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益协调与构建社会管理新机制

2012-08-15任新民卿前锋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 2012年4期
关键词:矛盾利益群众

任新民 卿前锋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利益协调与构建社会管理新机制

任新民 卿前锋

(云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1)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的加速,社会的矛盾和冲突日趋突出。因此,探索新的社会管理机制,已成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进程中的重要课题。从孟连事件到孟连经验的转变,留下给我们的启示就是:必须以探索新时期经济利益的协调机制为着力点,以经济体制的改革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以政治民主化促进社会管理机制的创新,才能更好地集中、代表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处理好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利益协调;社会管理;机制

一、经济利益的矛盾与冲突:当前社会矛盾与冲突的根源性因素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①所谓利益,就是一定的客观需要对象在满足主体需要时,在需要主体之间进行分配时所形成的一定性质的社会关系的形式。②在利益问题上,经济利益是最基本的,根源性的利益关系。所谓的经济利益是对经济关系、经济活动及其成果——产品的占有、享有和消费,或者是对一定收入(最普遍的形式是工资,还有利润、利息等)的需要的满足,反映了社会利益的一种社会经济关系的形式。③经济利益是一切社会现象产生的根源,是一切社会矛盾冲突发生的终极性原因。人要生存、发展,必须要从事获取利益、满足自身生存需要的社会活动,在获取利益、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社会活动中,彼此之间必然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这种社会关系归根结底是一种利益关系,利益关系实质上就是人际社会关系的体现。④利益冲突时利益矛盾的激化状态,是利益矛盾的对峙、对抗的外部表现形式。

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大规模群体性事件的爆发,一般集中在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以经济利益的纠纷为根源,导致群众与政府的公开对抗,然后,又通过政治民主化,促进经济利益的协调,化解矛盾,实现和谐。这种发展逻辑已经逐步演变为一种社会矛盾解决的模式。孟连案例能够为我们解开这种现象提供一个范例。

1、公司与农户在股份制中的比例没有明确,从而酝酿了产品收益分配中的深层次矛盾

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总人口13.38万人,与缅甸接壤,是一个集“边、少、山、穷”为一体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县。孟连县有着丰富的热区资源,适应种植橡胶、咖啡、茶叶、热带水果等经济作物。橡胶是孟连县的支柱产业,全县共有橡胶29万亩。改革开放初期,为了加快当地经济的发展,促进当地群众摆脱贫困,走上富裕道路。当地政府在发展橡胶产业时,根据集体土地或农户承包地无法无偿占有及开发资金严重不足的两大难题,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孟连县在橡胶产业的发展中,采取了两种组成方式,一是专业队。由胶农和投工、投资、投粮入股后的后方村民小组组成。专业队实际由专业种植橡胶的农户,租赁土地开垦种植好交给专业农户(后方)管理。土地租金由后方村民小组承担,劳动力、粮食和所投入资金作为股份参加最终利润分配。同时,专业队开发橡胶中技术、种苗、园区道路、化肥及农药等相关生产资料费用由公司投入。在橡胶树未投产之前,公司向胶农支付一定的生活补助费,所产生的产品全部交售给公司。二是兼业队。当地群众在自己的承包地上种植橡胶,手忙脚乱的一切生产费用、技术、种苗由公司提供。公司在橡胶树未投产前每个月向农民支付一定的生活补助费,橡胶树割胶后胶乳交给公司。这种模式对于调动农民的积极性,解决好橡胶产业发展中资金不足、缺乏技术指导等问题,开发橡胶产业,实现当地群众脱贫致富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种模式曾被云南省委、省政府总结为“三结合一体化”的产业开发模式。在云南省边疆各地开发咖啡、松香、茶叶、甘蔗等产业中广泛应用。但是,“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开发方式最大的弱点,是产权不明晰。

2、严重的利益失衡,必然引起胶农的不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自1994后,孟连县橡胶产业进行了结构性调整。主要投资渠道从集体、股东逐步向私人、个体投资转变。当橡胶公司的产权变为私有后,公司为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坚持胶农生产的胶乳交公司,但价格则由公司来制定。在橡胶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以后,一直处在急剧上涨的形势。从20世纪90年代末不到10000元/吨上涨到32000元/吨。而公司对胶农胶乳的收购价则一直维持在2100元/吨。同时,公司还要从胶农的收入中扣除公司在技术、种苗等方面的投入。公司获得了丰厚的利润,而胶农利益长期得不到解决,“连买五角钱的东西都要赊帐”。为此,胶农们开始偷偷摸摸地把自己生产的胶乳不按原来合同约定,拉出县境外出售。经济利益的矛盾开始酝酿发酵。

