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调查与思考
2012-08-15戎世芳缪长进
戎世芳 吉 华 缪长进
(1海安县蚕桑技术推广站,江苏海安 226600; 2海安县雅周镇农业服务中心,江苏海安 226641)
海安县蚕桑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南唐时期就开始栽桑养蚕。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经过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农业结构调整以及近几年的巩固提高,蚕桑产业作为海安县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为海安县的经济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十二五”期间,海安县以建设“精品、高效、生态”蚕业为目标,围绕壮大茧丝绸支柱产业,通过加快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高行业综合经济效益,加大茧丝绸深加工开发力度,增强行业综合竞争力,将海安县的蚕桑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形成茧丝绸“百亿”产业集群,促进蚕桑生产向高效规模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为此,我们在2010年对海安县内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调查摸底,在对海安县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模式以及取得的成效进行介绍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充分利用蚕桑副产物和桑园空闲空间,做大做强蚕桑产业,推动海安县蚕桑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1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在于能提高蚕桑产业的综合效益,有利于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循环利用蚕桑茧丝的副产物,打造一个零废料的资源循环产业链;可以利用蚕业物质资源研制开发出新一代食品、医药材料、化工产品等,丰富市场供应,造福人类。而且,桑树对于防沙治沙、减少水土流失也是一种理想的绿化树种,符合我国的环境保护国策。
2 海安县蚕桑资源状况
2010年底,海安县桑园面积8533 hm2,全年发放蚕种397791盒,生产蚕茧1.67万t,平均盒种产茧42 kg,平均每667 m2桑园产茧130.5 kg。海安县蚕桑生产水平在全省名列前茅,是全国蚕桑生产重点基地县之一,有着丰富的蚕桑资源,按照现有的生产水平,全年拥有桑叶资源约26.0万t,可收获桑枝约11.5万t,蚕沙约6.0万t,蚕蛹约1.4万t。
3 海安县蚕桑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自20世纪80年代起,海安县就已开展蚕桑产业的综合利用研究,先后成功开发了蚕沙枕、桑叶茶、桑枝食用菌、桑枝电缆线盘、蚕蛹食用油及其保健品、蚕蛾保健功能酒等多种系列产品;在桑园内散养草鸡等小型家禽,充分利用了桑树的生物资源和生态因子;在桑园中合理夹作榨菜、包菜、青菜、荠菜、药材等,充分利用光能资源,增加土地产出率,同时提升了桑园管理水平,增加了单位面积桑园的养蚕数量,提高了桑园的综合效益。
3.1 桑园套栽蔬菜
海安县根据区域优势和种植习惯,鼓励和引导农民利用桑园冬闲套栽不同的蔬菜,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如,曲塘镇从2000年开始,每年在桑园中套栽榨菜,与海安县好福来食品有限公司实行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每667 m2桑园可增加收入400~600元,到2010年底该镇桑园套栽榨菜面积达到200 hm2,并辐射带动与之相连的南莫、墩头等镇进行套栽榨菜;在西场、李堡和角斜镇大力推广桑园套种“大板叶”荠菜,由南通市凯乐食品有限公司提供荠菜种子和生产技术,生产的荠菜由公司全部收购,价格随行就市,2010年该公司实行最低保护价1元/kg收购,每667 m2桑园增加收入600~800元,西场镇新立村的蚕桑科技示范户杭海峰在桑园内套种荠菜1334 m2,仅这一项每667 m2桑园就增收1120元;在墩头、雅周等镇也采取了订单形式,在桑园中种植青菜、菠菜和香菜等供应上海、南京等超市;海安、城东等镇发挥城郊村优势,零散桑园套夹种青菜、大蒜和菠菜等常规蔬菜供应本县城镇农贸市场[1]。
3.2 桑园养鸡
利用投产后的桑园养鸡,不仅可以提高桑园经济效益,增加蚕农的收入,而且可以节约养殖成本,减少饲喂量,降低桑园管理成本。据我们调查,2009年海安县大公镇率先在仲洋村36组建立了桑园养鸡示范点。由于桑园鸡活动量大,食源丰富,抗病能力增强,产蛋品质提高,鸡肉品味也大大改善,蛋、鸡销售价格明显高于同类蛋、鸡的价格,深受消费者的欢迎;同时通过家禽的啄食、踩踏,抑制桑园杂草生长,降低桑园害虫存留量;通过鸡粪的还田,增强桑园土壤肥力,有利于桑树生长。到2010年底,在海安镇、墩头镇、海安县蚕种场等分别建立了桑园养鸡示范点各1个,全县零散一家一户小规模的桑园养鸡有100多户。
3.3 桑枝条的利用
一是利用桑枝条粉碎作为金针菇培养基。海安县润农菇业有限公司在南莫镇于桥村利用桑枝条粉碎作为金针菇培养基的部分原料,每月需用桑枝条30 t左右,日产鲜菇10 t,年产金针菇2000万袋,年销售收入2640万元,年利润达800万元以上;二是利用桑枝条粉碎加工电线木盘。南通恒旺木业有限公司是海安县桑树枝条秸秆综合利用的农业龙头企业,每年可利用6667 hm2的桑枝条,蚕农通过出售桑枝条,不但增加了经济收入,而且也避免了桑枝条乱推乱放影响农村环境[1]。
3.4 桑叶的利用
