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物流产业外部融合研究
2012-08-15刘爽
刘 爽
(天津中医药大学 人文管理学院,天津 300073)
1 物流产业融合概念
1.1 产业融合定义
产业融合起源于数字技术的出现而导致的信息行业之间的相互交叉。狭义上的产业融合是为了适应产业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广义上的产业融合是指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内的不同行业通过相互交叉、相互渗透逐渐融为一体,形成新产业属性或新型产业形态的动态发展过程[1]。
1.2 物流产业融合的内涵
物流业是新兴产业,它的出现正处于我国产业发展产业调整的新阶段。物流业的产生本身就是产业融合的结果。现代物流业是新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而产生的一个新的产业,它包含交通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传统的产业,同时,它通过信息技术、网络系统等先进的技术把传统的交通运输业、仓储业、流通加工业等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服务产业。这也是目前学者们对物流业产业融合的普遍认识,本文将其定义为物流产业的内部融合。目前,已有的研究基本上都是针对物流产业内部融合开展的,如邢华(2008)、江平(2004)、白雪洁(2005)等分别研究了物流业内部产业融合的趋势、方式等内容[2-4]。
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各个行业对物流服务的需求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因此需要物流服务行业不断的通过市场的细分与定位,逐步形成与各个产业紧密结合的,专门为某个产业服务的专业化物流系统。这是在物流业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市场需要而产生的产业外部融合的发展趋势,通过专业化的服务,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满足各个产业对物流服务的差别化需求。此即本文提出的物流业产业融合的第二层含义,也是物流业未来创新发展的趋势——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外部融合。
2 物流业外部融合的基础
产业融合往往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的特征和市场需求,使得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产业界限重划。亚当·斯密指出:分工使得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马克思也在《资本论》中继承和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分工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强调了协作的意义。物流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同样发生在物流业与各个产业的边界和交叉处,是分工基础上的协作,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发生外部融合是与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相一致的。
2.1 服务型经济的发展
20世纪中期以来,世界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工业革命以来一直在西方国家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制造业的比重在逐渐降低,与此同时,服务部门蓬勃发展,全球经济正在进入服务经济时代。
服务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第三产业的总量的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表现为服务业内涵的延展,随着经济与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的服务行业被创造出来。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常务副会长丁俊发,在2007年7月深圳国际物流博览会物流主题论坛上,提出了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概念,指出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就是改变制造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商业运作模式,把企业非核心竞争力的活动全部或大部分外包,做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第二产业的“第三产业化”本身就是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本文认为,随着服务经济的发展,不仅第二产业需要“第三产业化”,第一产业同样需要“第三产业化”。最终消费者在获得产品的基础上,享受更好的服务,同时,也推动第一产业、第二产业更好的发展。
2.2 分工深化与协作加强
分工与协作是对立统一的,有分工就有协作,分工越是发展,生产专业化程度越高,协作也就越加密切。分工协作的产生和发展,可以使生产资料得到更好的利用和节约,促进生产力诸因素得到更有效的结合,在短时期内完成某种工作,降低单位产品的劳动消耗,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现代物流的发展是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的产物,物流的分工与协作的演进正是分工深化与协作加强的结果,是人们为降低专业化分工产生的交易费用和获取由分工产生的报酬递增的一种表现形式。
2.3 公共平台的建设
物流公共平台的建设包括运输网络的建设和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输网络包括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等各种运输网络的建设,建设一个结构合理、四通八达的现代化综合运输体系是物流产业提高运作效率的基础。物流信息平台的建设则能为物流企业获取各种信息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 物流业外部产业融合的动因分析
物流业产生外部融合的趋势,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相关产业出现产业之间的融合一样,既有物流产业内部的特性及发展的原因,也受外部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
3.1 内部动因
物流产业特性决定了物流产业会与其他产业出现融合趋势。物流业是复合型服务业,它为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发展提供运输、仓储、流通加工等服务,对国民经济各个产业的影响广泛而深远。
物流业的产业关联特性也决定了其产业融合的发展趋势。产业间的关联性和对效益最大化的追求是产业融合的内在动力[5]。根据对1997年、2002年和2007年的我国投入产出表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可以发现:1997年的32个产业部门和2002年的41个产业部门中,只有废品废料与物流业没有直接前向联系,而到了2007年,所有的产业部门都与物流业有直接前向联系。物流业的发展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各个产业的发展中去,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动作用。
3.2 外部动因
3.2.1 物流服务的广泛需求推动物流业外部产业融合
