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高原现象”的探讨及应对策略①
2012-08-15邹华姬
邹华姬
(广西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2)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高原现象”的探讨及应对策略①
邹华姬
(广西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 广西南宁 530222)
本文从教师工作负担过大、倚重过去的经验,不愿意学习、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这三个方面进行阐述高校体育教师“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并针对上述的成因找出应对的策略,旨在促进教师的职业生涯,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高原现象 高校 体育教师
1 教师“高原现象”及危害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做过一个调查,研究教师的教育经验和教育效果之间的联系。结果发现,在刚走上工作岗位的五年之内,教龄与教学效果是成正比的,曲线呈上升趋势;第五年至第八年,普遍出现一个平稳的发展趋势。18年以后,95%左右的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先后开始下降。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的主要表现是:教学上缺少激情,精神上产生惰性,思想上导致僵化。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已开始模式化、程序化。进入“高原”期的教师,如果不能采取有效方法和策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不思进取,不去读书学习,这些教师就可能由职业稳定时期步入停滞和退缩阶段。这一阶段持续的时间依据教师个人的主观因素及其所处的环境条件而定,对某些教师可能短一些,而对另一些教师可能要长,甚至一直持续到退休。
2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高原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教师工作负担过大,是造成教师高原现象的重要原因
众所周知,教师的工作是三点一线的(教室、办公室、家庭),工作强度过高,上完课又忙着备课、改作业,下了班又匆匆往家赶,长期以往极易产生疲劳和厌倦情绪。就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负担而言,教师的工作量达不到应有的水平。同时,由于许多普通高校的师资并非整齐划一,故其内部也存在骨干和优秀教师负担偏重,其他教师与教辅人员工作量偏轻的现象。
许多高校的体育教师对学生没有升学带来的压力,有些教师甚至已经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中对这一压力麻木了!因为对他们来说,体育课不外乎一次次驾轻就熟的重复劳动。这些教师往往都存在同一种身体反应:平时总感到乏力,精力不济,老觉得睡不够,但睡觉时又老做梦。每到难得的一次休息日,还会莫名其妙地头疼、感冒,但吃了药后,只要一开始工作,头疼和感冒的症状就会减轻,休息日症状又会加重!相当部分负担过重教师的身体长期都处于亚健康状态,这主要是因为负担带来的压力所致。亚健康状态下往往都潜伏着某些大病,而这些教师强烈的责任感又往往使他们错过了检查和及时治疗的有利时机。
2.2 教师倚重过去的经验,不愿意学习
在人们看来,经验是宝贵的,它是一个人成长经历的总结,也是继续前进的基点,但经验也会束缚一个人的成长。随着对教材的熟悉,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已开始模式化、程序化,有时体育教师也想搞点小变革,但终因原有经验的惯性太大而收效甚微。我们并不否定经验,但时代在变,教育对象在变,我们的思想也应跟着变化,在这个时期如果不及时转化自己的观念,就会落伍,就会被时代淘汰。有的老师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越来越不好较”,就是这种思想的反映。其实,问题并不是出在学生身上,而是出在老师身上,是老师“越来越不会教”了。
2.3 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动力
教育工作是一项创造性劳动,它离不开理性思维,所谓理性思维就是对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修正自己的错误。
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反思的体育老师并不多,对许多教育现象视而不见,不多问一个为什么,也不问一下自己原来的做法是否正确,是否科学,是否需要改进,有没有更好的办法,不写教育日记,不写教后感,凭经验办事,凭感觉办事,发生失误也不及时去修正和补救,有些学校甚至连教研活动都不正常开展。对于大学体育课,他们没有胆量进行革新,因为他们害怕承担革新带来的风险。为了适应学历教育的要求,教师不需动多少脑筋,体育教师所做的工作是如何应用一些资料,如何解释这些资料提供的教学方法,许多教师对自己越来越没有信心,离开“教参”很难进行教学,教师的技能水平在退化。体育教师技能的退化使教育工作日益简单化,甚至变成了体力劳动,这种简单劳动、重复劳动又进一步加重了学生的负担。有的体育教师的工作几乎是千篇一律,有时学了他人的东西,便失去了自己的教学个性。多年的体育教育教学工作没有给学生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能力便成了一句时髦的空话。
3 应对“高原现象”的策略
为了防止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出现“高原现象”,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应采取一系列措施,帮助体育教师重新规划职业生涯,重新定位价值观念,促使他们向“自我实现”这一价值需求做出努力。
