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目标设置理论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研究①

2012-08-15郭红志

当代体育科技 2012年33期
关键词:教学实验太极拳设置

郭红志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

目标设置理论在高校太极拳教学中的研究①

郭红志

(吉林农业大学 吉林长春 130118)

本文通过实验法,在太极拳教学中,运用目标设置理论进行教学。实验结果表明:目标设置理论在太极拳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生的学习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目标设置理论 高校 太极拳教学

在科技创新的时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传统的教育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为了顺应历史的潮流,发挥教育的育人功能,近年来,我国教育战线进行了一些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体育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具体的说就是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理论等方面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制定教学目标是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目标的设置,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关系到教学质量的优劣。因此,对教学目标的进一步深化研究,对完善体育教学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从国内的研究资料来看,在目标设置理论方面的研究中,主要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都是围绕目标设置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学者和专家在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

贾燕在其文章中指出“目标在体育教学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是制定体育教学计划,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是一切体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于体育教学目标,要进行细致的分析,只有将不同的目标进行整合,合理地利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教学工作才能顺利的开展,体育教学任务才能顺利实现。”[1]

学术界关于目标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屡见不鲜,目标教学理论已运用到各个体育项目的各个教学领域,并且取得了一些科研和教学成果。如孙丽红老师,在排球垫球教学中,大胆尝试运用了目标设置理论,经过一个学期的尝试,实验结果证明,运用目标设置理论的同学在各个环节上都好于常规体育教学,这有效的说明了,目标设置理论能促进排球教学的效率。马山坡教授在篮球罚球教学实验中,运用目标设置理论进行教学,结果同样证明,目标设置理论对体育教学成绩有显著的影响。刘吉善老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是划分体育教学目标,确定体育教学重点,设置了单元教学目标,然后在实际教学中逐个目标去突破,逐个目标去监督实施,在期末评价时,被实验的同学成绩好于常规教学的成绩。

从以上各位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来看,目标设置理论再被引入到我国后,不但在理论上被广泛研究,而且还部分项目的教学中得到运用,并取得了一定成绩。大多专家的研究成果都一致表明,在体育教学中,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比模糊不清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上,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把教学目标分为长期教学目标,短期教学目标和长短期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进行试验的话,长短期教学目标要优于长期教学目标和短期教学目标。

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目标设置理论的研究要早于国内,而且在研究的深度上也较国内领先,在诸多研究成果中,以著名的心理学家Locke and Latham为代表,他总结了关于目标设置理论的研究,并且得出以下结论:(1)明确的目标比模糊的目标在教学效果和工作效率上更高。(2)在目标难度设置上,有挑战性和中等难度的教学目标好于一般容易实施的目标。(3)长期目标可以借助于短期目标来实现,可以将长期目标划分为不同的短期目标进行逐个实现。(4)目标通过影响注意力,激发策略等来实现影响结果的目的。(5)只有被接受的目标才能更好地影响绩效。在管理学中,使目标设置被接受和承诺有6个基本程序,即直接需要、支持、参与、训练、选择和奖赏。(6)制定行动计划和策略有助于完成目标。(7)行动中的关键部分——竞争,可以成为目标设置的因素。

从上述文献可知,国外关于目标设置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目标设置的难度,明确性与学习成绩的关系,目标与状态焦虑,努力程度,人格,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与国内研究现状相比,国外目标设置理论的研究涉及的领域更为广阔,研究更加深入。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吉林农业大学2011级四个教学班学生。

2.2 研究方法

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了文献法、教学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系统方法、逻辑方法等。

3 结果与分析

3.1 目标设置理论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与常规教学的比较

目标设置理论是研究人的心里活动从产生、到发展的一系列心理活动变化规律,目标设置理论属于过程性激励理论的一种。激励理论的原理是使人的行为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或不断增强的水平上,目标设置理论在太极拳教学中的应用与常规教学的比较(见表1)。

制定体育教学目标的依据有几个方面:第一,应考虑体育教学的本质特征和功能。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突出其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功能。第二,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体育教学的对象是学生,体育教学目标必须考虑依据青少年身体发展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制定不同的内容。第三,基于实际教学设施,教学条件和学校的物质设施,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因素。因为学校之间物质条件差别还是很大的,如果不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完全依据教学大纲的话,目标设置的话就会容易出现盲目性。

在太极拳教学中,首先设置动作技评总的教学目标,动作表现目标为,动作快慢适中,节奏感明显,手脚配合到位,上下肢协调。技术评定目标设置在75分以上。理论知识掌握目标要求,用简单的语言能阐述各个动作的要领。为了能更好地完成总的教学目标,因此,在每一次课上,要设置详细的课时教学目标。

在教学实验过程中,依据教学大纲、教材和学校教学条件,来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同时,设置目标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先进性原则,这个原则要求目标设置要有挑战性,使学生感到有施展才华的机会,能满足内心成功欲望的机会,彰显个性的机会。例如,在学习起式动作时,动作表现目标是“上下肢协调”,同时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设置一些小的目标,可量化、可操作的课时目标,与长期目标结合使用。

3.2 实验结果

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技术评定和达标成绩经检验差异显著。(表2、3)

从实验结果对照表中可以看出,在期中教学实验对比中,T和P的检验结果如下:动作准确性t=2.14,P<0.05;动作连贯性t=1.56,P<0.05;整体感觉t=2.54,P<0.05。在期末教学实验对比中,T和P的检验结果如下:动作准确性t=2.53,P<0.05;动作连贯性t=1.64,P<0.05;整体感觉t=2.35,P<0.05。从中可以看出,两次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说明在太极拳教学中,目标设置理论的应用对太极拳的学习比采用常规的教学方法有着明显的教学效果。同时也说明,在太极拳学习中,进行有效的目标设置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4 结语

目标设置理论在太极拳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表现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的集中精力,集中注意力在动作学习和练习上,提高学生的努力程度和建立新的学习方法。在太极拳教学中,应用目标设置理论要求教师把目标设置的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目标具有偏于衡量,便于比较,便于实施等特点,此外,教师还要及时的反馈学生的学习成果,发挥教师的主动性。

[1]贾燕.目标设置理论在体育教学中的研究[J].体育科技,2004(2).

[2]刘永东.反馈时机与反馈效果的体育教学实验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7).

[3]陆作生.对我国体育教学目标人文性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2).

G852.11

A

2095-2813(2012)11(c)-0024-02

郭红志(1971—),长春人,讲师,研究方向:体育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实验太极拳设置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液膜法在线制备微细工具电极教学实验系统研制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山海呓语 意气相生一一小学美术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山海经》的教学实验
船舶防火结构及设置的缺陷与整改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栏目设置一览表
能否用斐林试剂鉴定“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