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乾隆朝京旗回屯拉林阿勒楚喀
2012-08-15陈国桂
陈国桂
(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清朝定鼎北京,规定旗人完全以军事为业,严禁从事其他各业。生活所需全部由国家供给,并相继建立了份地制度和粮饷制度使之生活无虞,全身心地投入军事作战。然而随着八旗兵丁生齿日繁、政府财政拮据。解决八旗兵丁的生计问题便成了当时极为重要的社会问题,康、雍两朝采取了赏赐银两、赎回民典旗地等措施,但其大都是治标之策,收效甚微,无济于事。因此乾隆朝采取了满汉权贵皆视为“绵固久远”的根本大计—京旗苏拉移驻。现对乾隆朝京旗回屯拉林阿勒楚喀进行简单阐释。
一、乾隆朝京旗回屯政策的提出
明清易代,清顺治帝福临率八旗劲旅进入北京,代明而建大清帝国。与此同时,满洲八旗兵丁及其家属几乎都“从龙”入关,清政府为确保统治稳定对所有旗人实行“恩养”政策,在国家财力允许的情况下和八旗人口少的时候,清政府“恩养”旗人的这些措施尚可实行,而当国家财力有限,八旗人口增长迅速的时候就很难实行了。据统计顺治五年全国八旗男丁为34.6931万人,到康熙六十年上升69.6681万人[1]。在70多年的时间内,八旗人丁增加了1倍多。再加之清政府严禁旗丁从事士、农、工、商各业,普通旗丁除了披甲当差外无任何额外收入。伴随着旗人人口的增多,闲散人口的数量日益增加,势必加重家庭生计的困难。乾隆初年,“近京五百里旗地者,已半属于民人”[2]相当一部分中下层旗人已陷入“无钱粮,又无产业,实无糊口之资”[3]的地步了。这种情况表明,旗人生计问题已经恶化到极严重的程度,动摇了清政府的统治根本,引起清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康熙朝开始着手解决,康熙帝曾“发帑金五百四十一万五千余两,一家获赏俱至数百”,但杯水车薪,无济于事,一二年间,荡然无存。四十二年(1703年)又发帑金“六百五十五万四千余两,赏赐兵丁人等”,也同先前一样,立时费尽”[4]雍正帝继位后,也曾多次赏给八旗兵丁钱粮数次。“每次所赏,需银三十五六万两”,可是,兵丁得此银后“不及十日,化为乌有”[5]。雍正帝深有感触地说:“即将仓粮国帑,尽行颁赐,朕固不惜,但使随得随尽,曾不浃旬,逐即荡然,亦何济之有。”[6]到乾隆帝即位时京旗“数十万之众,生齿日繁,聚积京师,不农不贾”[7]优游坐食,成为清廷用国帑、仓粮填不满的无底深渊。
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识之士,舒赫德、赫泰、等他们最先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于是纷纷给朝廷上疏,提出“伏思盛京、黑龙江、宁古塔三处,为我朝兴隆之地,土地沃美,地气肥厚,闻其闲旷处甚多,概可开垦。虽与八旗满洲不可散在地方,而于此根本之地,似不妨迁移居住。且八旗之额兵将及十万,复有成丁闲散数万,老稚者不在内。……由是合计,京师及三处地亩均匀摊给,务使家有恒产,人有恒心,然后再教以俭补,返其初风,则根本绵固,久远可计矣。”[8]此份奏疏可谓入情入理、周密详细。统治者又唯恐将八旗兵丁分散,削弱统治,权衡再三,最后仍然决定把京旗苏拉回屯他们的发祥之地东三省。
二、乾隆朝京旗回屯拉林阿勒楚喀始末
回屯地的选择是京旗移住的基本前提。基于此乾隆六年,清廷派大学士查郎阿勘察东北可耕之地。勘察之后,查郎阿精心挑选,把土地分为上等、次等,共九处可供屯垦,其中最上等为“宁古塔将军所属吉林乌喇东北三百余里,拉林、阿勒楚喀周围八百余里……此地段平畴沃壤,五谷皆宜耕种,江绕其外,河贯其中,而山木丛茂,取资不尽”[9]。乾隆七年五月朝廷批准了他们的奏报。随即钦派户部侍郎与副都统负责移驻前筹办工作。他们首先设置村屯,建盖房舍。每旗设两村屯,八旗设16个村屯,每屯凿4眼井,各设乡长一人。建官署21间,副都统住房36间,协领住房18间,满洲兵住房5000间[10],紧接着分派任务,一、由伯都呐、三姓地方派300名八旗兵丁建造住房,二、划拨土地,派丁代垦。最终排“派吉林乌拉兵八百名,阿勒楚喀兵二百名,驿站夫五百名开垦”[11]。
乾隆九年,移驻的准备工作基本就绪,首批京旗回屯初步确定为1000户,首选那些“务必选派平素守分、持家勤俭之人”及“挑选有妻及独户之人”[12],当年到达拉林750名,第二年又到250名[13]。为便于移驻京旗的管理,于京旗移驻当年设副都统衙署,然而移驻的情况并不理想,乾隆十年十二月,拉林副都统巴尔品向乾隆帝报告了移驻拉林京旗的情况说:“孤寡、年老及十五岁以下不能力作者百余户;年力虽强耕耘未谙,不能尽地利者十六七,力胜耕耘,兼有协助之人者十二三。大约以五口计之,种一顷者日用外,所余不过三四十石,种五六十、六七十亩者,所余不过一二十石,再下仅堪糊口。缘初学耕种,且无协助之人,安家银两渐次用完,不能多种,牛只等项毙坏,无力置买,不免拮据。”[14]乾隆皇帝得此奏报后,令从国库中支银5000两交给该副都统,进行救济,直到无须补助时,在奏明停给。第一阶段的前景可以说并不可观。
