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建国后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2012-08-15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理想革命经济

胡 伟

(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理论教研室,云南 玉溪 653102)

论建国后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胡 伟

(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理论教研室,云南 玉溪 653102)

为解决在一个“一穷二白”的新兴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问题,毛泽东一方面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和提出了《论十大关系》;另一方面,认为精神和意志的力量能创造经济奇迹。面对发展的挫折,他想通过不断革命来打破制度的缺陷,制衡权力的官僚化和腐败,防止发展道路的倒退和变色。现实与理想的纠结,始终贯穿于毛泽东经济思想中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

毛泽东;经济思想;价值取向;思维方式

当我们从价值取向和思维方式来探讨建国后毛泽东的经济思想,我们将更完整地找到毛泽东对中国经济问题思考的成功与失败之处。这对于我们避免一些错误,从更深的层次来认识中国经济的发展之路无疑是必须的。

一、人的意志和精神是决定成败的根本因素

1、人的创造性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在充满生机和活力中实现无处不平均、无处不公平的大同世界是毛泽东的理想。通过土改后,毛泽东发现,一方面在农村又重新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长此以往,必然跳不出“革命——分地——两极分化——社会矛盾加剧——重新革命”的历史怪圈;另一方面,这种绝对平均的土地改革不利于实现国家的现代化。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是对“耕者有其田”要求的让步和对农村社会化发展进程的一种牺牲,土改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面貌。走社会主义道路,可供中国选择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经过资本主义的发展,通过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种是苏联模式,依靠政权力量,一举实现全盘集体化。毛泽东认为这两种模式都不可取,前一种模式是对中国革命的否定,要经历痛苦漫长的过程,与迅速实现国家的富强价值取向是相悖的,后一种模式要付出经济发展的代价。农村合作社的出现让毛泽东找到了农村走向社会主义的新路子,解决了毛泽东对农村出现两极分化的忧虑,改变生产关系也能从根本上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他逐步相信只要利用群众加入合作组织的意愿,就能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满足国家现代化日益发展的需要,走社会主义道路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根本所在。毛泽东深知,要改造几亿个体农民是一项艰辛的事情,他对邓子恢说:“中央农村工作部的任务,是在十年至十五年或更长的时间内,完成农业社会化,实现农业集体化,……完成这个任务,要有一个过程。”①通过阶级分析的思维方式,毛泽东找到了突破口,“依靠贫民,巩固地团结中农,发展互助合作,由逐步限制到最后消灭富农剥削。”②随着农村合作化运动的全面推进,一些矛盾和问题呈现出来,有些农民出现了对立情绪,但毛泽东坚定地认为,中国农村为了摆脱贫困,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再无别的出路。“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制变为社会主义的集体所有制,……必然使生产力大大地获得解放,这样就为大大地发展工业和农业的生产创造了社会条件。”③当1956年《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出版时,中国一亿一千万农户中的60%以上已经加入合作社,毛泽东深感中国离他理想的大同世界已经为时不远。改造几亿农民这样艰难的事情,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如此顺利地解决了。现实的激情让毛泽东的理想飞扬起来。

2、提出了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论十大关系》。随着“三大改造”的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毛泽东与党的领导者们又面临着怎样在一个“一穷二白”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经济道路应当怎样走的问题。1956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使毛泽东意识到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缺陷和弊端,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与中国实践相结合,毛泽东利用辩证思维的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价值取向,提出了《论十大关系》,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为党的八大奠定了思想基础。然而,以苏共二十大为标志,社会主义在国际上遭到了挫折,国内的矛盾和争论,在此时也开始凸显出来,毛泽东再一次把视野转向农村,从过去的经验中去寻找新的灵感。

