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策略选择
2012-08-15耿相魁
耿相魁
(浙江海洋学院管理学院,浙江 舟山 316000)
家庭养老(即“养儿防老”)一直是国人传统的养老观念和主要的养老方式。实事求是地说,这种养老方式非常文明和科学,具有深厚的民众基础,但计划生育独生子女政策的推行,现代家庭规模日益缩小,加之社会的进步,养老质量和老年人需求都在不断提高,这就给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极大挑战,传统的家庭格局被“421”家庭(老人四个,夫妻两个,孩子一个)所取代,如果仍强行实施原来的养老模式,养老质量就会大打折扣。现代家庭结构以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使得养老育子的时间精力、经济能力等矛盾凸显。舟山独生子女家庭比例高,养老问题尤为突出。突破机构养老的局限性和居家养老的松散性,提升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质量,已成为舟山群岛新区迅速崛起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一、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面临的严峻挑战
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舟山市有60周岁及以上老年常住人口家庭户12.14万户,占常住人口家庭户43.0万户的28.2%。随着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观念改变及其他原因,子女和父母分开居住的越来越多,“空巢”老人家庭比重不断提高,占全市家庭户的16.1%,其中60~64岁年龄段的“空巢”家庭2.08万户,占整个“空巢”老人家庭户的三成多,且有较快增多趋势。[1]据统计,2006、2010年舟山市60岁以上户籍人口分别占15.93%和18.76%,自然增长率分别为-0.59‰和-1.21‰,出生率分别为6.13‰和6.16‰,独生子女领证率分别为34.22%和19.24%,综合节育率分别为89.23%和87.66%,长效可靠节育率分别为77.55%和69.71%,药具应用节育率分别为95.96%和96.96%。[2]这些数字都说明,以后20年中舟山独生子女家庭将达85%以上,家庭养老问题将更加突出。
(一)“空巢老人”现象十分严重
“空巢老人”就是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其中包括无子女和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分为“真空巢”(无子女)、“形式上空巢”(子女在外地、住房不在一块不能经常见面或与子女不和而分居)和“无形的空巢”(下一代由于工作忙、有代沟、缺乏沟通)三种情况。[3]独生子女家庭子女是唯一的,从小娇生惯养,很多形成自私、不会关照人的劣习。“空巢老人”现象在独生子女家庭中比率很高,老人生活苦闷,活动不方便,心事没处诉说,怕生活无人料理,怕生病、怕意外、怕孤独寂寞,心理较脆弱,易形成心理障碍。未来10~20年舟山空巢家庭将成为老人家庭的主要形式,所占比例可能达到甚至超过95%。人口管理专家郝麦收说,空巢老人中近一半没有配偶相伴,需要提高“自我关照”的意识和能力,需要外力关照,生活才能获得较大的保障和较高的满意度。独生子女在自身条件限制和社会竞争压力下,照料很难使老人满意。
(二)养老产业滞后和医疗护理服务缺失
人到老年,生理机体老化,身体素质、健康状况和自理能力下降,易患各种慢性疾病,尤其是心脑血管、呼吸道、糖尿病、老年痴呆等,均已成为其健康的杀手。由于年老体衰,加之疾病侵扰,老人失去自理能力,得不到及时治疗和护理,造成生活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医疗保理、康复保健、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是影响老人晚年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独生子女的唯一性,使得医疗和护理老人时间紧张、经济压力大。而现有养老产业及服务严重短缺,国营和民营的养老产业仍在承续着传统的收养、维持等最简单功能,配套单一,模式和护养方法粗放原始,集中在收养半护理、全护理、五保户、智障、残障人群体,基础设施陈旧落后,与老龄化社会到来出现大量身体基本健康、生活基本自理的庞大老年群体严重不适。社区众多的空巢老人和家庭小型化、一对夫妇扶养多个老人的压力愈来愈大。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目前我国养老服务人才市场尚未形成,养老服务机构等养老产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职业化建设滞后,队伍整体素质过低,远远不能适应养老事业发展的客观需求。他认为目前全国最少需要1000万名养老护理员,但实际全国老年福利机构仅有职工22万人,而有养老护理职业资格的也不过2万多人,与失能老人的潜在需求相差甚远,而且由于专业水平、业务能力、服务质量不过关,根本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4]
(三)社会养老准备严重不足
