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对社区体育健身发展的重要意义探索①

2012-08-15韦李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2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指导员社区

韦李

(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柳州 545004)

大众体育健身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国民身体素质,更能丰富其业余生活,减少医疗支出,节省社会财富和政府财政压力。早在1995年开始,我国相关职能部门就已经制定并广泛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12年1月17日国家体育总局发表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实施15年白皮书,阐述了15年间我国全民健身事业所取得的成绩,经过15年的发展,我国城乡居民体育健身意识普遍提高,体育健身活动广泛开展,群众体育组织不断加强,群众健身的环境和条件明显改善,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大幅增加,国民体质显著增强,全民健身体系基本建成。但是通过深入的社区调查不难发现,当前的社区体育健身仍然存在诸多问题,不仅表现在健身基础设施和健身场所缺乏,更表现在健身人群年龄、职业结构不合理,健身层次较低,健身科学性较差等,多处于群众自发组织状态,主要原因是由于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匮乏导致的。

国家体育总局十分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工作,制定了相关的考核制度和培养计划,并于1993年开始在我国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发展规划(2011~2015年)》等相关鼓励政策,但是我国每万人均指导员数量和比率远远低于欧美等其他国家,不到日本的1/10,远远不能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群众健身需求。因此,正确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体育健身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加快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积极寻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模式,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质量对于我国当前正在积极开展的社区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探索意义和现实意义。

1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的社会意义

1.1 能够加快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事业的发展进程,减少支出,节约巨大的社会成本

根据2011年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印发的《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超过65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超过1.6亿,且保持一个较高的递增速度,到2050年,中国老龄人口将占全国总人口的1/3。面对庞大的老龄化数字,我们首先面对的是养老问题和相继而言的老龄化综合性问题,由于人体机能的下降和少子家庭结构等造成的空巢现象,导致老年孤独症、老年性疾病不断出现,中国社会必将面临更大的医疗支出,社会经济增速放慢、人口红利下降等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引导庞大的老年群体的退休生活,提高我国老年群体的精神面貌,提升其身体素质,改善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社区体育健身事业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是通过实际走访调查发现,我国不少地区的社区体育健身事业建设情况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群众社区体育健身执行情况不好,不少社区基本就没有开展任何体育性质的活动,实际参与健身人群的绝对数字少,严重拖缓了我国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速度。我国社区体育健身发展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缺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引导,缺乏锻炼的动力和积极性,因为自我锻炼缺乏专业性,不好意思在熟人面前进行。因此,如果我国能加快培养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的进程,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层次,改善培养模式,培养更多的适应社会体育发展的指导员出来,则对带动群众的健身积极性和提升健身的科学性,增强健身兴趣,创设积极的健身氛围则具有较好的影响力。

1.2 能够提高社区体育健身的针对性,满足社区群众不同健身需求层次的需要

社会体育指导员必须本身热爱体育事业,并具有扎实的专业体育知识和理论,对体育事业的建设和推广具有一定的见地,由于其自身的专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如果能够投入到社区体育健身事业中,则能够较高地提高社区体育健身的针对性,能够针对社区本身的人群特点和结构层次,为不同的人群制定运动健身方案,调动社区群众,特别是课业压力和工作压力较重的青少年人群和中年人群的运动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对周边群众起到正面的示范与带动作用,从而营造良好的社区运动氛围,推动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事业发展的速度,提高发展的质量和发展层次。

1.3 提高我国社区体育健身事业的专业性,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输送人才,节约体育人才培养成本

体育事业,特别是竞技体育的发展不仅是国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更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展现,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但是一个专业运动员的选材与培养,不仅需要家庭及国家相关体育部门花费较高的费用,更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其经费投入和时间投入巨大。而体育选材的最佳时期是青少年时期,虽然学校在竞技体育选材方面起到了非常好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当今学生家长对体育运动员退役后出路等问题的担忧,不少具有运动天赋的学生没能被及时发掘,浪费了体育人才。

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学生家长接触的时间和范围更广,其对这部分人群产生的影响力也将更为直接,通过社会体育指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及时发现青少年儿童的运动天赋,并打消家长的消极顾虑,及时输送体育运动人才并使其得到及时的培养,则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带来诸多利好,节约了大量的体育人才的培养成本,为体育事业的发展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

2 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培养人群结构不合理,培养等级较低,难以胜任较高层次的社会体育的开展

目前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数量已经超过70万人,但是培养人群的结构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区域性差异较大,分布不均衡,经济发展较好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数量和构成层次较高,经济发展不好的中西部地区及广大乡村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严重不足,广大乡村地区几乎不开展任何社区体育健身活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数量为零,培养等级非常低。社会体育指导员之间的性别比例、年龄结构及学历层次差距较大,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女性工作者非常稀缺,且偏大龄化,多集中在41~50岁之间,所占比例高达90%,多为大专以下学历层次,难以胜任较高层次的社会体育的开展。

2.2 尚未建立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难以形成产业化、可持续性效应

虽然国家相关职能部门非常重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工作,但是至今没有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机制和激励制度,难以形成产业化和可持续性效应,吸引不到具有专业素养和较高组织才能的体育专才,多为离退休人员自愿性行为,进入和退出机制缺乏,对其工作内容和工作质量没有合理的监控,无法确保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稳定性。

3 现阶段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模式探索

3.1 积极探索高校直接培养模式,培养高端社会体育赛

事的组织者与执行者,提高群众参与意愿

我国高校特别是专门体育院校是体育专业人才的培养机构和体育专业理论的研究中心,其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我国高校能够直接参与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工作中,则将大大提高培养效率和培养质量,因此,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可以选定某些院校作为培养试点,探索高校直接培养模式,将部分高质量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和训练直接培养成高端社会体育赛事的组织者与执行者,增强对中青年人群的吸引力,提高群众参与意愿。

3.2 探索体育机构合作培养模式,加强指导员的专业化和专门化,提高培养质量

我国当前体育专业出身的社会体育指导员绝对数量过少,多数缺乏专业化和专门化的训练,因此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可寻求与社会体育机构合作的模式加快培养计划,切实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质量。

3.3 建立社会人员竞争培养模式,提高指导员的工作质量和积极性

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同样离不开自我培养与提升,国家相关职能部门可建立社会人员竞争培养模式,不仅可提高指导员的工作质量和积极性,更能形成良性培养局面。

[1]李合,孙吉.对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搏击·武术科学,2012(7).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指导员社区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社区大作战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影像社区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盼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