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课程现状分析及建议
2012-08-15张梅王玉友孙丽琴
张梅 王玉友 孙丽琴
(1.南开大学体育部 天津市南开 300071; 2.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天津市南开 300071; 3.天津市第九中学 天津市南开 300071)
我国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课程现状分析及建议
张梅1王玉友2孙丽琴3
(1.南开大学体育部 天津市南开 300071; 2.南开大学滨海学院 天津市南开 300071; 3.天津市第九中学 天津市南开 300071)
本文通过资料分析法、比较法和网络查询等方法,分析当前我国研究生体育教育现状,通过对研究生体育教育的探索思考,提出课程改进建议,旨在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重新定位,以加强研究生体育教育工作。
随着我国对全民健身和大众体育的重视和发展,高素质人才的体育教学和身体健康状况倍受关注。近年来,高校体育教育一直强调要培养体格健康的高素质人才,能够为其今后的事业发展积累身体储备。但是同本科生相比,研究生的体育教学进程发展缓慢,全国大部分高校对是否应该给研究生开设体育课持观望态度。
普通高校研究生体育课开设的情况同样令人担忧。部分院校取消了研究生的体育课,仍然开设体育课程教学的高校为研究生安排的学期学时也只有20至24学时。在开设体育课的院校中,教学形式分为必修课(按项目分班)、必修(按教学班上课)、选修三大类型。体育课的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比例为5:1,直接导致学生对体育理论知识学习的忽视。研究生的体育实践课以球类为主,教学内容缺乏创新和突破。研究生的日常安排主要包括学习和研究,因此在体育上的投入也相对较少。调查研究显示,我国研究生的体质状况不容乐观,男生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女生身体发育状况则令人堪忧。综上所述,我们高校研究生的体育教学仍处于较落后的状态,有限的师资条件,体育设施的供给不足,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评价标准,研究生体育投入时间较少等问题使得研究生体育课程始终无法得到合理的开展。
我国研究生入校年龄大约在22~30岁之间,由于本科学习后期已经开始脱离系统的体育教学,身体素质明显下降。超过81%的研究生在入学体育测试中不合格,反映出研究生体育基础薄弱,高校体育教育存在难以延续的问题。研究生除身体素质明显下降外,各种常见病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势力下降,贫血,传统呼吸病发病率增加都已成为制约研究生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国目前研究生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大学本科区别不大,重点任务不突出。研究生体育教学内容也几乎全部采用本科体育教学经验,教学方法相似,在知识性和专业性等方面都缺少明显的突破。当代研究生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现有体制的思考也促进了研究生体育教育改革的步伐,研究生对选择性的追求和个性发展的追求与现实体育教学之间的矛盾,使得高校体育工作者不得不对研究生体育教学重新定位思考:首先,研究生体育教育要与大学本科体育教育区别,要针对研究生体育的个性,建设符合研究生生理和心理特征的体育课堂。其次,研究生的体育课程应与其他课程相匹配,使体育课的功能不仅仅服务于学生个体,还要配合完成研究生培养目标的整体完成。我国传统的研究生体育教学依然停留在凭经验传授知识的低水平教学层面,研究生院是培养新人才、发展新技术、创造新知识的地方,体育教学应当“与时俱进”,突破传统观念,大胆变革创新,在教学内容上不必面面俱到,但力求突出研究生的特点和个性。
研究生的学业性质使他们承受着许多心理压力,良好的体育锻炼能够帮助研究生缓解精神压力,宣泄不良情绪。合理的体育课程设置技能教会研究生相关的体育技能,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又能丰富研究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增加人际交往机会。首先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应该参考本科生体育教学模式,建立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的相关体系,确保足够的师资和运动场地。其次,研究生作为高校教育中相对成熟、有主见的群体,更偏向由自主选择的体育课程,设立当下在研究生中更时尚、热门的体育运动项目,如网球、健身操、街舞会比只开设传统体育课程效果更佳。体育课应该作为研究生的在第一学年或者第一学期的必修课,规定研究生必须相关的完成体育课程修读。考虑到研究生的研究型课程安排较多,学业繁重,体育课应该侧重于鼓励学生参与,放宽最终的考核条件,为学生创造更为轻松的教学环境,以身体活动和体育锻炼作为首要目的。
