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三维特征
2012-08-15刘艳萍
刘艳萍
(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三维特征
刘艳萍
(包头师范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30)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蕴含了政治发展的方向性、人民性和可持续性三维特征,体现了最大的“中国特色”。基于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政治发展的历史反思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殊国情的现实考虑,邓小平强调政治发展的原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人本政治思想的主体特性和价值取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同时也是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鲜明特色;邓小平从政党主动的制度创新为切入点,认为党要激发和增强自身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先进性的不断生成保持和巩固党的可持续性执政,实现中国社会政治的可持续发展。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方向性;人民性;可持续性
政治发展是任何国家都必须予以关注的基本问题,它不仅是现代国家和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同时也是执政党提升执政绩效以取得执政合法性资源的重要前提。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惊叹,然而,囿于历史条件的制约和宏观环境的限制,加之政治体制改革本身的复杂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政治发展至少在表面上显得有些滞后。作为全面实现现代化的发展中国家,如何推进政治发展无疑是当今中国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面对时下对政治发展的种种责难和崇尚“西式典范的自由与民主”的尘嚣,我们有必要重回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思考境域,明晰我们据以立论的逻辑基点,把握我们展开政治发展布局的战略起点,继续把邓小平开始的这种政治发展实践探索性地向前推进。本文拟从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性、人民性和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特征作简略论析。
一、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在全球化背景下,民主化构成了全球化进程中政治发展的主题和世界政治发展大趋势。以现代文明作为审视政治发展的标识,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是世界民主化浪潮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是从中国融入现代世界文明潮流角度来考量中国政治发展的。而政治发展存在一个不可回避的界域问题,在本质上指的就是政治发展的旗帜和方向。基于对中华民族几千年政治发展的历史反思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殊国情的现实考虑,邓小平强调政治发展的原则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
政治发展方向取决于特定社会经济政治制度与生产力之间矛盾关系的性质,任何国家在政治发展中绝不能忽视特定的社会现实而去追求在异国他乡成长起来的模式和目标。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特定的现实决定了政治发展的基本方向。邓小平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认为观察中国问题,一定要认识中国问题的复杂性。西方政治实践中的议会民主、多党竞争、三权分立只是代表了西方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但不具备全世界意义。为此,我们“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的民主,不能搬用他们的三权鼎立,不能搬用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要搞社会主义民主”〔1〕241,“民主只能逐步地发展,不能搬用西方的那一套,要搬那一套,非乱不可”〔1〕196。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教训来看,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至关重要的。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就明确提出“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138,“中国只有坚持搞社会主义才有出路,搞资本主义没有出路”〔1〕211-212。为此,他把四项基本原则确定为我国政治发展中必须遵循的根本准则,并通过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使社会主义成为贯穿中国政治发展始终的一条红线。在政治发展的模式上,邓小平认为必须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国家的情况,走自己的道路,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方向。
应当说,采取什么模式推进政治发展是当今中国政治发展的首要问题。邓小平以其卓越的政治理论智慧和国际视野,设计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图式,确立了中国特色政治发展界域,为中国政治发展确定了根本的价值导向。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仅是思考中国政治发展问题的基本原则,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
二、中国政治发展的人民性——充分发展人民民主
民主是政治发展观的核心范畴,政治发展本质就是政治民主化的过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政治发展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或称人民民主。因此,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人本政治思想的主体特性和价值取向,不仅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立场,同时也是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和鲜明特色。
早在改革开放之前我们就已经建立了人民民主的目标和实现人民民主的基本政治制度,但由于人们对政治发展目标的设计存在某些理想主义和乌托邦理念导致当时“大民主”泛滥。总结过去政治发展的经验教训,邓小平继承并强化了我们党历来以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为己任的价值理念,认为中国政治发展的宏伟目标就是要真正实现社会主义民主。他指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政策,就国内政策而言,最重大的有两条,其中一条是政治上发展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2〕168,“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政治上,充分发扬人民民主,保证全体人民真正享有通过各种有效形式管理国家……的权力”〔2〕322。