物流产业是基础性产业,物流服务需求来自于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部门及各个行业,通过对2007年的投入产出表42部门表进行分析,发现物流业在为国民经济所有的产业部门提供服务,尤其是建筑业、化学工业,金属冶炼及延压加工业,农业,批发零售业等产业部门。物流服务的需求具有分散性的特征,一方面,物流服务的需求分散到各个行业中,很多行业对物流的需求是独特的,其关注的利益点是有区别的,但是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服务大多是粗放型的,服务的针对性差,尚处在主要提供无差异化产品的大量生产时期,很难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幅员辽阔,经济发展不平衡,物流的发展也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物流资源丰富,西部内陆地区物流资源贫乏,城市的物流资源丰富,广大农村地区的物流资源贫乏,这会进一步加剧经济的两极分化。这种物流服务供给的地域性和集中性与需求的大量分散性显然是矛盾的,为解决这一矛盾,催生了物流业与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融合。
3.2.2 科学技术进步推动物流业外部产业融合
物流业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物流企业服务各行各业的能力在不断地加强,也起到了加速物流产业与国民经济各个产业融合步伐的作用。
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使替代性或关联性的技术、工艺和产品出现,继而通过渗透扩散融合到其他产业之中,从而改变了原有产业产品或服务的技术线。因而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生产成本函数,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动力;另一方面,科技进步改变了市场的需求特征,给原有产业的产品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从而为产业融合提供了市场的空间。重大技术创新在不同产业之问的扩散导致了技术融合,技术融合使不同产业形成了共同的技术基础。并使不同产业间的边界趋于模糊,最终促使产业融合现象产生。
4 物流业外部产业融合的路径选择
4.1 物流业与农业相融合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举足轻重。农产品物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同时,农产品物流在量上要求越来越高,增值潜力巨大。在质上,农产品物流需求特殊,要求绿色化——在物流过程中做到不污染、不变质。加工型农产品的附加值较高,利润空间也比较大,在物流过程中提供增值服务,如农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加工配送等服务,将不断提高农产品价值。农业产业化发展离不开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落后的农产品物流已经越来越成为我国农业发展中的瓶颈。农产品物流的专业化将会推动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体系的建立和发展,促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真正实现农业现代化。这对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都是很有意义的。
4.2 物流业与制造业相融合
我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0%左右,我国的工业化阶段还将持续较长的一段时间。在国民经济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对物流的消耗量是最大的,其中工业生产资料产品占75%,工业品物流总值占社会物流总值的85%以上。对制造企业来讲,物流时间约占全部生产流程总时间的90%;采购与物流成本约占总成本的90%;而物流与销售利润也占总利润的90%。因此,物流成本的节约是第二产业的利润源泉。制造业规模较小的时候,制造业普遍采取“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组织模式,即制造企业自身承担原材料采购、产品制造、商品销售以及物流等所有活动,但由于规模的扩大、竞争和专业化分工的加剧,企业因为资源约束不得不将物流等业务外包,由此产生了制造、物流等活动的相对独立。到了生产相对发达的今天,制造与物流的独立掩盖了他们之间的联系,降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交易成本、加快制造业与物流业的产业融合成为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4.3 物流业与建筑业相融合
建筑业作为第二产业的一个分支,对物流服务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建筑业一直是物流服务的主要对象,通过对1997年(33部门表),2002年(42部门表)和2007年(42部门表)的投入产出表进行计算分析,各年物流业对建筑业的直接分配系数在所有部门中都是最高的。物流业每产出1万元产品和服务,作为中间产品投入到建筑业中的部分由1997年的1 116元上升到2007年的1 461元。作为物流服务的一个主要吸纳者,应积极推进物流业与建筑业的融合,形成建筑物流业,从而更好的整合资源,提高服务水平,降低服务成本。
4.4 物流业与房地产业融合
2003年,有物流地产老大之称的美国普洛斯公司登陆中国,给我国带来了物流地产的概念。我国物流园区和物流房地产的发展是随着物流企业逐步走向市场化、商业化后,才被逐渐认识和接受。“物流地产”是根据顾客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地点,建成物流园区及相关设施后,再转租给客户,而开发商通过产权的转让或收取租金等形式来回收投资成本和获取利润。物流地产业的发展为我国地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目前,我国物流园区建设的热潮退却,逐渐走向理性化阶段,物流地产业的发展也将被赋予全新的含义,未来的物流地产也将逐渐的由建设型转向服务型,为物流园区的运作保驾护航。
4.5 物流业与金融业相融合
物流金融是指在物流活动中,结合金融工具的使用从而使物资流通产生价值增值的活动。物流金融是一种金融创新,是正处于旺盛成长期的金融创新业务。物流金融有多种表现模式,如提供质押、担保、垫资或者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多种模式的融合。在国外,已有比较成功的物流金融的先例,UPS作为一个物流公司,它不仅经营传统的物流业务,同时它的一个子公司专门从事的是提供整合的融资产品及服务,具体内容有:物流财务、租赁服务、环球贸易融资、付款解决方案和保险服务等一些相当于金融职能的业务。这种物流与金融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产业融合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未来物流金融服务的方向。
5 结束语
产业融合是我国物流业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变革。产业融合,突破了物流业与其他产业原有的技术、市场和业务边界,使得他们之间的产业边界和产业分工界限日益模糊,从而形成新型物流业业态。随着产业融合越来越普遍,它还将导致物流业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关联、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和产业区域布局等方面的根本变化,最终对整个经济与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1]厉无畏.产业融合与产业创新[J].上海管理科学,2002(4):4-6.
[2]邢华.物流业网络融合的三种模式与创新[J].经济管理,2008(6):61-66.
[3]江平.物流业的现状及其产业融合发展趋势[J].市场周刊,2004(12):42-43.
[4]白雪洁.产业融合影响物流业市场结构的路径及企业的应对策略[J].物流技术,2005(10):131-134.
[5]陈柳钦.产业融合的动因及其效应分析[J].西南金融,2007(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