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山西蚕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径
2012-08-15韩红发
韩红发
(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山西运城 044000)
我国是蚕桑产业的发源地。1970年我国生产蚕茧12.15 万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蚕茧生产国;1977年生产蚕丝1.8 万t,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生丝生产国[1]。2007年我国的茧、丝产量分别占世界总产量82%和80%,蚕丝业是我国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2]。2010年,全国有1 000 多个县、1 000 万户农民栽桑养蚕,桑园面积80 万hm2,产鲜茧60 万t,生丝12 万t,年创农业产值近200 亿元,工业产值近2 000 亿元,出口创汇50 亿美元,产品出口130 多个国家和地区。蚕桑产业是一项涉农产业链最长、利用少量耕地安排就业人口最多、单位面积耕地创造财富最多的产业,也是丰富世界人民生活贡献较大的产业[3]。
山西省是蚕丝业主要发祥地之一,1926年,李济博士在山西夏县西阴村发掘了震惊世界的半个蚕茧,至今已有5 500~6 000年的历史;公元十四、五世纪的明代,山西潞绸发展达到极盛,年产丝织品100 万匹以上,享有“南淞江,北潞安,衣天下”的佳誉;唐朝伊始的上党堆锦,更以其独特的造型和精湛的工艺,获1915年巴拿马博览会银奖,并于2008年被国务院确定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保护名录[4-6]。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一五”期间,国家商务部“东桑西移”工程的实施,为山西省的蚕业注入了新的活力,蚕桑生产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稳步发展势头。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山西省“十一五”蚕业发展的特点、分析我国蚕业发展环境和发展优势的大背景,提出实现山西省蚕业“十二五”转型跨越发展的路径和对策,以期为促进山西省现代蚕业的科学发展提供参考。
1 “十一五”山西蚕业发展的特点
1.1 产业规模稳中有升
2005年山西省桑园面积1.12 万hm2,产茧量5 014 t。“十一五”期间,在国际市场大幅波动和全国主产省桑园面积不同程度萎缩的形势下,山西省按照“巩固老蚕区,发展新蚕区,开展综合利用,提高产业效益”的发展新思路,在“东桑西移”工程专项资金和地方政策扶持下,桑园面积基本稳定在1.2 万hm2,实现了产茧量跨上6 000 t 的新台阶[4]。
1.2 产业聚集效应凸显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山西省蚕桑产业聚集明显加快。产业分布由原来的20 多个县,集中到阳城、沁水、高平、垣曲、泽州、柳林等6个县,出现了产茧50 t 的乡(镇)21个,产茧5 t 的村近300个,并且各地方还出台了对新建桑园、规模养蚕、新技术应用等进行补贴、实行保护价等扶持激励政策;缫丝企业经过资产重组、设备更新,由20 家变为4 家,走上了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道路。规模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格局基本形成[4]。
1.3 产业技术升级换代
随着产业竞争压力的不断强化,催生了一批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装备在山西省的应用。新蚕品种871 ×872、873 ×874、菁松×皓月等得到重点推广,蚕品种更新换代基本达到了与国内主产省(区)同步;新桑品种农桑系列、特山1 号、陕桑305、选792 等得到规模发展,基本实现了区域良种化。自控催青技术、小蚕温湿自控育技术、大蚕大棚育技术、方格蔟自动上蔟技术、自动循环热风烘茧技术等得到一定程度的示范推广[7-8]。
1.4 多元发展初增活力
面对茧丝绸产业产品单一、产业链各环节主副产品的综合开发利用不足、茧丝绸产业大起大落、效益忽高忽低的被动局面,山西省积极转变发展思路,加强蚕桑资源综合开发,推进丝绵被加工、桑枝食用菌、桑椹加工利用、桑园套种(养)等技术,并涌现出一些典型实例[9],促进了桑园面积的稳定、产业效益的提升。
2 我国蚕业发展环境的变化
“十二五”是山西省乃至全国转变蚕业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全国一体化程度日趋紧密,山西省的蚕业发展深受全国蚕业发展环境变化和蚕业发展趋势的支配,必须对我国蚕业发展环境和发展优势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和把握。
2.1 产业地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产品由战略物资转化为普通商品
在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初期,茧丝绸产品每年为国家出口换汇的总量仅次于石油,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因而一直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受到从中央到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实行着严格的统购统销政策。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支撑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能源、交通、建筑、通讯、环保等行业异军突起,以及科学技术及社会经济的大发展,茧丝绸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影响力越来越小。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经贸委关于深化蚕茧流通体制改革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1)44 号]为主要标志,茧丝绸产品由战略物资转变为普通商品,融入激烈的市场竞争。
