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
2012-08-15庞飞田晓磬
庞飞 田晓磬
9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
庞飞 田晓磬
目的探讨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方法。方法对9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进行程序化急救护理,并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93例患者达到了满意效果,收入专科继续治疗和护理,3例抢救无效死亡。结论明确脑出血急救护理目标、强化急救护理程序、尽早采取急救护理措施,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有重要作用。
脑出血;急救;护理
重症脑出血患者病情重、进展快、死亡率高。就诊时往往已深昏迷、脑疝形成、生命体征紊乱,及时有效的急救护理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本文总结我科2007年12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96例重症脑出血患者的急救护理经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急诊患者96例,其中男59例,女37例,年龄38岁~79岁,平均65.5岁。有高血压病史者75例。患者发病至就诊时间20 min~6 h。接诊时患者均呈昏迷状态,GCS评分≤8分,均属重症。血压增高81例,呼吸困难舌后坠52例,心电图异常63例,体温增高45例。双侧瞳孔不等大31例,双瞳散大6例,双瞳缩小8例;伴去脑强直10例,躁动抽搐32例,呕吐咖啡样物35例,尿潴留26例,大小便失禁31例。
1.2 影像学资料所有患者行头颅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其中基底节区出血51例,脑叶出血17例,小脑出血8例,脑干出血9例,脑室及蛛网膜下腔出血11例。
2 急救护理方法
2.1 分工与协作重症急救护理小组共护士3人,其中1人为责任护士,负责病情观察和评估,确立护理问题,明确护理重点,及时报告医生,指导和协助其他护理操作,并配合医生实施急救措施。1人主要负责各种监护并记录,1人主要负责建立液路、执行医嘱。
2.2 急救护理要点患者送到急救中心,直接进入抢救室,急救医护人员立即到位,迅速评估病情,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实施急救护理程序。
2.2.1 体位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尽量减少搬动。
2.2.2 吸氧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4~6 L/min。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开放呼吸道,有义齿的患者,应将义齿取出。对舌后坠、呕吐者,置口咽通气道。及时有效地吸出呼吸道内呕吐物及分泌物。深度昏迷、呼吸不规者则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机械辅助呼吸。
2.2.4 快速建立静脉通道采用留置针穿刺,建立2条大静脉通道。浅静脉穿刺困难者,行锁骨下静脉穿刺。
2.2.5 初步治疗①止血:立止血肌肉和静脉注射各1 kU。②脱水降颅压:20%甘露醇125 ml~250 ml在30 min内快速滴入。③控制过高血压。在严密监护下应用酚妥拉明或硝普钠微泵静脉注射,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80 mm Hg和/(或)平均动脉压<130 mm Hg。④常规应用抗酸剂,如兰索拉唑、泮托拉唑。⑤保护脑功能,依达拉奉、盐酸纳洛酮、醒脑静等。⑥其他:抗癫痫、头枕冰袋、留置导尿、胃管等。
2.2.6 安全护送检查、住院经过急救处理后,病情相对稳定时,及早护送行头颅CT检查,明确诊断。途中注意观察病情,确保患者安全,携带氧气袋、简易吸痰器、呼吸器及急救药品。并与家属交代病情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明确诊断及初步急救后转神经专科进一步治疗,护士通知病区、协助家属办理住院手续、护送至所在科室,并做好交接班。如需手术,则与神经外科协作行术前准备,直接送入手术室。
3 结果
3例因脑疝晚期急诊抢救无效死亡,93例抢救成功转专科继续治疗,其中手术46例。
4 讨论
脑出血急诊抢救护理目标及措施尚无统一规定,中国急性脑出血治疗指南推荐意见(2011)中关于急诊室诊断及处理推荐意见为:尽快行头颅CT或MRI检查,进行快速诊断,尽快收入神经专科病房或神经监护病房。我们认为患者在急诊科除检查及转送外,其急救护理主要目标应为:及时解除威胁患者生命的症状,保证患者呼吸和循环的稳定,尽早采用各种脑保护措施,为进一步的专科治疗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脑出血急救护理应着重做好以下几点: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缺氧。②早期止血预防和阻止继续出血。立止血是一种起效快、作用时间长且安全的止血药。只在出血部位引起凝血,并释放五羟色胺和儿茶酚胺等活性物质,使局部血管收缩而促进止血,在血管内没有形成血栓和促凝血作用,故对出血性、混合型、非出血性中风未明确诊断前均可使用[1]。③正确应用脱水剂。有明确高颅压症状者应立即脱水、降颅压。常用20%甘露醇和速尿。如伴有严重心肾功能疾病的患者,减少甘露醇剂量,或应用速尿、甘油果糖、七叶皂甙钠等。④控制血压、保护心功能。脑出血发病后大多伴有血压增高,且血压水平与病情及预后密切相关,血压越高病情越重、病死率越高。血压持续增高可导致血肿增大[2],有研究表明[3,4],早期降压治疗可以降低血肿扩大的发生率,改善预后。我们在严密监护下将血压控制在收缩压<180 mm Hg和/或平均动脉压<130 mm Hg,这样既可维持合适的脑血流,亦可减少继续出血。⑤防治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脑出血合并消化道出血提示预后不良,病死率高[5],急诊应常规应用抗酸剂,如泮托拉唑、兰索拉唑等静脉滴注。⑥保护脑功能。临床研究证实:依达拉奉、盐酸纳洛酮、醒脑静等均有显著脑保护作用[6-8],宜尽早应用。⑦加强护理。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留置胃管、导尿管;镇静、减少搬动及降温等均有重要作用。
我们在重症脑出血的急救中,明确急救护理目标,强化急救护理程序,尽早采取急救护理措施,使急救护理工作更系统化、规范化,取得良好效果。本组患者因脑功能衰竭抢救无效死亡3例,93例患者经急诊抢救成功后转专科进一步治疗,其中46例予术前准备后送手术室进行手术,缩短了就诊到手术时间,给专科进一步治疗打下良好的基础,对降低病死率和伤残率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家属对急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信任度,使脑出血的急诊急救护理质量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1]向凯元,周继如.现场急救系统对降低重症脑出血患者死亡率的分析.中国急救医学,2007,27(8):751-752.
[2]陈胜海.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与继续出血及预后的关系.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1,19(5):529-531.
[3]宋维根,钟建国,肖佩荣,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早期强化降压对血肿扩大的影响.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10,23(1):58-60.
[4]林磊,张津华,张艳凯,等.脑出血患者早期血压控制对血肿扩大的影响.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0,13(22):62-63.
[5]马祥春,赵海涛.高血压脑出血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9,12(3):15-17.
[6]陈勇,高林,常娜,等.依达拉奉治疗脑出血的临床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6):104-105.
[7]马永春,张慧锋.大剂量纳洛酮治疗急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4):116-117.
[8]王屏,朱立勤,徐彦贵,等.醒脑静脉注射射液治疗急性脑出血疗效Meta分析.中国药师,2008,11(3):317-319.
030001太原,解放军二六四医院急诊科(庞飞);解放军二五六医院五官科(田晓磬)
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