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0例胆总管结石B超诊断的临床分析

2012-08-15李珊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检查者内径胆总管

李珊

云南省临沧市人民医院B超室,云南临沧 677000

在解剖上我们将肝外胆管分为肝总管以及胆总管,以胆囊管所连接的胆总管处作为分界线,因此将肝总管以及胆总管结石合称肝外胆管结石,其发生结石概率占胆系结石的12%左右且发病率有日益增加的趋势,患病人数较多,复发几率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1],因此,临床上给予其高度重视,及时诊断及时治疗可以帮助患者降低痛苦,针对诊断问题,我们选取该院自2008年2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自2008年2月—2011年3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其中男46例,女54例,年龄43~78岁之间,平均年龄50.3岁,以前曾因胆囊结石行手术切除的有16例,发热患者23例,出现黄疸患者19例,100例患者均出现腹痛,其中单发结石76例,多发结石26例,结石大小范围在7~17 mm,胆总管的扩张范围为13~19 mm。

1.2 方法

使用ALOKA a10,GE LOGIQ9和IU22等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选取为3.5 mHz,让患者采用仰卧位和左侧斜位,选取患者的肋间区以及肋下等部位进行扫查,记录胆总管内径和胆管结石数量、大小,患者胆囊大小以及囊内情况,最后经过全面讨论分析病例资料并将治疗过程和影像反映出表现进行记录来分析误诊漏诊的原因[2]。

2 结果

100例患者均通过B超以确诊胆总管结石的患者为100例,只有3例提示出扩张但是未发现结石。结石分布:肝外胆管上段结石人数为79例,下段结石的患者21例,结石大小范围约3.5 mm×1.8 mm~12.3 mmx5.5 mm。胆总管内径结果为0.75~0.9 cm68例;0.9~1.45 cm患者有21例,1.45 cm以上患者有11例,胆总管内径最大可达到2.48 cm。

3 讨论

胆总管结石由于在肝内胆管弯曲度较大,肝细胞产生的胆汁在此处胆管中流动缓慢使胆流通不畅、沉积形成结石,其中大部分结石为胆色素结石。这些结石因他们的声阻抗与周围的组织和胆汁不同,在超声图像上形成强回声,所以易被B超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的排空也会逐渐延迟,导致胆汁的存留时间延长,胆总管结石的发病率随之增加。

B超是胆总管结石的首选方法,B超检查没有创伤,价格便宜,检查方法简便。检查时患者仰卧,保证患者舒适方便,效果较好,再取左侧卧位,抬高患者右手,这个体位使胆囊和肝脏稍微向左移位,使肝外胆管易于显示,方便观察到肝外胆管的下段病变,胸膝卧位,可使胆囊颈部的结石发生异动,有助于胆总管观察。在作胆总管探查的时候,为提高显示率,很多时候要对探头作适度的加压使胃窦及十二指肠充盈。此外胆道的超声检查部位,因患者的情况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好体位。总之,能清楚观察胆管为最终目的,才是最合适的体位。

B超中结石呈强回声,其后有声影与胆管壁有分界,管壁厚。然而,胆总管下端结石常因胃肠道气体干扰使检查准确率下降。所以,必须检查前让患者禁食10 h以上,在上午检查最好。如果肠道积气太多,可让检查者清洁灌肠降低肝区结肠气体干扰。同时检查时检查者要注意手法,要多角度、多体位、多部位进行检查。比如,检查者膝卧位时,以探头揉动上腹部,有利于诊断和鉴别诊断肝外胆管内结石;当患者有典型的临床表现时,但B超检查却又没有发现结石,也没发现胆管扩张时,尽量用高分辨率的超声诊断仪,有助于胆管疾病与肝外胆管结石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因此,随着B超器械的更新换代和B超专科医生的专业水平不断提升,B超能对胆总管结石的数量、形态、大小作出准确提示,结石的声影特殊性还能一定程度上表明其结构成分,能检出2 mm以上的结石,是诊断胆道疾病的首选,可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效依据。

[1]韩兴权,万登敏,刘玲,等.超声在肝外胆管石定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 8): 610- 612.

[2]富京山,左文莉.全身超声诊断学[M]. 北京: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 127.

猜你喜欢

检查者内径胆总管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
产前MRI量化评估孕20~36周正常胎儿心室内径价值
剪切波弹性成像在乳腺不同深度病变中的可重复性评价
胆总管一期缝合应用于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接触式轴承内径检测机检测探头的结构设计
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行ERCP+LC和LC+LCBDE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胎儿先天性胆总管囊肿的产前超声诊断及预后评估
正中神经剪切波弹性成像的可重复性评价
窄内径多孔层开管柱的制备及在液相色谱中的应用
腹腔镜治疗胆总管囊肿穿孔术中护理配合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