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胰腺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改进

2012-08-15汪兆军杨凤河王爱军张文峰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2年5期
关键词:胰头胰管清创

汪兆军 杨凤河 王爱军 张文峰

胰腺损伤是严重的腹部损伤之一,近些年来,随着交通事故及安全事故的增加,胰腺损伤亦呈上升趋势,其病死率及并发症均有所增加,为避免漏诊,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并发症,我院自1997年1月至2011年6月对30例胰腺损伤的手术方法进行了改进,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本组病例共30例,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3~42岁,损伤原因车祸伤22例,坠落伤4例,挤压伤2例,刀刺伤2例。损伤程度按AAST分级标准[1]:Ⅰ级挫裂伤13例,Ⅱ级挫裂伤8例,Ⅲ级为远侧胰腺横断伤或裂伤并主胰管损伤4例,Ⅳ级近侧胰腺(胰头部)横断伤或裂伤包括壶腹部的裂伤4例,Ⅴ级胰头毁损伤1例,合并伤中肝破裂7例,脾破裂9例,胃破裂2例,小肠及肝破裂1例,十二指肠破裂4例,右肾挫裂伤及后腹膜血肿3例,肠系膜上静脉损伤1例。

1.2 诊断 手术前根据受伤史及腹部体征,CT及超声检查,术前诊断或疑似诊断胰腺损伤9例,另外21例在术中获得确诊。

1.3 手术方法 止血+局部引流术11例,裂口V型缝合引流9例,胰体尾切除4例,近侧断端创面缝扎+远端胰腺空肠捆绑式Roux-en-Y吻合2例,破碎及失活组织清创性切除术+改良的消化道重建术3例[2,3],胰头破裂处缝合 +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1例。

2.结果

本组治愈28例,治愈率93.3%,并发症8例,发生率26.7%,胰漏3例,胰腺假性囊肿3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吻合口漏1例。死亡2例,死亡原因儿童呼吸窘迫综合症1例,肾功能衰竭合并MOF 1例。

3.讨论

3.1 手术探查诊断胰腺外伤的重要性

3.1.1 由于:①胰腺位于腹膜后,位置深而隐蔽,损伤后出血及溢液容易局限在腹膜后间隙及网膜囊内,早期症状及体征不明显,也无特异性,尤其单纯的胰腺钝挫伤。②胰腺损伤多合并其他脏器或组织的损伤,临床表现被这些脏器损伤的症状体征掩盖[4]。③血液淀粉酶和腹腔穿刺液淀粉酶升高虽有一定的诊断价值,但无特异性,且胰腺损伤也可无淀粉酶升高[5],所以术前诊断非常困难,本组30例中术前只诊断9例,诊断率30%,还不能确切到损伤的部位及程度,对手术方式无指导意义。

3.1.2 手术探查对诊断非常重要,可确切到胰腺损伤的具体部位及程度,并据此施行相应的手术方式。当术前怀疑胰腺损伤或手术中发现下列征象之一须全面探查胰腺[6]:①腹腔内有来源不明的血性或棕色液体;②腹膜、肠系膜、大网膜有皂化效应;③横结肠或其系膜根部挫伤、血肿;④十二指肠的损伤或血肿;⑤小网膜囊、脾蒂等血肿;⑥十二指肠旁腹膜后血肿,积气,黄染;⑦胃穿透伤。手术还能探查主胰管是否损伤及连续,方法有:①观察胰腺创面有无胰液清亮溢出;②美兰注入法;③经十二指肠乳头逆行插入细的输尿管导管。

3.1.3 手术探查途径:常规切断胃结肠韧带外,还可切开肝胃韧带、胃小网膜囊,将胃提起,能使胰体尾全部暴露在视野内。做Koocher切口,探查胰钩突。全面重点仔细的探查,是避免术中漏诊、确保治疗效果的关键。

3.2 手术方法的选择及改进

胰腺损伤的处理原则是止血、清创、充分引流保存胰腺功能,并根据损伤的部位程度,采取不同的方法,同时手术处理合并伤。

3.2.1 止血外引流术:适用于AASTⅠ级损伤,即轻度的胰挫伤和被膜裂伤,此类损伤仅需止血和引流,不需修复胰腺包膜,有利于渗出液的引流及避免产生胰腺假性囊肿。

3.2.2 胰腺裂伤缝合术:适用于AASTⅡ级损伤,胰腺包膜破裂,胰体裂伤无主胰管断裂且胰腺包膜组织无明显缺损者。由于损伤的胰腺组织质脆,笔者在进针及出针处放置明胶海绵,适度用力打结。缝合修复时,注意不同部位主胰管的走行及位置,进针应与主胰管平行,在胰腺的前方外侧方缝合,后方进针不能太深。

