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闭合穿钉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30例临床分析

2012-08-15郭海军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9期
关键词:医源性对位固定架

郭海军

肱骨干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类损伤,约占全身骨折的5%。其治疗方法通常是手法复位外固定或手术复位内固定,手术方法有加压钢板、Ender、交锁髓内针、记忆合金抱骨器等,但无论采用何种治疗办法,如何既能解决骨折复位、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的问题,又能避免骨不连和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发生,是临床治疗的方向。我科自2005年3月至2011年10月对收治的肱骨干骨折患者30例采用外固定架在DSA透视下微创闭合复位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患者,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19.5~70岁,平均39.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摔伤4例,运动性伤3例,扭伤1例。左侧11例,右侧19例。开放性骨折5例。中段12例,中下段18例。横断型5例,斜型8例,螺旋型11例,粉碎型6例,骨折均有明显移位。合并有其他部位伤的有15例,其中合并多处骨折的11例。新鲜骨折25例,陈旧性骨折5例。手术时间在伤后1 d~5周。术前有桡神经损伤麻痹症状者2例。

所用材料中27例采用张家港宏图骨科器械厂生产的于仲嘉式大号线形外固定架,13例采用山东潍坊三维骨科器械研究所生产的加强型三维外固定架。

1.2 手术方法 全部病例手术均采用臂丛麻醉。有创口的先行清创,一期闭合伤口,合并它处骨折的患者按照主次顺序进行相应固定。常规消毒铺单,手术在DSA透视下,先行骨折复位,复位后由助手维持体位,平行肱骨外侧轴线 在骨折近端钻入2枚6 mm外固定架固定螺钉和在骨折远端尺骨鹰嘴窝上方1 cm钻入2枚5 mm固定螺钉,并连接外固定支架,在保持骨干长度的情况下,肘关节屈曲90°时,拧紧固定锁钉。注意在粉碎性骨折时不必强求解剖对位,功能性对位即可。骨折分离时可利用固定架的加压功能,消除骨折间隙。手术中尽量避免反复牵拉旋转肢体,防止造成医源性损伤。

2 结果

除2例术前有桡神经麻痹症状者,其余病例均未发生手术伤及桡神经的情况。全部病例除进行常规治疗外,均于术后第1天开始患肢功能锻炼,3~7 d后出院。术后8~20周视骨折愈合情况去除外固定架。全部病例进行了6个月至2年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2例合并有桡神经损伤麻痹症症状者亦完全恢复。功能评定:优20例,骨折基本解剖对位,骨折愈合,肩肘关节活动正常,无疼痛。良6例,骨折功能性对位,骨折愈合,肩肘关节活动受限≤10%,活动时偶有疼痛。可2例,骨折对位欠佳,骨折延迟愈合,肩肘关节活动受限>10%~20%,关节活动时常疼痛。差2例,骨折对位不良,骨折不愈合,关节活动受限>20%,活动时疼痛明显。总优良率为93.3%。在外固定架去除早期,肩、肘关节可有不同程度的僵硬现象,经锻炼均能较好的恢复关节灵活度,效果满意。

3 讨论

3.1 肱骨骨折的解剖学特点 肱骨为一长管状骨,上部较粗,中1/3以下逐渐变细,自下1/3渐变为扁平状,从髁上6 cm处前屈,其前屈角,为(13.98 ±0.48)°[1]。桡神经是臂丛的最大分支,出腋窝后同肱深动脉伴行下行于肱骨中段后侧,沿桡神经沟紧贴肱骨干,自内后向前外斜形而下,平肱骨外上髁分为深浅两支。在中下段位置相对固定,肱骨中下段的滋养血管,亦 主要来自中上段,从肱骨中下1/3骨内侧进入髓腔[2],因此中下段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和血液供应的破坏机会较大。肱骨悬垂分离力也是其特有的,对骨折愈合同样是不利的。这些解剖因素是复位和固定需要注意的。

由于上述解剖因素,肱骨干骨折无论采用非手术或手术开放复位内固定治疗,发生骨不连并不少见,前者为2% ~5%,后者竟高达25%[3]。手术内固定造成的医源性桡神经损伤也是不容忽视,黄隆等应用钢板内固定,并发桡神经损伤,发生率达 11.83%[4]。

3.2 微创技术+外固定架固定在肱骨骨折治疗上的意义微创手术又称微创术式是近年来国内外外科手术技术的一大进展,是以最小的侵袭和最小的生理干扰达到最佳外科疗效的一种新的外科技术[5]。腔镜技术、介入技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给微创手术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其中DSA技术的发展给骨折复位微创手术带来了便利。由于肱骨的解剖学因素,在DSA技术的协助下微创闭合复位+外固定架固定在肱骨骨折治疗上有着明显的优点。

一是早期固定支架给骨折提供了坚强固定,中期松开加压器对骨端产生应力刺激,而此种骨折端的微动是骨折愈合最佳力学环境,减少了应力遮挡效应,实现了动与静的有机结合,骨不连的发生大大降低。本组随访30例中无骨不连发生。二是固定架的纵向加压系统有效对抗肱骨悬垂分离力,不需其他超关节外固定,有利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三是借助DSA透视技术闭合手法复位穿钉,以微创的方法达到了良好对位、准确穿钉,避免了医源性损伤的发生。在有创口时闭合穿钉可以避开创面,减少感染机会。四是术后固定架调整方便,护理简单,骨折愈合后门诊即可取架,即节省患者费用,又无需二次手术的痛苦。

3.3 手术操作技巧 外固定架的使用已有多年历史,深受骨科医师的欢迎,但如何选择,合理使用,避免并发症也是不容忽视的。霍华春等报道在四肢骨折使用外固定架的190例随访病例中固定架松动22例,固定针松动19例,断针5例,成角畸形5例[6]。所以正确使用外固定架关系到微创手术的成败。根据肱骨的解剖特点,以及外固定架的特性,将我们微创手术体会简述如下。

3.3.1 复位 在DSA透视下骨折的复位并不困难,应该尽量解剖对位。虽在透视下骨折的复位准确性大大提高,但对一些粉碎性骨折也不必片面强求解剖对位,功能性复位即可。但必须保持骨折碎片间的连接和防止肢体旋转,由于上肢短缩对肢体功能影响相对较小,为防止骨折分离,在肱骨干粉碎性骨折

[1]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198,677-684.

[2]荣国威,翟桂华,刘沂,等(译).骨科内固定.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6:191-195.

猜你喜欢

医源性对位固定架
以“对位变奏思维及模式”观兴德米特“天体音乐”
常用胫骨骨折外固定架的力学性能测试
NICU患儿医源性皮肤损伤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自由对位与严格对位的博弈
——论传统对位教学两种体系的冲突
辟斯顿弦乐四重奏作品中对位化段落的和音形态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原因分析以及防范措施
墙壁开关插座固定架刚度研究
无天于上2035(一)
经气管切口误吸医源性呼吸道异物3例护理缺陷分析
KD407:悬挂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