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大学体育课堂中拓展训练的实施

2012-08-15张晓陆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
关键词:参与者心理素质体育教师

张晓陆

(常熟理工学院体育部 江苏常熟 215500)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也必须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因此必须积极探索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实施拓展训练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我国大学体育课堂的形式主义,在大学体育课堂实施拓展训练成为当务之急,必须受到重视。

1 拓展训练的基本内涵

拓展训练Outward Development,又称外展训练Outward Bound,是一项集惊险、刺激、求生、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户外运动,它是利用崇山峻岭、瀚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拓展训练是当今世界最流行、最科学的体验式培训,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对国民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拓展教育起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出现了一种Outward Bound的管理培训,这种训练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模拟真实管理情境,对管理者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后来被美国人引入到学校教育中,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后拓展训练在全球五大洲都有所发展。但是我国高校教育在拓展训练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大力拓展。

2 拓展训练的基本方法

拓展训练主要训练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它包括各种练习项目,如沟通项目、团体协作项目等。通过这些项目的训练可以让参与者相互沟通,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让参与者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认识到团队的重要性,最终提高参与者的心理素质和社会生存能力。

拓展训练的基本流程就是让参与者在各种活动中遇到问题,当遇到问题时感悟自己的心理状态,然后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提高心理素质。其中体验和感悟是拓展训练的重要方法,能够让参与者体验到团队的信赖、体验个人的挑战,从而共同解决问题。

拓展训练有以下几个特点:(1)投入为先的综合活动: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导入,进而引出认知活动、意志活动、情感活动、交往活动,每项活动都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参与者全身心投入才能获得最大价值。(2)挑战自我:拓展训练的每个项目都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员挑战自己的心理素质和能力。(3)在团队中彰显个性:每个项目都会实行分组活动,会体验团队的伟大力量,增强团队成员参与意识,要求参与者之间相互配合,并在活动中发挥自己的优势。(4)高峰体验:参与者在克服困难完成所有的训练项目后,能够体会到一种发自内心的自豪感,从而获得人生的高峰体验。(5)自我教育:拓展训练师会在训练前把课程的内容、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参与者讲清楚,活动中不进行讲述,也不参与讨论,充分尊重参与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参与者主观能动性。

3 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实施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拓展训练是一项趣味性和实效性极强的户外运动,将其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实施和运用很具有可行性。(1)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实施拓展训练符合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要求。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已经比较独立,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创新性,在主观愿望、思维能力、情感体验中已经不再过分依赖教师。拓展训练内容比较丰富多样,方法灵活,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2)拓展训练具有比较高的安全性。拓展训练各种户外活动的进行都采用专业的器材,训练过程都经过了专门的验证,再者拓展训练运用到大学体育课堂中主要是没有任何危险的地面项目,已经降低了活动的风险,这能够降低学生的担心,使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中能够顺利实施。(3)拓展训练的活动具有趣味性和实效性。拓展训练可以成为比较复杂的游戏,是为了达到某种效果而专门设计的,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实施拓展训练,能够使学生掌握课外知识,锻炼身体,它的趣味性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使学生享受成功和快乐。(4)拓展训练所需的场地、器材比较简单,大学体育课堂能够实现。拓展训练主要在于所要达到的训练目的,训练方法和训练项目是次要的,某些训练项目对训练场地的要求比较低,要求训练器材比较简单,如呼啦圈、单杠、废报纸等,而且培训方式灵活多变,有利于在体育课堂中开展。(5)大学体育教师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够胜任拓展训练师的工作。大学体育教师的组织、引导能力比较强,具有先天优势,而且教师素质普遍较高,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实施拓展训练能够使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当前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效果并不明显,部分大学生存在意志薄弱、心理素质差、缺乏团队意识等问题,这不利于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实施拓展训练有利于挖掘大学生的潜能,提高大学生的自信心;有利于使学生之间相互信任,增加沟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4 在大学体育课堂中实施拓展训练的措施和建议

4.1 提高大学体育教师的素质

大学体育教师在拓展训练上虽具有先天优势,但是他们在专业知识和经验方面还比较缺乏,因此体育教师的师资力量还远远不够。如果直接让体育教师从事拓展训练的工作,可能会对学生的安全造成一定影响,也起不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因此需要对大学体育教师进行拓展训练的培训,可以让他们去学习比较先进的经验,可以去比较完善的培训机构进行学习,只有体育教师具备了高素质,才能正确合理的指导学生进行拓展训练。

4.2 加大时间和经费投入

在大学教育中,体育课堂的时间相对较少,没有充足的时间作为保障,体育教师很难在体育课堂中实施拓展训练,也就不能发挥拓展训练的作用;拓展训练需要必要的设备和器材,大学需要提供充足的器材供学生训练。因此,各大高校需要增加每学期的体育课时,使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育拓展训练,也要保证拓展训练所需要的器材能够满足学生的训练要求,从而将拓展训练的优势发挥到最大,这样大学体育课堂是使拓展训练会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4.3 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中的具体实施

4.3.1 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拓展训练在体育课堂中的开展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参与,亲自参加实践,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如拓展训练中的“哑人排序”和“盲人方阵”项目,让学生在什么都不能说、什么都看不见的情况下进行活动,去完成任务,这就需要学生自己的领导和组织配合能力,也让学生感受到沟通对生活和学习的重要性。

4.3.2 发挥体育老师必要的指导

在拓展训练中,体育老师要采用情景教学和游戏的形式,为拓展训练提供一个愉快轻松舒适的教学环境,使拓展训练的趣味性能够及时吸进学生的注意力,要充分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发挥自身的优势去解决问题,充分引导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育教师要在拓展训练中注意学生的安全,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全身心的训练,使学生在身体和心理上都有所提高。

5 结语

拓展训练在大学体育课堂中的实施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有效探索,它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个性要求,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在拓展训练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进行正确合理的指引,要符合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的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1]薛勇.在高校公共体育课中开展拓展训练的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6).

[2]刘素梅.将拓展训练引入高校体育教学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6).

[3]陈正强.高校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课的意义及可行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9(9).

[4]杨加旺.高校开展拓展训练的探讨与研究[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5]高博.高校体育教育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08(11).

[6]王增斌.高校开展体育拓展训练的可行性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4).

[7]唐玲,周鸿,高鹏.浅谈高校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项目的意义[J].华章,2010(29).

[8]韩来国,吴俊英.体育拓展训练与大学生素质教育[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猜你喜欢

参与者心理素质体育教师
移动群智感知中基于群组的参与者招募机制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休闲跑步参与者心理和行为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门限秘密分享中高效添加新参与者方案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如何在美术课堂中完善心理素质,实施快乐教育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中小学体育教师创新行为的现状与促进策略*
第三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
青少年皮艇运动员心理素质训练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