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例酒精中毒性肝硬化临床分析
2012-08-15金丽华元光喜蔡正爱
金丽华 元光喜 蔡正爱
按酒精对肝脏损害程度,临床分为酒精中毒性脂肪肝、酒精中毒性肝炎,酒精中毒性肝硬化(ALC)。本文总结我院近9年住院的ALC患者247例,探讨临床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3年1月至2011年12月,收治ALC患者247例,其中男244例,女3例。年龄30~80岁,平均59岁。饮酒以50°~60°白酒为主,日饮量50 g~500 g,饮酒时间5~56年。3例女患,日饮量50 g,平均饮酒时间为8年。
1.2 诊断标准 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会分会2010年1月修订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1]。②患者有长期饮酒史,每日入量50 g以上,连续5年以上。③有腹胀、乏力、纳差、黄疸等,有神经精神症状、肝掌等临床表现。④有肝功能、肝脏彩超、CT、MRI等诊断依据。
1.3 酒精摄入计算方法 酒精量=饮用酒类毫升数、酒精度数 ×0.8。
2 结果
2.1 住院次数 247例ALC患者中例住院3次以上,最多住院16次。
2.2 临床表现 247例ALC患者,病程为24 h~15年。其症状为乏力纳差149例(60.3%);腹胀182例(73.68%);黄疸61例(24.61%);腹水134例(54.25%);肝肿大123例(49.7%);蜘蛛痣89例(36%);肝掌90例(36.43%);双下肢浮肿90例(36.43%);腹壁静脉曲张52例(21%)。
2.3 并发症 247例ALC患者,上消化道出血95例(38.4%);肝性脑病38例(15.34%);肝肾综合征 13例(5.3%);肝癌20例(8%);感染38例(15.8%);肝炎病毒感染16例(42.1%);电解质紊乱128例(51.8%)。检验空腹血糖≥6.11 mmol的94例,其中再次测血糖(空腹),餐后2 h血糖及糖耐量诊断为糖病25例(10.1%)。
2.4 辅助检查 胃镜检查247例ALC患者中86例接受镜检:食道、胃底静脉曲张75例,占镜检总数的87.2%;胃炎、溃疡43例,占镜检总数的50%;肝脏彩超均支持肝硬化改变,经肝脏彩超、CT、MRI检查,肝肿大123例(49.8%);确诊肝癌20例(8%);肝功能检测:247例ALC患者,ALT、AST、γ-G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AST/ALT≥2。
2.5 治疗转归 247例ALC患者入院后经保肝、对症、支持治疗后好转191例(77.32%);确诊后放弃治疗24例(9.1%);死亡32例(12.14%);其中上消化道出血24例,占死亡总数的75%,肝性脑病21例占死亡总数的65.6%,合并感染8例占死亡总数的25%。
3 讨论
酒精中毒性肝病是长期大量饮用各种含乙醇的饮料所致的肝脏损害性病变。主要表现为三种形式:最初为酒精性脂肪肝,进展为酒精性肝炎,最后为酒精性肝硬化,这三种形式可单独或混合存在[2]。
影响酒精性肝损伤进展或加重病情的因素多,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发现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饮酒量、饮酒年限,酒精饮料品种、饮酒方式、性别、肥胖、肝炎病毒感染营养状况等。
酒精损伤肝脏与饮酒量及饮酒时间呈正相关。常大量饮酒每日80~150 g,连续5年即可造成肝损害。本组研究表明虽然饮酒量小,50 g/d,但饮酒时间超过20年,也可发展为肝硬化。女性由于体内缺乏酒精代谢酶,同样酒量,50 g/d发展至肝硬化的时间相对较短。
ALC具有LC常见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如腹胀、乏力、黄疸、蜘蛛痣、肝掌、腹水等。但与LC的肝脏普遍缩小有明显区别的是,本文1/2的患者肝脏肿大,是ALC的临床特征。ALC肝肿大可能与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肝脏炎细胞浸润,组织充血水肿有关。
ALC的并发症与LC相同,有感染、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肝癌、电解质紊乱。在本文中ALC合并肝癌的特点是73.8%的患者同时有肝炎病毒感染,提示酒精与肝炎病毒加重肝细胞损伤。促进癌变。
本研究约1/10ALC患者有糖尿病,但大多数无典型三多一少症状。其机制:①肝功能损害时,合成糖原减少。②肝脏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β细胞长期过度反应致胰岛功能减退。③酒精损伤胰岛细胞,致功能减退。
ALC合并胃炎或胃溃疡约近1/2,其原因:①乙醇直接损伤胃黏膜。②门脉高压、肠胃瘀血,黏膜缺氧或营养物质,保护修复机制削弱。使胃酸和胃蛋血侵蚀,胃黏膜致糜烂或溃疡。肝功能检测:ALT、AST、γ-GT、ALP均不同程度升高,由于乙醇主要损伤肝细胞线粒体和微粒体,AST和γ-GT升高更明显,ALT、AST/ALT≥2,是诊断ALC的重要依据。
本文ALC患者死亡原因与LC相同,主要是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合并感染占死亡总数的25%,说明感染是加重病情,促进死亡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酒精中毒性肝损害,现已成为发展至肝硬化,以及肝癌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戒酒是治疗酒精性肝炎,控制发展为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的重要措施,万万不可忽视。
[1]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10年1月修订的《酒精性肝病诊疗指南》.消化系统疾病最新指南汇编,2011,9:16.
[2]韩硬海,李树桐.临床肝病学习.山东省:山东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