3、过分关注人的精神与意志的力量。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深入,农民的精神面貌巨大的改变,使毛泽东坚信能够使落后的农村超过城市,使中国农村提前一步走进共产主义社会,因此,一方面,他认为:“中国农民比英美工人还好,因此可以更多、更快、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④另一方面,他从人民公社中找到了中国农村实现理想的组织形式。“毛主席和少奇同志谈到几十年以后我国的情景时,曾经这样说,那时我国的农村中将是许多共产主义的公社,……若干乡村公社围绕着城市,又成为更大的共产主义公社。前人的乌托邦想法,将被实现并将超过。”⑤。有人用“好大喜功、急功近利、轻视过去、迷信未来”批评党的工作方法,毛泽东接过这四句话,作了全新的解释,认为精神和意志能打破现实的束缚,创造出一个崭新的未来。毛泽东不是不了解中国的国情,决定毛泽东理想飞扬的关键,是他有一个基本的价值取向,人与人的平等关系一旦建立起来,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劳动热情、生产积极性就会解放出来,成为无穷无尽的力量。毛泽东认为:“中国六亿人口的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⑥在毛泽东的内心深处,他的理想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现实的理想,使中华民族走向独立、繁荣、富强;二是长远的理想,建立一个没有剥削、没有阶级分化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三是最终的理想,建立一个无处不平均、无处不公平,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大同世界。强国梦是毛泽东最急切的理想,毛泽东不无忧虑地说:“结果搞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什么样子呢?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球籍!”当社会主义改造超乎寻常地得以迅速完成的时候,让毛泽东无比的欣喜,人民群众的奋斗和献身精神让毛泽东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一场战役的胜利关键是精神和意志的较量,人的意志和精神是决定胜负的根本因素。毛泽东认为,经济建设同样需要奋斗和献身精神,有了好的组织和发动,就能创造人间奇迹。于是,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制定脱离实际的高指标,放出不切实际的“卫星”,成为“大跃进”中经济工作的中心。

二、生产关系的变革、权力制衡和社会运动,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

1、生产关系的变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由于严重的浮夸风和高估产,相当数量农民的口粮和种子粮被征走了,农村出现了因饥饿浮肿而大量死人的状况,由于过分强调大炼钢铁和发展重工业,城市副食品和消费品供应十分紧张,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的比例失调。毛泽东此时感到很烦恼,一个报告让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农村存在瞒产私分现象。毛泽东意识到过分强调全民所有制必将刺伤农民的积极性,并确立“三级核算,队为基础”的农村经济管理体制。毛泽东开始研读苏联编写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这本书越发坚定了毛泽东经济思想的价值取向,生产力的大发展,总在生产关系改变之后。消灭旧的生产关系,这样就为新的生产力发展开辟了道路。他提出,应当强调艰苦奋斗,强调扩大再生产,强调共产主义前途,用共产主义理想教育人民,要把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能把个人利益放到第一位。为了总结经验,1962年中央召开了七千人大会,有人把“大跃进”的失败和错误归结为“三分天灾,七分人祸”。这一切让毛泽东陷入了沉思。“大跃进”、人民公社是对生产关系的革命和创新,应当促进生产力的大发展,现实却是导致经济的倒退和人民生活的困难。有人认为只有包产到户,实行单干,才能解决农村的现实问题。毛泽东却认为,包产到户,单干后农村必然出现的是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必然导致阶级分化,一方面当权者贪污多占,强行买地;另一方面贫苦农民破产。任其发展,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成果将付诸东流,这是决不允许的。毛泽东批评赞成包产到户的领导人是没有社会主义革命精神准备的人。现实的冲突,使毛泽东意识到,只抓经济建设必然导致人们思想的混乱,理想的丧失,革命成果付诸东流。