2.2 产业发展要素日趋不利 农业内部挑战日益激烈
新兴的生物技术、装备技术等在农、林、牧、副、渔等方面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升了农业的生产力水平,而栽桑养蚕业却若即若离于这一伟大的技术变革过程中。中央基本形成了强农惠农的政策框架体系,推出了一系列粮补、综合补、农机补、良种补等补贴措施,促进粮食生产的“七连增”,而栽桑养蚕业却没有从中受惠。工业化、城镇化的强力推进,使农民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而栽桑养蚕涉及种植、养殖两大学科,比较效益不高。农村主要青壮年劳动力实现大批转移,导致了从业人员日趋老龄化,栽桑养蚕的从业人员多为不能外出做工而在家留守的老弱病残者,年龄大都在50 岁以上。
2.3 产业科教基础明显弱化 后发优势难以为继
20 世纪80年代全国有十几所高等院校以及多所中专学校招收培养蚕桑茧丝绸方面的技术人才,蚕学专业年招生1 000 多人,山西省也有长治农校招1个班,绝大多数省设立省级蚕业研究机构。但是,进入21 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教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缺乏竞争优势的涉及蚕丝的科教单位纷纷撤销合并,技术人才大量流失,人才培养的数量严重萎缩,目前全国仅有山东农业大学、安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沈阳农业大学等招收蚕桑本科专业学生,每年招生不超过100 名。全国蚕丝专业人才存量严重减少,高层次人才缺乏问题尤显突出,这将严重制约蚕丝业的科技创新与进步,使整个产业发展缺乏坚实的科技支撑和动力源泉。
2.4 产业国际竞争激烈 国际市场复苏动力不足
现在世界上有蚕丝业生产的国家和地区近40个,在联合国及西方国家的资助和支持下,印度、越南、乌兹别克斯坦、泰国等国家积极发展蚕丝生产,以期打破中国在世界丝绸市场上的垄断地位,特别是印度、越南等国家蚕丝业的迅速发展,必将威胁我国在世界蚕丝业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人民币升值较快,对长期依赖出口市场的丝绸行业影响较为明显,在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动力不足、贸易摩擦加剧、茧丝价格居高不下的背景下,扩大丝绸产品出口面临较大困难[10-11]。
3 蚕业发展所具有的优势
蚕丝业兼具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符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蚕农增收、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城乡劳动力就业、扩大出口创汇、丰富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等方面仍具有许多难以替代的优势。
3.1 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
蚕丝文化是中华5 000年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享誉世界的象征,中国人对有着几千年历史的蚕丝业总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感,这也成为蚕桑产业经久不衰的内在动力。
3.2 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我国适宜种桑养蚕的区域广,能挖掘利用的各种土地资源较多;农村劳动力资源较丰富,能不断提供较为低廉的劳动力;蚕业已成为许多县(市)和乡(镇)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农民增收的支柱或骨干产业;建立的农工贸一体化经营,保护了农民种桑养蚕的积极性;同时,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成为推进“东桑西移”和产业梯度转移的外在动力。
3.3 具有诱人的消费前景
蚕丝业是我国加入WTO 后在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产业之一,是可以主导世界茧丝绸市场的产业。随着石油能源的消耗、人口的增加、消费意识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高科技的研发应用,对天然纤维产品的需求必将有较大增长,尤其是被誉为“纤维皇后”和“人体第二肌肤”的丝绸,以其天然、绿色、无污染和不断开发的多功能新特性,吸引和满足着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需求。特别是国家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政策措施为丝绸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不断扩大,内销稳定增长,目前已占到丝绸总消费的30%左右。国际丝绸协会分析预测,未来几年世界丝绸消费将保持每年5%左右的递增水平[12]。
3.4 符合绿色环保的发展要求
桑树是一种经济生态兼备的树种,具有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成本低等优势。栽桑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固沙防风、涵养水源,并能起到生态环保、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首任首席科学家向仲怀院士,于2009年在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桑树资源与育种研讨会上(杭州),更是前瞻性地提出了发展“桑产业”的构架思路。提出要建立一个独立的桑树产业,发挥和开发桑树的生态环境修复功能、药用食用饲用功能,开辟一条综合利用、多元发展的新路子。
