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云南精神的内涵与践行

2012-08-15孙玉芬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大山云南精神

孙玉芬

(中共保山市委党校 综合教研室,云南 保山 678000)

浅析云南精神的内涵与践行

孙玉芬

(中共保山市委党校 综合教研室,云南 保山 678000)

数千年来,高原与大山一直就屹立在云南人的灵魂最深处,赋予了云南各族人民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这高原情怀和大山品质,就是云南精神。云南精神需要每一个云南人用行动去诠释,只有每个人都去践行,云南精神才更具生命力。

云南精神;形成;特点;践行

云南精神来源于云岭高原神奇独特的地理环境,贯穿着彩云之南丰富多彩的人文发展历史,是一代又一代云南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通过积淀和孕育而形成的特有的精神品质,它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云南的具体表现,是云南各族人民崇高理想信念,高尚道德追求,优秀政治品格,良好精神风貌的结晶,是云南人的魂魄,它全面深刻地揭示了云南的人文特质、民族特质和区域特质,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整体性和地域性特色的结合。

一、云南精神的形成

随着云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提炼出云南精神来凝聚民心,指引前进方向。云南精神的提出是对云南历史上优秀精神的继承和发扬,目的在于为构建和谐云南、促进历史性跨越提供思想动力,在于更好地促进物质和精神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云南精神的产生,就是对云南发展历史进行理性总结的结果,是对云南发展现状进行冷静理性思考的产物,是对云南发展前途的热切期盼。

1、自然环境条件是云南精神形成的重要客观因素。云南人生存的自然环境和自然条件是孕育云南精神的外部条件,它们奠定了云南精神的发展基调。云南26个民族生活在一定地域内特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不同的自然环境与物质条件,使各民族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地形、气候、土壤、水文、矿藏及动植物的分布等因素在内的自然环境,不仅是影响云南各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也影响着云南精神的形成。所以说,云南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各民族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并带有该环境所塑造出来的精神特质。

云南人生在高原,长在高原,深受高原真情怀、深情怀、大情怀的熏陶濡染,充分吸收高原的开阔视野、创新勇气、包容胸怀等优秀特质,形成强大的开拓力、创新力、包容力和学习力。云南人生在大山,长在大山,深受大山熏陶濡染,充分吸收大山的坚定执着、扎实苦干、图强进取、勇于担当的优秀特质,逐渐凝成自己大山般的精神品格。高原与大山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使云南人更多阳刚、爽快和率真,相对艰苦的自然地理条件使云南人更吃得起苦,更懂得勤劳、发奋和互助。早在两千多年前,云南的马帮商队就开辟了通过东南亚进入中印半岛的著名的南方丝绸之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第一条国际铁路、第一个内陆海关、二战时的滇缅公路和中印公路、驼峰航线、中印输油管道等,都体现了云南人民高远、开放、坚定、务实的精神。

2、社会历史和现实条件是云南精神形成的重要社会因素。云南精神源于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源于云南各族人民在漫长历史长河里的一种文化沉淀,是云南人在多年的奋斗发展中孕育出来的宝贵财富,它教育、熏陶、鼓舞和激励着云南人描绘共同的幸福远景,是引导云南人创造新的人间奇迹、创造美好生活的动力之源。云南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受到云南社会历史和现实中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自古以来,云南人凭依高原的开放包容和大山般的坚定执着谱写自己的文明史诗。从西汉时期的农业技术和粮食产量的逐步提高、西南丝绸之路的熙来攘往,到唐宋时期云南部分地方经济已接近中原地区水平、文化灿烂辉煌,再到元明清时期云南方方面面获得与内地的同步发展。战国末期的庄蹻不远千里入滇传授先进的楚国文化技术,郑和下西洋书写世界航海史上的精彩篇章,护国运动打响反对倒行逆施、保卫革命成果的第一枪,滇西战场对日寇的浴血奋战、英勇抗击……。近代的杜文秀起义、辛亥起义、抗日战争、“一二·一”运动、云南解放等荡气回肠的壮举,将云南人民大山般图强进取的品质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今日的云南,经济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一穷二白的落后面貌得到明显改变,更重要的是,云南人的精神文化面貌也随之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在这样的历史进程中,云南精神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是深刻、明确而清晰的。正是这种流淌在云南人血液中的云南精神,成就了云南过去的辉煌,成就了云南现在的科学发展,也必将成就云南未来的跨越发展。

二、云南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云南地处祖国西南边疆,平均海拔2400米,最高海拔达到6740米,是全国海拔较高的省份之一。数千年以来,高原与大山一直就屹立在云南人的灵魂最深处,赋予了各族人民高远、开放、包容的高原情怀和坚定、担当、务实的大山品质。这高原情怀和大山品质,就是云南精神的核心,是云南各族人民千百年来形成的优良品质的继承和发扬,也是云南谋求新一轮大跨越、实现大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体现了云南历史文化的本质特征,揭示了云南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进步的深邃奥秘,展现了云南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发展进步的壮美画卷。

