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特大地震工业灾后恢复重建基本经验及启示
2012-08-15陈红霞
陈红霞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00)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中,四川省工业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损失。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8年5月25日,全省共22428户企业受灾,经济损失达2005.3亿元,遇难4414人,受伤12545人。其中,德阳、广元、成都、绵阳、雅安、阿坝等6个重灾区经济损失达1843.3亿元,占全部损失的96.6%。6个重灾市(州)GDP在全省约占50%,全部工业增加值占全省55%,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投资分别占全省的56.2%和62.9%,这6个市(州)工业经济受灾对全省工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自2008年5月28日灾后恢复重建拉开序幕以来,我省灾后恢复重建始终做到工业重建与产业振兴两手抓、两手硬,坚持抓主体、抓载体、抓保障三管齐下,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工作进度,全力推动重灾市州工业经济加快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前两个月实现工业“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2010年,成都、德阳、绵阳、广元、雅安和阿坝六个重灾市(州)工业增加值总计达到2706亿元,是2008年的1.37倍,是2007年的1.69倍;六个重灾市(州)工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的比重由2008年的40.1%上升到2010年的41.8%,增加1.7个百分点;六个重灾市(州)工业利税总额由2007年的528亿元提高到2010年的1079亿元,同比增加104.3%。重灾市州成为全省工业发展势头最好的区域之一,迈入全面发展振兴的新阶段。
一、工业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做法
(一)加速灾区产业布局调整优化。在成都、德阳、绵阳等适宜重建区域,着力推进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数字视听三大国家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建设;在广元、雅安、阿坝等适度重建区域,依托天然气、水电、锂等资源优势,着力打造具有区域特色的资源深加工产业集群;在不适宜布局工业的地区,通过实施“飞地经济”模式调出现有工业产业,推动阿坝州漩口—桃关—威州沿线部分、都江堰工业园区扩区部分、青川县城等工业项目调整到相应的“飞地产业园区”内集聚发展。
(二)加快恢复重建项目建设步伐。截止目前,纳入国家总规的3108项工业恢复重建项目累计竣工3039项,共完成投资1072亿元。阿坝铝厂11万吨电解铝、东汽100万KW级核电国产化项目、二重第三代核电锻件改造项目、长虹216万片PDP一期工程等一大批重大项目陆续竣工投产,成为灾区工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的重要动力。
(三)推动震损企业全面恢复生产。采取多种措施抗击金融危机冲击,切实帮助灾区企业特别是数万家中小企业解决市场开拓、要素保障等问题,全面推进企业产能恢复重建。截止到2010年底,2440户规模以上受损工业企业复产率达99.5%,东汽、阿坝铝厂等重灾企业借势发力、再创新高。
(四)做好灾区发展载体建设。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产业园区纳入“1525工程”进行培育,围绕“521战略”,加大对6个重灾市(州)中有条件的园区的指导和扶持力度,支持其尽快迈上3000亿、2000亿、1000亿的台阶。成功组织申报成都—电子信息、德阳—装备制造、绵阳—数字视听、广元—军民结合等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4个对口合作特色产业园区成为对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和窗口,积极探索与援建省(市)间产业合作的长效机制。
(五)狠抓灾区特色产业发展。坚持将发展好“7+3”产业作为全省工业恢复重建的重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成绩喜人。成都市电子信息和汽车制造两个优势产业实现井喷式增长,2010年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达到42.1%和24.3%;德阳市装备制造产业地位更加凸显,全国60%的核电产品、40%的水电机组、30%的火电机组和汽轮机、50%的大型轧钢设备和大型电站铸锻件都由德阳生产;绵阳市“六大产业”(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冶金机械、材料、化工、食品产业)发展迅猛,2010年共实现工业产值1229亿元,同比增长34.7%,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91.5%。广元、雅安、阿坝三市(州)“7+3”产业高速发展,广元、雅安2010年“7+3”产业增速均高于当地工业增速接近10个百分点。
(六)加快灾区产业由重建向振兴推进。按照全省灾后恢复重建工作现场会的精神,积极推动产业重建向产业发展转变。2010年,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及时研究出台了《关于促进汶川地震灾区产业发展的工作意见》,为灾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二、工业灾后恢复重建基本经验
