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度之行》的后殖民主义研究

2012-08-15

世界文学评论 2012年2期
关键词:殖民主义殖民地福斯特

顾 奎

与大多数描写印度的英国小说不同的是,《印度之行》着重描写了英印两国不同文化所带来的冲突、隔阂、背离、融合等等。两国的文化差异正是中西方文化差异,也使该作品包涵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在这部作品中,福斯特通过对殖民时代的印度之行的写作,通过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强烈而执着的探讨,发出了“联结”的呼吁。这里所谓的“联结”是指福斯特在作品中对东西方文化交流途径的思考,是指其思想深处渴望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以及人类与自然的统一。但是,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者,深处东西方两重文化的影响中,再加上其独特的交错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身份的双重性,福斯特也不可避免的游离于两种文化之间,并深受影响。这体现在其作品的各个方面,《印度之行》在行文的字里行间不断的流露出作者的“后殖民”倾向,作者在叙事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倾向于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作为一名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者,作者并不能完全摒除帝国意识,但他自身在对该问题的思考中也犹豫着、矛盾着、徘徊着。他的文化身份的嬗变使得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在表面上表现出非政治性和乌托邦式的特征。然而,通过对文本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福斯特很想对工业文明给人类和自然所造成的破坏进行弥补,但是他独特的身份又使得他在思考这一问题时不能完全不顾帝国的利益。因此,它的补救以失败告终。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

“后殖民主义理论是一种多元文化政治理论和批评方法的集合性话语,它与后现代主义相呼应”(崔少元44)。后殖民主义理论的方法多种多样,一般包括后现代主义、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等等。后殖民主义文学批判方法是一种跨学科的批评方法,它主要研究殖民统治给殖民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以及这种殖民关系的衍生品和它在现今的表现形式与实际情况等。后殖民主义通过研究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各种复杂的关系,来揭示殖民国家对被殖民国家经济与文化的掠夺和侵犯,并试图在此基础上找到解决殖民国家与被殖民国家相互通话的方式来解决其由来已久的矛盾。

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为爱德华·赛义德、霍米·巴巴和斯皮瓦克等。后殖民主义主要受福科的话语理论和葛兰西“文化领导权”、“文化霸权”理论的影响。在《东方主义》一书中,爱德华·赛义德从“话语一权利”的角度分析了殖民地与被殖民地之间的政治、文化之间的对立关系,将文学研究与当时的政治、社会、历史等紧密结合起来。在《东方主义》一书中,爱德华·赛义德认为在殖民地(宗主国)与被殖民地之间,宗主国由于自己强大的政治势力与经济发展实力对被殖民地国家实行疯狂的剥夺并用掠夺来的财富发展自己的国家,因此宗主国始终处于中心地位,而被殖民国家则围绕着宗主国,作为宗主国的陪衬存在着。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对《印度之行》的文本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福斯特的关注焦点在于东西方文化的冲突和文化融合。

二、英印两国的文化冲突与融合

《印度之行》是作者在其两次印度之行后写成的一部小说,也是作者唯一一部以殖民地印度为题材的小说。惠特曼曾经发表过以《印度之行》为名的诗歌,在诗歌中,他这样写到:“向印度航行啊!怎么,灵魂,你没有从一开始就看出上帝的目的!地球要有一个纵横交错的细网联结起来,各个种族和邻居要彼此通婚并在婚媾中繁殖,大洋要横渡,是远的变成近的,不同的国家要焊接在一起”(惠特曼769)。福斯特正是在惠特曼这个同名诗的影响下,选择“印度之行”作为自己小说的题目。另外,惠特曼在诗中描绘的东西方不同国家焊接在一起的思想也正是作者选择该题目的更深层次原因。福斯特选择惠特曼的诗名作为小说的名字,寓意相当明显,小说讲述的正是穆尔夫人与阿德拉的一次跨文化之旅,而在跨文化之旅中,避免不了遭受异国文化冲突。

