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47例临床分析
2012-08-15谢丽华
谢丽华
新乡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河南新乡 453000
妊娠合并甲亢是一种发生率较低的妊娠合并症,如处理不当,孕妇及围产儿易发生多种并发症,严重者可能会导致孕妇或新生儿死亡。因而及时诊断治疗对孕妇、胎儿及新生儿预后有重要意义。笔者对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47例妊娠合并甲亢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47例患者平均年龄29.5岁,其中最小21岁,最大37岁;初次怀孕41例,其余6例中4例自然流产2次,1例自然流产1次,1例孕早期胎死宫内;所有患者均为单胎头位;就诊时患者孕6~29周,孕36~39周分娩,平均37周。所有患者除外其它慢性疾病史。
1.2 诊断标准
根据患者病史、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参照文献标准[1-2],妊娠合并甲亢时临床有以下症状:①实验室检查结果提示甲状腺功能异常(血清FT3、FT4高于正常值,TSH小于正常值);②窦性心动过速,与正常妊娠相比明显增加;③不同程度的心率加速,睡眠时尤其明显;④甲状腺肿大、突眼;⑤食欲增加,但体重增加不明显。
1.3 孕期的治疗及监护
患者孕期甲亢确诊后,给予口服丙硫氧嘧啶(PTU),150~300 mg/d,每4~6周复查甲状腺功能激素(FT4、FT3、TSH),待临床症状消失,结合患者临床症状及甲状腺功能检查结果,随时调整剂量,维持量50 mg/d,维持2个月甲状腺功能正常者可予停药。
2 结果
47例患者甲亢症状都得到了有效控制,无l例发生甲亢危象。顺产18例,剖宫产29例,其中9例早产,1例胎死腹中,1例出现新生儿窒息,其余新生儿状态良好。
3 讨论
甲亢是常见的内分泌疾病,目前临床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手术、药物以及同位素治疗等。妊娠合并甲亢是临床常见高危妊娠之一。轻症患者病情容易控制,即使患者临床症状较重,规范治疗后患者病情也能得于很好的控制,对妊娠无太大影响。对于那些病情比较严重的患者,由于母体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加、高代谢率增高,机体耗氧增多,长期处于负氮平衡状态[3]。若未及时有效处理,母亲可发生甲亢危象,婴儿也可出现甲亢、畸形、早产、流产、死胎严重并发症等,故对妊娠合并甲亢应早诊断、早治疗[4]。妊娠时,机体各器官功能状态发生一定改变,血中甲状腺结合球蛋白、血清总甲状腺素、游离甲状腺素、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等均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发病率虽然不高,但早期患者症状不明显,且不易与正常妊娠区别;而且,原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因妊娠病情可出现反复,因而早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确诊并非易事,笔者建议临床工作者要对可疑患者及早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期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确诊后应立即开始治疗,治疗时要考虑三点:①要控制甲亢;②保证母亲妊娠与分娩的安全;③要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手术易引起流产和早产,同位素治疗增加胎儿先天性甲减发生的机会,因而妊娠合并甲亢多采用药物治疗[5]。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采用药物治疗时,人们可能对药物是否会导致胎儿畸形、甲状腺功能减退有许多担心。尽管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表明胎儿甲状腺功能、大小以及胎儿身体、智力等发育和抗甲状腺药物关系不大[3],药物治疗引起胎儿发生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机会也很小,笔者还是建议药物治疗时还是最用最小的有效剂量,以提高治疗安全性。而且,笔者建议在治疗期间,还应注意定期检测甲状腺功能状态,并根据检查结果及患者实际情况适时调整药物的剂量。药物治疗时临床可选择丙基硫氧嘧啶(PTU)和他巴唑(MMI)。2种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均能取得较好疗效,但PTU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与MMI相比胎盘通过率低,可避免因药物干忧引起胎儿生长发育尤其是神经系统发育不良以及胎儿畸形等,因而成为妊娠期甲亢首选药物[6]。总之,妊娠合并甲亢对孕妇及胎儿均可产生严重危害,可致胎儿发育不良以及流产、胎儿死亡、新生儿窒息及孕妇甲亢危象等严重结局,但只要早期诊断并及时正确治疗、做好母婴监测,辅以精心的临床护理,可使孕妇甲亢得到较好控制,保证孕妇安全及胎儿安全。
[1]崔霞.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治[J].黑龙江医药,2011,24(1):134-135.
[2]胡茜.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临床诊治与体会[J].医学信息,2009,1(8):251.
[3]许菊萍.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诊治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6):2599-2600.
[4]熊红霞,曾兆良.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特点与治疗[J].亚太传统医药,2009,5(5):41-42.
[5]陈伟,童南伟.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处理[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9,6(6):18-20.
[6]黄神姣,陈敦金. 妊娠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60例临床分析[J]. 临床医学工程,2009,16(9):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