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心理效应提升飞行学员旋梯训练效果
2012-08-15牟朝霞
牟朝霞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1)
运用心理效应提升飞行学员旋梯训练效果
牟朝霞
(海军航空工程学院 山东烟台 264001)
本文从分析心理效应在飞行学员旋梯训练中的作用入手,论述了运用心理效应的基本原则,并试图探讨几种心理效应的具体运用方式。
心理效应 旋梯训练
旋梯训练是飞行学员一项必不可少的的训练项目。通过训练可以显著提高飞行学员的平衡能力,强化对位移变化刺激的耐受能力,使其对加速位移从不适应到逐步适应,进而达到习惯成自然,有效地提高飞行学员承受气压变化、抗突发震动和颠簸的能力。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1]。教员如果能够系统掌握和恰当运用一些心理效应,巧妙发挥各种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避免其消极影响,对于激发学员旋梯训练的兴趣,调动学员训练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旋梯训练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 旋梯训练中运用心理效应的原则分析
1.1 潜移默化原则
教员在旋梯训练中运用心理效应是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在训练过程中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刻意渗透和运用有关心理效应,有准备有目的地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把心理效应的作用潜移默化贯穿于整个旋梯训练过程,使飞行学员的思想和训练行为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受到教员的影响,进而发生预期的良好变化,以达到最终的训练目的。
1.2 用之有节原则
虽然恰当运用心理效应可以有效地提升旋梯训练的效果,但如果运用不恰当,过犹不及的情况也会出现。因此在旋梯训练过程中运用心理效应,要坚持“用之有度”的原则,一切以适时、适度为基础,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事无巨细都要和心理效应挂钩,如果心理效应运用过度,让飞行学员明显看出教员在运用心理效应,就会过犹不及,影响旋梯训练的效果。
2 几种心理效应在旋梯训练中的试用
2.1 巧借首因效应,打消畏惧心理
“首因效应”作为一种主观倾向,又称“先入为主”效应。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称为第一印象,其产生的影响,称为首因效应[2]。这种初次与陌生人接触,留下的印象影响以后彼此的认知。在第一印象的形成过程之中,仪表特征起着优势作用,所以第一印象存在着一定的心理认知偏差。例如,对某人的第一印象良好,你会一直觉得他好,哪怕实际上他并不好,你仍然保留这样的看法;反之,如果第一印象恶劣,就会造成他永远不好的偏见,这是心理学中的首因效应的表现。
首因效应对于旋梯训练的启示在于:由于首因效应造成的第一印象是较难改变的,会对以后的训练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员要重视飞行学员首次旋梯训练的整个过程,发挥首因效应的积极作用,避免消极因素,从而使飞行学员获得良好的首次训练效果,进而对以后训练产生积极的首因迁移影响。
在旋梯训练中,正确运用首因效应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注重和学员首次会面。教员与学员之间的相互交往,有效互动往往是根据第一印象作出判断的,因此,教员要想给学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就要特别注意和飞行学员的首次会面。在首次训练中做到精神饱满,适度展示自己的知识、技术、能力,给飞行学员以良好的主观印象,获得其积极的评价,为以后训练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二,重视教员首次示范。旋梯训练对于动作技术要求较高,学员在训练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各种损伤,因此教员教员在示范过程中要尽可能把动作分解开来,每个动作环节的相关要领要讲述、示范到位,特别是对于可能造成损伤的错误动作要提前做出警戒,以避免学员先入为主,习惯成自然的错误动作产生。第三,帮助学员首次训练。对于大多数飞行学员来说,第一次旋梯训练都会有恐惧心理,如果准备不充分,学员会出现很严重的眩晕反应甚至运动损伤,如果首次训练失败或者受伤,将会对今后的训练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因此,旋梯训练中首次尝试必须先进行有目的地身体准备练习,针对旋梯训练容易受伤的肌肉群进行提前热身。安排好保护工作,给学员以安全感,避免学员恐惧心理的蔓延。第四,降低首次要求目标。尽管旋梯训练最后的合格标准很高,但对于飞行学员的训练要循序渐进来进行。为了达到这种较高的要求,学员要超限完成,这样很容易造成不必要的运动损伤,或者出现明显的头晕恶心甚至是呕吐等不良反应,这种反面的首因效应,会直接造成学员畏难情绪的加强,人为地造成训练的心理障碍。因此第一次训练目标要求一定要适度,以大多数学员都能轻松完成为标准。
