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疆民族地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与对策
2012-08-15南疆军区司令部动员处副处长张战利
■ 南疆军区司令部动员处副处长 张战利
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基层武装工作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安全形势较为复杂的边疆民族地区,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目前,边疆民族地区专武干部队伍整体建设水平偏低,严重制约着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开展。
从南疆地区情况看,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编配不齐。基层武装机构满编率不足50%,个别武装部在编干部仅有1人,且年龄普遍偏大。另外,在编干部中“以工代干”的占24.2%,与编配要求不符。二是素质不高。部分专武干部包括一些武装部长能力素质偏低,筹划工作没思路、开展工作没套路、协调工作没路数,甚至连最基本的武装工作常识都不掌握,能力素质与本职需要极不适应。三是专武不专。一些专武干部不抓主业,不爱、不学、不钻武装工作,热衷于从事地方领导关注、利益回报多、投入少见效快的经济、科技等其他工作,“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家的田”。四是动力不足。部分专武干部缺乏工作动力,思想不热心、工作不尽心、训练不用心、学习不上心,在职不谋事、在位不尽责,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熬年头、混日子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存在以上问题的主要原因:第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部分基层党政领导对武装工作认识不足、关注不多、重视不够,认为基层武装工作质量高低不影响大局,专武干部配多配少、配强配弱无关紧要,致使编配不齐的问题久拖不决;一些专武干部对基层武装工作地位作用认识模糊、目光短浅、妄自菲薄,缺乏责任心和使命感,导致对武装工作缺失信心、不够尽心。第二是选配需求衔接松。目前专武干部来源主要有公务员招录、留边战士(据了解仅限新疆)和单位调整三种。留边战士虽然具备一定军事素质和武装工作基础,但比例较小。其他两种途径所选人员均忽视了军事素质考核,导致难以适应本职工作。第三是提拔使用缺活力。专武干部的工作与基层其他工作区别明显且独立性强,难以纳入主要领导视线,工作成绩难以得到认可,使其提职几率小。武装部长虽为党委委员,但提拔使用出路窄、难度大,其他专武干部提升更难。长此下来,专武干部队伍老化严重、缺乏活力。第四是管理培训不规范。专武干部实行双重管理,由于管理制度上的不规范,“双重管理”成了“双重不管”,缺失了学业务、干业务的内在压力和外在推力。加之业务培训不够规范,如军分区组织专武干部培训通常与部队基层干部培训合并实施,缺乏人武工作的针对性。省级统一组织的基层武装部长培训质量虽高,但因基数大、周期长,难以迅速见效。第五是待遇保障难落实。目前专武干部的保障还很不到位,如新疆专武干部服装自2000年以来仅发过一次,参加维稳、战备的专武干部不享受地方专项岗贴,绝大多数武装部无办公经费,从而影响了专武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
针对以上问题和原因,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应采取以下对策:一要加强教育引导,端正思想认识。充分利用地方党委议军会、国动委例会、党政机关军事日等时机,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党管武装政策宣讲,营造广大干部群众关心支持基层武装工作的社会氛围,特别是要提高各级领导对“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党管武装的重要内容、是地方党委政府重要职责”的认识,以及对边疆民族地区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特殊意义的理解,提高他们抓好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二要突出职能需求,规范选用办法。专武干部选拔,既要按照一般干部的选拔程序严格实施,更要把武装工作的特殊需求突出出来,增加军事课目考核内容,包括体形体能、武装工作业务等。军事课目考核不合格,即使通过了公务员考试,也不得选为专武干部。同时对优秀复转退军人要优先招录,真正把爱武装懂武装的人员充实到基层武装机构,解决专武干部能力素质与本职业务需求不适应的问题。三要完善用人机制,增强队伍活力。建立专武干部使用交流机制,明确专武干部交流使用的办法措施。结合实际,规定基层武装部长最长任职年限。在任职年限内,工作成绩突出的优先提拔使用,超过任职年限没有提拔使用或成绩平平的及时调整交流,对于发生问题的及时调离。基层武装部长空缺,坚持从所属专武干部中择优选补。通过完善用人机制,营造“能者上、庸者下”的氛围,增强专武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四要强化培训管理,提升能力素质。军分区每年要组织不少于1次的专武干部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重点突出人武工作业务技能等内容;人武部要结合基层武装部长例会,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加强专武干部能力素质培养和工作指导。同时,军分区、人武部要会同地方组织部门,每年开展不少于2次的专武干部考评,突出体能、业务理论、军事教学法及工作实绩等内容,并通报考评情况。对于成绩优异的及时给予表彰奖励,对于首次考核不合格的给予通报批评,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调离工作岗位并扣除当年奖励工资,以调动专武干部学武装、干武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五要研究方法措施,提高保障效能。紧贴实际,研究制定加强基层武装工作保障的方法措施并形成长效机制,有效化解当前基层武装机构特别是专武干部担负任务重与各项保障不力的矛盾。及时商请有关部门妥善解决专武干部服装、维稳津贴及其他相关事宜,切实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积极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将基层武装机构办公经费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增强基层武装工作保障的有效性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