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改革研究

2012-08-15李庆全杨宏伟王焕坤卢庆龄

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 2012年3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陆军信息系统

李庆全,杨宏伟,王焕坤,卢庆龄

(装甲兵工程学院技术保障工程系,北京100072)

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是指为保持和恢复陆军通用装备战术技术性能,遂行装备修理、储供、管理、训练等保障任务,由功能上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陆军通用装备保障各专业、各保障要素、各技术系统构成的陆军通用装备保障系统。信息化条件下大规模作战,对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要按照综合高效、信息主导、保障精确的总体要求,统筹保障任务,优化保障力量,统建保障手段,强化运行管理,构建“综合一体、集约高效”新的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

1 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目前,我军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主要依据各专业平时装备保障任务,来确立保障职责,划分各级任务,编配保障力量,配置保障资源,是一个门类齐全、层次分明、能够覆盖我军现有陆军通用装备保障范围的体系,具有严格的专业属性和明显的型号特征,基本可以满足各专业平时装备保障需要[1]。

然而,信息化条件下大规模作战要求陆军通用装备遂行综合一体保障,目前这种“基于型号、区分专业”的保障模式显然已不适应未来发展需要,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正逐步凸显出来,主要表现为以下“4个不适应”。

1)不适应通装保障能力生成需要。信息化条件下大规模作战,动用的装备类型多,专业复杂,综合保障要求高。而目前我军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是基于陆军各装备专业的,体系配置呈现“小而全”、“大而全”的格局,每一个子系统都是一个边界清晰的闭环系统,对其他装备专业的适应性弱,对不同类型、不同专业的装备基本没有保障适应性,在保障范围上呈现出“单一窄谱”特性,各专业装备保障系统关联性弱,已不能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大规模作战通用装备保障能力生成需要。

2)不适应基于信息系统的标准化与规范化要求。现行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主要是基于装备型号,各装备专业都建立了自己的信息标准规范,尚未建立基于信息系统的通用装备保障体系的信息标准,各专业信息标准缺乏统一规范,标准化、通用化、组合化水平不高,并且缺少配套的信息规范标准和信息编码规则,与构建基于信息系统的保障体系要求不相适应,不能满足基于信息系统的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运行需要。

3)不适应战时通用装备保障需要。信息化条件下大规模作战时装备保障,要求战术级要“走得动、跟得上、跑得远”,战役级要“跟得上、展得开、修得好”,战略级要“支准确、援有力”;但目前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的机构设置、保障模式和作业方式,主要是基于平时陆军通用装备各专业保障任务需要而设置的,其管理体制与保障关系也是基于平时的,尚未形成平战一体的保障模式,这种基于平时的保障体系已不适应战时通用装备保障需要。

4)不适应综合集成与资源配置要求。目前通用装备保障力量,过于强调分专业保障,强调等级修理,保障任务分工不合理,职能交叉,没有形成层级递进、能力互补的保障体系结构,不适应通用装备保障体系综合集成的发展要求。与此同时,不是将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安排,按要素配置资源,而是按各专业分散投入,保障设施设备、保障手段等重复建设,不适应保障资源集约配置要求。

2 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改革目标与原则

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在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时,首先应当理清改革思路,明确改革目标和原则。

2.1 改革目标

笔者认为: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改革,要以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陆军通用装备保障能力为牵引,以构建信息主导的综合一体化保障体系为目标,按照“信息主导、综合高效、保障精确”的总体要求,以统筹保障任务、优化保障力量、统建保障手段、强化运行管理为核心,实现陆军通用装备保障由“基于型号、区分专业”向“基于能力、专业综合”的保障体系转变。

2.2 改革原则

基于信息系统的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改革,目的在于重塑、优化通用装备保障体系结构,使通用装备保障各专业、各层级资源能够协调一致地发挥作用,形成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一体的通装体系保障能力。

2.2.1 统筹规划,科学设计

要从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整体出发,发挥最大保障效能,合理区分各级保障职能,衔接各级保障任务,整体筹划体系结构,科学设计体系内容,按照区域化建设、综合化保障的要求,调整各级保障任务,优化资源配置,进行功能整合和重点建设。依据各级任务需要,科学设计各级保障力量规模、人员与岗位编配、保障资源配置等。

2.2.2 任务牵引,信息主导

要针对不同的保障任务和战场环境,立足实战要求,调整改革保障结构和力量体系,创新保障手段,构建基于任务牵引的改革与需求衔接机制。注重强化信息主导,突出信息化保障模式的主导地位,搞好顶层设计,按照综合集成的要求进行信息化设计和改造,统一信息化标准,配套信息化、智能化保障手段[1]。

