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上好高中体育课

2012-08-15孙统韬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材体育

孙统韬

(徐州市贾汪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徐州 221011)

体育课堂形式是作为高中学生培养运动技能与学习体育知识的主要形式,是学生掌握体育锻炼方式与方法的重要场所,进而为他们以后走入工作岗位有一个良好的身体打下坚实的基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却是让大多数高中学生对体育锻炼丧失了兴趣,甚至有逃避上体育课的现象。因此,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吸取学习成功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本人根据多年来的体育教学感悟,结合当今新课改观念本人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 正确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体育活动的动机是激发学生积极参的加体育活动的内在动力因素,是学生个体的心理过程,是学生有目的的一种行为,对学生的行为具有驱动性,只有学生自己主动的去参与某一种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中说:“欲图体育之功效,非动其主观,促其对体育自觉不可”。所以,要使学生愿意投入到课堂上来就要从内心深处意识到体育课的真正意义,才能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先分析学生为什么不喜欢上体育课的,可以采取问卷式调查找出原因,针对这些原因,教师再从宏观上加以引导,可以让学生通过某一次活动开始感受到参与活动中来有一种成就感或感到有意义有想再次参与的欲望等等方法,因人而宜。

体育教学过程是指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说明课堂学习目的,其次要把文化学习、身体锻炼和与人类生产、生存等生活活动紧密的联系起来,使学生意识到体育活动会提高人的身体健康指数与对人类生存、生产、生活等各各方面具有重大作用,这样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浓厚兴趣。

2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健康第一”是高中体育课堂的指导思想,以快乐教学为宗旨,一改往日沉闷的课堂教学模式,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运动的快乐从运动中找到收获,把快乐带入课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由被动学变为主动想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作为当今时下青年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业务素质,只有具备这种很强业务素质才能很好驾驭课堂,才能让教师想教的能很好的得以实施,学生想学的能愉快的学到。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时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能产生与平时感觉不一样的另类感受,进而促使学生体验到体育的快乐,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乐子”。体育教学是一门艺术,其效果好坏与教师的语言表达有直接关系,教师的语言如果很有亲和力、很有感召力那么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可能性会更高,相反教师语言很平庸,枯燥无味缺乏感召力让学生感到象在听催眠曲,那样学生本来想参与活动的也没有兴趣了。所以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上得既生动活泼又能达到预计的教学目标,我们可以运用了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来带领学生投入体育教学中。例如利用网络游戏抢滩登陆、CS等等情境形式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参与到其中,与学生共同完成游戏,达到了既完成教学任务的目的,又能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较好地实施教学计划,学生在快乐之中不知不觉的投入到了学习当中去了,通过这样的情景教学必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体育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它不但可以敦促学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达到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的目的与人才的培养,使学生受益终身。

3 认真钻研课本教材,设计可行教学方法

如果说体育教学的内容是学生们感兴趣的,那么在内容的鼓舞下就会使学生主动、积极的去尝试、体验、去学习。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教的正是他们想要学的,正是他们所关心的,他们才会主动的参与其中来。因而,体育教学要依据学校场地、季节特点及器材的具体情况,给学生灵活地选取一些不但有趣味性、而且还使学生身心健康得到发展的教材。因地制宜利用身边的现成的教材,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来参与其中,使整个课堂氛围感到很和协,学生没有压力的感觉。在备课时教师要仔细研究教材,最大程度发掘它的娱乐性,掌握核心,吸引学生的视线,使学生积极配合和参与其中,使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得到培养。高中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注意时间稍长、兴奋过程与无意注意占优势、好竞争、要强、爱表现等等。一节课45分钟,学生的注意力、情绪、意志和心理活动变化各有不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因素再组织进行教学,最主要的是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的注意力大多都在集中课堂的前半部分,而意志力集中在课的中后部分,情绪则在课堂的后半部达到高峰。由此看来,教师应把新授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来组织教学。这样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理解、掌握与吸收,潜移默化的让学生从中学到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课的后半部分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使学生尽量减少注意力的转移,这样就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做好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搭配,特别要抓住主教材与辅助教材的内在联系,还可以针对学生表现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尽量多组织一些教学比赛性质的或者时下学生最最关注的与教材联系密切的内容让课堂“火”起来,在结束部分可以让表现力很强的学生进行表演,让他们充分在同学中展示自己的才华,让他们有成功感有炫耀的机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再让这些产生产浓厚兴趣的学生感染其他的学生,从而带动整个课堂,最终实现教学目的。教师要认真钻研教学方法,根据教材特点,研究怎么教学生才想学、肯学。教师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合乎学生自己的学习目标。适宜的学习目标具有很好的目的性的功能,它能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能找到愿意参与某一活动的动因。课堂教学氛围生动活泼能引导学生练习。反之课堂过于沉闷、没有新异感的教学氛围则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学生对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和爱好,最终还是在于能否获得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情感体验。只要教师及时地加强鼓励,对学生的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能给予表扬或鼓励,就能让学生感到参与体育活动乐趣。同时一种平等的师生关系也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和爱好的。所以教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只有教师的文化修养和业务水平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能力的可取性,教师在学生当中塑造自己的教师形象,让学生从内心感到自己的老师值得尊敬、值得信赖、值得亲近,学生才能跟你学习,才会参与你所指挥的活动中来;另一方面,教师必须喜欢学生、关爱学生、了解及理解学生,最好能和学生以朋友的方式交往,让学生感觉到教师很容易接近,没有架子学生主动想和你对话。所以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过程,不仅是一般的体育教育过程,而且是一个养成教育的过程。不仅要求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进行教育,更应当在课外进行教育,校内校外教师与家长配合,一起来实现这个目标。

4 教学过程的优化具体实施

教课的开始部分,可以选择一些“集体性”的游戏,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挥想象,创新练习,并在情景式导入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基本教学部分,在技术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多采用多媒体以及音像教学手段,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安全的基础上敢于尝试新动作,让学生不再去怕做动作,让学生很愿意去做动作,只有敢于做动作才能在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体验到所做的体育活动的乐趣。教师因情诱导巡回观察,让学生由被动学习,变成自我管理、主动思考、主动创造、主动活动的活动方式,同时心理也得到了愉悦的感觉。在游戏教学中,教师可以只提出要求与目的,通过小组讨论的思考练习方式,进行小组比赛,教师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而且还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最后通过一些跳跃与奔跑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结束部分,让学生自我进行评价,教师再做总结性评价,指出努力方向。这样整个堂课在学生的自我评价及教师的评价中结束,从而教学目标在不知不觉中达到了目的。

[1]毛泽东论谈.

[2]体育大课堂.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材体育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体育课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我们的“体育梦”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