2011年舟山全面完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政策体系,全力推动养老重点项目建设。19个城市社区开展了居家养老服务功能拓展提升工作,64个渔农村社区建立居家养老服务站,85家渔农村社区(村)“银龄互助”活动全面推开,创办渔农村托老所9家,城镇“三无”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100%和98.34%,[5]但仍无法满足巨大的养老需求。截至年底,全市各类机构仍仅有养老床位4998张,上规模的养老托老机构还很少。以岱山县为例,2011年末全县有敬老院7所,社会福利院1所,床位565张。[6]然而,2008年底岱山60岁以上老人就达3.59万,占全县总人口数的18.7%。从养老机构运作来看,县社会福利院入住的大多数是退休或空巢老人,乡镇敬老院主要入住渔农村的“五保”老人和部分特困老人。从全县近10家民办养老机构实际情况看,均未到工商和民政部门注册登记,属于非法开办。规模较大的四家,房屋属租用或转让,入住老人床位均在40张左右,根据服务进行收费,如东沙老年温馨园、东沙老年福乐园、桥头宫门敬老院、高亭大岙慈善敬老院;其他规模较小的均设在较偏僻的渔农村,床位10-20张不等,多利用本地寺堂和庙园,带有较浓的宗教色彩,以佛教信徒集会为主,带部分养老功能,收费每人每月100元左右,如高亭南峰、高亭东海、高亭山外及浪激咀等7家老年乐园。这些养老机构多设施简陋,环境较差,饮食卫生条件不达标,没有安全消防设施。[7]管理欠规范,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存在诸多问题,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明显滞后。
(四)传统家庭赡养功能被打破
“三世同堂”曾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家庭模式,含饴弄孙的天伦之乐也曾是老人最大的慰藉。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迁移流动人口的增加,年轻人婚后独居、丁克家庭及单身现象增多,传统家庭结构已被打破,空巢老人家庭骤增。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舟山常住人口为112.13万人,共有家庭户43.00万户,家庭户人口102.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1.75%,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39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73人减少了0.34人,与全国、全省平均家庭户规模相比,舟山家庭户规模相对较低,“两人户”、“三人户”已经成为本市家庭户的主体。在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11.43万人,占10.19%;15—59岁人口83.07万人,占74.08%;60岁及以上的人口17.63万人,占15.73%,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11.78万人,占10.50%。同2000年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5.09个百分点,15—59岁人口比重上升2.2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2.87个百分点,其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了1.17个百分点。[8]这一客观现实使传统家庭养老面临着严峻挑战。
二、导致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难的主要原因
目前,第一、二代独生子女已走入社会,面临着严峻的问题:如果夫妻都是独生子女,就要负担四位老人一个孩子。由于传统养老保险不健全,社会资源分配里面养老环节严重缺失,现在独生子女自然而然就要承受养老压力。目前和未来一个时期,家庭子女养老依然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而独生子女的唯一性和单传性,决定了他们将受到“上养老下育小”的双重挤压,家庭内部老人供养支持严重短缺,唯一性弱化了养老风险的分散功能,保险不健全造成老人养老能力弱小,都给单传独子带来巨大压力。
(一)“小皇帝(小公主)”成长过程弱化了应对能力。70年代末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造就了一群曾荣耀加身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使其自立能力完败于非独生子女。独立前的“小皇帝(小公主)”尽管家境也相当普通,但从小到大却与家务无缘,优越的家庭生活远胜多生子女,许多甚至上了大学才开始学系鞋带、端碗,可以说除了学习,其它压力几乎为零。但现在时过境迁,闯城市、找工作、做生意,当家立事,顿觉压力很大。“房子”和“养老”是他们面前最大的两道难题,“房子”首当其冲。年轻人大都喜欢留在城市生活,独生子女也不例外,因此成为城市买房的主力部队,而尚在打拼的他们基本不具有独立买房的能力,只有靠父母的积蓄,“啃老”现象非常普遍,而父母在给子女提供首付后,养老资金就成为问题。大部分父母拿出的首付都是耗尽了毕生积蓄,养老任务自然应由子女承担。同时“养老”也是独生子女无法逃避的道德责任和社会义务。