乾隆十八年八月,乾隆帝想再次移驻京旗苏拉。于是征询吉林将军傅森的意见。据傅森所奏:拉林、阿勒楚喀附近地土肥沃,可垦地“计三千余顷,可设村落四十八处,足容三千户,请于现驻一千名外,再派驻三千名”[15]。因此第二批京旗移住拉开了帷幕,计划从乾隆二十一年至二十七年分六批派遣,每批500名。援引首次移驻千名,年赏银5000两之例,次年派500名,“每年支给赏银二千五百两,十年后减半,又十年停支”[16]。乾隆二十一年二月,第一批京旗到达拉林,因中途逃跑1名,实到499名,于阿勒楚喀海沟立村屯8所安置。二十二年十一月,在拉林瓦浑地方建第二批京旗的房屋,翌年春500名到达。同年十一月,又在拉林西沟地方建第三批京旗的房舍,于二十三年春如数到达。同年十一月,又在拉林霍济墨地方修建第四批京旗房舍,翌年春也如数到达此地。原计划移驻6批3000名,然而仅仅移4批200名,就难以进行了。对此,乾隆帝曾在上谕中颇有感触地说:“联因满洲生齿日繁,酌量拨往拉林种地,自京起程时,赏给整装银两,复令在拉林建盖房屋,又赏给牛具等项。原为伊等生计充裕起见,伊等自应感戴联恩,安静循分。乃年来逃回者甚众,情殊可恶,是以拿获者,俱经解回正法示众。”[17]无论怎样,都于事无补。于是第二批移驻京旗苏拉于乾隆三十四年结束。
三、京旗回屯拉林阿勒楚喀的影响
乾隆朝的京旗回屯,是统治者为解决八旗的生计问题而进行的一次尝试,史无前例。根本目的是为了巩固其统治,然而客观上确是一次开发东北、特别是拉林、阿勒楚喀地区,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乾隆六年正式着手筹备京旗回屯事宜开始,到十年最后一起京旗移到为止,前后历时4年,移驻京旗1000户,我想我们不应该只看到这些数字,我们还应该看到为京旗垦田盖房的吉林兵丁、驿站壮丁、家人奴仆等,人数是很多的。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清统治者运用官方权力和财力加以引导、组织、强制推行的一种政府性移民。其主要目的无非是使仰食于朝廷的部分京旗闲散与土地相结合,以此来减轻日益增长的八旗人口对清朝统治者造成的沉重负担。但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融合、文化交流,最终完成了变边陲为内地和变夷从夏的历史进程。从历史角度来看,乾隆朝的移垦举措应该说是一件值得肯定的历史事件。[18]因为从当时来看,“移驻千户满洲,习惯耕种,自食其力,”[19]可以说给旗人一个归田务农的机会是正确的。现在的事实证明确有相当部分的京旗子弟及其后裔留在了回屯地,靠自己的双手解决了生计问题。他们或“自行耕种”或“雇用帮工”[20]无不耕作相安,至同治年间,那些乾隆时期移居拉林地方的北京旗人,“至今长养子孙,称为乐土”[21]宣统元年(1906年)升宾州厅为宾州府。同年,因阿勒楚喀人户极为稠密,庶政日益繁兴,[22]由此可见,乾隆朝移驻京旗子弟于拉林等地,最终使得部分八旗子弟解脱了围坐京师的局面,他们开始了学习农耕,自食其力的新生活。到现在为止,那些百年前建起的八旗村屯绝大多数仍是人丁兴旺,从未荒废间断过。可以说,京旗回屯导致了这一地区的快速开发,重建了该地区的满汉关系。对这一地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清初编审八旗男丁满文档案选择.历史档案,1988(4).
[2][7][清]贺长龄.皇朝经世文编[M].卷35,第6页上赫泰:复原产筹新垦硫.
[3]内阁大库档案.乾隆五年十二月十六日,转引自刁书仁.略论乾隆朝京旗苏拉的移驻.北方文物,1994(2).
[4][5]清世宗实录[Z]卷五六.北京:中华书局,1985.
[6]清世宗实录[Z]卷四一.北京:中华书局,1985.
[8][10][清]琴川居士辑皇清奏议[M]卷34.舒赫德:敬筹八旗生计疏.
[9]清代奏折汇编[M].农业环境.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商务印书馆,2005:65.
[11]清高宗实录[Z]卷一七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
[12][18]魏影,王小红.乾隆朝京旗回屯述略[J].历史档案,2007.
[13][14]清高宗实录[Z]卷二二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
[15][16]清高宗实录[Z]卷四七五.北京:中华书局,1985.
[17]清高宗实录[Z]卷六百.北京:中华书局,1985.
[19]王晶.拉林阿勒楚喀京旗文化[M].拉林阿勒楚喀京旗原案.哈尔滨出版社,2001:233.
[20]清高宗实录[Z]卷卷七七八北京:中华书局,1985.
[21]刘锦藻.清朝续文献通考[M]卷七:浙江古籍出版社,2000.
[22]李洪德.阿城县志[M]第二章第56页: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