2.2 运用罗森塔尔效应,激发训练动机
罗森塔尔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是指人们的信念、成见和期望对对象产生的影响。这一效应源自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有一次他考查某校,随意取“最有发展前途”的学生,把名字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森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3]。
罗森塔尔效应对于旋梯训练的启示在于:教员通过对飞行学员投入希望,辅以特别的诱导,会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训练动机,进而调动他们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训练过程朝着教员期待的方向顺利发展,训练效果也就在教员的期待中不断提升。
在旋梯训练中合理运用罗森塔尔效应,对全体学员都抱有积极的期待,从而能激发飞行学员强烈的训练动机:第一,承认素质较差学员的努力,挖掘其“亮点”。对于旋梯技术掌握较慢的学员来说,最害怕的是教员和学员的嘲笑,这类学员更需要加以鼓励。教员要用眼神、动作、语言来给他们以鼓舞,对他们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充分地肯定,使他们感受到教员的关心和尊重,体验到进步的喜悦。第二,对普通学员予以中肯表扬激励其自信。对于普通学员,尽管他们训练成绩一般,但仍然需要教员的积极肯定,教员首先对其成绩予以中肯的表扬,肯定其训练的效果。同时,教员对其提出更高的要求,期待他们能够更好地表现,从而调动起其继续努力训练的积极性。第三,对完成动作较好学员以更高的目标期待。对于旋梯训练中完成动作较好的学员,教员本身不需要特别多的关注,但如果忽视他们所取得的成绩,往往会陷入罗森塔尔效应的负面,学员因为缺少了教员的鼓励和赞许,进而没有了继续努力的动力。因此,对于这部分学员,教员们可以创设更高的目标,希望他更加进步,鼓励他们赶超现有的记录,挑战自己的体能极限。教员的这种热切的期望对学员的训练将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
2.3 关注门坎效应,强化阶段效果
所谓门坎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逐步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该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弗里德曼与弗雷瑟从现场实验中提出的[4]。
“门坎效应”对旋梯训练的启示:为防止学员被前后各20圈的高标准吓到,首先要降低旋梯训练的要求,让他们轻松入门,然后再逐步加强训练,这样使学员由畏惧转变为适应最终到达战胜的心理过程更加顺利。通过逐步改变他们的心态,激发学员训练的热情,循序渐进达到增强旋梯训练效果的目的。
运用门坎效应,在旋梯训练中为不同层次的学员提供适宜的门坎,使每个学员不同时期都能得到显而易见的进步。第一,入门门坎设置要低。如果前几次训练就提出高标准的训练要求,学员的畏惧心理就非常突出。或者指明一个训练较好的学员作为大家努力的目标,让大多数学员可望不可及,这样训练效果肯定大打折扣。因此,在入门阶段,要了解学员身体状况,首先提出较低要求,让学员树立信心,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要求。第二,阶梯之间的距离要小。完成了第一步入门,教员为学员设置的第二步努力的目标要适宜,不能步子太大。否则学员完不成教员的要求动作,容易失去进一步训练的信心。因此,每一个提高的目标设置步子要小,每一级台阶都要让学员能够较容易完成,提高他们训练的信心,让他们体验到每一次进步的乐趣。可以把旋梯训练设置为入门上旋梯,前后大角度悠荡,180度回环,多次180度训练,360度一圈,然后在此基础上逐步增加数量和时间的要求。这样可以使学员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喜悦,逐步克服旋梯训练心理上和技术上的障碍。第三,分层设置门坎高度。入门后学员训练目标的设定要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区别,针对不同层次的学员,提出不同的进阶门坎高度,适度调整训练目标,进而最大限度合理化挖掘学员的训练潜能,全面提高旋梯训练的效果。
[1]王芳.心理效应在中等职业道德教育课中的运用[J].校园心理,2011,10(4):344~345.
[2][苏]T.M.安德列耶娃.社会心理学[M].上海:上海翻译出版公司,1984:139.
[3]任顺元.心理效应学说[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40.
[4]任顺元.奇妙的教育心理效应[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35.
G87
A
2095-2813(2012)04(a)-0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