3.2.3 远侧胰体尾部切除术:适用于AASTⅢ级损伤:①胰腺尾部断裂或严重挫伤;②胰腺左侧断裂,离断伤合并有脾损伤;③胰腺体部毁灭性损伤,无法修复者。胰腺残断面行褥式缝合合并用网膜覆盖,胰管最好单独结扎。本组4例,体会到该术式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只要保留的胰腺组织多于20%~30%,术后不会发生残留胰腺功能不全。对合并脾破裂者,一并切除脾脏,如损伤不涉及脾脏及其血管,尽可能保留脾脏。

3.2.4 近端胰腺断面缝合(主胰管结扎)+远端胰腺与空肠Roux-en-Y吻合术。适用于胰腺头颈部横断伤,断面两侧胰腺组织和主胰管完整,血运好且不合并十二指肠损伤者。此术式能保留大部分胰腺组织,从而保留胰腺的内外分泌功能。但该术式相对复杂,要求患者非重伤,能耐受。胰腺-空肠吻合术笔者采取捆绑式胰肠吻合术。

3.2.5 破碎及失活组织(胰腺、十二指肠)清创性切除术+改良的消化道重建术[3,4]。适用于胰十二指肠联合伤,本组4例胰十二指肠联合伤均有腹腔内积血及食物残渣,手术原则及程序是快速清理积血及食物残渣,确切止血,清创性切除破碎和失活组织,重建消化道,放置通畅引流,并特别强调保留正常的组织,不作扩大范围的切除。1例女性患者术中发现胰头钩突返折处断裂,十二指肠破裂,而胆总管及胰头部壶腹开口均完整,手术仅清创性切除破碎的钩突组织及十二指肠的二、三、四段,行改良Whipple法消化道重建。2例男性患者术中发现胆总管及其远端的括约肌完整,胆总管外膜与胰腺外膜间的连接完整,神经存在,行清创性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改良Child法消化道重建术。这3例在吻合时无需也不应该将胆总管横断,这样就可以将经典的Whipple(Child)法三口吻合改成胰胆-肠,胃-肠两个吻合口,既缩短手术时间,又能减少手术再创伤,符合“损伤控制理念”。第1例附加胆总管外引流,以防止胆汁对胰的刺激,又能避免激活胰酶;行嵌入式胰头-空肠吻合能减少胰漏的机会。另2例在胆总管内放置内支架引流符合生理,能避免外引流引起的水电解质丢失,并能预防胰胆-肠吻合可能引起的胆管狭窄。另外,1例男性患者以十二指肠破裂为主,胰头处虽破裂,但经探查主胰管正常,行十二指肠-空肠Roux-en-Y吻合+胰头破裂处缝合修补,术式简便,术后恢复满意。

3.2.6 对胰十二指肠联合伤,本组未采用经典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或十二指肠憩室化手术[4],前者手术创伤大、吻合口多(三吻合口),技术操作复杂,死亡率高达30% ~50%,后者较为简便,但包括以下过程:①胃窦切除胃-空肠端侧吻合;②十二指肠裂伤修补缝合;③十二指肠残端关闭置管造瘘;④迷走神经切断;⑤胆总管T管引流;⑥损伤区多管引流,必要时加作空肠营养管造瘘。笔者的体会,只切除残碎及失活组织,破碎什么,就切除什么,决不多切,能修复的尽量修复,不因手术而扩大创伤,严格实施损伤控制原则,在行消化道重建时只要遵循:①符合生理功能;②防止吻合口漏;③不发生逆行感染;④能减少或避免并发症发生,不必刻意按照经典术式去操作。

总之,由于胰腺损伤的程度部位及合并症不同,加之周围脏器关系复杂,没有一种或几种手术方式适用于各种胰腺损伤。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直接影响着患者的愈后,临床医生应熟练掌握各种方法,针对具体患者灵活应用,个体化操作并注重改进,就能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

1 Moore E E,Cogbill T H,Malangoni M A,et al.Organ injurg Scaling,II:pancreas,duodenum,small bowel,colon and rectum[J].Trauma,1990,30:1427.

2 汪兆军.改良Whipple法消化管重建救治钩突十二指肠破裂[J].肝胆外科杂志,2000,8(4):305.

3 汪兆军,王爱军,杨凤河,等.改良Child法消化管重建治疗胆总管完整的胰十二指肠破裂 1例[J].蚌埠医学院学报,2006,31(5):531.

4 吕云福.现代胰腺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416.

5 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407.

6 包善华,谢敏.胰腺损伤的诊断和治疗[J].消化外科,2004,3(6):403.

猜你喜欢

胰头胰管清创
一种多功能清创车设计与应用*
从胰管改变谈胰腺疾病的诊断
胰管扩张的临床原因及影像学特征
两种清创方法治疗Gustilo Ⅲ型开放性骨折的疗效和卫生经济学观察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水动力清创系统在糖尿病足溃疡清创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探讨医用液体敷料结合清创机清创治疗糖尿病足伤口的临床疗效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胰管病变的MRCP特征
困难胰头肿瘤的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头血供三种研究方法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