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的内涵与建设理念探讨
2012-08-15吴铁梅
吴铁梅
(北京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北京 100124)
1 引言
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令世界瞩目,直接带动并提升了百姓的物质生活水平。但是,在我国尚处于以攫取自然资源为代价来换取工业发展的阶段。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清醒地看到工业的发展、物质生活的舒适对自然资源、生态平衡的开发和破坏所引发的一系列有关地球的生态危机问题而已经采取了从国家到个人、从观念到行动上的保护自然、降低能源消耗、维护生态平衡等一系列措施。
因为人类的生存本身就是消耗自然资源、作用并影响于自然的能动过程,所以,不能简单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宏观的国家行为,与己无关。恰恰相反,我们日常的个人消耗行为无不时刻直接或间接地消耗着以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生产的各类物化产品,从而构成了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的整体性、群体性的行为。因此,低碳环保、节能减排等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必须从我做起。
2 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文明并不是一个新词,是道德素质的一个反映,生态文明是外在的表现形式,素质决定言行,良好的道德素质决定良好的道德行为,也自然关乎个人的生态文明行为。生态文明素质是道德素质的内容之一,体现了精神层面的素养。行为是思想意识的反映,如果没有从根本上培养起根植于精神层面的道德素养,没有建立起自身的信仰(信仰既是人的某种追求,又是作用于人的一种自我约束),任何的呼吁、号召都是外在的形式,即使短期见效,也不会持久,因为没有触及灵魂深层的东西。而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公民道德意识不是政府所建立的,而是公民的素养,所以涉及精神素养方面的尊重自然的生态文明观是精神素质的自然流露。
生态文明不是泛泛的表皮的东西,这种精神素质是通过本民族的文化建立的,或者说是由诸多因素(包括文化)汇集了个人认定的信仰建立的,人的举止受文化、信仰和道德的左右和约束,当人没有以上3种约束时,人的劣根性就凸显出来,为了保证生存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平衡和稳定,有时要通过强制性的法律约束来规范行为,但是,仍然没有从根源上解决行为的问题。生态文明无法靠法律手段,只能通过道德素质来实现。所以,要从精神层面构建起根植于内心的的素养,一种无需他人提醒的自觉,一种以承认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一种能设身处地为非我着想的、从内心生发的善良和素养。在高层面,关乎国家、社会的利益;在朴素的层面,就在日常生活里,在人性的内涵中,在心灵深处,一个人的举手投足、言谈举止和他的整体气质决定了一个人的精神素质之一的道德素质。所以,精神素质方面得到提升,道德素质也会随之附身,也就会必然拥有健康、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生态文明观。
3 日本的生态文明观
3.1 危机意识
日本国土峡小,资源匮乏,环境恶劣。在小学的教科书上,开篇写着:日本是个自然资源贫乏,天灾不断的岛国……。这种早期教育和身在其中的先天不足的生存环境造就的残酷的危机意识使得日本民族始终对来之不易的自然资源怀有一种特别强烈珍爱的情感,使得他们比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更加热爱、亲近自然界中的山水草木,对自然环境的呵护到了真正发自内心的同呼吸的程度。无论从宏观上的文化领域方面,如传统文化中的花道、庭院、食文化、文学作品(对自然界的山水草木极其纤细敏感的观察和有感而发)、传统服装上的花草树木的图案等,还是个人自觉自愿的行为举止方面,足可窥见其热爱自然的痴迷程度。
3.2 崇尚自然、热爱自然
日本气候温暖,四季分明,有着充足的日照和降雨量,适合植物生长,生活资料大多源于植物和海洋。所以日本人认为他们一直在受着大自然的恩惠;另一方面,频繁的自然灾害让日本人深切感到自身的渺小和大自然的不可征服。两种条件下形成了日本人亲近自然而又敬畏自然的自然观。
