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探究
2012-08-15茆长胜
茆长胜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宿豫一中 江苏宿迁 223805)
对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探究
茆长胜
(江苏省宿迁市宿豫区宿豫一中 江苏宿迁 223805)
大课间活动不属于体育课堂教学,也不同于课外活动,它是游离于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之间,是在教师有选择性地指导下学生进行的自主活动,开发大课间活动,研究大课间活动有效开展对于提高学生技能水平和身体素质有突出的作用,正是基于此,本课题以学生大课间活动为研究对象,探索大课间活动的模式构建并结合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尝试制定出评价标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切实提高学校体育大课间活动的质量。
体育大课间 学生体质 促进 发展
1 研究背景和依据
我们国家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情况越来越令人担忧,力量素质耐力素质和柔韧性素质连续呈下降趋势,学生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更是让家长教师担心,这引起了我们国家足够的重视,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阳光‘2+1’工程实施,中小学生每天锻炼不少于一小时的文件的颁发,确实让广大体育教师倍受鼓舞,这也是从政策上对我们国家广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情况进行干预。
2 大课间活动的现状
(1)我区很多学校的大课间活动仅限于学生做操,并且多年做同一套广播体操,据学生调查,得知绝大多数学生只是敷衍了事,应付而已,不仅锻炼效益低下,而且还禁锢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如管理不到位,弄不好还会沾染上一些陋习,如做事马虎,被动应付,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样也有一些学校办学理念落后,提出所谓稳步发展的理念,束不知道这样就扼杀了学生个性的发展。
(2)对学生调查问卷分析了解到大部分学生渴望运动,也喜欢运动,男生喜欢综合性运动,象球类运动,女生侧重于非力量性项目,象跳绳、毽球运动,他们也渴望一技之长,但是苦无人指导,学生也渴望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但是受客观条件限制机会很少,也只能是一声叹息。
(3)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体育器材室,但是器材闲置率太高,甚至有生锈现象,而且常用器材偏少,器材破损率太高,每个学校都没有专职器材管理员。
(4)学生和家长对体育锻炼和大课间活动态度和行为基本上处于认可状态,但是苦于应试教育的压力,只能是望而兴叹。
3 基于以上现状分析得出对策
(1)农村教师严重缺编,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管理,用政策吸引人,用感情挽留人,让他们安心于农村教育教学工作。改变农村中学是人生跳板的现象。
(2)强化领导的认识和责任感,摆正大课间活动的地位,尤其是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满足学生大课间活动的活动参与权。
(3)增强体育教师职业归属感,让其扎根与体育事业,奉献于教育,对待体育工作认真负责,把体育教学工作当成事业来做。
(4)体育教师要加强对新课标的学习和理解,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和教学。很多体育教师对于新课标缺乏理解和学习,看不见体育教学的方向,轻视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导致学生学无所成,无‘一技之长’。
(5)对学生和家长要进行引导和疏导,让他们认识大课间活动开展的意义,让他们知道孩子们的健康茁壮地成长是师生家长们共同的最朴素最根本的愿望。
4 大课间活动内容形式到实践的微格研究
4.1 运动项目设置
项目的科学设置对于培养学生技能发展和素质提高有一定意义。运动项目的设置精简化是一个创举,它与国家阳光体育运动“2+1”工程中掌握一至两项运动技能相吻合,我们应该以素质教育的观点来重新审视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方法和效果,从今后学校体育发展的眼光看,特色项目、适合学生发展的项目必将风行校园。
4.2 课程资源的开发
(1)充分利用我校规模创建的契机带来学校的硬件规模的提升,充分利用和开发教学资源。鼓励学生自购或自己开发器材,自己动手制作器材,在器材制作过程中渗透着技能学习的重点问题的指导,比如用纸球代替实心球教学,纯粹是无稽之谈,因为实心球教学主要是发展投掷力量和上肢爆发力的,而纸球对于发展力量的有效性是形而上学,其效果是微乎其微。
(2)依据兴趣小组的教学计划为标准,课时计划为内容修订成册,作为校本教材的开发和使用。每个年级依据校本教材组织大单元专项化学练活动。
(3)场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本着原则就是让每个孩子都有活动的场地和空间,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让孩子们享受大课间活动带来的快乐,对于多生小场地的场地资源的开发使用要本着集体性练习为主线,或者是分层次分时活动这样的原则。
4.3 对大课间活动实施方案的探讨