3、胶农主体意识的觉醒,合法表达利益诉求的机制缺乏,导致社会矛盾的显性化公开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从社会发展的一般意义上看,经济创造财富,政治分配财富,法律为财富的分配提供规范。经济利益的诉求往往是通过政治手段来实现。公司与胶农之间经济利益上的矛盾是客观存在的,但并不是矛盾就必然能够深化为社会的矛盾和公开的社会冲突。利益主体意识的自觉是经济利益矛盾转化为社会冲突的重要因素。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市场经济催化了中国社会利益结构的调整,把个体从集体,从社会的整体中分离出来。当人们没有真正意识到自身权益的时候,社会是充满理想的时代;当人们意识到自身权益,并希望主张和维护自身权益的时候,政治民主的社会条件就产生了。当胶民们能够自觉意识到自己的利益,希望通过合法渠道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时,村民的主体意识就产生了,政治民主的条件就发育了。民主制度实质上就是一种旨在保证每个利益主体平等的基础上,制定出来解决和处理利益矛盾冲突的规则。随着农户们外出打工,到周边县区搞经营,人员流动及信息的交流,了解橡胶的市场价格,也了解到其它地区的胶农如何争取到自己的利益,他们的主体意识开始逐步觉醒。应该说,如果社会形成合理的利益诉求机制,胶农们能够与控制国家资源分配的政府之间形成平等的对话机制,利益矛盾并不是非要采取对抗的形式。从一开始,胶农们希望能够通过政府相关部门主持公道,支持并维护他们的利益。然而,他们到过县里、市里、省里各级相关部门,但没有一个部门能够真正帮助他们解决好问题。他们也曾经试图通过法律的途径来解决这种利益矛盾,胶农们甚至于凑钱聘请了律师,向法院提交了诉状。然而,对民众利益的纠纷,法院采取了不受理的态度。很明显,当胶农们不能通过合法的途径来实现自身的利益诉求,当他们对社会正常合法的途径失去信任时,就容易走向极端,走向用极端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益,社会矛盾必然出现显性化公开化,最终只能走向对抗化。

4、在调节经济利益矛盾和冲突中,政府的职能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当社会利益结构分化,社会出现经济利益多元化,各种形式的利益群体不断产生形成,各个利益群体间经济利益的矛盾出现冲突时,政府是利益矛盾冲突双方的平衡者、协调者,而不是参与者,更不是利益一方的维护者。从目前公开的一系列社会矛盾与冲突的事件可以看出,政府把握不住自己的角色,超越自己的职能,越位、缺位、不到位、不作为、不正确地作为,就容易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社会矛盾的对抗。当地政府在处理由经济利益矛盾引发的社会冲突存在着明显的失误:一是政府的一些官员就是利益冲突的直接关系者,一些官员收受了公司老板的贿赂,或者自己就是公司的投资者,或者自己的亲戚是投资者,这种情况使政府在处理经济利益矛盾时,必然表现出维护公司的利益。二是各级政府官员从政绩考核的需要,通常在决策、制定政策时,过多考虑投资方的利益,考虑政府政绩,容易以损害群众的利益来实现招商引资的目标。三是面对社会的急剧变化,面对社会利益结构调整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些政府部门的干部局限于传统的思维定势,总认为群众是无理取闹,目光短浅,习惯于运用行政强制手段来解决社会中的矛盾和冲突。特别是习惯于从聚众闹事、黑社会操纵的角度来看待和处理群体性事件,随意运用公安部门,抓为首的人。四是在利益冲突压力下,地方政府逐渐形成维稳体制。政府通常拒绝承认错误,拒绝面对群众诉求,而以强硬手段对待群众。最终导致社会矛盾的激化,转变为群众与公司,与政府部门的对抗,形成社会冲突。