研究生在体育上投入的时间很少,一方面他们有繁重的学业任务,另一方面他们对体育的兴趣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日益减少。中国科技大学曾发布的针对各高校研究生生活状况调查的统计结果表示,各高校研究生愿意花费在体育锻炼的时间叫少,而男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平均时间超过女生。学者张丰涛的研究也表明,高校研究生平均每周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为70min左右,远远低于国际教育部规定的学生每天必须锻炼1小时的要求。体育课程设置的模式化使传统体育教学单调乏味,很难再唤起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这也是体育教育专家一直强调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在教学改革中,可以考虑用竞赛替代授课,不设立具体的课堂教学形式,着重组织开展研究生喜欢的体育竞赛活动,用轻松的竞赛氛围替代呆板的体育教学。这种形式能够引起更多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关注,也为他们展示自我运动技能,展现自己的体育风貌提供了更好地平台,同时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竞争拼搏意识。对于体育工作者而言,使学生乐于参与体育活动,将体育锻炼成为自己生活的组成部分,使学生顺利通过体育考核更能实现他们的价值。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未来社会不仅是科学和技术的竞争,也是社会成员间身体和心理素质的较量。因此研究生体育教育应当保证学生获得体育保健知识,掌握相关的运动技能,拥有终身体育的观念,更好地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健康的生活方式,进一步提高其生活质量。有了针对性的教学目标,才能确保在研究生体育教学中的正确引导,使之建立正确的体育兴趣和动机。
高校体育课程能否满足研究生的实际需求一直是高校教育的重点研究课题。根据2004年对北京市高校研究生上体育课的目的调查结果来看,健身需要、娱乐消遣需要和健康与审美需要是高校研究生希望开设体育课的主要需求。在接受调查的研究生当中,超过80%的学生认为有必要为研究生开设体育课,68%的研究生不满意当前体育课程,可见高校体育教育对研究生体育课程的安排和设置确实存在很大问题。受师资因素、场馆设施、教学管理等多方面限制,各大高校针对研究生开设的体育课程在时间、内容上有很大差异,体育教育在很大程度上都无法满足学生的运动需求和健身需求。
学习兴趣的培养是研究生体育课程设置的核心内容之一。兴趣是学习开始和持续的最重要成分,能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从研究生爱好的体育项目入手,开设受学生欢迎的体育项目课程,既能激发研究生的学习热情,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通过学习美国等西方大国的教学经验,将落后的封闭型教学变为发展个性的开放式教学,走出教室,走向户外,给研究生更自由、广阔的教学空间,使其能按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体育课。
研究生体育教学考核也要从单一制向多元化发展,考核的形式不应只注重卷面成绩,教师要根据课程的特点,制定独具特色的考核方法,把竞赛引进课堂,变赛场为考场,使学生在考核中实现自我评估,收获体育锻炼带来的积极意义。体育专家认为最理想的研究生教育形式的必修课,或者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传统教育理念对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考核要求区别较大,教师们往往更注重必修课的考核过程和结果而忽视选修课,而研究生体育课程由于其教育对象的特殊性,体育选修课数量往往超过必修课,能否加强选修课的考核也将成为日后研究生体育课程设置的关注话题。
[1]王皋华.体验新课程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杨俊林,杨清元.对研究生体育状况的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9.
[3]张丽君.高校研究生的体育态度、动机、兴趣的调查研究[N].成都体育学报,2003:82~83.
[4]胡双喜.研究生体育课必要性可行性分析[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08.
[5]毕研洁.普通高校研究生开设体育课的新设想[J].兰州大学学报.2001,29:111~113.
[6]程路明,章丽萍.研究生体育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2009.
G807.4
A
2095-2813(2012)03(b)-003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