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成立大课间活动领导小组,制定大课间活动方案,各司其职,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不严肃开展,任何领导或者教师不得随堂拖课,取消大课间活动,一定要在认识上达到一定的高度。大课间活动对于学生的纪律培养也有一定的好处,力争活动方案的最优化,确保课题研究的可实施,便于操作,便于把控。要求有组织、有方案、有措施、有落实,有评比,构建大课间活动的模式。
4.4 对学生学练适用方法的探讨
利用体育教师自身的专业特长,组织兴趣班培养的运动骨干带动‘小班化’的大课间活动,成立各级各类俱乐部和兴趣小组,强化培养特长生和运动骨干,让他们有一技之长,在大课间活动中,贯彻实行陶行知‘小先生制’,即先学习的学生是后学习学生的老师,可用这些学生去教学其它的学生,这种以学生教授学生的学习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挖掘学生的潜能非常有意义。对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非常有意义。
4.5 教师对学生学练指导的研究
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集全校体育教师智慧,打造高效课堂教学,通过大课间活动开展, 让我们认识到,还是应该加强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的最本质的理解,因此应该强化学生的概念教学,体育教学的出发点是概念教学,概念教学是学生学习的元认知,应该强化概念教学。这样对于学生技能的掌握与巩固有很大的作用。
5 对大课间活动的整合研究(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变化情况的研究)
(1)以实验学校学生为实验样本,监测学生身体素质发展情况,不难看出学生身体素质三年三大步,身体素质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三项素质测试成绩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总均分由2009年60.1分到2010年70分到2011年78分。
(2)学生的体育素养的提高,学生从不关心体育不关心运动,到关注网络和媒体体育生活报道的学生多了,课间聊天关于体育内容的话题也多了。
(3)孩子的德育水平得到较大的提升。
大课间体艺活动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模拟社会,大课间活动是一群体性活动,在活动中,有对抗有合作,有团结,有帮助,这些德育教育渗透于体育运动中,通过实验调查发现我们学生的交往和交流能力强了,许多孩子变的比以前懂礼貌了,更尊重老师了,更成熟了。与陌生人交流也没有什么胆怯的心理了。
6 对大课间活动的拓展研究
6.1 大课间活动的文化生活是创设‘和谐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
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对建立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必将提供有力的支持,对于丰富和提高校园文化的内涵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大课间活动和文化学习是一个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一个过程。全体教职工也都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之中,或渗透到学生中间去活动,或组成教工方队参加活动,和学生同台竞争,既营造了全民健身、民主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又把全面的过程指导落实到每一个细节之中,及时评比,及时反馈,有效地完成了我校大课间体艺活动课程。
6.2 大课间活动开展对教师影响的研究
(1)大课间活动是开放式的课堂,对活动过程中很多问题和偶发事故的处理提升了教师的课堂教学驾御能力,提升了教学基本功。
(2)教学研究能力是教师专业化和科研水平提升的关键点,通过本课题研究开展,让课题组所有参与教师都了解了课题研究的方法,提升了他们课题研究的科研素养。
(3)提升了教师的教学管理水平。管理是一门艺术,大课间活动的模式和管理水平是大课间活动的质量保证。大课间活动的管理可以看出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管理无序,学生就会杂乱无章,就象无头苍蝇,就象一盘散沙,达不到大课间活动开展的预期效果。
7 结语
大课间活动是为了满足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担负着发展学生体质的重任,因此,大课间活动开展必须有条不紊,管理有序,活动要落到实处,同时大课间活动并不是完全意义上学生自由支配的活动,它是在教师有选择地指导下学生自主进行的活动,学生是大课间活动的主体,因此必须找到适合教师教授和学生学练的最佳办法来组织大课间活动的开展,实践证明,本实验学校开展的大课间活动是有效的,大课间活动的开展不仅发展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也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融洽了师生的关系,对于和谐校园的品牌打造也具有深远的影响。
[1]刘良华.行动研究的史与思[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
[2]曹卫.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J].体育科学,2004,23:65~89.
[3]杨兆军,魏红英.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体育教学,2000,15(2):28.
[4]周俊平.“健康第一”与学校体育[J].体育学刊,2002,26(2):53.
G807.3
A
2095-2813(2012)04(b)-007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