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健美操课运用适应性教学法的研究①
2012-08-15赵倩倩符传铭
赵倩倩 符传铭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系 海南海口 5702032)
普通高校健美操课运用适应性教学法的研究①
赵倩倩 符传铭
(海口经济学院体育系 海南海口 5702032)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运动,在高校有很多学生都比较喜欢这项运动。可以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的要求 ,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加快技术动作掌握。但是他们的能力各有高低,这就为健美操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把健美操的特点、适应性教学法的实施方法、教学方法应用在健美操教学中,旨在提高健美操的教学效果。提供广大普通高校健美操老师参考。
健美操 适应性教学法 普通高校
健美操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源于人类对健康、健美的追求。它是以有氧运动为基础,以力、美为特征,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通过徒手、持轻器械和在专门器械上进行操化练习,以达到健身、健美和健心的目的,并具有竞技性、娱乐性和观赏性。健美操是一项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普及性极强,如今已经在普通高校中普及,并有代表性的参加比赛。
1 健美操的特点
1.1 身心并健
健美操这项体育运动不仅仅能够提高肌肉的弹性和关节的灵活性,使得身体系统的机能能够得到加强,达到增强体质的功效,同时还能够塑造健美形体,培养出正确姿态,特别是人们能够在该项运动中受到特有的美的感受,使人的外形美与内在美融为一体。
1.2 具有鲜明的节奏与力度
在健美操运动中音乐是必不可少的,健美操所使用的音乐具有节奏强劲有力、旋律优美的特点,它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产生出烘托气氛、激发人们热情的效果。健美操在这种节奏欢快、鲜明、热烈的乐曲伴奏下进行,其动作会具有很强烈的节奏性和力度的特点。无路时肢体的弹性、肌肉的力量,还是瞬间的控制,都能够充分的展现出练习者的个性风格和强烈的感染力。
1.3 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健美操作为身体锻炼的体育项目之一,其界定范围广阔,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它不同于田径项目以走、跑、跳等人类生存和生活的技能为主体进行活动,也不同于球类项目具有较强的对抗,更不像有些运动项目需要在水中、冰上等特定的环境下进行锻炼。健美操的运动形式、练习内容、练习强度等均可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随意进行调整,且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1.4 具有较好的竞技性和观赏性
目前普通高校开展健美操比较好,大部分学校都参加健美操比赛,据调查,河南省2010年大学生运动会共有400多名来自河南各高校的运动员和教练参加,广东省2011年大学生运动会共有500多名来自广东各高校的运动员和教练参加,分为本科和专科甲组、本科和专科乙组,涉及单人、双人、三人操、六人操、轻器械操等22个比赛项目。海南省大学生健美操锦标赛也很多高校参加。运动员们丰富多彩的动作、具有创造力的队形编排和活力四射的表演既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也使比赛不仅局限于竞技,更是一场极具欣赏性的视听盛宴。
2 高效健美操教学中适应性教学法的实施
适应性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所运用的教学手段要和学生的能力相适应,从而达到加强师生交流,及时获取反馈信息,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具体的说适应性教学理念要求根据学生的个别能力以及需求特点,动态地组织和呈现适合学生本身的水平的内容信息、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变化的教学策略等。适应性教学法的开展需要对学生的具体能力了解掌握,在从此基础上设计教学步骤,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教学中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2.1 课前准备
在课前应该对学生进行身体形态测量。然后应根据一节课的目的和学生的发展水平来精确健美操课的内容。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身体形态进行测量,确定学生的具体情况。然后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基本目的。这个目的对这节课的主要环节进行了确定。在教学中必须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使得其他环节服从于这个环节,并且将它们跟主要环节联系起来。例如在开始部分的内容安排上,就可以将基本部分的内容简化后安排。为了要能够适应学生的具体情况这就使得选择一节课的主要环节和其它各个环节的内容变得更加的灵活,教师必须要去仔细的考虑需要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才能够符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并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要通过哪一些动作的展示和练习来向学生阐明新的概念、新的规则,有应该通过哪些动作组合来练习运用新概念、新规则,随后又应该选着哪一些动作组合变化来练习它们的运用,这些都是需要教师注意的事情。最后,教师在选择一节课的教材的时候,还应当注意使教材能激起学生继续学习健美操学科的兴趣。即使是复习课,选择教材也是教师备课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必须选择主要的或该班级、该小组学生感到困难的问题。复习时要引进一些新的动作组合,新的健美操范例套路,用另一种方式安排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复习的兴趣,使他们积极地思考,怎样在新的情况下运用他们所熟悉的知识。只有一节课的目的明确并且适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又善于在课上抓要点,就会使学生的练习活动有明确的方向,他们的精力和思想也不致分散,从而有助于取得应有的进步,实现健美操的教学任务。
