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股沟疝176例体会
2012-08-15黎耀辉
黎耀辉
(广东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麻醉科,广东 广州 511400)
腹股沟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区的缺损向体表突出所形成的疝,俗称“疝气”,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疝气困扰着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如果治疗不及时,容易引起严重并发症[1]。1986年Lichtenstein首次提出无张力疝修补概念,经过20多年技术和材料的创新和发展,该术式目前已基本取代传统的疝修补术。我院自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人工合成材料在局麻下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术176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6例,其中男169例,女7例;年龄30~89岁,平均66.3岁,60岁以上者107例,占60.8%。入选标准为单侧疝和初发疝,其中斜疝126例,直疝43例,股疝7例。参照中华外科学会疝和腹壁外科学组腹股沟疝分型[2],其中Ⅰ型27例,Ⅱ型112例,Ⅲ型37例。
1.2 材料
采用美国强生公司生产的聚丙烯成型补片PHS、3DPL或平片。
1.3 局麻方法
术前常规肌注杜冷丁50mg,常规消毒铺巾,取经内、外环间平行于腹股沟之斜切口,使用2%利多卡因20mL加生理盐水20mL配成1%利多卡因40mL备用。先在内环上方一指处皮肤进针打一皮丘,沿切口向外环方向作皮内、皮下注射利多卡因5~10mL (肋下神经),外环下精索旁耻骨结节注射利多卡因3~5mL (生殖股神经的生殖支末梢)。切开皮肤、皮下及腹外斜肌腱膜,找到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于最上端分别注射利多卡因1~2mL,于精索内环出口的内侧腹横筋膜与腹膜之间生殖股神经行走处注射利多卡因5~10mL,按揉1~2min,麻醉完毕。
1.4 手术方法
所有手术均由同一组医生完成。斜疝、直疝采用腹股沟韧带上切口网塞+平片修补,股疝采用腹股沟韧带下切口仅用网塞填充修补。
2 结 果
本组176例患者均经局麻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愈。术中疼痛耐受良好,手术时间25~90min,平均38min;术后30min~12h即可下床活动,住院时间1~7d,平均2.8d。术后无1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尿潴留,1例肺部感染,3例阴囊积液,并发症发生率为3.4%(6/176)。随访2~24个月,至今未发现1例复发。术后疼痛多于12~24h后出现,均为轻度,可以忍受,短期内自行消失。
3 讨 论
腹股沟疝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在4%~6%,而60岁以上人群中发生率有所上升,手术是临床治疗该病的有效方式。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的可行性、安全性以及低的复发率已得到证实[3]。腹股沟无张力力疝修补术符合解剖生理、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疼痛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和复发率低,已逐渐取代传统张力性疝修补术。
目前我国大部分腹股沟疝手术仍采用持续硬膜外麻醉或全麻的住院手术,术前、术后禁食,留置尿管、术后卧床等,术后并发症随之增加,住院时间较长,花费较高,因此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手术的优点显示不明显,反而加重了患者的住院负担,同时也因为术前评估考虑到麻醉的风险而限制了部分合并慢性心肺疾患等疾病的老年患者,导致患者失去积极有效的治疗机会。我们采用局麻行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就是根据腹股沟区的解剖和神经支配特点,针对支配腹股沟区的肋下神经、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和生殖股神经进行的局部神经阻滞麻醉,针对性强,麻药用药量小,术中肌松完善,术中和术后疼痛轻微。采用局麻行无张力疝修补术有以下几个优点:局麻最大的优点就是安全性,即使是老年或以往术前评估不能耐受腰麻或全麻手术的患者也是如此;术中患者清醒,可通过咳嗽帮助证实腹壁缺损,帮助补片展开,评估修补的牢固性;术后循环、呼吸的并发症明显降低:有文献报道[4]硬膜外麻醉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可高达20%,本组仅发生2例尿潴留,避免了导尿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患者术后30min~12h即可下床,降低了肺部感染的发生;患者恢复快,住院时间明显缩短,减少总住院费用,条件允许的医院可开展日间手术;不增加术后复发率:根据我们近2年的术后随访无1例复发。
局麻下施行无张力疝修补术与传统疝修补手术相比,具有方法简便、手术指征广、术后疼痛轻、恢复快、并发症少和复发率低的优点,能明显降低手术并发症、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患者及家属的满意程度高。该手术的应用不但解决了患者畏惧手术及麻醉,惧怕输液、置尿管、卧床没人照顾等心理负担,特别是为老年人尤其是合并心肺疾患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可靠、简便、经济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1]吴在德,吴肇汉.外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88-395.
[2]马颂章,郑民华.成人腹股沟疝、股疝手术治疗方案(修订稿)[J].外科理论与实践,2004,1(9):84.
[3]肖乾虎,陈建川.716例无张力疝修补术的回顾性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04,11(6):526.
[4]Song D,Greilich NB,White PF,et al.Recovery profiles andcosts of anesthesia for outpatient unilateral inguinal herniorrha-phy [J].Anesth Analg,2000,91(4):8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