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平台在心肺复苏教学中的应用

2012-08-15杨春燕段宇珠陈安宝

中国全科医学 2012年7期
关键词:医学生技能传统

王 刚,张 笑,杨春燕,段宇珠,陈 时,陈安宝

心肺复苏 (cardio 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作为心搏、呼吸骤停的基本临床抢救技能,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要求医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是急诊医学教学中十分重要的内容。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新开课程不断增加,医学院校各科课程教学时间相应减少。同时,由于临床诊疗安全要求的提高,医学生直接在患者身上进行操作的机会越来越少。如何做好医学生临床技能培训的教学工作,目前已成为医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难题[1]。我校在2010—2011年度CPR教学工作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联合应用互联网平台互动教学技术,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2007、2008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197名,其中男98名,女99名;年龄21~23岁。随机分成对照组98名和观察组99名。对照组中男49名,女49名;年龄21~23岁。观察组中男51名,女48名;年龄21~23岁。两组性别及年龄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1.2.1 教学方法 两组学生理论课均由同一高级职称教师授课。其中对照组98名学生采用传统大课讲授,内容包括基础生命支持、高级生命支持及复苏后治疗,讲课中结合图片重点向学生讲解CPR中的操作步骤和要领;观察组99名学生在传统大课讲授的基础上,增加互联网平台教学,即每一名学生可凭自己的登录密码,任意时间一次或多次登陆“昆明医学院第二临床学院急诊医学精品课程”网站,观看CPR操作视频及CPR操作要点等内容。两组学生在传统大课讲授后均进行了两个学时的模拟人CPR操作训练。

1.2.2 考核方法 两组学生同时进行CPR理论考试,并由同一副高级职称教师按照CPR操作要求进行单盲考核,标准参照云南省2009年急救技能竞赛CPR比赛评分规则,并记录分数。

1.2.3 问卷调查 考 试结束后,对观察组学生以当场发放调查问卷,当场回收的方式,了解学生登录上网的累积在线学习时间和对互联网平台教学的感受和评价。

1.3 统计学方法 采 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的理论考试和实际操作考试成绩比较 观察组与对照组平均CPR理论考试成绩分别为 (88.2±8.0)分和(78.8±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53,P<0.05);CPR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分别为 (86.2±5.0)分和 (78.3±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3.162,P<0.05)。

2.2 问卷调查 观察组学生共发放调查问卷99份,回收有效问卷99份,回收率为100%。99名 (100%)均喜欢互联网平台学习,99名 (100%)均认可这种新教学形式,95名(96%)有学习热情,95名 (96%)能提高学习效果,92名(93%)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91名 (92%)能提高临床操作技能。

3 讨论

CPR是指当呼吸及心搏骤停时,使用人工呼吸及胸外按压来进行急救的一种技术。有研究证实,如果在心搏停止4 min内进行有效的CPR,可能有50%的抢救成功率,超过6 min,成功率仅为4%[2]。而且医护人员对CPR技术掌握及运用的好坏与心搏骤停患者致残率及死亡率有明显相关性[3-4]。由此可见,有效的CPR能否在第一时间施行,与患者生存机会密切相关,是医学生必须掌握的重要临床抢救技能之一。

在CPR教学工作中,传统教学模式是对医学生单一地进行理论教学和操作训练。这种模式存在培训方式单一,学习时间短,学生常难得其要领的不足。从而导致学生们对CPR的理论和操作不规范,遗忘率高,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而且传统教学模式常使医学生感到概念繁多、内容抽象、枯燥乏味,课后的复习和自学更是难以把握,给教与学都带来一定的难度。同时传统教学模式不能为CPR这个专题的学习提供必要的高性能学习平台和提高性学习资源,这也限制了CPR课程的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5]。有文献报道对经传统教学模式学习结束到急诊科实习的医学生进行CPR操作测试,及格率仅为 7.8%[6]。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为了使医学生更扎实、全面、系统地掌握CPR基本理论和技能,在目前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已成为学生获取知识新途径的背景下,我校结合《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国际指南 (2010)》[7],将CPR的教学方法及内容加以改进和完善,应用互联网互动教学技术,建设制作了CPR教学视频网站。网站内包含有CPR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视频、操作要点等内容。学生在课后时间利用这一互联网教学平台可反复多次登录学习。经过学习结束后考核,观察组学生CPR理论考核成绩和实际操作考核成绩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在考试结束对观察组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100%学生都喜欢并认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CPR学习这种新教学形式,并且90%以上的学生认为能调动学习热情,提高临床操作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学习效果。应用互联网教学这一新的教学方法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并受到欢迎与肯定,与互联网具有开放性、互动性、共享性、自主性等特点,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有关。

本研究体会互联网教学平台不受教学时间及教具、场所等条件限制,医学生可通过互联网平台反复浏览、阅读CPR技能相关知识及视频,既形象又生动,在教学中应用能够提高学习成绩和临床技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不足,是传统教学的一种重要补充方式。加之现代学生学习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学生可在课后灵活安排时间反复复习,是传统理论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重要桥梁。互联网的这一重要特点,既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又可满足医学生学习的需要,为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CPR教学的创新和教学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新的途径,使其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引发该课程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方法和内容的深刻变革。而且互联网教学平台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无风险。由于目前患者维权意识的提高,国家法律要求实习生在给患者做诊疗时要进行告知并取得患者同意,由于患者怕一些医疗操作对自己构成危害,反对实习生对自己进行医疗操作,而使实习生缺乏实践经验,影响学习效果的提高;且在紧急抢救过程中患者生命命悬一线,伦理上亦不允许在抢救过程中进行教学;(2)可重复性好。学生可反复登陆观看,直到熟练掌握为止;(3)具有直观友好的界面设计,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再现CPR操作的过程,使教和学有良好的交互功能;(4)学生可以按照学习基础来选择所要学习的内容,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5)在这种学习环境中有主动参与的动力及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从而形成学习动机;(6)学习时间灵活,学习效果满意;(7)学生可实时理论测评并提交,更好地完成专题教学。

虽然互联网教学平台的应用缩小了传统教学与临床实际的差距,但还有其局限性。临床中各种复杂的危急情况也并不能完全在互联网上充分体现,所以互联网教学平台不能取代临床实习。此外,互联网教学平台所能提供的抢救场景有限,对其多媒体软件平台的开发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1 刘治民.新时期我国急救医学教学问题的思考 [J].中国急救医学,2006,26(2):133-134.

2 张明,花海明,龚翔.院前心肺复苏454例成败因素分析及干预策略 [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4):1322.

3 孙菁,孟凡山,计达,等.医务人员心肺复苏操作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5):1610.

4 Steven C,Faddy E.Towards new model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teaching:the role of practical scenario training on surf 1ife savers perceptions of resuscitation efficacy [J].Resuscitation,2002,5(3):159.

5 李克东.教育技术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18-20.

6 王晶,孙长怡,秦俭,等.教学医院急诊科在医学生心肺复苏培训中的重要作用[J].中国急救医学,2007,27(7):661.

7 Field JM,HazinskiMF,Sayre MR,etal.2010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Guidelines for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emergency cardiovascular care science [J].Circulation,2010,122(Suppl 3):S640-S934.

猜你喜欢

医学生技能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医学生颈痛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以医史学史料为载体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
老传统当传承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拼技能,享丰收
医学生怎么看待现在的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