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探索
2012-08-15彭丽富
彭丽富
(宁波高新区万里国际学校,浙江 宁波 315040)
理论与方法探索
体育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几点探索
彭丽富
(宁波高新区万里国际学校,浙江 宁波 315040)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自己观察、发现问题,自己去探究、解决问题。在体育教学中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而且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可见,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新课程;体育教学;问题情境
所谓问题情境,是指问题发生时的客观情境,说得具体点,是指课堂上教师通过巧妙的问题设计,从而引起学生积极思考和探索,以求解决问题的一种课堂气氛,问题情境从问题开始,问题是问题情境的一个组成因素,但问题情境更主要的是一种氛围,一种教师与信息间、信息和学生间的充分交流,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完整理解的整体气氛,它不仅包括问题,而且还包含着老师的启示、鼓励、激将、暗示、点拔,包含着老师对问题的设计方式,包含着教师的言谈表情,也包含着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方式,是一种最初由问题引起的,整个的课堂的动态表现。
1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全面充分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促使学生独立地发现和解决问题
新课改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希望,一个成功的教师应该使他的学生感到,他们的成功是自己在课堂上努力获得的,他自己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良好的问题情境,要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充分看到或感到自己的努力与成功。例如,在教四年级《跳上成跪撑—跪跳下》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先启发道:这个动作可以分解为哪几步来进行练习?你选的是哪一种,为什么?当同伴有困难时,你们是采用什么方法来帮助和保护好同伴的?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表象,先用多媒体演示完整动作,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由组合成6个小组,反复观看、讨论后,同学们便起劲地练了起来。有的两人一组,一人练习助跑起跳,一人保护,再互换;有的三人一组,一人做跪跳下,二人帮助,再互换;有的练习辅助动作跪跳起。又如游戏“钓鱼钩”,规则要求学生要站在地上画的圈内,原地向上跳起。由于学生怕被“钓”到,游戏时总不按规定要求做,老是向后边躲、溜。在这种情况下,不能一时强调怎样,应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向学生提出“我做老鱼翁,你们大家当鱼,今天我要专钓‘滑粘鱼’”,并且问学生为什么专钓这种鱼。学生肯定会回答出原因,此时教师用生动形象手法,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动作要点和要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地完成教学任务。
2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问题提出,触发如同竞赛一样的激励情境时,学生的目的特别明确,兴趣非常浓厚,求知欲十分强烈,渴望解决问题,追求获得课堂上的好评,这种积极的情境成为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动力,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探索,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例如,教“象行”教材时,教师先不告诉学生教材的名称,而先设下悬念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好奇心,求知欲特别强烈,教师在示范“象行”动作时,先布置两个问题:这是什么动物行走?它的腿与别的动物相比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并启发学生抢先回答问题,显然第一个问题是很容易回答的,对于第二个问题,学生会根据从动物园、电视动物世界片、电影图片等处,得到的知识来进行回答:“大象腿很粗,像大柱子”。教师要在学生具体形象思维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抽象思维,把“象形”动作要领通过语言概括为一首儿歌:“我学大象走,俯撑直腿臂,身体左右移,脚手同离地”。使学生建立明确动作概念,当“象行”教学任务将完成的时候,可进一步创设研究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寻找答案,讨论研究,并向学生介绍一点关于大象的有趣知识。
3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准备性和目的性
教师对一个问题的讲解,创设还是不创设问题情境,对教学所产生的效果大不一样,平铺直叙,滔滔不绝的讲解,只能让学生被动地听着、记住,激不起思维的浪花,因而听课的准备性和目的性差。创设问题情境则可使学生带着疑难听课,以解决疑难为动机,于是思维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容易发挥出来,学习的准备性,目的性也就自然变了。例如,在进行弯道跑教学时,如果照本宣科地讲解,学生听了不痛不痒,很难掌握动作技术要点。为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准备性和目的性,利用圆周运动原理做一个实验,先用绳子扎一小球在平面上做圆周运动,突然剪断绳子,球由于缺少了绳子对它的牵引力,结果向外飞去,此时及时强调:假如在弯通中跑进缺少一种向心力的作用,那么人将作一种什么运动?学生在老师的演示和启发下,注意力集中,不但了解了实验的目的,而且又了解了弯道跑的技术要领,为自己在练习中理解掌握正确的弯道跑技术打下了基础。这种由问题情境引入课题的课堂设计,能促进学生很快由无意注意转为有意注意,无意识转为有意识,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4 良好的问题情境能挖掘学生潜能,提高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变通性
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学生来说,尤如吹响的号角、击起的战鼓,激发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放开思维的僵绳,迅速地选择和提取已有知识,从而达到灵活而又机智地掌握知识,并由此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和变通性。例如,在游戏“踏石过河”中,教师提出利用三块小木板,如何才能又快又稳的渡过小溪?学生沿着“疑问-假说-实验-探索-验证-认识”的顺序,小组讨论,积极尝试,最后创造出了4种又快又稳的渡小溪的方法。
总之,创设问题情境已经自觉或不自觉地为各级教师、各科教师所利用,但创设情境应该明确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创设问题情境要求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内部结构,同时,还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这样才能通盘地把握整个教学流程;(2)问题情境从问题开始,问题是问题情境的一个方面。因此,教师应对问题设计,问题设计可能引起的种种后果,以及对学生提出的问题有充分的预测和准备;(3)创设问题情境的问题设计应该考虑不能太难和不能太易,良好的问题设计应该不仅引发良好的课堂气氛-问题情境气氛,而且促使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探索,师生间巧妙而有机地配合,信息迅速把教师与学生双边间充分交流,使课堂的“人”-教师与学生,“财”-课堂40分钟,“物”-教材、教具等,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4)问题设计应考虑问题的明确性、可行性和准确性,提问的时间和方式应多种多样,让学生通过问题调动兴趣,引起思考,通过问题而解决问题。
[ 1 ]郑威.A. M. 马丘什金问题式教学论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 2 ]吕为民.问题情境纵横谈[ J ].新乡教育学院学报,2006(1).
[ 3 ]陈剑光.创设问题情景进行启发式教学[ J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
G807.0
A
1674-151X(2012)05-117-02
投稿日期:2012-02-18
彭丽富(1978 ~),小教高级,本科,宁波市学科骨干教师,宁波大市教坛新秀一等奖第一名。研究方向:体育教学。
10.3969/j.issn.1674-151x.2012.05.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