2.2.3 突出重点,整体推进

要突出主要战略方向、重点部队和主要装备,战略、战役和战术三级同步改革,形成上下齐动、协调联动的改革机制,以重点推进带动整体发展。

3 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改革内容

针对目前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改革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为构建“综合一体、集约高效”新的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主要应从以下4方面进行改革。

3.1 科学统筹保障任务

以陆军通用装备保障形成体系能力为核心,合理区分军队各级保障机构平战时保障任务,相应调整各级职责,统筹军地各级任务,建立上下衔接、军民融合、结构合理的集约式保障任务体系。

3.1.1 合理调整各级保障任务

要实现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的平战结合和集约高效,就要简化基层级维修,细化基地级维修,具体而言,保障体系的建设重心要上移,保障重心要下沉,就是将保障资源配置向上集约,保障支援向下聚焦,合理区分和调整战略、战役和战术三级保障任务。战略保障结构,以全面恢复装备战技性能为核心,担负整装专业化修理与装备延寿、升级改造相结合的综合修理任务,并对战役和战术级实施支援保障;战役保障机构,以恢复装备主要部件和系统性能为核心,担负部分装备整装专业化修理、部件集中项修、零件规模修复、高新技术装备巡回修理任务,并对部队实施支援保障;战术保障机构,以保持装备完好配套为核心,主要担负状态检测报告及整装换件修理任务。

3.1.2 协调衔接各类保障任务

在合理区分调整各级保障任务的同时,需要衔接好各类保障任务。就是按照以战定训、以训定管、以管定修、以修定供、以供定储、管修供训相互协调的思路,合理区分管、修、供、训的目标、内容、方式和要求,完善通用装备保障任务统筹机制,使装备管理与装备战备相一致,与修供方式相配套,与装备保障训练相协调。与此同时,进一步整合部队现有保障力量和资源,实施保障人员、保障装备、物资器材单元化编组和模块化组合,建立供修一体、综合配套、精干高效、野战机动的伴随保障力量,完善上下衔接、平战结合、军民融合的通用装备保障体系。

3.1.3 科学区分军地保障任务

科学统筹保障任务,其中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科学区分军地保障任务,唯此,才能有效利用社会保障资源,构建军地融合的保障体系。笔者认为:军地保障任务的划分,是以军内建制保障力量为主体基础上的统筹,其中军内建制保障力量要形成核心保障能力。军内建制保障力量平时主要担负装备维护保养、等级修理和储备供应任务,战时主要担负伴随保障和战略、战役支援保障任务;国防军工和地方保障力量是保障力量的重要补充,要积极融入军队保障体系,形成保障能力。对军内不具备保障条件,保障能力建设投入大、周期长的高新技术装备,要依靠装备承研承制单位实施合同商保障;对军选民用装备,要充分发挥社会保障资源优势,实施社会化保障。

3.2 优化配置专业力量

优化配置专业力量,要突破装备专业、型号的限制,按保障技术门类进行重组定岗,按作业需求进行模块编组,按保障任务进行综合编成,按技术通用性进行功能整合和结构优化。通过优化重组,满足综合一体保障要求。

3.2.1 重组综合保障专业

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要实现“基于型号、区分专业”向“基于能力、专业综合”的转型,关键要根据通用装备技术、结构和功能的相似性,对现有专业按技术门类进行重组定岗,按作业需求进行模块编组,按保障任务进行综合编成,按技术通用性进行功能整合和结构优化,对相同专业进行合并,对相近专业进行重组,对特殊专业予以保留。通用装备保障各专业按照机械系统、液压系统、电子系统、光学系统、声学系统、弹药系统等技术门类,重组综合保障专业,提高通用装备保障设施设备、技术、人员等资源的互用性。

3.2.2 优化配置保障力量

优化配置保障力量,是实现保障体系平战一体、集约高效的基本前提。由此,战术级应适应换件修理、状态监测的需要,着眼平时作业编组与战时保障编成的有机衔接,对保障力量进行单元化编组和模块化组合;战役级要按照功能综合、供修一体的要求,依托现有专业相对综合、技术条件较好的军区直属保障机构,建立区域通装保障基地,实行装备维修与器材供应联动运行;战略级要按照区域化建设、综合化保障的思路,立足现有,着眼可能,依托现有技术基础较好、战略位置重要的工厂,进行资源重组、结构优化、功能整合,建立基于各专业的综合支援保障基地。

