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的几点措施

2012-08-15谢春梅陶劲松龚桂英

云南畜牧兽医 2012年4期
关键词:饲粮哺乳断奶

谢春梅,陶劲松,龚桂英,秦 丽

(1.泸西县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 泸西 652400;2.泸西县畜牧技术推广站,云南 泸西 652400)

仔猪是养猪业的基础,养好哺乳仔猪的目的是提供数量多、断奶窝重大而健康的仔猪。由于哺乳仔猪抵抗力弱、死亡率高,给养猪者造成很大的损失,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从而提高养猪经济效益。

1 精心抓好哺乳仔猪各阶段的饲养管理

1.1 认真抓好仔猪初生关的护理

仔猪出生后应尽快喂初乳,最晚不能超过2h,初乳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较高的免疫球蛋白和较好的酸度,适量的镁盐等,能使初生仔猪尽快得到营养补充,恢复体温,增强抵抗力,促进消化功能和胎粪的排出,仔猪有固定乳头吃乳的习性,一经认定直到断奶都不会变,养猪生产中可利用这一习性在仔猪产后2~3d内按仔猪的强弱进行人工辅助固定乳头,使整窝仔猪发育均匀。新生仔猪要注意防寒保暖。一般仔猪的适宜温度为3日龄内32~30℃,4~7日龄30~28℃,7~15日龄26℃,15日龄以后23~22℃。

生产中常用的防寒保温措施有:第一,哺乳仔猪猪舍要保暖、干燥,圈门不能设于主风顶风方向。第二,设仔猪保温箱,使用150~200W的红外线灯保温。第三,实行季节产仔,即11月配种,第二年3月产仔,避开严寒季节;5月断奶、配种,9月产仔,避开雨水季节,11月断奶又配种。

1.2 补充必需的微量元素

补充微量元素防贫血,由于合成血红蛋白的铁、铜元素不能通过母乳传递给仔猪,新式猪圈仔猪又啃不到泥土(红土),因仔猪缺铁、铜而导致贫血,体弱后易感下痢等疾病。所以,应于出生后24h内注射牲血素或富铁力,或于2日龄、3日龄、5日龄、7日龄、9日龄、11日龄各喂铁铜合剂1次。以后,因仔猪料中已拌有铁、铜元素,不需再单独喂给。

1.3 抓好补料关,提高仔猪断奶窝重

提前诱饲,早期补饲是提高哺乳仔猪断奶窝重的关键措施,随着仔猪的生长,所需营养越来越多,而母乳在3周龄时就不能满足其需要了,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补饲营养全面的配合饲料,并且吃饲料的时间应早于3周龄。

1.3.1 提早诱饲

仔猪出生后7d左右,长前臼齿喜啃咬硬物和模仿,探索习性,开始诱饲,诱饲料应根据仔猪喜爱香味、甜味、粒状饲料的习性,将炒香的麦子、黄豆、碗豆等打碎呈米粒大小颗粒,并拌以糖水,再裹上仔猪配合饲料,放在仔猪补料栏内或经常游走活动的地方让其嗅添。自由采食时,做到少喂勤添,每天喂4~5次,当母猪乳多仔猪不拣食时,可用强制方法将料抹入仔猪口中,反复几次后,仔猪就学会吃料。

1.3.2 抓好仔猪旺食时期

如果仔猪早期诱食训练得好,仔猪3周龄之后就基本上学会采食配合饲料,大约5周龄就会出现抢食和贪吃饲料现象,食欲特别旺盛,此时应抓好补料的科学配合,补料的合理调制和饲喂方法,以增加采食量,争取更大的断奶窝重。第一,抓好补料的科学配合:仔猪的补料是适口性好,营养丰富,易消化的全价饲粮,要求饲粮含消化能不低于13.8~14.23MJ/kg,粗蛋白质19% ~22%,粗纤维在4%以下,赖氨酸1%以上,钙 0.64% ~0.83%,磷 0.54% ~0.63%,同时,还应根据需要添加微量元素和维生素以及益生素、酸化剂、抗生素、酶制剂等,饲粮要采用多样化搭配,以保证营养物质的全面,应重视饲料的消化能,采用低脂肪酸的脂肪如鱼油、豆油、花生油等。饲粮中的蛋白质不小于35%,其中乳制品、鱼粉等动物性饲料约占10%,同时添加1% ~2%脂肪。第二,合理调制饲料:按照仔猪的采食习性,以制成颗粒或湿拌料为宜,实践证明颗粒饲料能提高仔猪日增重1% ~5%,降低饲料消耗18%,并可减少饲料尘埃,防止粉尘污染,湿拌料是1∶1的料水比例拌匀饲喂,也可拌少量优质幼嫩的青绿饲料浆。如:多花黑麦草、苜蓿等,切忌用稀料饲喂仔猪。第三,采用合理的饲喂方法:仔猪胃的容量小排空快,而快速增长需要摄取大量的营养物质,有条件的规模养殖场最好采用自动饲槽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如采用顿喂,应增加补饲次数,一般日喂次数不少于5~6次,其中一次宜在夜间,尽量让仔猪多采食。同时应注意饲料、饲槽和用具的消毒卫生。第四,供给清洁充足的饮水:仔猪生长迅速,物质代谢旺盛,母乳含脂率较高,因此,需水量较大,若饮水供应不足将导致仔猪生长缓慢或因喝脏水引起下痢。有条件的可安装自动饮水器。

