成协议,使目前的冲突归于停止”,逼迫革命党人向袁世凯妥协。同时,还从经济上切断临时政府的财政来源。

1911年12月29日南北议和代表在上海达成召开国民会议公决“国体”协议,但袁世凯拒绝接受“南北和谈”商订的国民会议召集办法。

第三,孙中山组建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不被国际社会承认,临时政府解决不了革命面临的各种困难。

临时政府的组建也是矛盾重重,各起义、独立省区争权夺利。1911年11月8日,黎元洪都督电起义各省,请派代表到武昌会议组织临时政府。而13日沪督陈其美也通电各省,请派代表赴沪筹组临时政府。当天,浙江、江苏、镇江、福建、山东、湖南、上海七处代表在沪集合,成立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其后各派相互较量,直到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的归国才打破了僵局,可惜不过是表面统一罢了。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月2日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组建政府是孙中山的一大心愿,因为有了政府,就可以得到国际社会的支持,就可以贷款,就可以在军事上取胜,就可以实现革命的目标。但直到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南京临时政府一直没有得到任何国家的承认和支持。袁世凯也对成立民国政府极为恼怒,采取武力威胁。面对炮火,革命无力应对,孙中山不得不继续和谈,革命党想领导革命的努力还是无望。

第四,袁世凯为实现自己的野心,出力促成帝制的废除,完成辛亥革命的伟大任务。但袁世凯将政府迁往北京,孙中山等对此无可奈何,革命党彻底退出了政治权力中心。

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情况下,孙中山等答应袁世凯的条件。而袁世凯用政治手段迫使清皇室接受共和政体,结束君主专制。其实,清王朝已是朽木将倾,只等有人捅它一下了。正如有研究者说:“1911年满清的覆亡是咎由自取。除了普遍的启用亲情和贪污腐败外,清廷还有两大病症:它企图实行中央集权,但本身却不具备这项政治能力;它想实行高压统治,却无实际的政治权力。”[16]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宣布退位,清王朝的统治寿终正寝。第二天,袁世凯正式声明“赞成共和”,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辞去临时大总统职。15日,临时参议院一致通过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而袁世凯却是另一做法:在清帝退位诏书中,有“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一句,意在表示他的政权是受自清政府,而与南京临时政府毫无关系。[17]

由以上四个方面可以看出,辛亥革命自共进会和文学会组织领导了武昌起义之后,辛亥革命的进程步步向立宪派、旧官僚所向往的方向发展,他们成为左右革命方向和结果的力量,实际是他们领导了武昌起义后辛亥革命的发展。袁世凯在整个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否定。但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旧官僚们并没有成为革命派,并没有接受革命思想,并不理解革命、共和是什么,他想到的只是顺势获取权力和地位,实现自己的野心。后来,立宪思想再次高涨,开了历史的倒车。

[1]邹鲁.中国国民党史稿[M].中华书局,1960:907.

[2]章裕昆.文学社武昌首义纪实[M].三联出版社,1952:3.

[3]何广.历史上对辛亥革命的纪念和解读[N].北京日报,2011-02-21.

[4][5]李双;高骁宇.浅析文学社与武昌起义[J].新西部,2010,(18):

[6]魏建猷.共进会的成立及其特点[J].教学与研究,1962,(1):23-27.

[7][8]兰柏松.关于武昌起义的领导问题.江汉论坛[J],1981,(4):11 -17.

[9]丁文江.梁任公先生年谱长编初稿[M].中华书局,2010:553.

[10][11][12][13]梁锦錞.一九一一年的中国革命//张玉法,主编.中国现代史论集,第三集――辛亥革命[C].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18.23.24.9.

[14]袁世凯与辛亥革命[Z].人民网,2005-11-29.

猜你喜欢

同盟会辛亥革命袁世凯
辛亥革命与中国共产党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
同舟共济,统一战线
论陕西辛亥革命中同盟会的作用
兴中会与同盟会之异同比较
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军阀袁世凯的三次背叛行动
袁世凯的军事顾问坂西利八郎
辛亥革命在军事上的成功与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