5、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亟待创新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所有制多样化、就业方式多样化、分配形式多样化、经济利益多样化,给传统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在土地分到户以后,村民之间的经济联系没有了。农村又回到一家一户、自给自足的马铃薯社会。随着村民之间经济联系的纽带的彻底松弛,农村各级社会组织解体了,或者名存实亡,或者就干脆解体了。随着基层党组织依靠行政权力来整合社会的功能日益弱化,由于不再直接掌握社会资源,党的基层组织开始涣散,党的各种活动几乎没法开展,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根本谈不上。党的组织的软弱无力,使得本来社会联系就松散的农村失去了凝聚力,没有了主心骨,使群众利益诉求失去了正确的引领。而非正式组织却逐步形成,并成为群众利益的组织力量。

二、以经济利益关系的调整为基础,推动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

1、构建新的社会管理机制的关键,是要根据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形成经济利益的协调机制

孟连县委书记吴朝武明确表示:7·19事件后,县委、县政府深刻认识到要根本解决孟连的问题,破解发展困局,不是单凭做点好事,送点温暖,简单的走访了解一下群众就能够做好的,必须紧紧抓住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利益分配问题这个牛鼻子,彻底理顺橡胶产业产权和利益分配关系,使群众得到他们应该得到的权益。”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是自由竞争,自由竞争的前提是自主选择,即产权关系的明确。“明晰的产权是人们追求长远利益的动力”。孟连县把社会冲突转化为社会和谐发展的关键,就是“以明晰产权关系为核心,以调整利益、理顺关系为改革的根本方向,确保橡胶产业的发展,”形成了符合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通过工作组搭建公司与胶农协商的平台,确认胶园产权比例、橡胶树单株价格,测算出橡胶产权流转价格,签订产权流转协议,认定产权流转方式,明确受让方、转让方。根据产权流转协议,由购买方支付转让金。同时,妥善安置好企业职工。胶农选择了购买橡胶树产权,支付给原投资方(公司或者其它方式投资者)转让金,保证了投资方的投资和应有的利益。当胶农取得橡胶树产权后,胶乳就必然由胶农自己支配。其可以出售给当地公司,也可以选择出售给外地公司。其中影响胶农选择行为的重要因素的是胶乳的市场价格。从成本与利润最大化考虑,只要当地公司的收购价格合理,胶农们没有必要非选择把胶乳拉到外地。橡胶树产权明确后,胶乳的市场价格就成为平衡双方利益的杠杆。原来孟连的橡胶企业因老百姓不愿把乳胶卖给公司,导致橡胶企业原材料严重短缺,企业长期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经营难以为继;随着企业与胶农的利益纠纷问题的解决,孟连的五户橡胶企业也在短时间内获得了1.75亿元的资金回收,实现了产值和利润双丰收,并偿还了银行的全部贷款,企业步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2010年,胶农年收入比改革前增长了5.6倍,已还贷款8千万元。以橡胶产业的发展为起点,在咖啡产业发展中,对农户集体出租土地时租金的确定方式上,孟连县经过专业评估,每亩土地大约能产1吨咖啡,土地出让金定为30千克。把土地租金与咖啡的市场价格联系起来,市场上咖啡价格上涨,土地租金也就上涨,反之,就下降。避免了由市场价格变动引发的经济利益纠纷,也防止了由于物价变化、通货膨胀等因素引发经济利益双方的矛盾和冲突。

2、要运用市场经济体制来协调利益冲突,促进政治民主化的进程,特别是政府管理体制的变革

在一个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要从一个全能政府、万能政府转变为一个服务政府。在橡胶产业市场化的基础上,政府服务职能的内容和形式逐步清晰。一是政府不直接插手经济双方的利益矛盾。政府只是组织利益矛盾双方协商,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根据相关法律政策,促成双方达成协议。二是建立工作组,进村进山,帮助利益双方核定橡胶树的数量和产权,根据树龄,从小树、已经产胶的树、死亡的树等方面,逐户、逐山、逐地,一棵棵核定,为双方的交易奠定了基础。三是在利益双方就产权问题达成共识,拟定协议以后,积极帮助胶农贷款,购买橡胶树产权。四是政府为胶农贷款提供支持,一万元贷款政府每年帮助胶农支付500元的利息款。五是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政府部门和村委会、村民小组共同组织现场勘查,对申请登记的林木和林地位置,如界限、面积和株数等数据进行准确的勘查,由林权申请人或委托工作组填写《林权登记申请表》。在履行相关法律程序后,颁发林权证,并建立档案。政府职能转变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职能转变不是理论上的争论,也不是政府自身的主观设想,必须借助一定的经济关系平台。政治永远不能超出经济利益的范畴,超出特定经济关系的制约。决策的透明、群众的广泛参与、法律手段的应用,不仅突出了群众的主体性,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本质,而且,促进了政府向服务政府的转变,真正维护了广大群众的利益,经济利益引发的社会冲突最终还是以政治民主化来化解矛盾和冲突。

