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州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与课外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对策

2012-08-15丁健毅

运动 2012年5期
关键词:踝关节课外足球

丁健毅

(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521)

广州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与课外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预防对策

丁健毅

(广东金融学院体育教学部,广东 广州 510521)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调查分析等方法,对广州市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体育教学与课外运动损伤调查研究,发现运动损伤的流行病发生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提出了改善教学与训练的预防措施。

大学生;运动损伤;流行病学;预防对策

在体育教学与课外运动中,由于各种主客和客观因素造成的运动损伤,给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日常生活带来一些负面影响,甚至引起一些社会矛盾和法律纠纷,严重地影响了正常的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因此,加强体育教学、课外活动与运动训练中的安全教育,适时预防运动损伤的发生,采取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消除体育教学、课外运动与运动训练中的损伤隐患,把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降到最低限度很有必要;树立“健康第一,安全第一”的体育教育理念,贯彻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已引起广大体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和深刻反思。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高校大学生体育教育与课外运动损伤。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校园网“中国期刊镜像”和图书馆查阅相关研究论文和学术专著。

1.2.2 问卷调查法向广东金融学院、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商学院和广东工业大学在校的大学一、二、三、四年级学生发放问卷4200份,回收3915份,有效回收率93.21%。

1.2.3 数理统计法运用EXCEL统计软件对所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大学四年体育教育和课外运动损伤情况

经过调研,5所大学的在校学生运动损伤率高达22.50%,其中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学生运动损伤率要比大三、大四年级的要高,大学二年级的高达7.61%,大学一年级的达7.20%,说明学生进入大学后的运动欲较强,敢拼和好胜是其运动的心理,几乎没有什么对运动损伤的防范意思。大三学生运动损伤率为4.21%,大四为3.48%呈下降趋势,表明大三、大四年级学生运动技能和水平相对较高,预防运动损伤的意思相对较强。

2.2 大学生常见运动项目和运动损伤

调查统计发现,在体育教学和课外运动损伤率排序的项目是足球(4.65%)、篮球(4.06%)、手球(2.48%)、田径(2.48%)和武术(2.09%)。损伤类型主要是关节韧带损伤(6.85%),即踝关节扭伤为主,膝关节侧副韧带和指关节损伤为次。肌肉拉伤占5.49%,擦伤为5.16%,挫伤为2.58%。结果显示,大学生喜欢的“男子汉项目”足球,在高校最为普及的学生最爱的篮球以及手球、武术和田径是导致运动损伤率较高的项目,明显表现出运动损伤与运动项目之间的相互关系,体现了运动流行病学的特征。

2.3 大学生运动损伤的部位和类型的解剖分析

调查显示,踝关节扭伤足球占1.35%、篮球占1.20%,说明剧烈运动、对抗性强和合理冲撞是导致踝关节扭伤(6.16%)、肌肉拉伤(5.49%)、擦伤(5.16%)和头部撕裂伤(1.76%)的根源。从运动生理和解剖学分析,踝关节外侧韧带较易损伤与其踝关节本身解剖生理特点有关,踝关节内侧足的屈肌力量比足的伸肌力量较大;足的内翻力量比足的外翻力量较大;足的内侧三角韧带比足的外侧三条韧带较强;足的内翻活动度比外翻活动度大;此外,足部的巨骨体前宽后窄,当遮屈时,踝关节不稳定,再加上跑、跳、落地踩在高低不平地面、别人脚上、石头或球上,就会以足的前外侧着地,导致足内翻而严重损伤踝部外侧副韧带。擦伤主要是运动重心失去平衡和推人撞人摔倒而产生。足球两人头球争夺、篮球抢球后的挥肘,由于都是近距离身体接触,从而导致头部的额部、颧部和眉骨部撕裂伤。运动中肌肉主动猛烈收缩,如羽毛球的大跨步蹬地救球、跑的后蹬用力、跳远时用力蹬地、武术的踢腿和足球中的踢长传球都容易导致小腿后群肌肉(1.81%)和大腿后群肌肉的拉伤(1.51%)。