《印度之行》这篇小说的灵感来自福斯特在印度的两次旅行。福斯特在1912-1913年间曾经两次踏足印度。在第一次访印之行中,福斯特想写一部跨种族的爱情故事;而第二次访印之行后,作者却改变了自己的初衷,把故事架构为围绕“马拉巴岩洞事件”为主题的异族强暴事件。这个故事发生在20世纪初,穆尔太太和准儿媳阿黛拉去印度看望穆尼的时候受邀参观马拉巴岩洞。不幸的是,在他们参观马拉巴岩洞时,发生了马拉巴岩洞事件。这个事件的发生在英国和印度两国都引起了剧烈反响:一方面,阿黛拉向警方控告阿济兹企图在岩洞里侮辱她;另一方面,印度人为了捍卫民族尊严,费尽全力也要和阿黛拉周旋到底,而英国殖民当局却拿着这件事小题大做,以此事入手来逼迫印度人就范。但是,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马拉巴岩洞事件是真有其事还是纯素虚构,作者在文中并没有给出确定无疑的答案。作者是这样描述岩洞事件的:“马拉巴岩洞事件或许是三种情况中的一种。第一种情况是阿济兹犯了罪,像你朋友认为的那样;第二种情况是你出于恶意诬陷阿济兹,那是我朋友的想法;第三种是你脑子出现了幻觉,这是我倾向的意见……”①。作者之所以给出这么模糊的描述深刻说明了该作品关注的焦点不是强暴疑案真相的本身,而是强暴背后所折射出来的政治文化考虑以及殖民地与被殖民地之间的文化冲突和文化融合。

《印度之行》中,作者向读者展示了真实强暴和隐喻强暴这两种强暴:真实强暴指英国殖民者对印度政治、经济、文化的残酷掠夺;隐喻强暴指印度人对英国这种殖民霸权主义的反抗。该小说就是围绕着这两种强暴的描写,来展现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冲突的。而关于该事件中作者叙述的不确定性则进一步反映了作者对这种交流和冲突的思考,即作者既对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充满希望,同时又忧虑重重。同时,这一不确定性的描写也反映了作者的意识形态危机:作者一方面希望不同文化之间能够通过交流找到共通之处,然而又清楚的看到处于战争之中的两国想要实现真正的融合是不可能的,作者理想中的文化融合和现实文化之间的冲突具有的这种难以逾越的鸿沟使得作者的意识形态中充满了无力感和矛盾性。

《印度之行》对马拉巴岩洞事件的描述反映了英、印两种异质文化之间的冲突与交流,既有现实意义,又有超验色彩。作为殖民地的英国希望自己在印度国土上的统治权永不衰落;而印度作为被殖民地则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把侵略者驱除国门,寻求本民族的独立与觉醒,这是英印两国最大的冲突。然而在现实中,两国又不能完全不沟通,这又给殖民地文化带来了异质文化的影响,两国正是在这样的冲突和交流中不断的相互影响的。

三、从后殖民主义视角看《印度之行》

福斯特博大而深刻的人文思想最完整、最充分地体现在《印度之行》中。《印度之行》更多的触及到东西方文化的差异问题,而不再局限于意大利小说里那种同源文化比较的范围;批判的目光也直指那些以推崇“白人至上”的大英帝国殖民主义者,而不再局限于对英国本土政治文化的描写。《印度之行》是福斯特的代表作,此部小说中涉及了正统问题、权力问题、势利问题等等内容,而这些问题涵盖了福斯特之前诸部小说所有的内容,是其创作生涯的总结,也是其经历和思想嬗变的结果。