3、政策必须随着体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制度的有效变化是经济利益协调的基本条件

“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反映出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应对市场变化中不确定性现象的价值选择。但政策不是永恒不变的。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要求我们转变自己的思维,即从依赖政府管制手段对付市场竞争中的不确定性,转变到靠市场竞争手段来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确定性,并突出了政府在市场体制下的协调者服务者的角色。孟连县橡胶产业的改革,突破了“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传统模式,形成了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产权加市场加服务”的利益协调新机制。

4、要科学规范村委会职能的行使

土地承包到户后,集体经济的解体,农户之间直接的经济联系逐步消失了。经济关系纽带的松弛,使得传统的集行政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等职能的村级政权也开始逐步涣散。村委会职能是什么,又如何行使这些职能?如何把这些没有直接经济联系的农户组织起来?这些一直是农村基层建设中始终没有解决好的问题。行政村定位为村民自治组织后,村委会干部不是国家编制,没有固定工资和社会保障,要求他们履行国家行政机关的职能,确是让他们勉为其难。从现在暴露出来公开对抗的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冲突来看,经济发展比较快的地区,矛盾激化、社会冲突最突出,其中,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村委会的干部往往利用职权把集体资产转变为个人的资产,或在土地征用、出让金、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捞取自己的利益。在推进经济发展中,涉及到土地征用、土地开发、农业项目推广、社会治安、社会稳定或者城市建设项目等一些目标,政府部门也需要村委会的支持,由于他们不是政府机构、公职人员,不可能用单纯的行政命令的方式开展工作。因此,在他们能够接受政府下达的一些社会管理目标的前提下,政府会纵容他们一些维护自身利益的行为作为交换,政府也抱有一种心态,你不是公职人员,是自治,虽然我知道你的行为,但我可以不指责你,因为我没有责任。而那些敢于直接维护自身利益的人,则被认为是带头闹事,是别有用心。

5、必须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农村工作的首位

孟连的经验在于:他们真正理解了在一个经济关系松散的农村社区,能够把群众起来,团结起来的是党的组织。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体现在集中群众利益的诉求,把群众利益诉求转变为党的纲领政策,并通过各级组织动员群众,实现他们自身的利益。因此,党的基层组织状况如何,直接决定着党的执政基础和对群众利益诉求整合功能的强弱。7.19事件后,孟连县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放在经济体制改革、推进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首位,创造了一系列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的做法。一是全面重建农村基层组织。针对全县6个乡镇、28家企业、120个专业队行政隶属不清、政企不分的情况,进行了全面清理和调整,重新设置相应的村民小组,把原来由企业直接管理的胶农纳入当地村委会统一管理,保证了党的政策能够直接落实到基层一线。二是加强基层组织的建设。对村组干部进行了组织调整,全面提高了村干部待遇,村级工作经费由原来每村每年1000元提高到20000元。75%的村民小组有活动场所,率先在全市消除了党员空白村民小组。三是全面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把32个村党支部调整为党总支部,新增设了198个党支部。改变了原来“公司加基地加农户”的模式,采取“支部加协会”的模式,在农业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建立党组织,较好地发挥了基层组织的管理服务功能。四是组织引导基层干部、党员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打破了原有的“七站八所”的条块格局,整合乡镇站所的服务职能,建设了6个乡镇农民服务站,30个村级便民服务点。五是探索新时期群众工作方法,密切联系群众。在为民服务中形成了以坚持党的根本宗旨为出发点,为民服务为目标的五项制度;围绕社会矛盾冲突的化解,社会和谐稳定,党的工作机制,形成了五项机制;对解决好社会突发性事件,探索了处置事件的五个到位。简称“三五”工作法。六是建立了以基层群众为干部考评主体的制度。把基层群众对民情责任人、人民勤务员的履职情况及工作作风进行的群众满意度考核测评,作为干部年终考核、综合评价、推优评先、提拔作用的重要依据,做到了把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充分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保障了群众的监督权。

