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蚕桑产业发展趋势与建议
2012-08-15顾国达李建琴
顾国达 李建琴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杭州 310027)
“十一五”期间,我国蚕桑产业在先后实施“东桑西移”工程、遭遇世界性金融危机冲击和获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下,呈现先扬后挫再回升的振荡式发展历程。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在国际经济风云变幻,国内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总结蚕桑产业的发展特点,剖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2012年蚕桑产业发展趋势,提出促进我国蚕桑产业发展的建议,对于我国蚕桑产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1 2011年蚕桑产业的特点与问题
1.1 2011年蚕桑产业的特点
1.1.1 蚕桑生产稳中略升 我国蚕桑生产在经历了2007年和2008年2年大幅调整后,2009年开始回升,2010年呈现增产又增收的恢复性增长态势,2011年稳中略升。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统计,2011年全国桑园面积82.41万hm2,蚕茧产量63.74万t,分别比上年增加1.18%和3.92%;蚕茧总产值达到218.66亿元,比上年增加14.97%;柞蚕总产量7.50万t,总产值24.60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5.00%和28.10%。2011年蚕茧价格呈现先涨再跌后小幅回升的格局,全年均价34.31元/kg,高于上年10.63%,其中,春季全国统茧收购价格加权平均达到42.41元/kg,同比上涨30.43%。
1.1.2 生产区域继续向西部集中 2011年我国东部地区蚕茧产量、桑园面积占全国的比例进一步下降,西部地区所占比例进一步上升,但与前几年相比,东部地区下降的幅度和西部地区上升的幅度,都有所减缓。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统计,东部地区的江苏、浙江、广东、山东四省的蚕茧产量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31.91%继续下降到30.50%,桑园面积所占比例由25.37%下降到24.79%;而西部地区的广西、四川、重庆、云南、陕西五省(市、区)的蚕茧产量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58.78%;继续上升到60.29%,桑园面积所占比例由57.39%增加到58.75%;特别是广西蚕区的蚕茧产量达到23.10万t,占全国的比例由2010年的34.94%进一步上升至36.24%,桑园面积扩大到15.07万 hm2,所占比例由2010年的17.27%上升到18.28%。以广西为主的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大蚕桑生产区的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1.1.3 蚕种供求基本平衡 2010年蚕桑生产的恢复性增长,使蚕农和蚕种场普遍预计2011年春季蚕茧价格上涨,因而全国春季蚕种生产量和发种量都有所增加;而春季蚕茧价格的大幅上涨,又推动了秋季蚕种生产量和销售量的增加。根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的统计数据,2011年全国发种量1659.60万张(盒),比上年增加5.70%;生产蚕种1537.27万张(盒),比上年增加6.12%。蚕种产销基本平衡,蚕种价格与去年基本持平,但由于劳动力和物质投入成本的上升,蚕种场生产经营效益难以提高。
1.1.4 生丝价格剧烈波动之后趋于平稳 随着蚕茧供给量的增加,生丝产量有所增加。根据中国丝绸协会统计,2011年全国生丝产量12万t,比上年增加0.5万t。受宏观经济企稳回升、茧丝需求增加和通货膨胀等因素的影响,2010年以来茧丝价格一路走高,至2011年5月份生丝价格最高达到45万元/t,创造了历史新高,但这之后,受国家严控通货膨胀政策的作用,生丝与棉花等大宗商品一样,价格从历史高位急速回落;在国家实施生丝收储之后,生丝价格趋于稳定,至今仍保持在30万元/t左右。生丝价格的剧烈波动在蚕茧收购价格方面得到体现,对蚕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了明显影响。