2、通过社会运动永葆人民群众改造社会的激情,是特殊时期中国经济获得发展的前提和保障。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中国,是一个多事之秋,随着苏共清算斯大林,爆发了波匈事件、西藏动乱、中印冲突、中苏争论及大跃进后全国性的饥荒,这对毛泽东产生了强烈的影响。毛泽东追求现代化的理想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变化,防止修正主义出现,防止中国历史陷入的恶性循环,避免出现新的官僚体制,永葆人民群众创造力的社会成为了毛泽东新的价值追求。毛泽东从自身的革命经验出发认为,只有制衡权力,才能避免一部分人的官气和官僚主义。毛泽东优先考虑的是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效率,而不是制度和体制的细节。他认为,体制和制度往往导致人们形成教条主义和官僚主义,中苏论战使他意识到,社会主义在苏联已经出现倒退和变质。苏联共产党员多数是干部子弟,而普通的工人、农民则没有机会得到晋升。既得利益集团用制度和体制限制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毛泽东忧虑,苏联的这种变修趋势会在中国扎下根,我们党的某些领导人已经感染上了苏联病毒,一方面他们迷恋基于“按劳分配”原则所体现出来的“资产阶级法权”思想,另一方面,脱离群众,高高在上,官僚主义严重。毛泽东推断,党内的这些人已经发生阶级变质。不制衡这种腐败和权利的蔓延,一切成果将不复存在,李自成的悲剧必将重演。在1962年召开的党的八届十中全会上,毛泽东开始重提阶级和阶级斗争,并把“反修防修”作为了制衡权力的一个基本战略。毛泽东认为,要解决这些根本的问题,应当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开始是从反修防修出发,反对和清除党内和社会上存在阴暗的东西,形式是搞“清财务、清仓库、清分工、清帐目”的“四清”运动,目的是制衡权力的腐败和强迫命令、欺压群众的权利运作方式。随着“四清”运动的发展,随着社教运动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农村已经形成富裕阶层,形成了特权阶层,他们骑在农民头上,农民穷得要死。毛泽东认为,这是在农村出现了“当权派”,地富反坏是后台老板,四不清干部是当权派,毛泽东决定转变“四清”运动的思路,使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成为全方位的“清政治、清经济、清思想、清组织”。作为共产党领导的国家,要使“四清”运动取得实效,毛泽东认为,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就是要搞阶级斗争,彻底消除资产阶级的影响。

3、通过社会革命来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是一条既不迷失方向、又能创造经济奇迹的创新之路。随着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不断深入,毛泽东感到干部严重脱离群众的状况如果发展下去,就会变成“官僚主义者阶级”,最后必然被工人阶级打到。从对“大跃进”的态度、“包产到户”问题的争论到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看法,他逐渐形成了一个观点,中国会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关键不在基层,而在上层。这些“当权派”已经形成“既得利益”,只满足于现实的享受,而忽视理想的追求,最终将导致他和许多先烈们千辛万苦创造的一切付之东流。现实的冲突让毛泽东迫切希望,创新一条让社会主义永不变色的道路,消除等级、特权,从而消除人们心中的私欲,让腐败和阶级分化永不出现,让人民群众永葆革命和奋斗的激情。

三、以不断革命来打破制度的缺陷

1、制度和体制让特权阶层高高在上,迷失发展的方向,经济发展背离理想的目标,这是中国面临的最大危险。在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暴露出来的矛盾和问题,让毛泽东感到没有理想和激情的经济建设将最终迷失方向,人的思想意志将退化变质,任其发展下去,社会主义制度便不能巩固,甚至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现实的发展正在背离理想的方向。在阅读相关调查报告时,毛泽东深有感触,一部分老干部在革命胜利后,脱落群众的监督,利用当权地位违反党的政策,以至发展到为所欲为。而党内官僚主义又很严重,不能及时发现,这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危险。而在此前,孙冶方在总结“大跃进”的教训,分析中国经济政策的失误后,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提出了价值论、流通论、企业论、利润论等有创见的观点,毛泽东认为,这是在为两极分化提供理论依据,“利润挂帅”是在为修正主义提供理论基础。由此,毛泽东错误地认为,修正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复辟,不仅在党内从上到下都有他的代理人,而且在理论和文化界都有了它的基础,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正睡在我们的身旁。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只能解决部分腐败问题,不能触及全面问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国家要变色的问题。

2、以不断革命来打破制度的缺陷,制衡权力的官僚化,消除腐败,清除人们心中的私欲,是解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全新的社会实践。毛泽东认为,需要寻找出一种能够全面解决国家变色和经济发展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这种途径必须要解决三个根本问题,一是要彻底打倒和清除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的代理人与当权派,从党和国家的队伍中清除一切修正主义和资产阶级的根苗;二是要触及人们的灵魂,要斗私批修,让人们放弃私欲,用奋斗和献身的精神来忠诚于共产主义事业;三是抓革命、促生产,把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巨大创造力和激情焕发出来。毛泽东认为,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在进行富裕与革命之间的两难选择中,毛倾向于革命的一方。”⑦毛泽东认为自己找到了这种实践的形式,这就是发动一场革命来解决这三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天下大乱,达到天下大治。过七八年又来一次。”⑧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宣告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展开,他支持“红卫兵”运动,冲击官僚机构,当看到,党内一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和“坚持资产阶级反动路线的顽固分子”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压制群众,阻碍“文化大革命”发展的时候,毛泽东支持造反派夺取党和政府的政权,打倒一切,清理阶级队伍成为了“文化大革命”一切工作的中心。国家生活经济秩序被打乱了,人民的生命财产受到了冲击,中国社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