(一)坚持形态恢复与功能恢复同步推进。坚持灾区基础设施重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生态环境修复与产业发展同步推进是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最大的特色和原则之一。首先,做到了形态恢复与功能恢复规划上的统一。灾后恢复重建开始不久,省委省政府就组织编制了《四川汶川地震灾区工业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规划》,规划按照“有利于产业配套、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有利于企业发展”的原则,把城镇体系建设规划和生产力布局及产业调整规划有机结合起来,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工业园区,支持因地质条件和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限制而无法原地重建的重灾地区发展“飞地经济”,引导完全被毁企业和关联配套企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发展。其次,做到形态恢复与功能恢复联动推进。坚持联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总体要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承接产业转移的思路,注重与城镇重建规划的结合,注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相结合、与园区相结合,注重与道路、桥梁、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统筹规划,周密部署,分步实施。最后,注重发挥功能恢复对形态恢复的支撑作用。如建立“八特六保”农房重建建材特供机制,安排工业发展资金1.4亿元支持建材企业用于贷款贴息,加大建材企业尤其是砖厂技改力度,对特供企业实行直供电。通过狠抓灾后农房等重建建材供应,在确保灾区形态恢复的同时也带动了灾区乃至全省相关产业发展。
(二)坚持借助外力与激发潜力双管齐下。坚持开放合作与自力更生两条腿走路是汶川地震工业恢复重建顺利推进的两大动力,也是灾区工业在迅速发展的同时实现特色发展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争取国家和兄弟省市区的大力支持。国家专门出台了支持四川灾区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各援建省市均将产业援建作为重要的援建内容和目标,其中,北京、什邡成功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促使北汽福田专用车项目落户什邡。江苏、绵竹共同投资10亿余元建设江苏工业园,成为绵竹工业园区建设史上投资规模最大的项目。山东、辽宁、河北、河南四省分别建立起“安县—辽宁产业园”、“北川—山东产业园”、“江油—河南产业园”、“平武—河北(飞地)产业园”四个对口援建园区。截止目前,四园共计入园企业58户,总投资50亿元,预计将形成300亿元以上的产值规模,成为新一轮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其次是扬长避短,加快灾区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支持成都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新材料等产业;绵阳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配件产业、三网融合与物联网等产业;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磷化工等产业、新能源装备等产业;广元军工电子、农副产品加工业;雅安机械制造、高水平载能、光电复合建材等产业;阿坝水电、特色农牧产品加工、锂深加工等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提高灾区产业发展水平。最后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力量,整合资源,破解难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资金参与重建。
(三)坚持恢复重建与发展提升协调推进。坚持在重建中淘汰落后产能、优化经济结构、灾区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是工业灾后恢复重建的最大探索。首先是根据重建需要,对灾区列入淘汰类产业目录的,实施分阶段、分步骤逐步予以淘汰。三年来,灾区累计安排节能减排专项资金4970万元。其次是加快推进灾区资源综合利用和清洁生产,大力实施循环经济试点,积极构建闭环发展的产业模式。最后是积极探索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循环经济园区、生态园区试点示范工作。此外,为了大幅提高灾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展开各类产业园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评价工作,确保省级产业园区投资强度不低于每亩100万元。
(四)坚持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统筹兼顾。在全面做好要素供应、资金协调、政策支持等保障工作,确保受损企业尽快恢复生产的同时,充分发挥大企业、大集团生产和大项目在灾后重建中的带动力,加快恢复重建重大工业项目建设。按照“能快则快,提前完成”的要求,实施“一厂一策、重点帮扶”,加快东方电器、二重、攀长钢、长虹集团、九州电器、龙蟒集团等各类重点企业,特别是对地方经济具有支撑带动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的恢复生产。强化项目建设责任,实行领导包项、专人跟踪服务制度,建立部门协作、政企联动推进督查机制,督促落实市县政府在工业灾后恢复重建中的主体责任。其中,将阿坝铝厂的复产和重建作为四川工业“抗击灾难、崛起危难”的标志性工程,多次研究和制定相关政策,积极协调有关各方,解决重建中的核心技术、关键设备、交通运输等具体问题,在震后7个月,成功恢复生产,极大的提振了地震灾区工业恢复重建的士气;其次,将攀长钢发展作为灾后工业恢复与结构调整的示范,积极安排工业发展扶持资金,支持其新区建设项目,拟将过去分散在3个乡镇的分厂,整体迁到入江油工业园区,又一个百亿企业将会出现,为实现温家宝总理“为江油长远发展打基础”的要求夯实基础。
三、工业灾后恢复重建几点启示