在散文《英国人性格琐谈》一文中,福斯特指出英国人性格上最大的缺陷就是人与人之间关系冷漠,这也是整个“爱德华时代”的人们所特有的病症。人们在处事的时候虚情假意,求全责备,实际市侩。虽然这些特点在其它国家中产阶级身上也有体现,但在英国整个民族身上体现的尤为突出,几乎成了英国整个民族的特点,这个缺陷被福斯特称为“发育不良的心”。在《印度之行》之前发表的几部小说也不同程度的反映了英国人“发育不良的心”这一主题,而《印度之行》更是将这“发育不良的心”的主题发挥的淋漓尽致。作者将小说的背景设置在多元、复杂的南亚次大陆这个多文化交汇的特殊文化之中,其得出的结论也更有说服力和终极性。作者为英国民族性格的缺陷的刻画提供了合适的土壤——印度,从而更深刻的描述了这一缺陷。在此部小说中,大多数的英印官员过着没有同情心、高傲无知、冷漠奢侈的贵族生活,他们对边缘国的下层人民极尽欺压之情。而正是这种“发育不良的心”促使那些殖民官吏能够牢牢的把握自己的统治地位,也只有这种拥有“发育不良的心”的人才能当好殖民官吏。这些官吏推崇殖民主义和达尔文主义,把“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丛林生物竞争原则泛化,从而作为自己的生存之道。在他们的意识中,只有强者才能生存,人类就是在这种你强我弱的争斗中才生存下来的,既然自己拥有先进的武器设备,那么去奴化别的国家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这种大英帝国的殖民主义意识在同时代其它的作品中也有较多的体现。

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我们可以看到,《印度之行》这部作品的本体是人生的象征形式。其隐喻暗示、写实白描都在征兆人类的生命意义和生存状态,包含了人与世界关系各个层次的内容。与福斯特以往的作品相比,《印度之行》关注的是英国殖民时期重要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有着更强的揭露性和批判性。作者通过阿齐兹受审这一事件,集中揭露了英国殖民统治者对印度人民的歧视与侮辱,以及印度人民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憎恶和反抗,表现出福斯特对殖民统治的反感和对受压迫民族的同情。在反映民族冲突这一主题的同时,福斯特也描写了印度大夫阿齐兹和英国人菲尔丁之间的友谊,主张英国与殖民地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

从后殖民主义批评视角看,福斯特在追求东西方文化融通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斗争极其强烈。作者一方面对大英帝国的殖民主义意识极为不满并对此进行大量的批判;另一方面他又只是谴责白人中的中产阶级自由分子。他既批判大英帝国殖民者的暴力行为,又对英殖民地的衰败感到惋惜。作者通过《印度之行》中穆尔夫人之口发出了自己的惋惜之情“哪怕是有一点点的悔恨之情——不是那狡猾的虚情而是真正出自内心的悔恨——他(朗尼)也会成为一个不同的人,而、大英帝国也就会成为一个不同的国家了”(286)。这种哀叹充斥着整部作品。作者的观点与同时代的诸如艾略特、劳伦斯、伍尔夫、格林、奥威尔等作家都有相同之处,他们既想更好的实现不同地区的文化融合,又不想让殖民国家的政治经济逐渐衰败。正如罗斯金说的那样“英格兰的命运,全在于统治:她将把仁爱和光荣的火焰带到最最遥远的地方”(转引自博埃默165)。从后殖民主义视野的角度看,《印度之行》中提出的异国文化之间的融合与联结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是非政治性的、是乌托邦式的,但其实质还是英国中心论、欧洲中心论。爱德华时代的知识分子精英们生活在余风犹存、殖民主义悍然的维多利亚。在那里,欧洲文化中心主义仍占主导,殖民主义扩张政策仍然具有很大的说服力。受其影响,他们的作品难以消除连作者自身也难以察觉的“文化优越感”这种意识的影响。正如荣格在《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中所说:“个人原因与艺术作品的关系,不多不少恰恰相当于土壤与从中长出的植物的关系。通过植物的产地,我们当然可以知道并理解某些植物的特性”(转引自蒋孔阳232)。

