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对策
2012-08-15王绍辉
王绍辉
(江苏省南京市秣陵中学 江苏南京 211100)
现代教学理论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的智力因素,也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因为学生学习的成功并不仅仅依靠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也具有重大作用。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是为了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能有一个更好的坚实的基础,学校对学生的教育仅有智力开发,而忽略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那么今后学生在知识的应用、创造等都会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对学生的教育造成深远的影响。因此,在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要使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步,就必须转变过往的只注重智力因素开发而忽略非智力因素开发的教育模式。
1 非智力因素的概念
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在智慧活动中,不直接参与到认知过程中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需要、兴趣、动机、情感以及意志力、性格等方面的内容,非智力因素是指出了智力意外的能够对学习活动造成影响或者具有指导及促进作用的因素,因此,心理学家将这些因素都称之为非智力因素。其主要包括了个人毅力、性格爱好、宽容的心态、较好的自信心等有助于促进自身发展的心理因素。智力因素如果更多的取决了与先天因素的话,那么非智力因素是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形成的,在学校对学生知识应用以及技能能力的培养都属于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在学习过程中,非智力因素能够起到一种导向、推动、强化等作用。其对学生的教学影响即可以是积极的,也可以是消极的,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做到合理引导。如果教师采取的方法有效,那么就能激发出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培养出学生的独立性格,使得学生在学习方面具有良好的独立性,从而促使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否则,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正确的学习动机,对学习缺乏兴趣,缺乏独立的性格,这样不仅无法提高教学效果,还会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2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动力作用:学生学习的动力并非来自于学生的智力因素,而是源自于非智力因素,能起到积极的心理促进作用。而且通过非智力因素,还能够是使得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健康发展,因为具有良好的学习动力,能够使得学生的在学习方面具有更高的积极性,以良好的态度对待学习,在强烈求知欲的推动下,有效促进智力因素的发展。比如上课能够集中听讲,能够对自我进行良好的控制,将更多的注意力和精力放在学习方面。
(2)定向作用:学生学习活动并不是盲目进行的,而是在一定因素的指导下,按照某个方向进行的。而这类因素都是非智力因素。其将学生的认知跟行为相互统一在一起,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用来记忆、想象以及思维所观察到的事物跟所学习的内容。很多人都认为学习不好是智力因素的原因,实际上并不是如此,很多学生学习不好并不表明他的智力低下,很多时候,他们的智力还要高于学习好的学生,之所以会学习不好,是因为他们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不愿意独自完成学习任务,比如在上课的时候也是心不在焉,无法集中注意力,最后考试成绩肯定不会好。由此可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3)补偿作用:非智力因素在很多时候能够弥补智力因素方面的不足。特别是性格因素,对这方面的弥补就比较明显,坚毅、忍耐、增强自信心、责任感等都能够促使学生更踏实、更勤奋的学习,弥补他们因智力因素在学习方面吃力的缺陷。
(4)巩固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那种有强吸引力和趣味性的知识会比较有动力,而且通过其还能够培养出学生坚韧的性格以及克服困难的精神,从而能够使学生有努力的意愿和刻苦学习的经济性,以使他们处在不断的前进之中。相反,任性、懒惰的消极的隐身起到主导作用,学生无法克服困难,学习往往会受到沉重打击,对待学习采取消极态度。
3 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途径
(1)运用鼓励法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自信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关键因素,教师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了教学活动的成功与否。老师对学生的一点点的进步都应当加以充分肯定,这样会让学生充满自信心,让他们感到很成功,老师的肯定就是学生自信心的来源。比如说在短跑教学中,对于一些身体素质比较差的同学,在训练的过程中,只要他们是在认真努力的进行训练,老师也要不断的鼓励他们,进行行动技术上的修正,在测验的时候,我们可以给他们鼓励分数,让他们知道自己经过训练后有了进步,产生成功的喜悦感,这样他们在日后的训练中会加倍的努力,良好的意志品质在老师教学方法的引导下逐步形成了。
(2)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兴趣能够激发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能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跟教学质量,就需要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态度进行改进。兴趣能够促成动机,而动机能够支配需要的行为,老师可以针对学生特点进行教学,学生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欲望比较强,比较好动,对于一些新异动作比较的感兴趣,比较容易排斥一些单调、枯燥无味的以及重复训练的动作。因此在进行组织教学过程中,要抓住重点内容进行教学,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要做到严而不拘,活而不乱。比如在练习立定跳远项目的时候,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上课之前先画好五条相距1.2~1.5米距离的平行线,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在老师的指挥下进行三级蛙跳5~8次,五级蛙跳3~5次,五级单足跳5~8次,在游戏活动中,两两之间要进行交替搬动过“五关”(五条平行线)2~3次。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在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气氛中进行练习,做到既有汗水又有笑声。
(3)培养学生善于克服困难的能力:培养意志品质的中心环节是克服困难,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有严格的要求,通理念要注重学生的个体与集体的协同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彼此尊重,互相建立彼此的信任感,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满足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需要。教师要创设活跃的教育环境,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目的是要让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与实践,主动去学习体育知识与技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的发展。
(3)高中的体育教学在课堂组织形式上的创新。课堂上形式的创新主要是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要让学生对体育产生兴趣,教师的传统教学方式是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因此,这种枯燥的体育课堂形式需要进行创新,课堂形式要丰富多样化,例如在体育课堂上可以利用一些游戏,利用游戏中的某个技术动作为基础,将游戏动作与体育运动结合起来,通过做游戏让学生们沉浸在体育运动的氛围中,比如学生在学习跑步运动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边做游戏边学习跑步的基本要领和各肢体动作,达到有效的体育锻炼的目的。
4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体育教学是不容忽视的教学课程之一,高中是学生最为关键的时期,大多数高中教学对数理化的教学比较重视,而作为高中的体育教学,很容易被忽视,体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增强高中学生的身体素质,高中的学习比较紧张,学生在学习中的压力很大,而体育教学能够帮助学生释放这种压力,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要注重自身的身体素质的锻炼,体育课程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坚韧、乐观积极的良好品质,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素质教育的理念也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的新模式下,学生应该是体育教学的主体,从而提高高中学生的体育创新意识和身心素质。
[1]李勇.浅析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20).
[2]连云鹏.浅析新课程改革标准下的高中体育教学评价[J].科技资讯,2011(36).
[3]谢鹏.将多媒体教学引入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4).
[4]陆霄.新课改下高中体育教学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析[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1(8).
[5]邓征军.新课改视角下高中体育教学创新思维初探[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3).
[6]桂成率.新课程理念下关于高中体育教学模式的探析[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