(一)产业恢复重建与灾区形态恢复重建并不矛盾,同步推进不仅有利于及时为灾区发展输血,而且有利于促进灾区形态恢复重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一开始就将产业恢复重建与城乡住房、基础设施、城镇建设、生态环境一起并称为“五大重建”。在实践中,产业重建不仅没有分散其他方面重建的力量,相反,产业恢复重建为整个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了众多的的项目支持,也即为灾后恢复重建提供了较多的着力点和载体,对于充分发挥各方面力量、减少力量浪费起到了重要的分流引导作用。其次,灾后产业恢复重建为灾区的社会稳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汶川地震灾后之所以能够保持较好的社会秩序,和产业重建迅速将大批人口集中到有意义的目标上来、保证了人心稳定有很大关系。最后,产业恢复重建与形态恢复重建同步推进,还减少了因“输血”向“造血”转变的时间差带来的种种问题。
(二)工业恢复重建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最大亮点之一,不仅对于灾区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提振灾区人民的信心、安抚受灾群众心理具有重要意义。工业重建项目具有周期较短、成效明显、对于改进受灾群众生活具有直接影响等特征,一个工业重建项目的完成意味着灾区活力的增加、就业人口的增加和灾民生活的稳定,更意味着受灾群众有了重建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和机会,对于受灾群众的支持是内在的、长远的、可看见的。如阿坝铝厂、东方电气等大企业大集团的重建和迅速恢复生产不仅强烈地鼓舞了灾区人民的斗志,而且极大地提振了全国人民的信息。
(三)工业恢复重建也必须遵守科学规律,必须坚持规划引导,遵循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虽然工业恢复重建是特定时期、特定地区、特定企业的特殊行为,需要特殊支持,但并不意味着灾区工业就可以不受产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基本要求的约束。从本质上看,灾区工业仍然是整个工业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灾区工业的转型升级并不仅仅是外在力量强迫的结果,而是跟上整个工业体系调整步伐的内在要求。因此,工业灾后恢复重建与工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并不矛盾,相反,灾后恢复重建也是工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大机遇。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委省政府认为,虽然地震给我省造成了特别重大的损失,但灾后恢复生产又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一个机遇,要求各级政府抓住灾后重建这个机遇,认真思考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业、落后工艺,结合“7+3”产业规划,重新布局生产力,力争重建后,一批新企业、新产业得到迅速发展、提高和升级。实践证明,坚持产业特色、集聚、集约发展,不仅让灾区工业结构继续保持在全省的领先水平,而且为全省工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四)工业恢复重建要区分轻重缓急,要优先恢复民生保障型和生产要素型企业生产,提高工业对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保障能力。在抗震救灾阶段,在工信部的协调下,结合抗震救灾前线救人、抢险、防疫、群众安置等急需,通过发动行业协会、重点生产企业,千方百计落实货源供应,组织解决了一批灾区急需物资的供应问题,为四川省和部队紧急调运了大批发电机、切割机、金刚石锯片;为前线部队紧急调运大批扩张钳、发电机、切割机和帐篷;后一阶段,根据救灾对防疫的要求,组织紧急调运了一批二氯异氰尿酸钠、漂粉精等药品和消毒用品。灾后恢复重建开始后,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四川省委省政府把做好电煤、成品油、天然气、电力等能源要素生产型企业的恢复重建作为恢复重建工作的第一任务,为全面恢复工业生产创造了条件。灾后一个多月时间,主网日均发电量恢复到灾前正常发电量的95.34%,日均用电量恢复到灾前正常用电量的96.09%;全省非重灾区煤矿复产已达到灾前水平的99%;铁路运输已恢复到灾前水平;成品油方面供应总体宽松;天然气方面也恢复到灾前水平的97.9%。在电力方面,在实施直购电试点中,对6个重灾市州工业企业予以倾斜。在天然气方面,积极协调两大集团,全力保证29个重灾区生活和生产的天然气供应。在资金方面,会同川内金融机构,为抗震救灾物资生产企业协调贷款30亿元,为建材生产企业落实流动资金158亿元。
(五)灾区工业发展要与非灾区工业发展联动推进,做到灾区工业恢复重建、未受灾地区工业多做贡献。工业体系是一个整体,灾区与非灾区工业相互制约、互相促进,只有双方保持良好的互动协调关系才能确保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汶川地震后,省委省政府深深感到物质保障对抗震救灾的极大重要性,要求有条件的市(州)开足马力生产,指出加快发展就是对抗震救灾的贡献,受灾重的地方,抓紧尽早恢复生产,更是对抗震救灾的贡献。正是由于灾区与非灾区工业的同步推进,才保证了在短短3个内,全省工业增长率就从5月份的3.6%恢复到了8月份的21.9%,并为我省工业经济战胜国际金融危机、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十一五”在全国争先进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中发挥党的先进性和战斗力》,四川日报2011年5月18日。
[2]《抗震救灾与灾后恢复重建的基本经验与启示》.http://wenku.baidu.com/view/297f0d196bd97f192279e97c.html。
[3]《共产党人创造汶川抗震救灾恢复重建伟大奇迹昭示录》,新华网,2011 年 5 月 10 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1-05/10/c_121400755.htm。
[4]《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四川奇迹》,四川日报2011年6月22日。
[5]汶川地震抗震救灾专题网站.http://www.xinhuanet.com/xhwench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