1、云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统一。第一,云南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彰显与传承。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血脉,是维护国家团结统一、鼓舞人们奋发进取的精神旗帜,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的岁月里继往开来、走向繁荣富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纽带。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省份,自古远离中原主流文化中心,交通阻隔,云南人世世代代在这样特殊的自然环境、政治环境和人文环境中繁衍、生存、发展。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云南人主要依靠自身力量,自强不息,建设自己的家园。云南精神中的“坚定、担当、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它表现了云南人民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也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云南的彰显与传承,两者在本质内涵上是一致的。第二,云南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实质所在。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这种时代精神中的核心内容就是中华民族社会的时代价值观。“高远、开放、务实”的云南精神,深切把握住了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真正体现了时代精神的实质所在,它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一脉相承的。云南精神着眼于当今时代云南坚定不移地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省和城镇化带动战略的发展变化和要求,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时代新起点上构筑云南人民的强大精神支柱;准确定位了新时期云南人民应当具有的性格特点和形象特征,提升了云南人的自信心和尊严感,奠定了一种精神基础,富有时代气息,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2、云南精神是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统一。云南精神既是对云南人民不屈不挠抵御外侮的抵抗精神,又顺应时代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滇西抗战中,云南人民不甘沦亡,勇为人先,毅然奋起,共赴国难的爱国主义精神,云南人民与联大师生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为共同事业团结合作的联大精神,以及新时期云南人民开拓奋进、创新包容的云南精神的继承。云南精神是云南人在开放意识的引导下,发展思路和视野得以拓展,观念得以转变,并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云南人普遍认同与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云南人敢于冲破各种僵化观念和陈规陋习的束缚,在学习他人优长之处的基础上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是云南人把创新的精神贯穿到各行各业的各个环节,保护创新热情,鼓励创新实践,完善创新机制,宽容创新挫折,增强全社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活力;是一个社会最新精神风貌与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是推进跨越发展的根本力量、希望与胜利所在。

3、云南精神是系统性与针对性的统一。云南精神是一种彰显云南特色、反映民族精神、体现时代要求、凝聚各方力量的伟大精神,它是一种观念系统,核心是“高原情怀,大山品质”,核心之外还有丰富的内容,需要我们不断充实完善,这就是系统性。同时,云南精神还有很强的针对性。在大山拥抱中的云南,大山所代表的仁义充分体现在了云南人民的身上。如果从性格特点来说,云南人拥有宽厚稳重的个性,这是全国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正如江浙人的特点是灵秀,这让他们在某些方面和领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云南人厚重的特点,同样让云南在其他方面出类拔萃,如山峰一样挺拔。

4、云南精神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提炼云南精神还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云南精神在渗透理论性的基础上,实践性也很突出。它既是一种思想的更始,更是一种行动。云南精神是云南人民点点滴滴的实践构筑起来的,它体现了群众意愿和大众化,从实践中产生,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并以指导云南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为目的和归宿,是云南人民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精神的体现。

三、云南精神的践行

云南精神需要每一个云南人用行动去诠释,只有每个人都去践行,云南精神才更具生命力。把云南精神的丰富内涵,带进社区、带进农村、带进企业、带进学校、带进千家万户,让4600万各族群众,在学习生产生活工作中受到鼓舞、得到陶冶、获得启迪,最终体现在他们建设新云南的奋斗历程和奋斗业绩中,反映在他们的精神生活和精神世界里。把云南精神内化为云南人民的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外化为云南人民的共同行动,让每位云南人都成为云南精神的自觉践行者,最大限度地凝聚起建设云南,发展云南的强大精神力量,为大力弘扬云南精神添光加彩。

1、要有高远的视野,立足云南,视通万里。地处云贵高原之巅的云南省,山地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4%,确实是一个大山里的世界,在人类交通能力有限的年代,大山和深谷阻隔了云南对外的交往、贸易、信息……造成了云南的封闭,直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云南部分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仍处在原始社会的末期。在出门即山,山外还是山的环境中,极易形成或自高自大,目中无人,或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或畏怯困难,丧失信心。如果不改变思想观念,那我们的发展将不是差距,而是极度落后。践行云南精神,就要立足云南,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以全球理念、世界胸襟、历史眼光、战略思维,准确把握发展的基础和条件,充分利用发展的机遇和环境,精确设计发展的战略步骤和方法,努力破解发展的瓶颈和难题;就是要在高度的自省自觉中虚心汲取全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云南所用,吸引更多人才来云南兴产置业、施展才华抱负;就是要始终保持昂扬奋发的精神状态,把云南放在西南、放在全国、放在全球的大背景下来定位和谋划,以国际视野、科学精神、战略眼光、现实思考来审视云南,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卓越胆识推动云南发展。