一是桑叶作为多种动物的优质饲料。现代科学研究认定桑叶是动物生命体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其粗蛋白含量占18%,1 kg桑叶粉相当于2 kg玉米的粗蛋白含量[2]。每年在霜降后,海安县有不少农户收集经霜打过的桑叶,晒干后作为冬季羊的饲料[3]。另外,据我们调查海安县蚕种场从2009年开始利用中秋蚕结束后多余的桑叶,采集后放置在防紫外线大棚内风干,用专用加工设备粉碎成桑叶粉,将桑叶粉对笼养鸡进行添食试验,在产蛋饲料中添加桑叶粉8%,添食15 d后,鸡蛋品质口感明显好于不添加桑叶粉的,而且蛋黄较红且稍大,蛋清较粘稠。二是桑叶直接食用。取桑枝条中部完全成熟但未老化的优质鲜桑叶洗净即可直接食用,或者在沸水中略煮立即取出,切成丝状进行凉拌食用,对人体具有保健功能[4]。三是研制桑叶茶。因桑叶具有降血糖、降血压、糖尿病辅助治疗、清肠排毒、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减肥美容、清肠清脂、缓解失眠和神经衰弱,抗衰老抗老化等功效[5]。海安县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2010年开始研制出桑叶茶,口感清新,深受市场的欢迎和消费者的青睐。
3.5 蚕蛹的利用
蚕蛹作为蚕桑生产的副产物,可作为鸡、猪、鱼等动物饲料,也可利用蚕蛹人工种植蛹虫草。海安县泓寿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从1992年开始着手进行食药用菌种植和深加工,利用蚕蛹生产蛹虫草,目前已经形成了大公镇、胡集镇和孙庄镇等6个虫草栽培基地,采用庭院式栽培与大棚栽培相结合的模式,年生产虫草100万瓶,从而带动了周边农户进行虫草的规模化生产,增加了农民的收入[1]。
4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的几点思考
4.1 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要加强宣传引导的力度
多年来,栽桑养蚕已成为海安县农村的一项支柱产业,而且栽桑不仅仅只能养蚕,还有着更为广阔的开发利用空间和领域。桑叶鲜食、制茶和作为保健食品可供人类食用;桑椹可酿酒、制造饮料和药用;桑皮则是优良的新型保健纺织原料;桑枝可生产优质食用菌、造纸和生产生态工艺板,无论哪个方面延伸开来,都能形成相应的产业链。桑树全身都是宝,要从旧的传统思维中解放出来,重新全面、科学地认识蚕桑产业,充分利用蚕桑资源,大力开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延长产业链,促进产业的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4.2 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要靠政府优惠政策的推动
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是一个新的产业,海安县从事这一产业的企业较少,开发规模小,对市场的开拓动力不足。要做大这一产业,充分发挥海安县丰富的蚕桑资源,就需要政府为其搭建平台,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重点资助桑园的开发利用、桑树的综合利用和蚕桑副产品的加工等方面,鼓励和推进蚕桑资源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4.3 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要靠龙头企业的带动
海安县现有鑫缘茧丝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老蚕坊蚕桑生物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海安县泓寿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好福来食品有限公司、江苏凯乐食品有限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海安县的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发展要依托龙头企业来带动,发挥企业拥有的资金、市场、技术和管理的优势,以“企业+农户+基地”的经营组织形式,将产前、产中和产后各环节统一起来形成综合经营服务的体系,使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发挥产业化经营的优势,提高整个蚕桑产业的生产水平,减少经营风险,实现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引导建立相应的专业化服务组织,强化企业与农户、农户与农户之间的利益关系,减少农户分散经营的风险,推动收购企业与农户之间建立合同关系,实行最低保护价制度,带动行业整体发展。
4.4 发展蚕桑资源综合利用要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
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渉及多学科多领域,目前从事该学科科研开发的人才十分短缺,需要采取多种途径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专门人才的培养和急需人才的引进,进一步提升蚕桑资源综合开发的科技水平,进一步促进海安县蚕桑产业健康稳定地发展。
[1]王军,姜德义,黄俊明.海安县蚕桑综合利用现状及发展方向[J].江苏蚕业,2011,33(3):45 -46.
[2]吴钢,曾华明,王里源.四川省蚕桑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89-96.
[3]严松俊.蚕桑业发展的新思路——资源综合利用[G].南通: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2010:98-105.
[4]佚名.关于桑叶的保健作用及食用方法[EB/OL].中医中药网,2010-03 -28.http://www.zhong-yao.net/ys/yl/sangye/2010/0328/177811.html.
[5]肖建京,刘明,王云胜,等.蚕业资源的食用及药用价值[J].中国蚕业,2007,28(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