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俄苏文学对维吾尔族诗人黎·穆塔里甫创作的影响

2012-08-15杨曦瑶

黑龙江史志 2012年3期
关键词:诗歌文学创作

杨曦瑶

(喀什师范学院 新疆 喀什 844006)

20世纪的维吾尔文学是从古典形态向现代形态转型的文学,经历着思想文化的大交汇和大冲撞。维吾尔族文学中不仅有接续着古典主义传统创作出的作品,而且也有受到俄苏文学的影响而创作出的著作。穆塔里甫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穆塔里甫是维吾尔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积极的倡导采纳异质文化。自五四新文学将目光首次投向俄苏文学之日起,在文学“为人生”理念的驱动下,与内地现代作家一道,自觉地从师于俄苏作家。深受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马雅可夫斯基等作家的影响。终生致力于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创作。

一、地域、环境影响

1.内部条件影响

黎·穆塔里甫出生于伊犁这一特殊的地域,由于伊犁与俄苏地理上的毗邻关系,不同型的文化有了交流和碰撞,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俄罗斯文化风靡伊犁,这就在一定程度上为他后来创作思想受俄苏文学影响奠定了基础。

穆塔里甫先后在伊宁的塔塔尔小学和俄罗斯中学就读,在其学习期间,他学会俄文,对他阅读大量的普希金、莱蒙托夫、托尔斯泰等俄罗斯古典作家的作品提供了很好的先决条件,同时他也熟知了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苏联作家的作品。从他们的文字上汲取了俄苏文化的养料,这对他接受外来的俄苏文学提供了开拓性的优势,并在诗人以后的创作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2.外部环境影响

穆塔里甫后期在迪化(今乌鲁木齐)读书、工作期间,正处抗日战争时期,接触到了一批优秀的共产党员以及他们的爱国主义进步思想,对诗人思想的提高和创作的融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文学不论是在形式上还是在精神上都深受俄苏文学的影响,但在具体推动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生长的基质。穆塔里甫的创作也不例外,在受俄苏文学熏陶的同时将身处的现实环境融合到其创作中,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创作形式。

二、文学精神影响

在五四时期俄苏文学倍受关注,原因主要在于它的积极主动关注人生的倾向和深切浓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与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使命感、责任感以及他们既有的文学观相一致。作为中国抗日救亡运动重要部分的维吾尔地区,受俄苏“为人生”文学倾向的影响,近半个世纪的借鉴乃至模仿,逐渐使许多作家的写作理念、习惯和方式都留下了俄苏作家的痕迹。

面对着社会的黑暗、劳动人民的悲惨境遇以及一系列的反帝反封建斗争、抗日战争、三区革命的斗争,黎·穆塔里甫用他那锋利的笔写下了大量充满战斗激情的作品,在激励人民群众进行反抗斗争、鲜明地表达爱国主义深情的同时,对现实社会的黑暗与残酷统治进行了侧面的深刻批判。如在《我们在战斗》中黎·穆塔里甫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现实问题的敏感所达到的思想高度并暗示着批判是以拯救为目的的:

“我们在向旧世界辞行,

在与封建迷信抗争,

步步都在和它拼命。

因此,

在我们的祖国,前途象开了花。

……

我们所盼着的解放,

它永远会给我们光明,

会给受难者敞开幸福的大门。

……”

在受俄苏作家的著作影响下,深重的道德感体现得尤为突出,对被欺凌的弱者、对受苦受难的人民大众寄予真挚的同情与悲悯,对社会的不公平现象进行猛烈的批判。诗人以深沉的忧患意识关注祖国蒙受的苦难,热情歌颂伟大祖国,激励各族人民进行民族解放运动的斗志。对自由解放、幸福生活的强烈向往和追求,使文学能够真正担负起反映生活和创造生活的重任,使他的作品呈现为时代精神、革命内容、艺术表现的很好结合。

三、创作方法的影响

俄苏文学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创作思想上,而且表现在创作形式上。在20世纪维吾尔文学史上,不乏维吾尔族作家把俄苏文学模式融合到自己的文学创作当中,从而创造出别具特色的文学样式。维吾尔族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杰出诗人黎穆塔里甫就是其中之代表。

1.诗行格式上的影响

穆塔里甫部分诗歌明显脱胎于马雅可夫斯基所创的“阶梯式”诗歌,如马雅可夫斯基的《把未来揪出来!》

“战争

不止是

光让你

拿着机枪

在战线上奔跑。

家庭和住所的

攻击

对我们的

威胁

也不小。”

马雅可夫斯基独创的“阶梯式”诗歌节奏铿锵,有很强的节奏感,能够很好的增强诗句的气势,准确的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受俄苏文学、马雅可夫斯基的影响,穆塔里甫对诗歌也进行了分行处理,如《解放的斗争》中:

“我们在浪涛中

没有畏缩,

没有后退

只有向前猛冲。

……”

阶梯式诗歌通过分行格式,强化了诗歌的节奏,读起来感觉铿锵有力,运用惯常的词语发掘出崭新的表现力。相比于其它形式的诗歌而言不是一种僵硬的固定格式,在阶梯式的整齐节奏下,诗句富于变化,同时增强了诗歌的战斗力和感染力。穆塔里甫还创作了如《来吧,春天》、《我们的买买提——为儿童节而作》、《解放的斗争》、《中国女儿——热合娜命令三月之风》等阶梯式诗歌,以其强烈的节奏感表达了高昂了时代精神。

