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少奇在中央苏区的企业反腐倡廉思想和实践

2012-08-15罗超群

黑龙江史志 2012年16期
关键词:苏维埃中央苏区刘少奇

罗超群

(刘少奇同志纪念馆 湖南 宁乡 410600)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不久,针对中央苏区存在着贪污浪费、官僚腐化、党员干部生活腐化堕落等腐败现象,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反腐倡廉斗争,从1932年开始一直持续到红军长征。在这样的大环境中,1933年初刘少奇到中央苏区后紧跟党的步伐在企业中开展反腐工作。刘少奇在中央苏区工作的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从苏区工厂企业入手,在经济上进行了反腐倡廉。

一、见微知著,经办企业贪污腐败案

中央苏区的贪污腐败,对苏维埃政府的革命事业产生了不利影响,使党和政府的形象遭受到损害,“不但是苏维埃财政经济的损失,并且足以腐化苏维埃工作人员,使他们对工作失去热忱与振奋精神的元素。”[1]临时中央政府及时发现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开始在各苏维埃机关、地方武装和企业单位中开展检举运动。毛泽东作为苏维埃政权的主席,对贪污腐败态度坚决、立场坚定。当查办贪污腐败案件遭遇阻力时,他当场表态:“腐败不清除,苏维埃旗帜就打不下去,共产党就会失去威望和民心!与贪污腐化作斗争,是我们共产党人的天职,谁也阻挡不了!”虽然毛泽东等领导人对此高度重视,但苏区国有工厂企业中的贪污腐败仍亟待解决。

在来苏区前刘少奇就被任命为中央工农检察人民委员部委员,他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惩治腐败,积累了一定的反腐经验。他到中央苏区后,针对国有工厂企业中存在的经济贪污腐败问题,进行了严厉打击,查办了几十起工厂企业中的贪污腐败案,为维护革命根据地政权的廉政风尚作出了贡献。

1933年春,刚到中央苏区的刘少奇查办了肖伦海一案。肖伦海是中央造币厂的会计。刘少奇派出调查组对中央造币厂的账目进行清查后,发现肖伦海在一年多的时间内,采用欺上瞒下、自造票据、做假账等非法手段贪污公款千余元,另外还有近千元的其他经济问题。经全总中央执行局裁判部起诉,肖伦海受到苏维埃临时最高法庭判处有期徒刑8年。

通过肖伦海一案,刘少奇敏锐地察觉到苏区工厂企业中贪污腐败问题的严重。鉴于苏区国有工厂企业对革命事业至关重要,腐败问题必须严厉打击。为此,刘少奇组织人员对苏区企业进行了为期四个月的调查。调查结果证实了他的猜测,苏区企业中一部分人员存在严重的贪污浪费问题,用工制度上也存在问题,一些人未经严格审查就进入了苏区工矿企业。

为了惩治腐败,刘少奇领导苏区工会与工农检察部、少共中央取得联系,从中抽调力量组成“轻骑队”开展调查。轻骑队成立之后,刘少奇亲自带队在中央印刷厂、军委印刷厂、中央造币厂发动群众、组织力量进行检查。在群众的检举和配合下,检查结果:中央印刷厂会计科长杨其兹贪污170余元,中央造币厂会计科长凌全香贪污210余元,军委印刷厂会计科长路克勤贪污40余元。苏维埃临时最高法庭根据苏维埃中央政府制定颁布的《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等工作守则,分别判处杨其兹、凌全香、路克勤三人有期徒刑1年、1年半、半年。

刘少奇组织的这次苏维埃工矿企业大检查,共查出中央直属工厂及省、县企业贪污浪费案二十多起,使苏区企业的贪污腐化之风得到遏制。

二、加强企业管理,减少企业浪费

刘少奇在苏区国有工厂企业所进行的为期四个月的调查,不仅发现了企业中存在的经济腐败问题,同时也发现了工厂管理体制、产品质量、浪费严重等方面的问题。他在《论国家工厂的管理》一文中指出:“兵工厂做的子弹,有三万多发是打不响的。造币厂花了二千多元做了一副机器完全用不得。材料的浪费,达到完全不可容许的地步、中央印刷厂独印一期《红色中华》浪费油墨超过实际需要一倍以上。买来的电油一百多筒是空的。”[2]

