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文化改革发展:脉络、成就与推进

2012-08-15周荣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2期
关键词:文化产业山西改革

周荣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

山西文化改革发展:脉络、成就与推进

周荣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山西太原03000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文化改革发展经历了初始阶段、起步阶段、跃升阶段及跨越阶段,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产业发展、文艺精品创作生产及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建设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推进山西文化改革发展,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出一批反映山西精神的文化作品;以山西人民的文化需求为根本,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推进转型跨越为抓手,壮大发展文化产业。

山西文化改革;文化体制;文化产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山西历史文化积淀厚重,目前有145个项目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位居全国第二。当前,推进山西文化改革发展,建设文化强省是我们的重要使命。笔者拟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山西文化改革发展历程加以回顾,总结其发展成就,并对进一步推进山西文化改革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山西文化改革发展脉络

(一)文化改革发展的初始阶段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至党的十六大,为应对市场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挑战,山西文化领域积极探索经营机制变革,大力扶持新媒体发展,不断推进文化行业集团化建设,山西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总体而言,这一时期的文化改革发展尚处在初始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这是我国继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教育体制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山西响应党的号召,出台了《山西省建设文化强省发展规划纲要(2003年-2010年)》,开始施行文化产业增加值省级核算(开全国之先河),改革作品创作机制,创作了一大批饮誉全国的文化珍品。但由于未触动体制,山西的改革一度落在全国的后头。

(二)文化改革发展的起步阶段

2009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召开后,山西认真分析本省实际和全国兄弟省市的改革经验,提出了“两步并作一步走,两年任务一年完”的赶超目标。2009年,全省市县两级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三局合一,局台分离,文化综合执法大队组建任务全面完成。出版发行、电影放映、文艺演出等182家(本文数据均来源于《山西日报》)文化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成为新型的市场主体。全省县级文艺院团积极参与改革,80%以上自主走向市场。山西不仅全面完成了太原等4个试点市的改革任务,而且提前一年完成了其余7个市的改革任务。

(三)文化改革发展的跃升阶段

2010年,山西的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文化产业发展进入新阶段,跨入全国先进行列。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到2010年年底,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出台了“两个方案”,即《山西省国有文艺演出院团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意见》和《山西省演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建方案》,并报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组审批;实现了“两到位”,即省市县三级文化行政改革基本到位和市县两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基本到位;完成了“两铺开”,即省直文化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全面铺开和省直文艺院团改革全面铺开,基本完成了年度改革任务。

(四)文化改革发展的跨越阶段

2011年1月,我省提出进一步明确山西文化转型跨越发展的方向和目标,推进三大跨越:由传统人文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文化大省跨越,由提升山西文化影响力向提升山西文化软实力跨越,由区域性地方文化特色向中国气派、国际水准跨越。2011年,全省文化体制改革主要任务全面完成,走在全国前列,文化产业驱动力指数跃居全国第二,文化产业已渐成我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一极。

二、山西文化改革发展成就

(一)文化体制改革重点任务全面完成

截至2011年11月中旬,全省11市全部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488家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任务全部完成,1.5万余“事业人”变身“企业人”;市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三局合并,广播电台、电视台合并重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成立;市县电影公司电影院、文艺院团转企改制任务完成,完成率100%;按照新闻采编和经营业务两分开要求,各市党报将广告、发行、印务等经营性业务剥离,实施“两分开”,组建企业性质的公司。

(二)文化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十一五”时期山西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25%以上,2010年实现增加值287.37亿元,比2009年增长25.4%,占GDP比重3.12%;2011年增加值达到380亿元,比2010年增长32.3%,占GDP比重3.4%,增速高于全国平均增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山西广电信息网络集团、山西日报传媒集团、山西广电传媒集团、山西演艺集团和山西影视集团六大文化企业集团2011年收入突破70亿元,实现了翻番。山西出版传媒集团的表现尤为突出。2006年,集团的销售收入为23亿元,2011年增至68亿元,近3倍于5年前;2006年集团的利润为3 800万元,2011年实现利润3.6亿元,近10倍于5年前。毋庸置疑,六大文化企业集团将成为实现山西“十二五”末文化产业增加值突破1 000亿元目标的主力军。

(三)文艺精品创作生产成果丰硕

近年来,我省推出的影视话剧等作品获得多项荣誉。如:电视剧《八路军》、《乔家大院》、《天地民心》、《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幸福生活万年长》等系列力作深受好评,电影《红军东征》、《高君宇与石评梅》列入国家广电总局建党90周年重点献礼片;电影《夜袭》、电视剧《走西口》、晋剧《傅山进京》和文艺类图书《流动的花朵》荣获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电视剧《走西口》、《喜耕田的故事2》获得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立秋》、《一把酸枣》、《傅山进京》、《走西口》、《解放》先后荣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等等。

(四)城乡公共文化设施体系基本形成

2011年,山西省图书馆、山西大剧院、山西体育中心等大型标志性文化设施全面完工;全省新建县级文化设施70个,建筑面积19.2万平方米,已完工30多个;投资2.8亿元新建成农家书屋14 092个,覆盖率达到全省行政村的75%,超额完成“五个全覆盖”工作任务;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站点实现全覆盖;“优质放映、服务三农”公益放映活动持续展开,免费放映电影33.9万场,受益群众1 500多万人次;8月中旬至9月底,全省开展“文化惠民、送戏到村”活动,省市县三级15个专业艺术院团分赴全省7个市、17个县、32个村进行公益演出。

