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牲畜矿物质(铅)中毒的综合防治

2012-08-15张晶琦李白英

云南畜牧兽医 2012年4期
关键词:病畜弥漫性牲畜

张晶琦,李白英

(兰坪县畜牧兽医局,云南 兰坪 671400)

牲畜矿物质(铅)中毒是牲畜长期接触矿物质(如:铅、镉、汞、砷等重金属元素)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疾病,主要从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牲畜体内,当牲畜体内的重金属元素沉积到一定数量的时候,牲畜就开始发病。轻者,通过改善饲养管理,配合药物治疗,病畜可以治愈。重者,则预后不良。牲畜矿物质中毒后,引起孕畜流产,役畜丧失使役能力,给农户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所在的金顶镇,有丰富的铅锌矿产资源,随着矿产资源的不断开采,矿区周边村社时有牲畜矿物质中毒病例发生,在从事兽医临床诊疗工作中,累计收治病畜923头(只),治愈784头(只),对该病积累了一些防治经验,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1 病因

在放牧过程中,牲畜长期采食和饮用被矿物质污染的牧草、农作物秸秆和水源,在呼吸过程中吸入大量的含有矿物质微小颗粒的空气,舔食含有矿物质的土块,从消化道或呼吸道进入体内,引起矿物质中毒。

2 临床症状

病畜被毛粗乱,无光泽,皮肤龟裂,孕畜易发生流产,食欲减退,呆滞消瘦,后期有明显的神经症状。死前体温38.2℃,脉搏 55 次/min,呼吸 35 次/min,瘤胃蠕动 4 ~5次/min。无肠音,粪干少,粪中混有黏液,眼结膜发绀,口腔湿润,口腔黏膜苍白,口紧闭,口涎增加、粘稠,全身痉挛,角弓反张。肌肉震颤,四肢强直,死前眼球反射消失,心力衰竭,临死前尿频、尿少、浓稠,最后共济失调,衰竭而死亡。

3 剖检变化

血液凝固不良、色暗;喉头黏膜有小米粒至黄豆粒大小的出血点,气管黏膜污浊出血、坏死,并有少量胃内容物附着;肺脏充气,心叶出血、暗红色,右后膈叶弥漫性出血;心包膜混浊,心肌色暗,左心房瘀血;肝脏边缘锐、质地柔软呈黄褐色;胆囊充满胆汁,胆囊底部黏膜条状出血;肾脏包膜易剥离、实质柔软,表面有条状出血斑;肾皮质色淡,髓质变红色,肾盂内充满黄色粘稠脓样液体;脾色暗,表面有小米粒大小的出血点;膀胱底部黏膜出血;瘤胃内容物膨胀较干燥,瓣胃黏膜坏死脱落,黏膜出血,内容物干涸;网胃黏液增多;黏膜脱落出血、坏死,真胃黏膜表面附有一层黏液及细沙样弥漫性出血;十二指肠弥漫性出血,黏膜脱落,附着大量黏液;回肠内充满粘稠脓样液体,黏膜出血、脱落、坏死,软脑膜充血、水肿,脑软化,脑实质出血,脑脊液增多。

4 防治

4.1 治疗

(1)将兽用维生素C针剂30mL,安钠咖20mL,地塞米松10mL,溶于1000mL10%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注射,每天1次,连用3d。

(2)应用硫酸钠或硫酸镁进行导泻或洗胃。促进瘤胃内容物排出。

(3)用特效解毒药依地酸钙钠进行静脉注射,每天2次,每次3~6g,溶于300~500mL5%的葡萄糖注射液中,缓慢静脉注射,4d为一个疗程。

4.2 预防

(1)最好不要到被污染的草地和水源处放牧,防止牲畜通过采食牧草和饮水后引起中毒。

(2)及时隔离病畜,单独管理,投喂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饲料,使患畜尽快恢复体质。

(3)推行舍饲圈养,大力普及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将富余的秸秆通过青贮、氨化后按“先少后多或少喂勤添”的方法投喂牲畜。

(4)对种用的牲畜或经济价值较大的牲畜,定期进行抽血检测,及早发现、及早治疗,做到防患于未然。

(5)对病死牲畜进行深埋,作无害化处理,禁止出售及食用。

5 体会

牲畜矿物质中毒是一种慢性接触性疾病,发病慢,病程长,临床症状明显,易确诊,只要发现及时,一般除用药物直接治疗外,再辅以精心护理,就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病畜弥漫性牲畜
苏丹致力于扩大牲畜与肉类出口
CMYC、BCL2、BCL6蛋白表达与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应用高压氧与神经节苷脂联合治疗的效果研究
家畜疾病可用蒸气疗法
家畜疾病的合理辅助疗法分析
通过对病畜运动机能的检查进行临床诊断
病畜的食饵疗法
失去自由的地方—牢
冬季牲畜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
弥漫性甲状腺癌的超声诊断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