2.2 课堂实施
在具体的教学中需要根据动作的具体特点和动作结构,由1拍练习到多拍进行练习,摈弃需要确定练习步骤即“小步子”。对于不同能力的学生,需要在学习中通过教师的指导选择不同的“小步子”,然后再进行组合练习,而那些能够完全掌握动作的学生则需要配合教师对其他学生进行知道,这样能够让这部分学生进一步的提高自身动作的熟练性。而对于部分掌握和不能掌握动作的学生则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与自身掌握动作情况相适应的“小步子”练习,并在练习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互相帮助,通过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来不断的进行改进,大胆的提问。此时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信息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知道,并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来不断的调整不同学生的“小步子”,并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指出不同学生完成动作的关键环节,选择适应学生的“小步子”解决问题。
3 健美操教学中采用适应性教学法的效果分析
3.1 能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
适应性教学法本身就是一种以学生的学为主、“导”随“学”行的教学方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都贯穿着教师不同形式的“教”,也就是要求教师需要必须要能够发挥出自己的主导作用,但是这并不是说教师需要将主要精力放在讲解上,而是要求教师能够通过不同学生的反馈信息,分别选择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手段解决不同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使得教师所采用的“教”具有更强的针对性。教师同时还需要根据动作的难易以及结构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反馈信息,选择调整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小步子”,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和“导”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使得不同能力的学生都能够通过教师的知道与自己的努力,通过适应自己能力的“小步子”练习达到学习的目的,加快动作的掌握。
3.2 适应性教学法能够满足不同能力的学生需求,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适应性教学法能够使得不同能力的学生在学习时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那些能力较强,能够能够较好完成完整动作的学生,能够通过对其他学生的辅导帮助来进一步的增强自己的组织实践能力,从而不会出现“吃不饱”的现象。而那些分掌握或不能掌握动作的学生则能够通过适量的适合自己的“小步子”练习,在教师与其他学生的帮助下循序渐进,不断的进步并最终完成动作,进而不会出现“吃不消”。这样就使得不同能力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都能够得到保护。
适应性教学法能够更好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够更加有效的培养学生能力。学生能够通过教师的指导来选择适合自己能力的“小步子”,并且通过眼看、身动、脑思考结合自己的动作练习过程进行纵向比较,再结合同学之间的横向比较与教师的提示,找出动作完成好坏的原因,并对动作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进行探讨,对各种联系手段进行归类总结,并尝试新的练习方法。适应性教学使学生能从被动接受知识变为自己主动获取知识,同时通过动作表演,提问回答,提高语言表达、动作示范和实践操作能力。
4 结语
学校健美操的教学面临着各种健身健美操的冲击,学校教育不可能将所有的知识都教给学生,教学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意识,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行终身学习作好知识和能力上的准备。首先要立足于学校体育的基础,教师必须精通自己本专业的知识。在素质教育指引下,终身体育指导下,虚心学习各类健美操的教学特色,建构学校健美操的教学策略。其次要发挥学校体育教育的长处,多给学生介绍各类健美操的教学特征,使学生全方位地掌握健美操的发展动态,为学生运用健美操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最终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发展。
[1]公有才.体操教学理论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2]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3]崔海燕.普通高校健美操课运用适应性教学法的实验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6.
G807.4
A
2095-2813(2012)01(c)-0056-02
赵倩倩(1985~):女,汉族,河北沧州人,海口经济学院体育系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体育教学和民族传统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