站在后殖民主义视角下看,福斯特倾心于神秘的东方文化,但又留恋理性的西方文化;他同情印度人民反殖民统治的斗争,但潜意识里又留恋英帝国的辉煌;他真诚地对待印度人民,但又不自觉地流露出种族偏见。福斯特的主旨是探索东西方能否平等地对话和交流,他是从后殖民主义的角度去分析英印人之间的冲突的。而对于英国人是否应该统治印度,是否需要一个“和蔼可亲地”对待臣民的统治者之类的问题,作者有些含糊其辞。

工业文明对传统社会的冲击使得“爱德华时代”注定是一段动荡的岁月,知识分子精英们已无法无视象牙塔外的种种变化。诚如福斯特所言:“我不能把自己关在艺术之宫或哲学之塔里,而无视人世间的疯狂与悲惨。”在后殖民主义时代,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者,福斯特将笔触渐探异质文化,并且不断地从异质文化中汲取营养,不断地将英国人的文化身份置于异质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以其知识分子的良知在《印度之行》中发起对英国人“发育不良的心”的批判,提出“联结”以疗救“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表现出超越其时代的民主思想。尽管这种“联结”带有虚无主义色彩,但却具有一定的建设性意义。福斯特在追求人类和谐的小说中所运用的叙事模式和叙事技巧影响了现代主义小说,继而由现代主义小说作家们去继续艺术真理的追求和探索。

在早先大量的有关印度的英国作品中,作者往往把其描述为落后的代表,而福斯特的《印度之行》对印度的描写却与这些作品大大不同。在福斯特的笔下,印度是一个渗透着其意识形态的国家,而不再是“原始”、“落后”等虚假影响的牺牲品。在对马拉巴岩洞事件的描述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冲突,不同社会阶层的道德观念反差,人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等等方面,这些冲突与反差充斥着人类发展的各个阶段,有其创造性也有着毁灭性。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融合了自己本人印度之行的体验和感受,试图探讨人类在面临宇宙世界中的困境时如何去寻找人类的共通之处的方法,从而引导人类在困境中能够跳出经验的狭隘范围,排除个性、阶级和种族的偏见与隔阂。作者把自己的印度之行当成是寻求人类共通之处的一次灵魂之旅,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作者并不能消除分裂和隔膜这一残酷的现实,小说的结局也以这种努力的最终失败而告终。如果说《印度之行》有什么希望存在的话,那也只是对未来的一线渺茫的希望,而且只是暗示,绝无明言。

工业文明对传统社会的冲击使得“爱德华时代”注定是一段动荡的岁月,知识分子精英们已无法无视象牙塔外的种种变化。福斯特作为一个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者,通过《印度之行》这部小说探讨了异国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并不断的把英国文化置于印度文化之中,通过两国文化的比较来实现对英国人“发育不良的心”的批判,从而提出了以融合的方式来拯救“白人至上”的种族主义者,这样的民主思想超越了时代限制,虽带有虚无主义色彩,但却具有一定的建设意义。

注解【Note】

①本文所引小说原文均出自E.M.福斯特:《印度之行》,石幼珊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3年)300。以下随文仅标注页码,不再一一说明。

崔少元:“文化冲突与文化融通——《印度之行》:一个后殖民主义读本”,《国外文学》1(2000年)43-52。

惠特曼:《草叶集》,楚图南 李野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

艾勒克·博埃默:《殖民与后殖民文学》,盛宁 韩敏中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88年。

蒋孔阳:《十世纪西方美学名著选》。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

猜你喜欢

殖民主义殖民地福斯特
吉祥物
吉祥物
餐厅冒险记
英属北美殖民地共同文化的形成
狗邪韩国是倭人之地——兼论任那非日本殖民地
殖民地时期南北美洲农地制度为什么大相径庭
后殖民主义视域下的《鲁滨逊漂流记》解读
北美独立战争爆发原因初探
民族主义、现代性、东方主义、后殖民主义
——晚近西方学术语境中的韩朝历史编纂学
史蒂文森小说《金银岛》的后殖民主义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