1.1.5 丝绸出口持续缓慢增长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国际丝绸市场严重萎缩,使2009年我国丝绸商品出口额大幅下降;2010年开始,随着国内外经济的好转和市场需求的逐步回升,我国丝绸出口贸易呈现量跌价升的恢复性增长,2011年丝绸商品出口继续保持缓慢增长。据中国海关统计,2009年我国真丝绸出口额28.86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17.49%;2010年真丝绸商品出口额32.58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2.88%;2011年1—10月份真丝绸商品总出口量和出口额同比增长的前提下,厂丝、坯绸等原料性商品出口量减价增,服装等制成品出口量升价跌趋势明显。
1.1.6 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进一步加强 以多元需求为导向,充分利用蚕丝产业各环节的物质与文化资源,拓展药食用途、饲料用途、新材料用途和文化生态用途等新功能,进一步加强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增强蚕桑产业的发展能力。目前,桑枝食用菌生产已经初具产业化规模,蚕丝被、家纺等高档产品已成为国内丝绸市场的消费热点。桑叶茶、桑椹酒、食用蚕蛹、雄蛾酒、桑枝地板等产品也不断受到消费者的关注与喜爱。
1.2 2011年蚕桑产业存在的问题
1.2.1 蚕桑生产自然风险加大 蚕桑主产区尤其是广西等新兴蚕桑主产区,由于蚕桑技术推广体系不健全,蚕桑品种更新、桑园培育、蚕室管理、病虫防治等技术推广十分困难;由于缺乏防治技术和防控手段,蚕种带毒合格率逐年上升,家蚕微粒子病的潜在威胁依然严重。而传统的蚕桑生产区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蚕桑生产环境恶化,各地蚕桑中毒事件时有发生;2011年春季,工业废气、农药污染桑叶,造成江苏、山东等省的家蚕中毒死亡或不结茧,蚕农损失惨重。另外,极端气候的频繁出现,使自然灾害对蚕业生产的影响加剧,2011年夏秋以后,广西、云南、四川、重庆等地持续干旱,影响桑叶的产量与质量,进而影响蚕茧的产量与质量。
1.2.2 蚕茧供求市场风险加剧 2011年春季随着丝价的大幅上涨,茧价也上涨至历史最高水平。这一方面使养蚕收入增加,农民受益;另一方面也导致蚕农扩大桑园面积,增加发种量。但随着夏季丝价的急速下跌,夏茧收购价格也随之下降,国家适时启动了厂丝储备,才使茧丝市场趋于基本稳定。秋季由于气候干旱等原因,主要蚕桑生产省(市、区)的蚕茧产量回落,又使秋茧价格回升。
1.2.3 蚕桑生产区域转移过快 “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一方面加快了我国“东桑西移”的速度,使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大蚕桑生产基地的地位快速巩固;另一方面也促使我国蚕桑生产短期内迅猛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近几年蚕桑生产的不稳定。与此同时,西部地区蚕桑生产规模快速扩张,但生产的茧丝质量却档次较低;而东部地区蚕桑生产过早地急剧萎缩,生产的却是优质茧丝。这显然不利于我国生产高品质的丝绸产品,更难以提升我国整个茧丝绸产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西部地区的新兴蚕区随着生产规模的快速扩张,还出现了蚕的病害加重、生产环境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1.2.4 蚕种生产经营依然落后 蚕种是蚕桑生产最基本的生产资料,也是蚕业科技进步的重要载体,蚕种业的稳定与发展是实现我国蚕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但是,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着产能过剩、区域分割、科研与生产脱节、经营规模小、民营化程度低、体制机制落后等一系列问题[1]。由于改革、改制、改造进展缓慢,蚕种生产经营缺乏活力,生产效益差,一些蚕种生产单位难以为继。据我们2011年7—9月份对全国18个蚕桑生产省(市、区)的136家蚕种场的生产经营状况的问卷调查,2010年只有广西和广东蚕区蚕种场的蚕种生产经营微盈利,其他省(市、区)蚕种场的蚕种生产经营都是亏损的。
1.2.5 丝绸出口商品定价权缺失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茧丝绸生产国和出口国,蚕茧、生丝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82%,茧丝产量的80%以各种茧丝绸商品形式出口。但是,总体而言,我国在国际市场上依然只有数量的绝对优势而没有产品的定价权。一是我国众多分散的自营丝绸出口企业竞销压价,削弱了产业整体在国际市场的讨价还价能力。二是由于品牌、工艺设计、印染关键技术等方面的原因,我国茧丝绸产品的附加值依然很低。我国丝绸出口量的绝对优势还不能转化为价格控制力。