2、要有开放包容的胆识,在开放中抢抓机遇、应对挑战、加快发展。开放包容是一种胆识。没有开放的“胆”,就会前怕狼后怕虎、畏首畏尾;没有包容的“识”,就只能鼠目寸光、小肚鸡肠。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任何地区、任何国家再也不能不与其他地区和国家发生联系而闭关自守地发展。而云南在高原与大山的倾心宠爱与呵护下,思想上一度出现麻痹,精神上曾经有过懈怠,斗志上不那么昂扬,进取心也曾有些裹足不前,云南落后了。如今桥头堡建设再次将云南推到了新一轮的开放前沿,所以,云南人只有不断地追求进取,在当今世界波澜壮阔的全球化大潮中,开放包容、兼收并蓄,才能海纳百川、博采众长。践行云南精神,就要抛弃大山那种固有的封闭保守、心胸狭隘、自以为是的山头意识,不能像大山那样离群独居,自以为是,唯我独尊,生死不相往来,更缺乏与外界的沟通和交流;不能像大山那样心胸狭隘而缺乏包容,目光短浅而看不到外面的世界;不能像大山那样闭门造车,孤芳自赏,缺乏创新,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世界的发展进程。为此,一是要自觉树立开放包容的胆识,主动地把自身利益与周边利益、现实需要与战略需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有机统一起来,实现开放合作共赢。二是要时刻保持健康开放的心态,不做“井底之蛙”,不固步自封,以“三人行必有我师”的态度,积极学习别人的长处,主动接纳新理念、新事物,通过持续不断的学习,使自己的思想与时俱进。

3、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立足当前,脚踏实地。感动中国的云南人,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一生做了许多别人看来难以做到的事情,追其根源,就在于他有着共产党人的坚定信仰和崇高追求,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成为他安身立命之本。正是有了这样的理想信念,他才会以苦为乐、以奉献为荣,才能够成为受到百姓爱戴的好党员、好干部、好书记。践行云南精神,就要杨善洲一样有着大山一样的信念,对待事业和信仰要坚定不移,对待理想和目标要执着追求,像杨善洲一样静得下心,沉得住气,默默无闻地在基层坚守着。像杨善洲一样,无论在什么岗位,也无论是什么角色,都要扎根群众,深入基层,从群众中吸取营养,保持对崇高价值目标的信仰不动摇,保持对善良和美好的追求不松懈,不管遇到什么曲折和干扰,都坚定不移地做云南社会主义事业的实践者、建设者,做云南改革发展的推进者、维护者。

4、要有敢于担当、求真务实的精神,培养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担当是一种责任。就是以对历史高度负责的精神,在困难面前勇于开拓,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在风险面前敢担责任;就是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遇到困难不绕道,碰到风险不缩头,出了失误不躲后,在履职尽责中无私奉献、勇于牺牲。践行云南精神,一是要像大山一样,具有无私无畏、乐于奉献、勇挑重担、敢于担当的精神,把我们的思想、责任和勇气转化为亲身实践,推进实践,促进发展,形成争先恐后、你追我赶促进发展的好风气。二是要面对困难、善于克服,面对危险、冲锋在前,面对机遇、紧紧抓住,面对失误、敢于负责,在具体入微的工作、生活各方面赢得人们的敬重和理解。只有以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敢打敢拼的闯劲和实干苦干的作风,才能在实现云南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中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光辉业绩。

任何困难、问题,在落实面前都会败下阵来。如果忽视落实或不认真落实,任何缜密的计划,任何创新的思路,任何宏伟的蓝图,任何理想的目标,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而落实的表现只有一种,就是求实务实,踏实干事。践行云南精神,就要培养严谨、扎实的工作作风,无论是作决策还是抓落实,都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虽然桥头堡建设使得云南一下就成了中国开放的新前沿,但这更需要我们能跑得稳健,所以,从上到下,云南都应该避免好高骛远,扎扎实实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对于涉及云南发展的每一项工作,我们都要认真去做,不抱着应付塞责的心态,不能有弄虚作假的想法,要集中全部的时间、精力和智慧于工作上,扎扎实实地走好前进的每一步。

总之,大山精神和高原情怀的提出,对于云南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无疑是及时和准确的。这高原情怀、大山精神正是千百年来云南人民追求正义,不畏强暴,朴实包容,追求自由,坚毅忍耐的精神写照。当前,云南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桥头堡战略中,云南应该发挥好自身的区位和自然优势,像大山一样拥有包容的精神,充分协调好与周边省份和国家的关系,加大招商引资的力度,懂得理解和忍让,让进来投资的企业和商人能够有利可图,这样,才能有较大的务实的发展。

责任编辑:刘建文

B036

A

1671-2994(2012)04-0110-04

2012-05-06

孙玉芬(1965- ),女,云南保山人,中共保山市委党校综合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研究方向:法社会学。

猜你喜欢

大山云南精神
春天的大山
虎虎生威见精神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云南邀您来“吸氧”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拿出精神
对着大山喊话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