3.5 切合循环经济的发展内涵
破解以茧丝为目的的单一生产模式对整个蚕桑产业发展的严重制约,开展蚕桑资源高效综合利用,将蚕桑产业拓展到食品、医药、生物技术、畜禽养殖、家居等产业,通过循环发展,提高产品附加值,来实现产业升级和蚕桑多元化发展,已成为我国蚕桑界的共识。目前在蚕桑生物体的直接利用、蚕桑生物活体的开发利用、茧丝的新用途开发、蚕桑作为饲料用途开发、蚕桑在农业生态中的作用及复合经营、丰富多彩的蚕丝文化等研发工作方面已取得新进展、新成果,形成了一个富有创新性的特色蚕桑资源综合利用新产业[13]。
3.6 拥有新型产业技术体系的支撑
2007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启动,是科技体制改革和运行机制的重大突破。2009年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正式建立,它融合了我国蚕桑领域优势科技资源,是我国蚕业科技力量的一次大整合,也是我国蚕业科技人员与蚕桑产业最大规模的一次紧密结合。“十二五”期间,体系下设遗传育种、病虫害防控、养蚕与桑树栽培、设施与机械、加工与综合利用、产业经济等6个功能研究室,由29 名岗位科学家、121 名团队成员组成;下设30个综合试验站,由30 名站长、120 名团队成员和150个示范县、450 名技术骨干组成;国家每年都给予岗位科学家和站长稳定的基本研发经费支持。这必将为今后蚕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和智力支持。
4 山西蚕业“十二五”发展路径及对策
“十二五”伊始,山西省省委就农业发展提出了“山西不是粮食大省,农业之长在特色。山西要走具有特色的现代化农业发展之路”的新论述,并强调指出:实现农业现代化,要坚持市场导向、效益优先和科技支撑,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坚持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这也为历史悠久、最具特色的产业——山西蚕业,指明了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方向。
4.1 总体发展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贯彻落实国家和山西省的“十二五”规划纲要;以市场为导向,推进蚕业产业化进程;以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为依托,支撑蚕业科技创新和进步;以发展高效蚕业、综合蚕业、生态蚕业为主线,建设现代蚕业;以产业增效、农民增收、人才成长为目标,突出区域特色,促进蚕业实现转型跨越发展。
4.2 产业发展重点
4.2.1 发展高效蚕业 积极应对城镇化、工业化、老龄化的趋势,以省力高效蚕桑生产技术与先进装备集成应用为重点,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促进传统蚕业的升级换代,提高产业竞争力。“十二五”期间:一要重点发展规模化桑园,主推桑树区域良种化、节本高效育苗新技术、快速丰产栽培技术、特色全年条桑收获技术、标准化肥培管理技术、病虫害防控技术、以化学除草为主的桑园杂草综合防除技术等现代桑树栽培新型模式和关键技术[7]。二要重点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主推优良蚕品种和特色蚕品种、温湿自控催青技术、温湿自控小蚕共育技术、省力高效大蚕饲育技术、方格蔟高效上蔟采茧技术、新型节能烘茧技术设备、消毒防病统一化等现代养蚕新型模式和关键技术[8]。
4.2.2 发展综合蚕业 积极破解以茧丝为目的的单一生产模式对整个蚕桑产业发展的严重制约,按照循环经济理论,通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对与蚕丝业有关的物质资源、生物资源和文化资源,进行全面系统深入的研发,延长产业链,实现产业升级和蚕桑多元化发展,使农民在蚕业功能拓展中获得更多收益。“十二五”期间,要重点发展蚕桑食药功能产品研发、蚕蛹蛋白利用研发、蚕沙利用研发、丝绵被加工、蚕室(大棚)复合经营、嫘祖文化观光园等,引领和推动蚕业循环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促进产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4.2.3 发展生态蚕业 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山地、丘陵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75.7%,水土流失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69.1%,森林覆盖率比全国平均低2个百分点,加强生态建设,对于山西省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十二五”伊始,山西省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设“‘绿化山西’,今后10年,确保每年造林26.7 万hm2以上”的部署。“十二五”期间,要充分利用桑树经济生态兼备的特点,发挥其适应性强、成活率高、成本低等优势,重点开展黄土高原生态兼用桑园(林)建设,积极发展桑园套种养、桑饲料开发、桑枝栽培食用菌、桑叶制茶、桑椹加工利用等“桑产业”,服务山西“城乡生态化”,促进山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
4.3 科技创新重点
“十二五”期间,要推进蚕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以良种良法配套为重点,提升种业科技创新水平;以农机农艺结合为重点,提升农业机械技术水平;以节本增效为重点,提升循环农业技术水平;以防控病虫害和应对气象灾害技术为重点,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技术水平[14]。
4.4 产业发展配套对策