1.2.6 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有待提升 随着科学技术和现代农业领域的拓展,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在桑果饮料、蚕沙叶绿素、丝棉丝绒被服、桑枝食用菌、桑枝地板、蚕蛹蚕蛾功能食品、沙地桑和饲料桑业等领域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正在实现产业化开发,年产值达数十亿元。但是,总体而言,蚕—茧—丝—绸—最终消费品的传统产业发展模式没有实质性改变。除了科技创新有待加强外,蚕桑多元化生产与经营具体到各个领域还存在着市场需求狭窄、区域特征显著、生产规模小、经营体制与机制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
2 2012年蚕桑产业的发展趋势
2.1 蚕桑生产有望继续增产增收
根据我国蚕桑生产周期分析,自2009年开始,我国蚕桑生产已经进入第3个长周期的缓慢增长期[2]。在2010年和2011年蚕桑生产持续增长的基础上,考虑中国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预期通货膨胀压力依然存在、世界经济复苏存在变数,但国内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丝绸消费习惯渐成等各种因素;预计2012年我国蚕桑生产仍将以稳定为主,蚕茧产量、价格及产值将比2011年略有增长。
2.2 生产区域格局渐趋稳定
近十年来,随着“东桑西移”的快速推进,东部地区蚕桑生产不断萎缩,西部地区尤其是广西在我国蚕桑生产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是,由于东西部地区的气候、地理、劳动力素质和技术水平的差异,东西部地区的蚕茧质量差异,拉大了东西部地区的蚕茧价格差异,因而蚕桑向西转移的速度趋于放缓,全国蚕桑生产区域格局渐趋稳定。
2.3 生丝加工扩张与过剩并存
随着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的进一步巩固,缫丝加工能力也进一步增强,伴随“东桑西移”的必然是“东丝西移”,根据中国丝绸协会的统计,2010年广西的生丝产量达1.82万t,首次跃居全国第1。由于东部地区缫丝生产能力依然存在,而西部地区缫丝产能不断增加,全国生丝加工能力总体过剩的局面不会改变。茧价上涨必然推动丝价上升,丝价上涨反过来也会提高蚕茧收购价格,但茧丝价格上涨的空间最终由国际丝绸消费品市场的供求及其影响因素所决定。
2.4 丝绸出口仍将缓慢增长
由于欧洲主权债务危机持续恶化、美国经济低位徘徊、日本经济受“3.11”大地震影响等,世界经济面临“二次探底”的风险,导致世界丝绸市场消费难以恢复性增长,我国主要丝绸出口市场需求难有大的起色。在劳动力和物质成本的推动下,茧丝价格持续保持高位,因此,原料性丝绸商品出口价增量减的局面不会改变。与此同时,受技术、质量和品牌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出口的丝绸制成品的附加值难以提升,真丝绸服装等制成品出口量增反价跌的局面,短期也难以改变。
2.5 蚕桑多元化发展呈加快趋势
随着蚕桑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的科技能力的提高,将有越来越多的新产品、新用途、新功能被开发和加以利用。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消费者对蚕桑、丝绸类产品的认知度的提高,国内消费需求将逐渐释放并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高档丝绸家纺、蚕丝棉、桑枝食用菌、蚕丝类保健医药品等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在我国蛋白质饲料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前提下,蚕桑的蛋白饲料开发与利用、生态桑的价值等也将逐渐受到重视。
3 蚕桑产业发展建议
3.1 稳定蚕桑生产规模 提高茧丝质量与生产效益
根据我国蚕桑生产波动的规律,预计未来几年我国蚕茧需求量基本稳定在60万~70万t之间[2]。为此,稳定蚕桑生产规模,提高茧丝质量,提升生产效益,应是我国蚕桑生产的主要任务。这不仅可以将蚕桑生产的重点由数量扩张转向质量提升和效益增加,提升蚕桑产业竞争力,而且能够通过提高生丝品位及丝绸消费品质量来提升整个茧丝绸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为此,国家的补贴支持政策要由鼓励地区和生产者扩大桑园面积与增加劳动力投入,转向增加资本投入和提升技术水平,努力在提高单产、品质、效益上下功夫,力争在桑园面积与发种量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使蚕农的养蚕收入继续增加,使茧丝绸产业的产值不断提高。