总之,以经济利益调整为着力点,以政治民主化促进经济利益的协调,以经济利益的协调推动政治民主化的进程,孟连为推进新时期农村政治民主化进程,全面改善党群关系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三、以经济利益协调为切入点,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机制

1、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⑤在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中,注重解决好群众的经济利益诉求,培植、养护和提高群众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归属感和政治权威认同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呈现多样性复杂性,利益矛盾是多元的,甚至于是对立的。经济利益整合的能力和水平是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标志。执政党要坚持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必须超越于各个利益群体和社会集团之上,才可能调整不同利益集团的矛盾和冲突。一旦党演变为特殊的利益集团,就必然失去了代表性。应该注意到,党的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的效率和速度,本应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但一旦把经济工作作为党的全部的工作,容易迷失党的价值目标。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旦背离了共同富裕的价值追求,缺乏对社会公平正义问题的关注和解决,就会使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模式丧失价值和道义的基础,在实践中就容易把党的工作和群众的利益对立起来。

2、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民主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该体制中社会成员大体上能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影响全体成员的决策”⑥,党的群众路线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工作路线,是凝聚和吸纳人民群众智慧和主张的工作路线。“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意愿,集中群众智慧,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创新发展思路,努力使我们的方针政策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使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不断让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⑦一是要真正了解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把握人民群众最关注、最突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尊重群众、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自觉与群众打成一片,深入基层,真情关心群众疾苦、真诚倾听群众呼声。二是注意到群众的利益诉求是复杂性多样性,对人民群众的利益进行分类、引导,制定群众利益协调的政策策略和工作方法,不仅使党的纲领路线政策真正能够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和意志,而且以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动员组织群众,尊重群众的需要和自愿。三是科学地汲取群众的智慧。群众的智慧通常是感性的,是自发性的、不系统、甚至于是被逼迫出来的、无奈的。我们党要把人民群众利益诉求集中化、系统化,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形成正确的纲领和政策,是我们党群众工作的重要内容。四是坚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这是我们贴近群众、深入群众、赢得人民群众尊重的基本要求。

3、加快社会组织的培育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群众利益诉求的复杂性,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具有更复杂的利益表达愿望,需要通过多渠道来表达他们的诉求,政府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协调群众的利益诉求。社会组织是满足这种多元化利益诉求的重要手段。人民当家作主是通过组织的形式来实现的。党是群众利益表达和聚合的工具,社会中介组织则使社会成员的利益诉求有了合法的表达途径,也成为缓解群众对政府压力和冲突的平和的手段。在社会主义发展出现阶段性特征,利益结构急剧变化,执政党的高度组织化与人民群众的无组织化之间的矛盾,是导致党整合利益矛盾的社会能力降低的重要原因。建立有序的政治参与,创建各种形式的社会组织,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提高社会的组织化程度,是整合利益复杂性矛盾,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党的执政能力的必然选择。党的领导与人民群众的自主权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大多数人所追求、所愿意的利益诉求,就是我们党所要追求的目标。“社会组织的成熟标示着劳动者维护自身权利的自主意识、民主意识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⑩中国农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孟连县围绕橡胶咖啡茶叶等资源的开发,相继成立了各种协会,探索由政府指导,各个相关利益群体自主管理的方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推进农村政治民主化的一种新的尝试。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第82页。

②③④王伟光著:《利益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 81、91、146-147 页。

⑤科恩著:《论民主》,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0页。

⑥《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第371页。

⑦申欣旺:《工会应该成为民主的模范》,《中国新闻周刊》,2012年版,第28页。

责任编辑:刘建文

C916.1

A

1671-2994(2012)04-0039-05

2012-05-27

任新民(1954- ),男,云南昆明人,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科学社会主义。

卿前锋(1963- ),男,云南昆明人,昆明理工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矛盾利益群众
几类树的无矛盾点连通数
再婚后出现矛盾,我该怎么办?
多让群众咧嘴笑
矛盾的我
对矛盾说不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利益与西瓜
绝不能让“利益绑架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