2.题材上的影响

维吾尔古典诗歌深受阿拉伯、波斯文化的影响,创作倾向于以爱情、民俗等题材为主。而穆塔里甫在社会大背景之下,放宽视野,积极倡导异质文化的交融,并积极主动地紧跟时代的步伐,抓住现实的脉搏,创作出大量有关于社会现实、时代进程的著作。如《学习吧,青年》中写到:

“人类仿佛是新陈代谢的枝叶,

他的头脑又比一切都锐敏。

你要仔细观察,要善于思考,

时代喜欢的是中国的新生。

……

青年,你是雷电,你要象电一样爆发!

这是你的韶华时辰,学习啊,努力学习!

……”

这种文学倾向在主要受中国社会的性质、状态和特点制约的同时也表现出俄苏文学中现实主义的一些特点。穆塔里甫取现实而避古典是由于当时政治形势的迫切需要——抗日战争、三区革命等,诗人用尖锐的笔作武器,呼吁大众追逐时代的步伐,用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从而从更高一个层面反抗战争、侵略。

3.结构上的影响

19世纪二三十年代,俄苏文学与维吾尔文学的频繁交流、影响,使得文化交流的步伐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对外来文化的接受而不断加快。无论是从作家自身还是他们的文学作品,都能够清晰地折射出俄苏文学对中国现代文学的深远影响。

俄罗斯诗歌结构善用相同或相近的诗句对称呼应的手法,被称为“对称诗行”。从穆塔里甫的诗歌结构上依旧能看出俄罗斯古典诗歌结构的痕迹。像莱蒙托夫著名长诗《天魔》东方故事、第一部中的1.中写到:

“那时候,奔驰的慧星

喜欢用亲切致意的微笑

和他互表衷肠;

那时候,他贪婪地求知

透过万三古的浑浊

观察遗弃在太空中

成群结队游荡的星光;

那时候,他有信念,有爱心,

是造物主头胎的幸运儿郎!

那时候,他不知仇恨,不知怀疑,

一连串无为而空泛的世纪

……”

莱蒙托夫的诗歌除了描写热情之外,隐约可见人民群众反对暴政和各种奴役者的斗争历史,还热烈地保卫着人类自由的权利及无限制享用自由的权利。《天魔》这首诗在诗的神话性本质之中发展着悲剧,诗中“那时候……”重复出现四次,就如穆塔里甫的诗歌《我这青春的花朵就会开放》中每节都以“假使……”开端:

“假使我们能够不断地英勇地斗争再斗争,

那时我青春的花朵就会开放。

假使我们敢于顽强地背叛陈旧的人生,

那时我青春的花朵就会开放。

假使帝国主义从地球上绝了根,

一切被压迫者从生活里看到远大前程,

大踏步地向着幸福的未来迈进,

那时我青春的花朵就会开放。……”

再例如,诗人帕斯捷尔纳克的《冬夜》中有诗句:

“白白的白白的雪花

铺天盖地地飘。

台上的蜡烛在燃烧,

蜡烛在燃烧。

雪花像夏天的蚊子

成群扑向火苗,

院里的雪花一片片一片片

落满窗棂犄角。

风雪在玻璃窗上绘出

各种花纹与棱角。

台上的蜡烛在燃烧,

蜡烛在燃烧。

……

一切都在茫茫的雪中

消逝掉了。

台上的蜡烛在燃烧,

蜡烛在燃烧。”

这首诗中,诗句“台上的蜡烛在燃烧,蜡烛在燃烧。”在隔一节重复出现。同样地,穆塔里甫《列宁是这样教导的》中每一小节都是以“是他教导了我们”结尾。这首诗是既在思想内容上也从结构上对俄苏文学影响的诠释。

黎·穆塔里甫在20世纪30年代末走上中国文坛,用他短暂的一生书写了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怜惜,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无情的批判了社会的腐朽,统治的黑暗。他的作品无论从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批判统治的深度还是创作的形式都深受俄苏文学的影响,根据当时中国的现实社会环境而取其所长避其所短,将自己与俄苏文学的文化所长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大量具有文化特色的作品,为广大人民大众在意识形态上敲响警钟,为维吾尔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阿扎提·苏里坦,张明,努尔买买提·扎曼.二十世纪维吾尔文学史.新疆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

[2]刘文飞.俄国文学大花园.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3]陈建华主编.中国俄苏文学研究史论 第一卷.重庆出版社,2007年4月.

[4]陈国恩等著.俄苏文学在中国的传播与接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8月.

[5]张世荣,杨金祥,编.黎·穆塔里甫诗文选.新疆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

[6]祁晓冰.俄苏文学对黎·穆塔里甫创作的影响

[7]祁晓冰.维吾尔族现代诗人黎·穆塔里甫与俄苏文学.

[8]樊星.俄苏文学与20世纪中国文学.

猜你喜欢

诗歌文学创作
诗歌不除外
我们需要文学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一墙之隔》创作谈
诗歌岛·八面来风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