政治发展的过程,从某种视角来看是制度变迁和制度发展的过程。邓小平是通过有序扩大民主不断回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人民政治参与的新期待,激活存量、创新增量的“过程路径”实现政治发展的。一方面,激活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现有框架的制度运行,通过对我国基本政治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以保证人民享有事实上广泛的民主权利,使“人民性”的理念贯彻到各项基本制度及其运行当中;另一方面,以人民作为推动政治发展的主体,创新体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本质要求的制度供应,使各类群体的政治诉求得到充分反映、合理吸纳和有效整合。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实现从人治到法治的转变是邓小平政治发展观“人民性”的集中体现。在建构政治发展的框架结构中,为了防止民主失范,他把党的领导、法制建设和民主渐进性发展作为“人民性”实现的保障。在他看来,“在中国这样一个大国,没有共产党的领导,必然四分五裂,一事无成”〔2〕358,“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不要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不要党的领导的民主,不要纪律和秩序的民主,决不是社会主义民主”〔2〕359,“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2〕146。邓小平通过制度建设追求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其实质是实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人民性还体现在政治发展价值尺度的人民性上。邓小平善于概括人民群众的新鲜经验,根据人民群众的主体愿望和实践指向,敏锐地捕捉和把握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契机,不失时机地依靠人民群众的力量推进我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邓小平政治发展观的着眼点是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他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能否增进人民的团结、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判断和衡量政治发展的基本尺度。
时至今日,人民性依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鲜明特色,实现人民民主依然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终不渝的政治诉求。实践证明,“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3〕。推进当代中国的政治发展,除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外,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人民性,自觉地坚持人民性。
三、中国政治发展的可持续性——保持党的先进性
现代民主国家的政治发展,需要具有强大政治凝聚力和社会整合力的政治组织的推动。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特殊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和拥有世界1/4人口的大国中,能驾驭和把握政治发展并能推动社会民主化进程的只有中国共产党。然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政治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邓小平指出:“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4〕271为此,邓小平以政党主动的制度创新为切入点激发和增强自身的生机和活力,通过先进性的不断生成保持和巩固党的可持续性执政,实现中国社会政治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要重塑党的政治权威。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权威建立在领袖个人超凡魅力的基础之上。从党长期执政的意义上来看,这种政治权威最严重的弊端就是导致政治权力及相应政治权威的异化。邓小平指出:“如果一个党、一个国家把希望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并不很健康。那样,只要这个人一有变动,就会出现不稳定。”〔1〕272为促使中国政治权威的转换,邓小平从改革党和国家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入手,通过建立权力交接制度、废除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反对和禁止任何形式的个人崇拜宣传以及坚定不移地推进法制建设等项措施,实现了中国政治权威由超凡魅力型向法理政治型的转换。毫无疑问,邓小平重塑执政党的政治权威,有效地解决了权力的合法性与有效性问题,保证执政党在宪法与法律的范围内能够最大限度地行使公正合法的权力,实现了执政党执政理念的改革与创新。
其次,要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保持党的先进性,一个关键问题在于解决党的权力制约和监督的问题。否则,长期执政和缺乏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可能面临因掌权者腐败而产生的“其兴也勃,其亡也忽”的执政困境,从而失去永葆先进性的生机和活力,丧失执掌国家政权的条件和能力。为了抵消权力一元化和缺乏制约带来的官僚主义、权力过分集中等特权现象,邓小平认为必须从政治体制层面着手,完善权力制约机制。从制度上对权力实行制约是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的核心。他指出:“我们过去发生的各种错误,固然与某些领导人的思想、作风有关,但是组织制度、工作制度方面的问题更重要。……不是说个人没有责任,而是说领导制度、组织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2〕333为了解决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以及权力过分集中现象,我们的政治体制改革从建立健全干部选拔制度、建立健全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党政分开、权力下放、建立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等方面进行适当分权,从而在政治体系内部形成必要的权力制衡和张力,保证政治制度的活力。
以健全的法律制约权力,清除党内腐败是邓小平权力制约思想的保障。法制健全,掌权者就无法滥用权力;法制不完善,各种腐败现象就会乘虚而入。邓小平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反复强调法制的重要性,他认为反腐败工作要靠法制:“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产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1〕379他着手进行的建立健全法律体系、提高人们的法制观念、强化司法机关职能等改革无不反映出以法律制约权力的思想。
完善监督机制是对权力实行制约的有效手段。邓小平对党的监督提出三种形式:党的监督、群众的监督、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监督。“对于共产党员来说,党的监督是最直接的。……党对党员的监督要严格一些”〔4〕270,“对领导人最重要的监督是来自党委会本身”〔4〕309-310,“要解决思想问题,也要解决制度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铁面无私的监督检查”。〔2〕332对于民主党派的参政和监督作用,邓小平指出:“对于我们党来说,更加需要听取来自各个方面包括民主党派的不同意见,需要接受各个方面的批评和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减少错误。”〔2〕205为了充分发动人民群众对党的监督,他多次强调人民代表大会、政协会要开好。此外,他还提到要逐渐扩大社会政治参与监督渠道,使群众能充分行使在多级企事业单位监督的权利。在新闻舆论监督方面,他明确指出:“报纸最有力量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4〕150
总而言之,邓小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高超的政治艺术,推动了中国共产党执政意识和执政体制的第一次重要转型。他虽然尚未来得及较为全面、深入、系统地推进党的先进性建设,但在实现中国政治可持续发展中,他为我们党实现可持续性执政指明了方向和途径。
〔1〕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7.
〔4〕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A849
A
1009-1203(2012)02-0021-03
2012-02-01
刘艳萍(1972-),女,内蒙古包头人,包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研究。
责任编辑 周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