2.4 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分析

2.4.1 内部因素分析(1)准备活动不充分或不做准备活动(3.91%)。人体各器官系统还属于惰性状态,中枢神经系统还没有兴奋,身体各系统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肌肉的力量、弹性和伸展性较差。(2)技术动作不正确(2.63%)。由于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3)动作粗野违反规则(2.50%)。在教学和运动中相互逗闹,比赛中不遵守规则、动作粗野、故意犯规。(4)身体素质差(1.99%)。身体素质是由力量、柔韧、灵敏、耐力和协调性共同组成,要做到均衡发展,如不注意全面发展,运动时很容易受到伤害。(5)保护和自我保护能力差(1.84%)。学习垫上技巧性的动作要学会保护帮助,遇到对抗性强的比赛,要学会侧身肩膀对抗外来冲击力以及利用虚假动作来避让。(6)对抗性强(4.14%)。篮球和足球项目对抗性强竞争激烈,学生高度发奋地神经活动与较弱的身体运动能力相互矛盾,从而容易导致运动损伤。(7)心理状态不良(0.89%)。睡眠和休息不好,患病初愈和过度疲劳,会出现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肌肉力量弱,身体不协调等情况运动时最易发生损伤。(8)思想麻痹大意(0.59%)。主要是学生,也有些老师和教练员对预防运动损伤的意义认识不足,思想麻痹大意,平时不重视安全教育,致使运动伤害事故不断发生。

2.4.2 外部因素分析由于场地不良、水泥地粗糙凹凸不平、场地磨光打滑、煤渣跑道下雨失修坑坑洼洼、塑胶跑道日晒雨淋凸起不平、球场灯泡损坏光线不亮、球场有沙打滑等因素,而出现摔伤、肌肉拉伤、踝关节扭伤等。天气因素。雨后地湿打滑,气候寒冷,大雾天气,烈日炎炎运动会引起足底起泡、中暑而导致损伤。训练时如不注意循序渐渐原则、个别对待原则,运动量过大,会出现肌肉疲劳、反应迟钝而发生运动伤害。比赛激烈对抗性强,队员蓄意犯规和故意伤人,也是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 论

3.1.1大学生运动损伤的例数多少、损伤部位与运动项目有关,相对足球、篮球、手球、武术和田径运动损伤率较其他项目较高。

3.1.2准备活动不充分、技术动作不正确、动作粗野违反规则和对抗性强故意犯规和场地原因是导致运动损伤的重要原因。

3.1.3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运动损伤率相对大学三、四年级较高。

3.1.4损伤以踝关节扭伤最多,其次是肌肉损伤和擦伤。这与人体关节解剖概要和损伤的内因、外因有关,事发都有其特征,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普遍性。

3.2 建 议

3.2.1体育教师应注重运动医学、体育保健、健康教育知识的学习和教育,掌握运动损伤的规律和特点,科学地安排体育教学和训练。

3.2.2根据体育教学内容,设计好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活动,加强全面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训练,注重保护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培养,加强易伤部位和相对较弱部位的练习。

3.2.3体育教育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把体能训练和体育教学科学地有机结合,注重愉悦教学、趣味教学,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指导和培养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

3.2.4加强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和医务监督。

3.2.5有条件的学校要成立大学生各单项体育协会和体育俱乐部,使体育锻炼自觉化、经常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也是防范和避免运动损伤的方法之一。

[1] 曾播思.高校健美操运动员运动损伤特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0,30(1):98-101.

[2] 余少勇,王炜华.我国优秀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流行病学调查及预防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29(2):209-220.

[3] 竭晓安.我国女子体操运动员运动损伤情况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1):56-57.

[4] 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5](美)谢帕赛,布斯库尼.运动医学[M].韩一生,译.陕西: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8:6.

G806

A

1674-151X(2012)03-089-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3.042

投稿日期:2012-01-10

丁健毅(1990 ~),助教,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学。

猜你喜欢

踝关节课外足球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小满课外班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我的“课外老师”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
让足球动起来
踝关节损伤的正确处置
少年快乐足球
认识足球(一)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