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搜神后记》的作者及其理想社会的成因
2012-08-15宫震
宫 震
(西南大学文学院 中国 重庆 400715)
《搜神后记》(以下简称《后记》),又作《续搜神记》和《搜身续记》,旧题晋陶潜撰。对此,很早就有人提出质疑,《四库全书总目》引用明人沈士龙的观点,说“其为伪托,固不待辩”,而又认为其“文词古雅,非唐以后人所能”。关于《后记》的作者是否为陶潜,直到今天依旧各持一说,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认为“陶潜旷达,未必拳拳于鬼神,盖伪托也”,刘叶秋先生称陶潜“是否编过志怪书,尚难证实。”还有的学者经考辩,认为其书唐后已不存,今本当经过后人增益而成。
否定《后记》为陶潜所著的人大多认为“像陶渊明这样超脱放达的诗人,乃会有‘拳拳于鬼神’的作品,的确是令人生疑的。”[1]但笔者认为《后记》极有可能就是为陶潜所撰,理由如下:
首先,时代大环境对陶潜思想的影响,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当时儒家思想的衰落和释、道及玄学思想的兴盛方面。自东汉末年以来,儒教衰落,道家思想及外来的佛家思想开始抬头,这给处于惶恐不安中的世人以精神寄托。固鲁迅先生说:“到东晋,风气变了,社会思想平静得多,到处都夹入了佛教的思想。”[2]可见佛教在当时社会中影响巨大。而佛教主要在于宣扬“灵魂不灭”和“因果报应”说,提倡以今生的修行来换取来生的幸福,且在宣扬此类思想的过程当中,融入了大量鬼神的因素。
这两种思想的盛行,给当时的人们以极大的影响,在陶潜的诗歌中就经常流露出道家思想的影子,如“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形影神赠答诗》)。此外,陶渊明居住的庐山地区,佛教异常兴盛,并且陶潜本人就与佛教僧人往来颇多,宋陈舜俞的《庐山记》中对此记载说:“远法师居庐三十年,影不出山,迹不入俗。送客过虎溪,虎辄鸣号。昔陶元亮居栗里山南,陆修静亦有道士,远法师尝送此二人,与语道合,不觉过之,因相与大笑,今世传三笑图。”由此可知,在一定程度上,陶潜是深受佛家思想影响的,而这也体现在他《后记》的创作当中。
其次,陶渊明心好异书奇文,他在作品中提到的就有《山海经》(如诗歌《读山海经》之一)、《穆天子传》等。他不但自己读,且与朋友“疑义与析”(《移居》之一)。另外,陶渊明“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连雨独饮》);“即事如已高,何必升华嵩”(《五月旦和郭主簿》)等诗句也向我们暗示出他对道教神仙方面的书籍和传说关注颇多。颜延之《陶征士诔》也说陶渊明“心好异书”。因此就陶渊明的阅读理念来看,他并不会画地为牢,拒绝阅读《搜神记》、佛经故事一类的书籍,也不拒绝谈论和听闻这样的奇闻异事。[3]
而《后记》作为《搜神记》的续作,也必定会采用以“鬼神言事”的叙述方式。尽管干宝写作《搜神记》的目的在于“发明神道之不诬”,但我们不能否定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是借“鬼神事”来表达自己对于社会现象看法。因此,我们可以断定,陶渊明也采用了这种以“鬼神事”来写“人间事”的方法,以此来表达他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断定《后记》为陶潜所著,而其之所以写作《后记》,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寄托自己某种特定的情感,正如萧统在《陶渊明集序》中所说的那样,陶渊明的每一首诗歌都是“寄酒为意”的,如此看来《后记》也不列外。
从对《后记》相关文本的解读中,我们发现他之所以渴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正是由于在现实社会中,这一理想根本无法实现。这一理想正是当时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但当时的社会实际情况却是污浊不堪,用陶潜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密网裁而鱼骇,宏罗制而鸟惊”(《感士不遇赋》),更何况对于人们所要求的进一步的生存和发展呢?
其实一开始,陶渊明也怀有着兼济天下的理想,诚如他所说的:“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杂诗》)。他满怀希望的走上仕途,等待他的却是官场的欺诈和压迫,最终以“不为五斗米折腰”而走向了归隐。也正是陶渊明的这段仕途生活,使得他对这个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
这一点在《后记》中,首先体现在陶渊明用鬼神事来写人间的黑暗上,如卷四《李除》篇写李除死后,尸体竟半夜坐起搏其妻臂上金钏,复生后说明是为鬼吏所拘,“见有行货得免者,乃许吏金钏。吏令还,故归取以与吏。吏得钏,便令放还。”鬼吏为了得到一枝金钏,可以使本已死了的人重新获得生命。这正暗示了人间官场的黑暗,只要以财物贿赂官员,即使是犯了弥天大罪也可以忽略不提。而卷六《朱弼》篇则写朱弼生前兴造府邸,未成而卒,其继任者便夸大朱弼修筑府邸使用的钱财,竟而以此来敛财,不成想遭到朱弼亡魂的斥责,此篇通过写死鬼斥责继任生人贪赃诬陷,都反映出官场的黑暗和腐败,贿赂公行的丑行。
《后记》中除了暗含对人世黑暗的批判和讽刺之外,还对人们不怕鬼,敢于反抗“鬼的横行”的行为进行了赞美。其中《白布绔鬼》、《鬼设网》、《腹中鬼》、《斫雷公》等,都是其中精彩的篇章。这些作品,虽然承认鬼神皆实有,但主要思想却是赞扬人们的机智和勇敢,宣扬不怕鬼的斗争精神。如《鬼设网》里的放牛娃,非常机智,他看到鬼在草中张网捕人,他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在鬼的身后设网捉鬼,为民除害。这类作品,体现出作者同情劳动者,批判了黑白颠倒的人间不平之事,伸张了正义,同时也寄托了劳动人民渴望社会公平的希望。
同时在《后记》当中,作者还书写了人民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只不过这种体现也都是以“人鬼相恋”的方式呈现的,其原因就在于当时的门阀制度的限制,使得不同阶层的人很难进行自由通婚。如卷六《盛道儿》篇,写盛道儿亡前,托自己的女儿于申翼之,之后申翼之将此女嫁一寒门。在成婚之日,盛道儿的亡魂忽然显灵怒斥申翼之:“吾喘唾之气,举门户以相托。如何昧利忘义,结婚微族?”由此可见,当时门阀制度的森严。陶渊明之所以写“人鬼相恋”,正是希望能够打破这种门阀制度对于人性的禁锢。
社会的黑暗和不公,更加让人渴求如世外桃源般的理想社会和生活。在《后记》当中,陶渊明就将这种美好的理想社会反映在了他的笔端。这类作品的数量很多,从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作者对这种生活是如何向往。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后记》当中陶渊明之所以描写大量类似《桃花源》的故事,其原因正在于他面对社会的这种黑暗和不公而毫无办法,只能通过幻想能够拥有一个如世外桃源般生活的地方,可以让人们安居乐业,不再受到战火、饥饿和突如其来的死亡的威胁。同时,他的这种思想认识,也是受在佛道思想影响下的创作上的具体反映。通过对陶渊明个人思想认识的探究,及对《后记》相关文本的解读,使我们认识到陶渊明在《后记》当中,是如何借鬼神之事,来抒写他内心的愤懑以及在黑暗社会压迫之下对于世外桃源般理想生活的向往。
[1]汪绍盈.搜神后记校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8.
[2]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的关系[M].北京:人民文学出社,1984.
[3]李剑锋.谈陶渊明创作《搜神后记》的三种可能性[J].九江学院学报,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