与自然对话,以亲和的感情去注视、接触、捕捉自然,培养了日本人对自然、四季、植物界变化的极其纤细多彩的感受性。另外,农耕社会的生产受天气的影响和制约,既依赖自然,又受自然灾害的肆虐,在自然界变化莫测的环境中,形成了与自然融合、顺应自然的思维方式,养成了爱护自然,享受自然的习惯和生存方式,从而把人当做自然的一部分,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对身边的自然事物产生了敬畏之意,以极其亲和的感情与自然融为一体。
归根结底,日本生存环境的恶劣使得他们对有限的自然资源有着天然的、与生俱来的珍视、热爱和亲和,这便是生态文明的根本所在,有了这种思想意识以及公共道德的作用,体现在国家和个人的行为上,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日本生态文明无所不在、无处不在,体现了日本人的想象力和对自然的体恤发挥到了极致,上升到了无限的思想和行为空间——俯瞰日本列岛,掩映在绿色青翠之中;走进日本列岛,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屋顶种植植物以使冬暖夏凉,工业品的设计使用始终以低耗低排著称等等,举不胜举,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4 生态文明观建设理念探讨
4.1 个人利益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生态文明是有关公共利益与个人利益、个人便利关系的问题。生态文明行为涉及到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个人便利、公共利益关系的问题。
生态文明行为涉及到个人利益时,一般可以做到,如家居的低碳节能、减排环保,各种节约行为等。生态文明行为涉及到公共利益时,要做到舍弃个人便利和个人利益,以生态文明为先,如身体力行参与到公共环境中的低碳节能环保行动中;投身到绿色、环保、健康、快乐的建设中。
(1)拥有一颗感恩自然的善良之心。生态文明是一种不受法律惩治和外界监督的道德行为,是一种自我约束的自觉行为,有时为了保护自然和低碳环保要抑制个人的便利行为和利益,所以必须有一颗我与自然休戚与共的感恩自然、热爱自然的善良之心,才能做到爱护自然的生态文明,这是行为的根本。
(2)建立一种博爱的信仰。信仰的缺失导致人的劣根性不受约束,人的原始属性大行其道,只注重、呵护个人自我的“小家”利益和便利,无视甚至践踏自然、他人和社会的“大家”利益,自然没有生态文明的思想和行为。如果把看似与己无关的“大家”利益当成自我的“小家”利益一样来呵护,有了这种博爱的信仰,才有约束自我行为的道德准绳来规范自己,生态文明才会变成一种习惯。
4.2 建立危机意识
“我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土地肥沃,自然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这种早期教育深深印在我们的孩提时代,使得我们高枕无忧,不必忧虑未来。然而现在,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发、攫取的危机时代和大自然的报复已经降临到曾经使我们引以为自豪的广袤大地。只有意识到资源危机的时代随时来临,才能珍爱身边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才能做到爱护自然,自觉将低碳环保行为渗透到生活的每一细节。
4.3 珍惜自然资源
要意识到我们生活在中国这样的一面临海背靠大陆的幅员辽阔的国家,其实是地理上的天大幸福。由于我国幅员广阔,既有陆地和岛屿,南北经度跨度又大,不出国门便可尽享各地气候、地理的迥异带来的自然资源丰富多彩的植物果实和丰富的矿藏资源,这种生存环境上富饶丰富的地理优势,加之文化上屹立于世界文明前列的悠久文明史,这两种地理和文化上的优势作用决定了我们的大陆民族心态——心胸开阔、养尊处优,缺乏危机意识,所以珍爱自然资源的生态文明意识淡薄。珍爱自然资源,以生态文明的各种行为回报、尊重、爱护自然,维护滋养我们生息繁衍的生态环境的平衡。
4.4 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
以往我们不是融入自然,顺应自然,而是惯于站在与自然的对立面上,使得我们不是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而是千方百计与自然为敌,以战胜自然为荣,这种思想导致了对自然界的掠夺性开发和攫取。所以树立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思想,才能从精神层面、灵魂深处涤荡出热爱自然的清澈情感和情怀。
5 结语
生态文明素质反映了道德素质,缺乏生态文明的国民只能建立纯物质化的国家,而这样的国家当自然资源枯竭之时,就是国民失去生存家园之日。所以,生态文明的建设,应从我做起。
中国经济的每一天黎明都在破晓沉睡中的世界经济,在我们追求物质化的进程中,对自然资源的开采、攫取、消耗和破坏是令人堪忧的现实问题。因此,树立尊重自然、维护生态平衡的理念,做到生态文明从我做起,是我们责无旁贷的神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