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能力建设解析
2012-08-15吴铮
吴 铮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 哈尔滨 15000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各级政府部门所面临的一项战略任务。认真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深化档案信息服务,对于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快档案馆由“国家模式”向“社会模式”的转变进程,建设公共档案馆、提高公共档案馆的信息服务能力、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公共档案馆肩负着为党和政府的决策服务、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为社会公众服务的多重职能,具有得天独厚的档案信息服务优势。然而,受传统档案馆管理与服务模式的影响,公共档案馆的信息服务工作受制因素较多,这种现实状况决定了公共档案馆建设必须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这一时代主题开展:
1、以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为重点,逐步形成惠及全民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这是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基本任务
公共档案馆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在于其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公共档案馆开展信息服务的量多面广,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解决民生问题等不可或缺的内容和手段。因此,在公共档案馆建设过程中,要适应时代发展需要,改变自我封闭、过分强调政治性与保密性、忽视社会公众档案信息需求的思维定式,奉行以人为本、贴近社会公众需求的公共服务理念,关注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通过网络化、信息化和数字化平台,开展以人性化、个性化为主要特征的档案信息服务,逐步形成具有公共性、普惠性和社会公平特点的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体系。
2、加强和改进公共档案馆的管理机制,完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促进社会协调发展,这是公共档案馆建设的重要目标
公共档案馆脱胎于传统档案馆,面临着管理设施简陋、工作环境窘迫、服务手段落后等诸多困难,已不能很好地适应建设公共档案馆、完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的发展需要。必须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社会信息需求与信息公平的现实要求,加大投入,改进公共档案馆管理机制、改善档案信息服务设施条件、完善档案信息服务体系,使公共档案馆尽快地真正了解社会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尽可能多地建立服务窗口,利用一切有效方式,面向社会公众开展更加集中、规范、系统、权威、有效的档案信息服务,充分发挥公共档案馆对社会协调发展的积极促进作用。
3、创新公共档案馆信息服务管理与信息服务方式,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这是公共档案馆建设的关键环节
建设公共档案馆要以提高档案信息服务效益和质量为中心,适应社会公众的信息需求,不断丰富档案信息资源,拓宽收集档案资源的渠道,夯实参与社会管理与开展档案信息服务的基础。为此,公共档案馆不仅要注意优化以管理公共事务为职能的国家机关宏观层面的国家档案资源,更要关注与社会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微观层面的社会档案资源。通过丰富与整合各类相关的档案资源,完善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决策机制、创新公共档案馆档案信息服务管理与档案信息服务方式,力求以最低廉的“成本”,向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高效、方便快捷的档案信息服务,实现在服务中实施管理、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的目标。
[1]刘金树.关于公共档案馆服务方向的思考.中国档案报,2007年1月11日.
[2]张锐.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的档案信息服务.档案学研究,2005(6).
[3]孙爱萍.非国有档案信息资源管理研究.档案学通讯,2005(1).
[4]王改娇.公民利用档案的权利研究.档案学通讯,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