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论视阈下的西方经典解读——莎翁第18首十四行诗中的双象互生结构研究
2012-08-15于元元
于元元
近来,面对中国文艺“理论失语”的积弊和政治经济腾飞的契机,我国不少文学评论者,强烈思动,决心走中国文论的民族复兴之路。于是,一些“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理论”①。应运而生。例如,钱中文教授提出“审美意识形态”、“新理性精神”等一系列文学范畴,童庆炳教授主张文学审美特征论,董学文教授对文艺理论的“元理论”性质进行反思,赵宪章教授推出形式美学研究方法等,篇幅有限,不一一列出。本文重点关注顾祖钊教授的文艺理论。
根据我国学者中西文论兼备的优势,顾祖钊等文艺家提倡“中西融合和古代文论现代转换”的现代文艺理论建设思路,并在王弼、朱光潜、康德、苏珊·朗格等中西前贤文论的基础上,整合并发展了“言、象、意”审美结构学说、三元式艺术至境观和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论等。本文拟以顾氏理论②探讨西方经典莎翁第18首十四行诗(以下简称“第18首”)的双象互生结构,既从东方视角挖掘这一西方经典的美学价值,又实证中国现代文艺理论解析西方经典的战斗力。
“如果说莎翁的十四行诗是英诗中的王冠,那么第18首则可谓这顶王冠上的明珠”(曹明伦38)。在第18首中,莎翁营造了夏日和友人两个意象,双象互生,架构全诗。为解析这一双象互生结构,有必要先简介相关理论。首先是“言、象、意”审美结构学说。三国时期王弼最先理清了“言、象、意”三者间关系,“言生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转引自顾祖钊103)。跨入二十一世纪,顾祖钊在其《文学原理新释》中吸收苏俄形式主义、西方现象学等理论,在中国传统文论和朱光潜美学思想的基础上整合并发展了系统的“言、象、意”审美结构学说。在语言层次,他指出文学语言的内指性、心理蕴含性和追求创新性;在形象层次,他提出三元式艺术至境观;他分出三种意蕴层次:审美情韵层、历史文化层和哲学意味层。其二是意象、意境和典型三元式艺术至境观。顾祖钊认为意象、意境和典型均可作为通达最高审美理想的维度。意象指“人心营构之象”(章学诚语)(转引自顾祖钊110),包括象征意象和浪漫意象。他在前人意境论基础上,总结出意境的四大本质特征:景真情真的真实特征、情景交融的形象特征、虚实相生的结构特征和韵味无穷的抒情特征。关于典型,他赞成童庆炳的观点,认为典型化的关键是“特征化”。其三是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论。顾祖钊巧妙对接中国古典文论的“气韵生动”说和苏珊·朗格的生命形式论等,提出了“气韵生动的生命形式”这一关于审美理想的理论命题③。他认为文学佳作成功的关键在于它是一个气韵生动、浑然天成、拥有超越世俗之美的生命体。
第18首有众多中译本,本文采用孙梁译本④:
1.Shall I compare thee to a summer's day?
能否把你比作夏日璀璨?
2.Thou art more lovely and more temperate:
你却比炎夏更可爱温存;
3.Rough winds do shake the darling buds of May,
狂风摧残五月花蕊娇妍,
4.And summer's lease hath all too short a date:
夏天匆匆离去毫不停顿。
5.Sometime too hot the eye of heaven shines,
苍天明眸有时过于灼热,
6.And often is his gold complexion dimm'd;
金色脸容往往蒙上阴翳;
7.And every fair from fair sometime declines,
一切优美形象不免褪色,
8.By chance or nature's changing course untrimm'd;
偶然摧折或自然地老去。
9.But thy eternal summer shall not fade
而你之仲夏繁茂不凋谢,
10.Nor lose possession of that fair thou owest;
秀雅风姿将永远翩翩;
11.Nor shall Death brag thou wander'st in his shade,
死神无法逼你气息奄奄,
12.When in eternal lines to time thou growest:
你将永生于不朽诗篇。
13.So long as men can breathe or eyes can see,
只要人能呼吸眼不盲,
14.So long lives this and this gives life to thee.