(二)家庭规模缩小导致了养老功能的弱化。随着独生子女家庭规模缩小和观念的变化,子女与父母分离独居者越来越多,家庭原有的养老功能也大大削弱,年老父母照料成为许多家庭的困难。据预测,舟山市2013年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人口中80%以上为独孩父母。根据日前舟山市人口计生委以舟山部分县区为例开展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家庭及养老问题》调研显示,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占目前独生子女父母总量的比例超过三成,其中退休的“年轻”老人居多。由于受退休年龄限制,在被调查的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34.5%,而退休人员的比例高达78.8%。调研表明,不少独生子女父母认为独子对父母未来生活和养老不利,担心唯一的孩子因工作或其他原因离家远去,使自己生活没有依靠。计生部门工作人员也说,经常有意外死亡的独生子女父母开具输卵管吻合手术证明。据不完全统计,失去孩子选择做复通手术的占90%,也有因为年事已高放弃的,做了手术后能顺利怀孕的占80%。
(三)人口流动加快引发了代际的严重倾斜。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加快,迫于岗位竞争的压力,大量独生子女不得不离开父母到外地发展,无暇顾及远父母;加之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与老人意见往往相左,代沟较深,对老人很多诉求关注不够;现实中也有一些年轻夫妇较重视子女的教育和成长,把有限的时间、精力和财力都向子女倾斜,“重幼轻老”,对父母心理健康和实际生活质量重视不够。代际分离的居住方式还意味着老人在可能经济供养不足之外,还面临着生活不便、照料不够、孤寂苦闷等问题,意味着赡养不足和赡养脱离。
(四)平均寿命延长造成护理照料工作量大增。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老年人寿命也在不断延长。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舟山常住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为79.65岁,比十年前延长了4.86岁,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截至2010年底,舟山市60周岁以上老人为18.1445625万人,占总人口的18.76%,仅定海区就有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55882人,占总人口的15.08%,其中80周岁以上的“空巢老人”有817人。老年人年龄越大,健康状况就越差,患病率、伤残率就越高,自理能力就越低,就越需要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日常护理、生活照料和社会服务的增多和时间的延长,又需要经济支撑,势必加重家庭负担,导致独生子女消极养老,加之家庭和抚养孩子等其他压力,因此,解决养老问题不能单纯依靠子女。
(五)老年疾病增多使得养老缺口加大。调研发现,舟山65岁以上人群老年痴呆(学名“阿尔茨默海病”)患病率低于全国的6.8%,但我们仍需做好防治和准备工作。目前,该病患者呈现年轻化倾向。相关调查显示,50岁左右出现轻度认知障碍的病例明显增多,知识分子尤甚。对丧失记忆、理解、抽象思维等能力的大多数患者来说,完全恢复已不可能,但通过康复护理延缓病症发展仍很重要。事实上,采用正确的心理和康复治疗方法比药物治疗更重要。然而很多人有一个认识误区,认为人老糊涂是自然衰老的正常表现,以致于相当多轻度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救治,被送往医疗机构诊治时已是中晚期,错过了最佳治疗期,终致生活完全不能自理。老年痴呆症发展一般要经历10-20年,甚至更长时间,长期住院经济负担重,在家庭养护又需专业康复治疗,家属很难全然掌握,且时间精力也不能胜任,因此,多数人被耽误。
三、舟山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策略选择
上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严格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了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养老这一严峻的社会问题。怎样使独生子女家庭老人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这既是家庭和社会的期望,更是社会文明发展的标志,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关键是做好如下工作。
(一)弘扬传统敬老美德,保障老人正当权益
在全社会宣传并树立尊老、敬老、养老、爱老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美德,宣传独孩老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为人口控制目标和经济社会发展所做的贡献,营造养老的良好风尚和舆论氛围;动员全社会关心、理解和支持服务老人事业,调动社会各方面关爱、照顾老年人,形成发展养老事业的社会环境;将养老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营造养老事业健康发展的政策环境。同时,要用法律手段保障养老。第一要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让全社会明确老人享有的权利(如财产、婚姻等)和子女赡养的义务,保障老人的合法权益,提高老人依法维权的意识和能力;第二要完善相应的执行条例和实施细则,制定和完善“社区公约(厂规村约、乡规民约)”,推广“村厂挂钩、齐抓共管”的养老经验,在实践中维护老人权益;第三要做好法律和“社区公约”实施情况的督查,把养老真正纳入“法治”轨道,对虐老、弃老和害老等案件要严肃审理,及时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严格制裁侵犯老人生命和财产权利的犯罪行为,对涉及养老纠纷诉讼优先处理;第四要运用媒体和多种手段开展老人权益保障情况监督,对侵犯老人权益现象给予揭露,对敬老典型予以弘扬;第五要推动地方性规章制度完善,建议市政府首先理顺老年事业工作管理体制,将“老龄办”划入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并根据老龄工作内容和要求分别由计生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民政局负责。