1.4 改善仔猪生活环境

保持良好的生活场所,减少能量消耗,可大大提高仔猪断奶窝重。仔猪生活环境保持温暖、干燥、清洁是减少其疾病发生率,促进生长的重要条件,简易猪舍除保持环境的清洁干燥外,主要采取改善仔猪小气候的保温措施,设置保温箱和保温小室,有条件的猪舍除圈舍应清洁干燥外,应在保持产房适宜温度的前提下,采用母猪高床产仔和高床培育哺乳仔猪的方法,为仔猪创造温暖、干燥、清洁的生活环境。

2 严格控制仔猪腹泻

仔猪腹泻是影响仔猪生长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仔猪腹泻是一个总称,它包括了多种肠道传染病,最常见的有仔猪红痢、仔猪黄、白痢和传染性胃肠炎等。引起腹泻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是断奶后饮食干燥的以植物原料为主的饲料,仔猪胃发育还不完善,产生应激性腹泻,饲料变质、环境不良、病菌侵袭等。生产中只有针对性地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主要的预防措施如下:

2.1 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

加强妊娠、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和母猪产后有良好的泌乳能力,饲粮要保持相对稳定,切忌用发霉和有毒的饲料饲喂母猪,以保持乳汁的质量。同时,必须对妊娠母猪有针对性地进行预防接种。母猪在分娩前40d和15d注射仔猪大肠杆菌多价灭活苗,使母猪产生免疫力,仔猪可通过吃初乳获得高效价的母源抗体,从而有效地预防仔猪黄痢等,也可在妊娠母猪产前7d,连续喂仔母康 3d,每天 2 次,早、晚各 250g。

2.2 降低开食料蛋白质水平

蛋白质是日粮的主要抗原物质,降低开食料的蛋白质水平可减轻肠道免疫反应,减缓腹泻程度,如6~14kg仔猪日粮粗蛋白质从23%降到20%时,腹泻程度可明显减轻。

2.3 保持圈舍清洁、卫生、干净

产房最好采取全进全出制,每转走一批母仔,圈舍必须彻底清洁,严格消毒。妊娠母猪进产房前体表也要彻底清洗、消毒。整个哺乳期都应保持产房卫生、干燥、温度适宜,空气清新,从而减少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增强母仔的抗病能力。

2.4 采用饲料添加剂

目前多数仔猪料中,除在能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方面满足其需要外,添加某些特殊成分,是防止仔猪腹泻和促进生长的有效技术措施。如添加酶制剂、益生素等。

在仔猪饲粮中添加酶制剂,可提高养分消化利用率,降低疾病发生率,促进生长;益生素是对动物生命有益的微生物添加剂,在断奶前后的仔猪饲粮中添加益生素,就能使胃肠道建立有益的微生物区系,保持胃肠道微生态平衡。同时益生素还能恢复被不良因素破坏了的微生态平衡,因此,能起到防止腹泻,维护猪只健康的作用。

3 科学免疫,预防传染病

预防免疫注射是防止猪传染病发生的关键措施。免疫程序应根据猪群的免疫抗体水平和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结合当地的疫病流行情况而制订预防接种计划。规模化养殖场要根据本场实际,建立适合本场的免疫程序。譬如:哺乳仔猪20d首免猪瘟,30d免疫仔猪副伤寒,60d二免猪瘟等,从而有效预防生猪传染病的发生。

猜你喜欢

饲粮哺乳断奶
仔猪断奶后消瘦应采取哪些措施增肥
高粱型饲粮添加乳化剂和脂肪酶对良凤花肉鸡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
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肉鸡消化酶活性及能量、蛋白质代谢的影响
会哺乳的树
不同饲粮蛋白水平对台湾鳗鳅幼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饲粮与饮水添加酸化剂在肉鸡生产中使用效果研究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Hunter—Gatherers
冬天不宜给孩子断奶
断奶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