这诗和你将千秋流芳。
一、双象互生结构的建构
第18首中,夏日、友人均为具有“象外之意”的“人心营构”意象。莎翁以双象互生结构支撑全诗。夏日属象征意象,象征易逝的自然之美。英伦三岛的夏日凉爽宜人,向来为自然之美的象征。这正是莎翁选取夏日意象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是夏日作为自然现象,虽美却易逝,可表征易逝的自然之美,以便与友人的永恒之美相对。诗人在3-8句从鲜花凋零、夏日短暂、艳阳转阴、美色消褪四个方面叹息美之易逝。自然意象是莎翁的特色技法之一。德莱登(John Dryden)曾赞道:“自然的意像,莎士比亚呼之即来,写来毫不费力,尽是妙想巧思。”(转引自许国璋65)一方面,诗人利用文学语言的心理蕴含性,赋予自然意象以“象外之意”,如用玫瑰的芳香指代罗密欧的美德。另一方面,诸多自然意象惯被莎翁用作配角,陪衬或反衬人物主角。第18首中的夏日便是配角,而友人是主角。作为自然意象,美丽夏日陪衬“更可爱温存”的友人形象,使其俊美形象在已然起意高远的夏日形象之上凌空高瞰。同时,夏日易逝之美反衬出友人“之仲夏繁茂不凋谢……死神也无法逼你气息奄奄”的永恒之美。人之生死乃自然规律,莎翁脱离现实规律、以符合理想、仅在艺术世界成立的、指向文本的内指性语言,描绘友人的永恒之美。按理想化原则塑造的意象称为浪漫意象,友人意象显然属此范畴。夏日象征易逝之美,友人彰显永恒之美,双象交汇于“美”,对峙于“易逝”与“永恒”的两极,末两句“只要人能呼吸眼不盲/这诗和你将千秋流芳”指出“诗歌永恒”为飞架两极的桥梁,使易逝之美和永恒之美矛盾互生。基于诗意逻辑,双象互生架构全诗,整首诗成为一个双象互生文本。这便是双象互生结构诗意逻辑的构建。
至于美学构建,双象以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方式结成互生结构。这一点涉及意境范畴。意境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的空间”(顾祖钊130)。意境有实境、虚境之分。实境也称物镜;虚境亦称情境。此诗中,夏日意象为实境,“狂风摧残五月花蕊娇妍/夏天匆匆离去毫不停顿/苍天明眸有时过于灼热/金色脸容往往蒙上阴翳/一切优美形象不免褪色/偶然摧折或自然地老去。”均为细致入微、生动逼真的自然实景描写。古人云:“真境逼而神境生。”(转引自顾祖钊135)一方面,逼真的夏日意象引读者打开对较绚烂的夏日“更可爱温存”的友人形象的美好遐想空间。友人的俊美在诗中完全是虚境。友人究其“可爱温存”到何种程度?不确定因素激发读者调动自己的审美体验去想象和塑造文学形象,由此获得参与创作的愉悦快感,因而使文学形象更富于魅力。因此,通过夏日意象的烘托,友人形象愈显得凌虚高蹈,风流倜傥。另一方面,夏日在现实中的易逝之美与友人在理想中的永恒之美有如拱门的两端,形成相斥又互生的张力,使全诗达到平衡与和谐。如此,实境中易逝的自然之美为虚境中的永恒之美而铺设,虚境又以实境为根基,这便是“虚实相生”的意境结构原理,双象互生结构也由此落成。
再来考察物境与情境对双象互生的影响。夏日意象虽属实景写真,产生物境,但其中流露出诗人对美之易逝的叹息之情,又生发情境。至于友人意象,第2句“你却比炎夏更可爱温存”,以及9-12句字里行间流泻出诗人对友人的赞美、爱怜及卫护。末二句展示诗人对自己诗作的自信自豪之情。各种情感皆属情境。真景挚情相互交融,景因情而愈绮丽,情因画而更使人迷醉。情物交辉令诗歌韵味无穷,使双象互生结构更加致密。
二、双象互生结构传递的多层意蕴
竣于诗意逻辑和美学基础上的双象互生结构传递多层意蕴。“意蕴”源于朱光潜翻译黑格尔《美学》的译文:“意蕴总是比直接显现的形象更为深远的一种东西”,例如情感和倾向,认识和评价,还有那些超以象外的难言之意(顾祖钊114-115),这些构成了文本的意蕴层次。它一般有三种:审美情韵层、历史文化层和哲学意味层。须说明的是,许多文学佳作都并非同时俱备此三者,但第18首因其双象互生结构而三面全备。
在审美情韵层,前已尽述的双象结构中的夏日绚烂之美,以及犹胜夏日的友人之美、二者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令人感到美不胜收。而且,诗人对美之易逝的叹息之情、对友人的怜爱,加之诗人对自己诗作的自豪感以及对“诗歌永恒”的信念,诸种情韵令人沉醉。由此,双象互生结构生发出韵味无穷的审美情韵层。
在历史文化层,此诗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宇宙观。根据这一宇宙观,“神创造的大宇宙虽美,但神创造的小宇宙却更美。”(胡家峦253)如果说夏日属神创造的大宇宙,那么友人便是比之“更可爱温存”的“小宇宙”。文艺复兴时期的英国诗人空前自信,他们认为,人作为“神的最美丽、最完满的作品”(胡家峦253),可以摹拟神的创造活动,创造出与世长存的诗歌小宇宙。从第18首的末两句中,可看出莎翁坚信自己的诗歌小宇宙将连带诗中歌颂的友人一起“千秋流芳”。矛盾的双象——“易逝之美”和“永恒之美”在诗歌小宇宙中和谐共生,双象互生结构也反映了莎翁时代的宇宙观。
