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政策导向

2012-08-15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32期
关键词:医疗卫生中医药医疗

中医药继承创新要遵循自身规律

10月14日,在天津召开的石学敏院士学术管理思想研讨会上,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强调,做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工作要突出特色,遵循规律,始终坚持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等核心思想指导下的科研方向,促进继承与创新结合、理论和实践结合、基础和临床结合、中医和中药结合,充分发挥中医药在解决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慢性病、疑难病、新发疾病等方面的优势和养生保健、治未病、提高生活质量、低碳、环保等方面的特色,不断提高临床疗效。

王国强说,要努力推动建立符合中医药实践特点的中医药科研方法学体系,丰富和发展生命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指导中医药各类实践。要高度重视继承工作,继承是坚持中医药规律和精髓的前提,也是中医药科技创新的不竭源泉,中医药科技创新须在继承基础上创新,而中医药继承也必须在不断推陈出新中发展。

做好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工作,要整合资源,促进融合。要充分运用现代科学的新理论、新技术和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思路和方法为发展中医药服务,要吸纳多学科的优秀团队参与中医药研究,通过多学科、跨领域、海内外、产学研用的合作实现新的突破。要以发展中医药和保证临床疗效为目标,建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临床医疗机构、企业相联合的技术研发平台,加快促进形成产学研用相结合的中医药技术创新体系。

谈到中医针灸发展,王国强表示,一要加强基础和理论研究,二要不断提高临床疗效,三要推进文化传承和知识传播,四要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心血管病全程防控体系急需建立

10月11日在京开幕的第23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暨亚太心脏大会提出,当务之急是修复断裂的医疗服务链,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心血管疾病全程防控体系,把心脏康复/二级预防作为一项关键策略,并实行对病人从医院到家庭的全程关爱。

据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任委员胡大一教授介绍,我国心血管病现患人数约为2.3亿,每10个成年人中有2人患心血管病。高血压2亿人、脑卒中700万人、心肌梗死200万人、心衰420万人、肺心病500万人、风心病250万人、先心病200万人,对这一大批带病生存人群的管理,涉及巨大的家庭、社会医疗资源投入和生产力的消耗,带病生存患者疾病复发将会进一步增加心血管疾病负担。为应对这一严峻挑战,会议特邀美国心脏病学院、欧洲心脏病协会等国际五大心血管学会主席与我国卫生部、CDC等机构领导进行高层对话,以缔造全球性防控心血管疾病的战略联盟。

会专家呼吁,防治心血管病必须推动三大变革。一是从终末期治疗转向重视上游的预防和健康教育;二是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推行大健康、大医学理念;三是从经验医学转向循证医学模式。会议特别强调,广大医生要上高原、到西部、进农村、下社区,构建起覆盖城乡的防控网络。为此,本届大会首次邀请15名村医参会。

新版本科专业目录颁布

教育部日前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此次专业目录修订是时隔14年后,我国高等教育本科专业的再次调整。新目录中,医学门类下设专业类11个,44种专业,其中2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

据了解,历时两年多修订完成的新目录分设12个学科门类,专业类由修订前的73个增加到92个,专业由修订前的635种调减到506种。新目录根据行业和学科发展,对部分专业门类进行了增减、拆分、合并及更名。

新目录分为基本专业(352种)和特设专业(154种),首次区分基本专业和特设专业是新目录结构体系的一大特点。基本专业指学科基础比较成熟、社会需求相对稳定、布点数量相对较多、继承性较好的专业,特设专业是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特殊需求所设置的专业。医学门类中,有基本专业26种、特设专业18种。其中,精神医学、全球健康学、听力与言语康复学等专业为特设专业。

新目录还确定了6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这些专业涉及国家安全、特殊行业等。医学门类中,临床医学等22种专业为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高校设置国家控制布点专业,需向教育部报批,经评审通过后方可开设。对违反规定擅自设置专业或经查实申请材料弄虚作假的高校,教育部或高校主管部门将予以公开通报批评,所设专业视为无效;情节严重的,3年内不得增设专业。