3.2 加强蚕桑基础设施建设 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近年来干旱和洪涝灾害等极端气候对蚕业生产的影响日趋严重。各蚕桑主产区对规模桑园水利排灌和机耕路投入严重欠账,加之小蚕共育设施严重不足,蚕种场养蚕和蚕种繁育设施的老化,严重影响到蚕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和蚕种的安全生产。为此,建议各级地方政府重点将规模桑园的水利排灌、小蚕共育设施建设和蚕种场的设施更新改造纳入财政资助对象。
3.3 加强宏观调控 稳定茧丝价格
为稳定蚕茧产量,避免蚕茧价格的大幅波动,政府应通过建立更加及时有效的蚕茧市场供求和价格信息发布平台,完善茧丝绸市场体系建设等措施,来引导蚕茧生产者与需求者对蚕茧价格进行科学预期。政府的宏观调控应侧重于加强国家生丝储备制度的完善与运用,通过适当时机适量的生丝抛吸以稳定生丝价格,从而维持蚕茧价格和产量的稳定。
3.4 加强东西部分工与合作 整合发展蚕桑产业
正视蚕桑生产区域“东桑西移”的现状,加强东西部蚕桑主产省(市、区)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从跨区域产业链整合的角度来实现我国蚕桑及茧丝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西部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蚕桑生产基地及生丝加工基地,其主要的任务在于提升茧丝质量和生产效益;东部地区应保持我国优质茧生产基地、丝绸产品加工重心的地位,其主要任务在于提升丝绸加工的产业集聚水平,通过新产品开发、工艺革新、品牌创新,来提升丝绸产品的附加值,实现中国丝绸产业由向世界提供中间品和低档丝绸制成品,向提供高档终端丝绸产品的战略转型。
3.5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 提升蚕桑生产的科技水平
科技进步不仅对蚕茧产量增加和茧丝质量提升有重要的影响,而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益,有助于推进蚕业规模经营。科技进步还可以加快蚕桑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开发,拓展市场多元需求,从而扩大蚕桑生产规模。但在我国现阶段,激烈的竞争以及相对较小的经营规模,使得蚕茧生产者不可能进行研发。为此,政府应该继续加大蚕桑产业技术体系的资金投入;引导构建产学研联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共同开发蚕农和企业需要的实用技术,使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
3.6 提高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针对我国蚕桑产业分布广,蚕业生产规模小而散的特点,借鉴日本蚕业协会的成功经验,遵照相关法律法规,按照自愿、自主、自治的原则,成立区域性和全国性的各类蚕业协会和丝绸行业协会,实行行业自主管理。充分发挥协会在行业代表、行业自律、行业服务、行业协调和价格预测等方面的功能与作用,避免恶性价格竞争,规范市场,促进蚕桑产业健康发展。行业协会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高蚕农在国内市场交易和企业在国际市场贸易中的讨价还价能力,还能增强蚕业生产者和丝绸企业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
3.7 改革蚕桑产业体制 实现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
基于蚕桑生产及后续丝绸加工业的一体化性质,应把丝、绸及其制成品都看成蚕茧的深加工产品,以此为准则来改革蚕桑产业体制,实现蚕桑生产、蚕茧收购、茧丝绸加工及内外贸易等各环节,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的统一管理,彻底改变目前政出多门、宏观管理混乱、统计数字乱而不准的局面。同时,打破行业界限和地区封锁,全面有序地放开蚕种和蚕茧购销渠道,由市场交易双方按以质论价、优质优价的原则拟定价格,建立蚕种、蚕茧的市场化运作机制。
[1]李建琴,顾国达,封槐松.我国蚕种生产与经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蚕业科学,2011,37(2):285 -291.
[2]李建琴,封槐松,顾国达.我国蚕桑生产波动规律及对策[J].中国蚕业,2011,32(2):37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