4.4.1 调整功能,优化布局 山西蚕区大致可以划分为晋南蚕区(运城市、临汾市)、晋东南蚕区(长治市、晋城市)、晋中蚕区(晋中市、太原市、阳泉市)、晋西北蚕区(吕梁市、忻州市、朔州市、大同市)。历史上,各大蚕区都统一实行以茧丝为目的的单一生产模式,也曾有过短暂的辉煌。但是,经过不断的调整变革,目前山西省的蚕桑生产主要集中在晋东南蚕区的晋城市、晋南蚕区的运城市、晋西北蚕区的吕梁市。“十二五”期间,应根据蚕业发展的新趋势和市场需求,结合各蚕区经济发展、产业基础、资源禀赋、气候特点等要素,重新调整功能定位、优化产业布局。晋南蚕区应以重点发展高效蚕业为目标,建设成为优质蚕茧生产和茧丝绸加工基地;晋东南蚕区应以重点发展综合蚕业为目标,建设成为优质蚕茧生产和蚕桑资源综合利用基地;晋西北蚕区应以重点发展生态蚕业为目标,建设成为黄土高原桑树生态保护和桑产业开发基地。
4.4.2 实施强村大户战略,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在依法自愿有偿和加强服务的基础上,推进土地和桑园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供销合作社、农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积极实施蚕桑强村大户发展战略,按照“基地围绕大户建、政策围绕大户扶、科技围绕大户推、协会围绕大户办”的原则,制定强村大户建设标准和扶持奖励政策,促进蚕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使农民合理分享农产品加工、流通的增值收益。
4.4.3 完善产业链条,推进蚕业产业化经营 蚕业是一个典型传统的以外销为主的产业,各环节产品的价格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丝绸产品的外贸价格,这种由终端产品决定的产销机制决定了产业链上各环节的风险和利益分配比例。由于山西省蚕业产业链不完整,产品主要是蚕茧和生丝,获得产业利润少,对产业发展龙头企业的拉动作用不强。“十二五”期间,要抓住“东桑西移”和产业梯度转移的机遇,充分利用经济开发区的招商引资平台,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东部茧丝绸企业和企业家投资发展茧丝绸深加工,打造新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推进蚕业产业化经营,拉动蚕业发展。
4.4.4 实施人才科技兴业战略,增强蚕业发展后劲蚕业的转型跨越发展得益于大量蚕桑专业人才的储备和蚕桑科研成果的积淀,而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更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和科研成果作为支撑。“十二五”期间,要紧紧依托国家蚕桑产业技术体系,把运城综合试验站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国家级蚕业科技中试基地,引领蚕业科技创新和进步,促进技术人才培养和成果转化;要充分利用山西省蚕业科学研究院这一平台,在充分发挥现有人才作用的同时,引进高层次人才,努力将蚕业研究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特色的区域性蚕业科技研发基地、嫘祖文化与科技服务基地,为蚕业发展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撑;要加强蚕农培训,提高技术水平,增强产业素质;要推进现代蚕业示范园区建设,通过示范带动作用,促进科技进步。
[1]朱宗才,李奕仁. 新世纪中国蚕丝业发展趋势与对策(上)[J].中国蚕业,2000,21(1):4 -6.
[2]顾国达.世界经济危机对蚕丝业的影响与应对策略[J]. 中国蚕业,2009,30(1):4 -7.
[3]封槐松.应重视我国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J]. 中国蚕业,2011,32(2):1 -3.
[4]闫和健,武怀庆.山西蚕业[M].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2010:1 -8.
[5]李兵,沈卫德. 家蚕和野蚕的起源研究进展[J]. 中国蚕业,2008,29(2):11 -13.
[6]蒋猷龙.西阴村半个茧壳的剖析[J]. 蚕业科学,1982,8(1):39 -40.
[7]韩红发,张洁花,韩淑鸿,等.构建山西现代桑树栽培与收获技术模式的思路[J].中国蚕业,2009,30(3):35 -39.
[8]韩红发,卢建珍,张志兰,等. 构建山西现代养蚕技术体系模式的思路[J].中国蚕业,2009,30(4):56 -59.
[9]霍玉文,白军社.立体循环发展新模式 阳城县蚕桑业发展见闻[EB/OL]. 人民网,2010 -11 -30. http://sx. people. com.cn/GB/189130/13352209.html.
[10]中国丝绸协会,《中国丝绸年鉴》编辑委员会. 中国丝绸年鉴2007[M].杭州:丝绸杂志社,2008:178 -180.
[11]王炳南. 全国茧丝绸工作会议[EB/OL]. 国家茧丝办网站,2010 -9 -10.http://scyxs.mofcom.gov. cn/aarticle/dwmyxs/h/201009/20100907131547.html.
[12]范作冰,于威,顾国达. 基于SWOT 分析的我国丝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蚕业科学,2010,36(3):564 -570.
[13]廖森泰,肖更生.蚕桑资源创新利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 -5.
[14]佚名.农业领域院士座谈“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发展[EB/OL].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网站,2010 -10 -28.http://www.moa.gov.cn/zwllm/zwdt/201010/t20101028_169002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