从2013年起,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将按新目录执行。目录每10年修订一次,其中,基本专业5年调整一次,特设专业每年动态调整。

医疗质量及抗菌药物应用督查展开

10月16日召开的卫生部2012年“医疗质量万里行”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督导检查工作会议表示,从10月17日开始,全国217名专家将奔赴各地,对医疗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开展为期20天的检查。据了解,今年的“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延续了去年的方案,仍然以专科医院为检查对象,进一步加强专科医院管理。

卫生部医政司司长王羽介绍,2009年,卫生部开始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督导检查活动,通过督导检查,查找安全隐患,堵塞安全漏洞。去年,卫生部共检查了308家医院,结果发现,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临床使用进一步规范。被检查医院抗菌药物品种数量达标率为97%,门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达标率分别为78%和64%,微生物送检达标率为82%,47%被检医院达到了卫生部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要求,清洁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有所规范。但检查也发现,与综合医院相比,专科医院在医院管理、技术水平、服务理念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据了解,此次“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检查范围是:各省(区、市)部分二级以上妇产科、儿科、肿瘤科、口腔科4类专科医院。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检查范围是:各省(区、市)“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检查范围内专科医院,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三级综合医院,重点检查地市级三级综合医院。检查内容主要包括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全面推行院务公开;加强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优化服务流程,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开展优质医疗服务,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和临床用血管理;规范财务、物价管理等14个方面的内容。

国务院绘出卫生事业“十二五”发展蓝图

日前,国务院下发《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地区间卫生资源配置和人群间健康状况差异不断缩小,基本实现全体人民病有所医,人均预期寿命在2010年的基础上提高1岁。

《规划》制定出“十二五”时期卫生事业发展的23项指标,主要包括城乡3项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在2010年基础上提高3个百分点,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3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平均住院日≤9天,婴儿死亡率≤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14%。,孕产妇死亡率≤22/10万等。

《规划》提出:加强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建设,开展重点疾病监测,完善疾病监测系统和信息管理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慢性病防控体系。“十二五”期间,将优化配置医疗资源,以群众实际需求为导向编制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遏制公立医院盲目扩张,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达到4张的,原则上不再扩大公立医院规模;新增医疗卫生资源重点投向农村和城市社区等薄弱环节;大力发展康复医院、护理院(站)等延续性医疗机构,到2015年,初步实现急慢分治。未来三年,加快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要制定和完善基本药物制度相关配套政策,提高基本药物供应保障能力。

陈竺——崇尚道德是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核心

10月18日,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在京召开。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会上指出,崇尚道德是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核心,秉持职业道德,就是要把救治人的生命看作最崇高的职责,把病人利益放于首位,维护他们的最大利益。

陈竺指出,秉持职业道德,就是要保持有效的医患沟通,不仅提供最佳的治疗技术,还给予适度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在医疗卫生工作内部分工越来越细、协同配合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具备高度的团队精神,不同专业的医疗卫生工作者在医疗卫生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就是要勇于担当,为了患者利益,不怕承担失败;面对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和重大自然灾害,不怕牺牲,自觉承担对社会的神圣责任。

陈竺说,在当前深化医改的大背景下,精神力量越来越成为凝聚人心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推动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要支撑,大力弘扬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是全行业的共同心声和热切愿望。自今年年初卫生部部署开展医疗卫生职业精神大讨论活动以来,经过广泛而热烈的讨论,医疗卫生系统对医疗卫生职业精神的内涵、外延、表述等问题有了深入的辨析和相当的共识。截至8月底,全国(包括兵团)已有17个省(区、市)卫生厅(局)上报了23个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表述方案,各有关直属单位也提交了本单位大讨论开展情况和提炼出的表述方案,为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表述方案的最终形成奠定了基础。下一步要对各地各方面形成的讨论成果进行集中总结凝练,提出比较成熟的医疗卫生职业精神表述方案,供大家进一步讨论后形成最终表述方案。

猜你喜欢

医疗卫生中医药医疗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实施五周年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这十年》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为了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中医药立法:不是“管”而是“促”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医疗扶贫至关重要
京津冀医疗卫生合作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