3.1 减轻教师的负担
一天只有24个小时,教师也有家庭,也有其它事情要处理,管理者不能任意侵犯教师权益。体育教师的工作是弹性的,是凭“良心”吃饭。一名不负责任的体育教师即使天天把他锁在学校里,他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好,但如果对体育教师实行宽松管理,实行人性化管理,就会调动出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心情愉悦,他们即使离开学校,也会心系学生,心系学校,同时也使他们更有时间和有精力思考一些问题。学校要允许他们作一些改革,并积极为他们的改革创造条件。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六个解放”,当时是针对学生提出的,在当前条件下,同样也适合对教师的要求。要让教师从程序化、模式化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去思考、去探索,使教师的劳动真正成为具有创造性的脑力劳动。
3.2 教师自己不断学习
学校应该营造一种促进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具体而言,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学校主要领导带头树立良好的尊师重教风气,牢固确立服务意识,将管理的重心下移,把关注的焦点集中于班级、课堂,尽可能地为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实际困难,真正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教师职业成长的良好氛围。有了良好的氛围,教师自己要不断学习。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今天,教师应是最会学习的人,这不仅是教育工作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完善的需要。只有不断学习,才能及时补充到新鲜血液。
我们经常讲,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使自己的这桶水永远是活水。通过学习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可以提高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是学习的模范,一天工作后,要抽出一部分时间进行学习,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具体备那一节课,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要为终身备课服务。要把学习作为自己生活的一部分,而不是负担,要以学习为乐。不仅要学习与自己专业有关的知识,获取相关的信息,还要学习一些边缘学科知识,懂得一些现代科学方面的基本常识,这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另外,作为一线体育教师,还要时常看一些教育学、心理学、课堂教学方面的理论书籍,它可以帮助你正确认识一些教育现象,自觉克服认识上的偏差。还可以学习一些专家原著,从中吸收高营养。通过不断学习,就会使自己永远年轻,永远受学生欢迎。
3.3 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
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是教师职业成长的动力,通过改革教育教学的评价体系,赋予教师更多的专业发展自主权和自由度,倡导教育教学研究,提供参与学校决策的机会,建立平等对话制度,引导教师参与学校管理,让教师从工作中找到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身价值,并使之成为促进教师职业发展的动力。
体育教师要自我发展,有赖于勤于反思。勤于反思是克服“高原现象”的有效途径。我们应留出时间和精力让老师去反思,反思的形式可以是灵活多样,可以利用教研活动、备课组活动时间,就某一问题进行讨论,进行争辩,发表各自的见解。教师可以就每项工作、每节课后进行反思,寻找更佳的教育、教学方法。通过这些活动过程使教师得到自我完善。参与课程改革也是教师的自我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克服教师“高原现象”的重要机遇。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育理论的刷新,更是教育行为的变革,她的价值在于引起教师教育教学行为的改变。
总之,要预防和解决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的“高原现象”,要从多方面入手,通过多渠道来解决,而且有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我们只有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增强为教师服务的意识,才能促进体育教师职业的进步和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
[1]易锋,陈康.高校体育教师成长阶段特征与影响因素及对策[J].体育文化导刊,2007.
[2]侯秋霞.教师职业高原现象与教师的专业发展[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2007.
[3]李春晖.普通高校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高原现象”及对策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7).
G807.4
A
2095-2813(2012)04(b)-0085-02
邹华姬(1984,10~):女,汉族,广西省北流市,助教,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学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