(二)改变传统养老的陈旧方法,根据时代需求创新养老模式
根据当前老龄化情况,实现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已是大势所趋,必须健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位一体”的养老体制。由于独生子女家庭子女的稀缺性,且担负上养老下育小,经济、时间、精力都不足,养老压力太大,不仅影响事业,还会影响哺育下一代,甚至引发夫妻间的矛盾,造成家庭破裂。新养老体制要突出国家和社会养老的责任,借鉴西方国家政府通过收集空巢老人资料向外发布、吸引社会组织义工为老人服务、缓解老人孤独感的做法,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老人的风尚。倡导邻里互助,因为邻里作为老人除子女外接触最多的人,既可在生活上照料老人,也可缓解老人的“空巢感”;居委会关照也应具针对性和及时性,不仅可组织活动丰富老人的精神生活,还可利用集体和政府资源为老人提供经济支持,实现传统家庭养老向社会养老转变。同时,老人养护体制要从现行的“纵向关照”转变为“横向关照”,由强调政府与社会组织作用、家庭亲子关照、社会行政关照转向强调邻里与居委会关照、自我与夫妻关照、社区和专业机构关照,政府主要是以经济支持和制度建设为主。在创新养老模式的过程中,可试行“候鸟式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储蓄养老、“保险”养老、日间照料、机构养老等范式。[9]
(三)强化政府的责任和投入,尤其是完善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政策
解决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关键仍是突出政府的责任和投入,让独生子女家庭感受到尊重和肯定。因此,必须加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加快建立社会养老综合信息平台,完善社区呼叫服务的援助系统,强化养老服务机构标准化(主要指养老服务机构等级服务体系和行业监管制度)[10]、规范化管理,培育社区志愿者服务队伍,构建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参与、公众互助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首先进行独子家庭老年护理保险试点。借鉴日本经验,政府要把老年护理作为社会责任,规定从40岁起每个人都必须参加老年护理保险(老龄金),保费为每年5.5万至10万日元(折合人民币3900-7000元),65岁退休后只要负担10%的费用,就可以享受护理服务,其余90%分别由保险部门和国家、地方政府负担。其次建立三级老年护理服务体系。舟山市卫生局在答复政协委员提案中表示,拟根据老人健康程度和自理能力及对医疗服务的不同需求,结合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居家护理(家庭病床)和机构护理的实际,构建居家(机构)养老-老年护理-老年医疗的三级老年护理服务体系,确定老年护理机构的出入院标准。笔者建议,对老年人护理进行评估分级,政府、保险部门和个人则根据分级情况承担不同的护理费用。专科性老年医院或综合性医疗机构承担老年疾病的诊治、康复,应与老年护理院形成技术支持和双向转诊的合作关系;采取鼓励目前老年护理院总床位尚不能完全满足护理病人需求情况下居家护理的医保政策,加大对符合入住护理院标准而选择居家或入住养老院老人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强养老机构自身医疗服务能力,鼓励其内设医疗机构或与就近医疗机构签订合作协议,对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提供上门医疗服务。
(四)大力发展中介机构,全面推进“银发工程”建设
首先大力扶持中介机构。规划老龄事业要突出社会福利中介机构的地位,落实创业扶持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投入养老服务;培训养老服务从业人员,不断提高其服务意识和技能,使之职业化、专业化、规范化;选择诚信度高、服务质量好的中介机构作为政府购买服务的定点单位,重点培植,推行品牌化经营。其次强化中介机构的管理。建立质量标准,实行评估审核,完善行业监督、信息查询、服务投诉,加强依法监督;强化行业自律,逐步做到养老服务内容具体化、服务质量优良化、收费标准统一化;根据浙江省老年人协会组织通则、创建规范等文件精神,在全市所有有行政建制的场所(包括渔农村、工厂)建立老年人协会,规范其建设,把它真正办成老人的保障组织、自治组织、服务组织,成为“老人之家”,使老人发自肺腑地认为养老一靠子女,二靠“老协”。再次注重发展老龄产业。