刘少奇深入地分析了苏区工厂企业中浪费严重的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浪费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他认为苏区工厂企业浪费严重,一方面是反革命分子的破坏和捣乱,有流氓落后分子和混蛋的怠工、偷懒与对工厂的故意损害;另一方面是经济机关、工厂管理机关的官僚主义领导,对破坏者和一些工人的纵容,没有规定与执行劳动纪律,没有科学地组织生产与计划生产;再就是工会工作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在管理和计划生产方面毫无经验,没有很好地发挥协助和监督作用。[3]为加强对苏区企业的管理和减少浪费,刘少奇从苏区工厂企业必须为苏维埃政权、为革命战争、为人民的生产生活服务出发,提出了要在工厂中建立完全的个人负责制,要明确规定工厂中各科科长与各生产部门主任的权利和责任,要设立检验生产品的机关,要制定完备的工厂规则,提高工人的劳动纪律,要科学地制定生产计划,进行工资制度改革,加强工会组织在工厂中的协调作用。[4]刘少奇的设想,有一部分在他主持制定的苏维埃工厂的管理条例之中得以实现。他亲自主持制定了《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苏维埃国有工厂支部工作条例》等,系统地提出了以建立工厂厂长负责制为核心的企业管理体制,也提出了如何节约原料,减少浪费的措施。在这些管理条例中刘少奇提出了组织生产模范队、建立经济核算队等方法来节约成本,减少浪费,指出“把能按厂规上工下工,完成每个生产数量,节约原料,质量最好,经常为工人模范的分子,组织在模范队里面。在各部门组织善于想尽一切方法发明各种节省时间、人力与原料等办法的分子到经济核算队中,以节省的办法应用全厂,工厂可将节省项下若干为奖励金或名誉奖。”[5]为了节约成本,他在《苏维埃国有工厂管理条例》中规定“厂长不执行上级命令,或浪费金钱物料,或使工厂受到重大损害者,须受刑事处分。”[6]除了对厂长严加要求外,同时还在国家工厂里建立经济核算制度,按月规定生产计划,与财政结算,按月将生产计划的实行情况,详细报告上级机关。此外,工厂必须详细规定三月、半年以至一年内生产计划,完成生产计划和减少成本费,是国有工厂管理的最大任务。

通过上述措施的贯彻实施,苏区企业面貌焕然一新,原料等其他生产成本的浪费大大减少,苏区的生产建设出现了新的局面。

三、廉洁自律,动员企业工人节约,一切为革命战争

刘少奇一贯廉洁,在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担任窿外主任时,一些工人向代表建议,要让刘少奇等俱乐部负责人每月拿200元的生活费。主任团的同志向他询问意见时,他不加思索坚定地回答:“只要15元,我们是工人代表,不能和资本家比,何况工人的生活还很苦。为了革命,我们更应该和工人一样同甘共苦,就是将来打天下,生活好了,干部也不能特殊呀!”到中央苏区后,刘少奇也是如此。

当时中央苏区物资极度匮乏,为节省开支,党和苏维埃政府发出“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号召,[7]广泛开展节省运动。为了千方百计地节约粮食,支援前线,当时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人员粮食供应标准较低,但还是自觉地每人每天节约二、三两米去支援前线,当地的苏区干部都“自带干粮来办公”。刘少奇作为苏区干部之一,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廉洁奉公,不搞特殊化,始终与工作人员一样过着清苦的生活。

在前方战事吃紧、粮食供应最困难的非常时期,后方非战斗人员半干半稀只吃两顿饭。1933年10月的一天中午,担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长的杨志诚找刘少奇汇报工作,那会正是午饭时间,可找来找去就是不见刘少奇的踪影。有人还嘀咕:“人家是委员长,说不定在吃小灶吧?”后来几人分头去找,最后在伙房后面的小灶间里找到了他,只见他正在吃用清水煮熟的番薯叶子。大家大为惊讶,被他深深感动。

刘少奇的清廉,为苏区的工人们树立了榜样。苏区工厂企业的各级工会在刘少奇“一切给予革命战争”的号召下,开展了“节约一切为了革命战争”的活动。工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全力支援前线。据不完全统计,1934年苏区工人献给前线的草鞋四万多双、麻草鞋九千多双,苹果八千九百余担,衣物三千九百余件,肉类七千多斤,各级工会还协助政府筹集了大批粮食,有力地支援了前方的需要。

刘少奇在苏区的反腐倡廉实践,不仅有利于加强和巩固苏维埃政权,促进苏区经济的发展,为革命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物质保障,对今天国有企业的反腐倡廉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历史借鉴和思想启迪作用。

[1]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毛泽东著作专题摘编,下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

[2][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华全国总工会编.刘少奇论工人运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88.

[5]苏维埃国家工厂支部工作条例.1934年4月21日.

[6]苏维埃国家工厂管理条例.1934年4月10日.

[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猜你喜欢

苏维埃中央苏区刘少奇
苏维埃运动在湖南
赣州市审计局组织干部职工参观《中央苏区青年运动史》图文展
刘少奇与中国共产党
刘少奇在安源过春节
广东原中央苏区参照西部政策的来由
做好革命老区中央苏区脱贫奔小康工作
刘少奇:不忘初心 对党忠诚
刘少奇:求真务实,反对形式主义
川陕苏维埃铜币伪品现状分析
戈尔巴乔夫民主化改革失败原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