大凡传世之作,多含有作者的人文关怀与哲学思考,这便上升到哲学意味层。在第18首中,莎翁关注自然对生命的无情摧残。“五月花蕊”、“一切优美形象”都必将“摧折或自然地老去”。现实中,友人之美也将如夏日之美难挡自然的摧残。他同时关切人们对不朽的普遍追求。古人常寄希望于文字能够使自己名垂千古。莎翁好友、文豪琼生(Ben Johnson)发表诗作有云:“夫彼莎氏/文在誉在/诗在碑在。”(转引自许国璋 64)莎翁诗作足以令友人永生。在他的诗句里,友人形象实现了从“仲夏繁茂不凋谢”的荒诞向“诗中永生”的艺术真实的跨越。如是,莎翁满足了友人对不朽的追求,也表现了“自然无情人有情”的普世人文关怀。人生易老是残酷的自然规律,对不朽的渴望是人类亘古以来的追求,诗篇不朽是诗歌的最高境界。莎翁以卓绝诗艺主动调和自然规律与人生追求的矛盾,在哲学意味层实现了(自然之美)易逝、不朽与艺术三者的统一。
三、双象互生结构的审美效果
双象互生结构的建构及因之产生的第18首的蕴籍性形成了强烈的审美效果,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令全诗成为一个气韵生动的生命体;第二、使此诗从意象、意境和典型三个维度达到艺术至境。
第18首中的夏日与友人意象通过虚实相生、情景交辉有机地长合,形成了双象互生的生命体。这一生命形式表现在诗歌的动态呈现,如“狂风摧残”五月娇蕾、“苍天明眸”闪耀、“金色脸容”转阴、美色消褪、死神“吹嘘”等词句都传神再现了自然的变化与生命的运动。诗人以夏日之比将人比作自然,又用拟人将自然人性化,从而使自然与人天人合一。末两句“只要人能呼吸眼不盲/这诗和你将千秋流芳”,这里的“人”指人类群体,“你”指友人,是个体。个体短暂的生命与群体的绵延不息对立,绵延的群体与永生的诗行并进,静态的文本勃发持久的生机,最终,永恒的诗歌为脆弱的个体注入不朽的生命。故此二句生机浩荡,奔腾不息。正如清人王夫之所言:“自然之华,因流动生变而成绮丽”(转引自顾祖钊102)。因为有了生命的流动,所以全诗气韵生动,璀璨夺目,成为浑然天成的生命体。在这一生命体中,自然的更替显示了新陈代谢般的生命节奏,友人美与自然美的衔接也产生了节奏感。即使是“易逝”与“不朽”这一对世俗中不相调和的矛盾,也如相生相克的生命系统和谐地统一于一体。
文学作品从意象、意境、典型任一维度皆可达到艺术至境的理想状态,而第18首却三维并进,在每一维度都焕发炫彩。意象的至境状态特征之一是有突破语言表达极限的特殊功能。诗中的友人意象无法言传,读者只有在犹胜夏日的广阔空间尽情想象友人的俊朗英姿。意象的特征之二是其蕴籍性。前文已述及三种意蕴。特征之三是意象能达到超越自身的极境,令人“得意而忘象”(王弼语)。诗中的夏日和友人意象引人求索“象外之意”,读者得到“易逝与不朽在诗中实现矛盾统一的结论”时,已俨然忘却形象本身。特征之四是人们在不懈地求解“象外之意”过程中,审美感情升华到一个崇高神秘的境界。⑤读者读到第18首的两个意象时,在揣摩、对比、悟道、深究、“反刍”的过程中,渐有飘然欲仙的审美快感。具备了这四个特征,第18首在意象维度已臻至境。至于意境,基前所述,夏日和友人双象互生结构显示了景真情真、情景交融、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特征,它诱发了辽阔的审美想象空间,令诗歌达到意境的至境状态。“典型创造的真正规律实际上是特征化。”⑥诗人在第18首中去除枝蔓,抓住“永恒之美”这一特征对友人形象进行提纯,纯到水清见底,真理浮现:即美在诗中是永恒的。真理的光照令友人的典型形象历久弥新,散发无尽的魅力,达到了典型的至境状态。
注解【Notes】
①顾祖钊:“中国文论四种前途的争论——兼论‘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东方丛刊》1(2007):102。
②“顾氏理论”这一提法可能会引起争议,在固定说法推出之前,本文姑且用之。同时,本文在完成过程中,受到顾祖钊教授的精心指导,在此深表感谢!
③顾祖钊:《中西文艺理论融合的尝试——兼及中国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研究》(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470-482。
④孙梁:《英美名诗一百首》(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分馆,1991年)45。其中第九句“之”字属自译,孙梁译为“如”。
⑤⑥顾祖钊:《诗魂的追寻——顾祖钊文艺论文自选集》(北京:作家出版社,2005 年)47 -48,173。
曹明伦:“我是否可以把你比喻成夏天?——兼与沈弘先生商榷”,《外国文学评论》3(2008):35-40。
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
胡家峦:《历史的星空:文艺复兴时期英国诗歌与西方传统宇宙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许国璋:“莎士比亚十二赞”,《外国文学》7(1981):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