根据老年人物质、精神及文化需求,培育老年消费与服务市场,建设包括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工程,养老福利建设工程,老年人食品、用品建设工程,医疗、护理、康复建设工程,护理、生活照料、临终关怀人员队伍建设工程,居家养老社区服务建设工程,老年人交通爱心工程,老年人健身、娱乐、教育工程等“八大银发工程”[11],满足老年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消费需求。最后突出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强化职能部门的调控作用,解决老年人服务设施不足问题,促进其合理布局,优化老年社会服务设施,在医疗卫生、保健康复、教育文化、体育活动诸方面,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扶持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服务中心,为老人上门提供各种各样的优质服务;借鉴日本东京水道局每天向独居老年人子女发送老年人用水信息以监测其健康安全的做法,加强老人的日常护理管理,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五)制定鼓励政策和措施,开发并利用老人发挥余热
老人是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许多城镇低龄老人受过良好的教育,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和较高的技术能力,不仅渴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更想发挥余热,实现“老有所为”。政府应满足其愿望,采取积极的老龄政策,注重开发老龄人才资源。首先要探索实行富有弹性的退休制度,让老龄人中身体健康、具有特长的能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经济社会管理人员,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发挥其积极的社会效用;其次要采取老年人灵活就业的政策,挖掘其创业、创新潜能,构筑灵活政策和创业平台,根据其专长和意愿,鼓励其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引导其参与教育培训、技术咨询、传授技艺、抢救文化遗产、整理文化典籍等活动;再次要强化发挥余热立法,实施优惠政策,让更多的老人拥有财产性收入,为老年人养老提供稳定的经济基础和环境。加大对独生子女父母进入老年后的财政支持力度,按采取国家现行奖励离休干部的方式,由政府每年给年满60岁以上的独生子女父母发放一定数额的补贴,让其充分感受到国家对他们作出贡献的肯定和回报,体现政府对独生子女家庭的关心和温暖。
[1]舟山市统计局.我市“空巢”老人家庭户占一成六[EB/OL].(2011-09-22).http://www.zstj.net/zstj/ShowArticle.aspx?ArticleID=1271.
[2]舟山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舟山市“十一五”人口和计生计划常用数据资料(内部资料)[M].2011.
[3]赵瑞芹.现代社会的“空巢”现象[J].百科知识,2006(1):32.
[4]我国养老服务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EB/OL].(2011-01-05).http://news.59yi.com/20110105/157510_2.html.
[5]舟山人大六届一次会议.市民政局2011年工作回顾和2012年主要工作安排[EB/OL].(2012-02-21).http://www.zhoushan.cn/zdzt/ljrdyc/wjbg/201202/t20120221_529055.htm.
[6]岱山县统计局.岱山县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下)[EB/OL].(2012-05-03).http://dsnews.zjol.com.cn/dsnews/system/2012/05/02/014993560.shtml.
[7]岱山县民办养老机构现状及建议[EB/OL].[2012-05-04].http://www.zsmzj.gov.cn/net/netshow.asp?id=696&kind=3.
[8]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舟山常住人口112.13万[EB/OL].(2011-05-25).http://blog.sina.com.cn/s/blog_4b2b606f0100r1k8.html.
[9]韦凯钟.构建东巴凤国际生态养老基地[J].传承,2012(1):64.
[10]董克伟.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加快推进[EB/OL].(2010-11-08).http://www.crd.net.cn/web/News Info.asp?NewsId=2012.
[11]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课题组.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大力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对策建议[EB/OL].(2008-02-25).http://www.sdpc.gov.cn/shfz/t20080225_193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