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兴国县低产油茶林改造工作思路初探

2012-08-15王和珍方必玉杨清心

绿色科技 2012年1期
关键词:兴国县低产油茶

王和珍,方必玉,杨清心

(江西省兴国县林业局,江西 兴国 342400)

1 引言

兴国县是著名的“中国油茶之乡”,现有老油茶林面积52.3万亩,大部份分布在西北部山区,品种繁杂,树龄老化,平均亩产油量不足2.5kg,为了更好地发展山区经济,增加林农收入,兴国县在大力发展新造高产油茶基地的同时,着重抓好低产油茶林改造的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1)油茶在兴国县的栽培历史悠久。同治《兴国县志》记:“油茶,一曰木油。兴邑山阜多种茶子,其树坚而叶厚,青翠茂密,凌冬不凋。十一月开花,瓣白心黄,花谢结子,含苞孕实,将一周岁始拾子,剖仁榨油,色味甘香清洁,故曰清油,专入食馔,膏发亦佳。吴人购之,入玫瑰,素馨、兰、桂诸香,为甘油。兴地所产,甲于他邑。商贾收贩,终岁不绝。“兴国现为江西省10个茶油面积、产量最多的县份之一。

(3)兴国县林农有垦复油茶山的传统。按照林农的传统经验,垦复油茶山有条垦、穴垦和全垦3种方法,一般多采用条垦,每年或间年进行一次。1950~1955年,年平均垦复油茶山1235hm2,抚育幼林320hm2。1955年县人民委员会把垦复油茶山列入各乡工作内容之一,并贯彻“多收多留多食,少收少留少食,不收少供”的油料统购统销政策。当年发放垦复油茶山无息借款32 816元、补助款4 400元和补助粮39 700kg。1953~1963年,抚育幼林7 350hm2。1956~1985年,年平均垦复油茶山27 500 hm2,抚育幼林11 569hm2。

(3)原有的老油茶林已都沦为低产油茶林。20世纪80年代末期始,由于众多方面的原因,油茶林逐渐被淡出人们的视线。大部分林子没人耕管,被杉、松、杂灌侵蚀,导致面积萎缩,产量严重减少,就连传统的铲山也鲜有出现。

2 兴国县油茶产业分析

2.1 加强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油茶产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县里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的“兴国县油茶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分管副县长和县林业局局长任副组长,县委办、政府办、林业局、发改委、财政局、扶贫办、农业局、农发办、水保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

由农工部牵头加强对工作的调研,参加调研人员为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主要负责人、企业代表、大户代表和科技代表,并于每季度底召开调研工作会,通报本季度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安排下季度工作。

2.2 加强油茶产业工作的建设与管理

为确保油茶产业工作的成效与质量,建立了相应的工作监管责任制和责任追查制度。每个乡(镇)长为本项目第一责任人、林管站站长、县林业局挂点技术员为第二责任人,工作未达标的乡(镇)取消本地年度农口考核评先资格,挂点技术员年度业绩考评为不称职。

为确保每年度工作任务的完成,在管理中执行公示制(项目实施地点、面积、业主、资金发放等在本乡公示半个月以上),招投标制、合同制和监督制,并将检查结果在季度调度会上通报)。

3 兴国县油茶低产林改造主要技术要点

3.1 清理林地

清除油茶林中的杂灌,挖除老、残、病油茶树。在清理林地的同时,如油茶林过密,应进行合理疏伐,使株间保持良好的透光度,林分郁闭度控制在0.7~0.8之间。凡是混生杉、松、木荷、枫香等非油茶树种的油茶低产林,由于林地被这些树种遮盖,油茶树冠受压,通风透光不良,病虫增多,地下部分混生的树木根系强悍,吸肥抢水,油茶根系生长受到阻碍,因而油茶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产量极低。

3.2 林地垦复

通过挖山垦复,清除林内杂草,增强土壤保水、保肥和抗旱能力,促进油茶生长。油茶垦复的方法可采用全垦、带垦、穴垦、阶梯式垦、壕沟抚育等方式。不论采用哪种方法都应以搞好水土保持为前提。因此,要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形、地势、林地状况和经营方式采取相应的垦复方法。

3.3 整枝修剪

清除病死枝、下脚下垂枝、徒长枝等,对树体过高的打顶回缩,培育合理的树形结构,促进新梢萌发。

3.4 合理施肥

油茶的生长、抽根、开花、结实对氮、磷、钾的需要量较大,但土壤中的含量却并不多。据研究分析:油茶每生产100kg枝叶,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0.9kg、磷0.22kg、钾0.28kg;每结100kg茶果,要从土壤中吸收氮素1.11kg、磷0.85kg、钾3.43kg。仅靠土壤中的自然养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增施肥料,给土壤增加氮、磷、钾的含量。只有不断地给土壤增加肥料,提高肥力,才能加速油茶的生长发育,为高产稳产奠定可靠的基础。所以,改造油茶低产林,施肥是一条重要的措施。根据油茶年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对肥分的要求,适时施肥,科学施肥,增加土壤养分,促进油花林生长。

油茶施肥以有机肥为主,辅以化学肥料。因为有机肥料本身就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钙、镁、硫等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养分比较全面,而且来源广、种类多、成本低、效果好。有机肥料包括人畜粪尿、绿肥、厩肥、饼肥、垃圾、堆肥、杂草以及各种秸秆等。施用有机肥不但肥效持久,且能改良土壤结构。施用有机肥不仅肥效持久,而且能改良土壤结构。在施用有机肥中适当地加入磷肥效果更为明显。据试验表明,低产油茶林施厩肥并增施磷肥效果非常明显,而单施钾肥则几乎不起作用。在对老油茶林中进行施用草皮泥、桐枯、茶枯、菜枯、磷肥等几种肥料的对比试验,结果证明,无论施用哪一种农家肥,对老油茶林的生长发育都有较明显的效果,其中,施用磷肥和菜枯的效果最好。

3.5 间密补稀

根据兴国县油茶产区多年栽植的比较,以及油茶的生态学与生物学特性,一般来说,土壤深厚肥沃的林地宜稀,林地贫瘠的要密一些;山脚宜稀、山顶宜密;平坡宜稀、陡坡宜密;霜降品种类型宜稀、寒露的品种类型宜密。在一般情况下,60~80株/667hm2比较合适。对挖除老残病油茶树后的稀疏、空隙地,选择高产优良品种进行补植,所选品系应与现有保存油茶林的花期一致。根据坡度情况,适地采取挖竹节沟的办法,保水保土保肥。

3.7 病虫害防治

油茶低产林的病虫害防治应从整个生态系统出发,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以营林技术措施为基础,生物措施和药物防治相结合,进行综合防治。

猜你喜欢

兴国县低产油茶
油茶种植技术措施与油茶作物发展前景分析
油茶种植市场展望及营造林技术探究
低产枣园如何改造
弟弟会爬啦
家乡的油茶
林下种植低产林改造的技术措施
赏花海
兴国县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补贴制度改革探讨
关于鸡东县国有林场低产林改造的要点
新兴县老促会组织老区村油茶种植户到罗定学习取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