三、进一步推进山西文化改革发展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推出一批反映山西精神的文化作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因此,在文化改革发展中,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将此作为推进文化强省战略的思想基础。具体任务是,推出一批以山西文化为内容、反映山西改革开放和人民群众艰苦创业精神风貌的兼顾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精品力作,重点抓好五台山、云冈石窟、平遥古城人文文化影视演艺项目建设和“印象五台山”等标杆项目建设,继续打造舞剧《粉墨春秋》、话剧《立春》、京剧《知音》等优秀剧目,争取冲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剧目。

(二)以山西人民的文化需求为根本,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011年山西GDP超过万亿元,综合经济实力跨上新台阶,山西人民的文化需求更加旺盛,期待从高雅的文化产品中获得精神的陶冶和文化的享受。因此,构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未来五年,要逐步形成“省级标志性文化设备完备,市级公共图书馆、群众艺术馆健全,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达标,乡镇(社区)综合文化站设施设备配套,村级文化活动场所全覆盖”的五级公共服务网络。省级文化设备完备工程将规划新建和改扩建一批省级戏剧、歌舞、话剧艺术表演团体的排练和演出场馆,主要包括山西省歌舞艺术中心、省话剧艺术中心、省京剧艺术中心、省晋剧演艺中心、省曲艺说唱馆。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等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在未来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服务;在全省28 199个行政村和1 197个乡镇,采取政府采购公益演出场次等形式,送书、送戏、送文化器材;在流动文化设施建设中,继续为基层文艺院团配送流动舞台车,为县级公共图书馆、文化馆配送流动文化服务车;每年定期组织高雅艺术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1〕

(三)以推进转型跨越为抓手,壮大发展文化产业

“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地区,不转型发展,没有出路;作为欠发达地区,不跨越发展,会永远落在后面。”〔2〕因此,建设文化强省,必须以推进山西的转型跨越为抓手。文化产业是建设文化强省的重要支撑,更是促进转型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我省文化产业发展很快,尤其是在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等深度融合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平遥国际摄影大展、五台山国际文化旅游节、西口风情旅游节等一系列节庆会展活动靠“文化搭台、旅游唱戏”,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3〕文化和旅游就像一对孪生兄弟互为依托、共同成长;文化与旅游的融合也带动了文化与科技的融合,动漫游戏、数字电影、数字出版等新兴文化业态迅速崛起,其中太原高新区动漫游戏产业基地研发的全息影像技术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宇达热着色处理技术、太钢不锈新型创意产品等成为文化与科技融合的最新成果。今后,应在这方面继续拓展。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方面,要把我省的十大会展节庆①作为主战场,充分发挥其带动作用。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方面,一要大力发展网络文化,开设中国文化资源地图网,提升扩展山西文化产业网,建立山西文化产品网络交易平台,推动形成3家至5家大型连锁网吧企业;二要推动动漫游戏类产品上一个台阶,做大做强“一园区三基地八企业”,即:二十八宿文化主题公园,山西省动漫游戏产业发展、山西舶奥无纸动画、广播电影电视学院动画教学基地,山西汇众动漫科技开发、山西创影影视动画等八个企业。

〔注释〕

①十大会展节庆指:山西省文化产业博览会、山西省动漫艺术节、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大同云冈国际旅游文化节、五台山国际旅游文化节、临汾根祖文化节、关公文化旅游节、平遥国际摄影节、吕梁民俗文化节、长治武乡八路军文化节。

〔1〕孙轶琼.山西公共图书馆将全部免费开放政府买单群众受益〔N〕.山西晚报,2012-02-22.

〔2〕袁纯清.发掘丰富文化资源加快建设文化强省〔N〕.山西日报,2012-02-15.

〔3〕于晓媛.山西文化旅游业转型跨越发展战略思考〔J〕.理论探索,2011(6).

Shanxi’s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Line,Achievements and Advancement

ZHOU Rong
(The CPC Shanxi Provincial Committee Party School,Taiyuan 030006,China)

Since the Third Plenary Session of the Elev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Party,Shanxi’s cult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has gone through the initial,starting,zooming and leapfrogging stages,and the province has made gratifying achievements in the aspects of cultural restructuring,of developing the cultural Industry,of producing fine works,and of setting up and perfecting public cultural institutions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To carry forward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 during the period of the“Twelfth Five-Year Plan”,it is necessary for the province to make efforts to produce a batch of cultural works reflecting the Shanxi spirit,following the guidance of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to set up and improve the system of cultural service,putting people’s demand first,and to expand the cultural industry,following the spirit of transformation for leapfrogging development.

Shanxi’s cultural reform;cultural structure;cultural industry;system of public cultural service

D616

A

1009-1203(2012)02-0008-03

2012-02-08

周荣(1964-),女,山西永济人,中共山西省委党校资料信息中心副研究员。

责任编辑 澍林

猜你喜欢

文化产业山西改革
我在山西等你
山西老陈醋保护有法可依
山西:抓紧抓实春耕生产
传承晋绣技艺 做大文化产业
山西叹五更
改革之路
文化产业空心化隐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