3、革命代替不了经济自身的发展,理想超越现实带来的后果是人们无法预知的,毛泽东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意识到了人的极限。按毛泽东的预想,文化大革命只需要两三年的时间,达到解决三个根本问题的目的就可以收场,同样的矛盾和问题出现的时候,再来一次,这样既能保持经济的飞速发展,又能保证国家不变颜色。然而,毛泽东已经无法控制文化大革命的发展。林彪事件后,他不得不面对中国发展的现实困境,本来想通过“大鸣大放”的民主检查来制约官僚体制,得到的却是国家机构和政权的混乱,本来想通过焕发人民群众的激情和干劲来促进经济的发展,得到的却是经济秩序的破坏和经济发展的停滞,本来想通过阶级斗争与革命来清除资产阶级当权派和官僚腐败体制,迎来的却是阴谋家、野心家。一生自信的毛泽东,在此时已经产生了困惑。毛泽东开始变得现实起来,他调整了中国的内政外交,被打倒的老干部纷纷获得了解放,支持邓小平全面进行整顿,使中国的经济发展重新步入正轨。然而,建立一个无处不平均、无处不公平的大同世界理想并没有在毛泽东的心中泯灭,晚年的毛泽东认为,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实现这个理想的现实的道路。因此,他把发动文化大革命作为自己一生所做的两件大事之一,但是,文化大革命引起的动乱和破坏却是毛泽东无法回避的现实。对于风烛残年的毛泽东来说,共产主义的理想世界是看不到了,但是实现这个理想的现实道路——文化大革命还是应当走下去,怎样避免混乱和破坏的发生,又使文化大革命的理想得以实现?署名毛泽东的诗词《诉衷情》:“父母忠贞为国酬,何曾怕断头?如今天下红遍,江山靠谁守?业未就,身躯倦,鬓已秋;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就充分地表达了他的困惑。毛泽东深知不能完成文化大革命的理想了,他用尽晚年生命去实现的理想将会有怎样的命运呢?毛泽东在写给华国锋的信中反映出他对自己的理想彻底迷惑了:“这笔‘遗产’得交给下一代。怎么交?和平交不成就在动荡中交,搞不好就得‘血雨腥风’。你们怎么办?只有天知道。”⑨

在国家获得独立自主之后,迅速恢复国民经济,使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大国变成繁荣富强的现代化强国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出发点。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现实的选择,毛泽东经济思想中的理想社会是一个无处不平均、无处不公平的大同世界,这也成为他经济思想的价值取向。作为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是一个战略家,而不是一个技术型的官员,在对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和实践中,毛泽东优先考虑的是整个国家的凝聚力和效率,而不是制度和体制的细节。毛泽东深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动员起来的群众蕴藏着改造世界,从而也改革自己的无限潜力,因此,他发动了“大跃进”。面对经济发展现实的挫折,革命的动力和富裕的分化,使毛泽东陷入了理想和现实的纠结,他从对立统一和阶级分析的思维方式出发,企图通过发动群众斗争和不断革命来打破制度的缺陷,制衡权力的官僚化,消除腐败,防止毛泽东理想社会建设道路的倒退和变色,最终导致毛泽东晚年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经济思想的探索和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可贵的遗产,一方面它奠定了我们现代化赖以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它的成功和挫折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经验与教训。

注释:

①《邓子恢传》编辑委员会:《邓子恢传》,人民出版,1996年版,第453页。

②《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5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730页。

③《毛泽东文选》,第7册,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页。

④⑤薄一波:《若干重大决策与事件的回顾》下卷,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3年版,第661、732—733页。

⑥《毛泽东著作选读》(甲种本),人民出版社,1964年版,第522页。

⑦肖特:《毛泽东传》,中国青年出版社,2004年版,第417页。

⑧潘相陈:《毛泽东家书钩沉》,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7年版,第99页。

⑨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949—1976)》,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第782页。

责任编辑:陈文兴

A841

A

1671-2994(2012)04-0051-04

2012-05-10

胡 伟(1966- ),男,云南通海人,中共玉溪市委党校理论教研室高级讲师。研究方向:哲学与经济学。

猜你喜欢

理想革命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中国的出行革命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