3.2.3 相应调整机构及职责

按照通用装备保障体系运行的管理要求,相应调整业务机构及职责,是实现保障体系改革目标的重要保证。笔者以为:陆军通用装备保障机构及职责的调整,要由目前的按照军械、装甲、车船、工化等专业设置机构调整为按保障要素设置机构,即按照维修、器材、训练和综合等要素设置机构,并相应调整机构职责。由此,可以从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上,保证通用装备保障体系实现专业重组综合,利于保障力量优化配置,并为保障体系平稳运行提供组织保证。

3.3 统一建设保障手段

陆军通用装备保障手段统一建设是体系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按照专业综合、高效利用、提高效益的思路,对通用装备保障手段进行统一建设。

3.3.1 系统建设信息平台

基于信息系统的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是以信息化组织规则和信息平台为“神经中枢”。“基于信息系统”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就是使信息的流动由树状线性层级流动转变为网状分布式流动。由此,需要构建能够满足各专业需要的信息平台。信息平台横向涵盖军械、装甲、车船、工化等各专业,维修、储备、供应、管理等各业务系统,以及军地2个领域;纵向上包括战略、战役、战术各个层级,后方支援、中继支援、战术保障各个能级。由此,需要做好顶层设计,系统建设信息平台,重点是统一技术体制、网架结构、标准协议和编码规则,对信息系统进行集成配置。要着眼保障专业综合、保障业务融合、保障行动实时联动,系统建设通用装备保障信息平台。

3.3.2 集约建设保障设施

笔者认为:保障设施的建设不能摈弃现有设施条件,应当在现有保障设施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集约整合和改造升级,以实现保障设施高效使用,满足各专业一体化综合保障需要。集约建设保障设施,应依据装备类型、部队类型和保障任务,为实现保障设施功能综合、统一使用、集约高效的目标,对保障设施进行新建或改造,建设各专业共用的保障设施,如综合维修车间、综合检测中心、装备器材筹供中心等;为提高维修保障效益,优化维修保障工艺流程,实现保障设施通用化,保障设施建设要按照履带装备共线修理、轮式装备柔性修理、高新技术部件(系统)集中修理的思路,对现有保障设施进行功能整合和改造升级。

3.3.3 整合配套保障设备

整合配套保障设备,就是要提高其标准化和通用化程度,按照技术通用、功能组合、型号系列的要求,对现有保障设备进行集成整合,精干系列,减少型号。主要对其技术性能和保障功能进行优化集成,特别应保留整合型号通用、专业交叉的设备,按照综合保障的要求,强调保障设备各专业的“互用性”。对各专业通用、合用的设备手段,统一配套;对各专业特殊需求的设备,由各专业根据自身需要配备。做到相同专业通用、相近专业合用、特殊专业专用,提高保障设备的保障能力和效益。

3.4 强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运行管理

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改革,强化其运行管理是改革工作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保障体系平稳运行的根本保证。强化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运行管理,就是要统一标准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加强协调统筹,其核心是充分发挥信息主导功能,解决基于信息系统各专业标准规范不统一问题,满足体系运行需要。

3.4.1 规范标准

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要实现基于信息系统的综合保障和一体化运行,就要规范各专业标准,主要是信息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和配套标准,要有明确的标准要求、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科学的标准管理。只有建立基于信息系统的信息、技术、作业和管理标准体系,规范其保障流程和作业模式,才能促进各专业保障业务融合和资源整合,满足基于信息系统的通用装备保障体系运行要求。

3.4.2 健全制度

按照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改革和运行总体要求,通用装备保障要统一管理模式、统一业务流程,为此,就需要统一规章制度。依据体系运行要求,对现行各专业规章制度进行梳理分析和整合修订,在充分兼顾现行各专业规章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基于信息系统的通装保障体系的规章制度,为体系运行提供制度保证。

3.4.3 加强协调

着眼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运行,对陆军通用装备保障体系要科学谋划、统一计划、加强协调,统筹组织装备保障与管理工作,统筹使用保障资源,确保体系运行整体有序、集约高效。特别是要加强各专业保障的有机衔接,按照任务职能和力量区分,协调统筹各级和军地保障任务,优化整合保障要素,集约配置和高效使用保障资源,使通用装备保障体系运行更加科学高效。

[1]焦冰.装备维修保障体系改革研究[J].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2010,24(5):1-4.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陆军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陆军海战第一连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波兰陆军NH-90通军直升机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奋进吧陆军
陆军士兵之歌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