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作者与隐含作者

2012-08-15吴松山河北大学河北保定071002

名作欣赏 2012年9期
关键词:布斯叙述者文本

⊙吴松山 侯 丽[河北大学, 河北 保定 071002]

⊙张伟敬[廊坊师范学院, 河北 廊坊 065200]

隐含作者自1961年被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提出后,一直很受关注,这些年来既有支持者,也有反对者。其中支持者主要有美国的西摩·查特曼,他对隐含作者的界定是从符号学的角度出发的,他认为隐含作者不会向叙述者那样直接传达内容给读者,但会借助作品整体来传达一种东西,对读者起一种指导作用。当然也有反对者,如热拉尔·热奈特。客观来说,热奈特并不排斥“隐含作者”这一概念,但他主张要把隐含作者与叙事文本中的叙述主体区分开来研究,他认为在一部真正优秀的作品中隐含作者和真实作者应是统一的,隐含作者才是实际上的真实作者。同样对布斯所提出的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持“不大容易为人接受”观点的还有罗杰·福勒。

一、隐含作者的含义

布斯指出:当作者在进行创作时,“他不是创造一个理想的非个人的‘一般人’,而是一个‘他自己’的隐含的替身,不同于我们在其他的作品中遇到的隐含的作者”①。他认为隐含作者就是作者的“第二自我”,“不管一位作者怎样试图一贯真诚,他的不同作品都将含有不同的替身……”②

里蒙·凯南夫人这样看隐含作者:“隐含的作者是在作品整体里起支配作用的意识,也是作品所体现的思想标准的根源。”③与布斯的不同之处是她主张隐含作者、真实作者和叙述者要区分开来研究,要将这一概念非人格化。

我国研究叙事学的专家申丹认为,所谓隐含作者就是“隐含在作品中的作者形象,它不以作者的真实存在或者史料为依据,而是以文本为依托。从阅读的角度来看,隐含作者就是读者从整个文本中推导建构出来的作者形象”④。同一作者所创作的不同作品隐含着作者不同的形象。

华莱仕·马丁在《当代叙事学》中说“从定义上说,一位隐含作者绝不使用‘我’这个代词或诉诸读者”⑤。即隐含作者不同于叙述者。

我们认为,关于隐含作者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特征:第一,隐含作者不同于作者,是作者的第二自我。作者在写作时,不会把完全真实的自我展示出来,而且进入写作状态时,也不是他现实中的自己,所以这两者是不同的;第二,隐含作者不同于叙述者。文本中时常出现“我”来讲述故事,“我”既不是作者,也不是隐含作者,而是叙述者,这三者也是不同的;第三,隐含作者的形象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通过文本猜测、假想出来的。

二、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联系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差异我们已经很清楚了,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不是一个人,但我们更不能忽视这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相似性

荣格提出的“人格面具”理论很有道理,作者为了使自己的创作获得认可会主动以社会规范来塑造其隐含作者的形象,布斯也认为作家在创作时,会塑造理想的自我形象,但我们依然能够通过隐含作者看到真实作者的形象,因为这二者有着相似性。有时候通过作品就能够了解真实作者的一些个性,例如“判断作家是否有对人类的悲悯,除了参考别人对他(她)的印象、她的自我表达,更要看其作品所体现出的价值取向,看文本的隐含作者(隐含作者虽不等于真实作者,但它却反映了真实作者人格的一个侧面)”⑥。张爱玲的作品就是这样,光看她的传记以为她是一个非常冷漠的人,但是我们依然能够从她的作品中感到她对人类的同情。

2.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互补关系

如果读过弗洛伊德的著作就很容易理解这一点了,他写过的《作家和白日梦》认为作家的创作就好像做白日梦一样,因为艺术家会借助自己的作品来弥补自己人格上的某种无法改变的不足或缺憾。作家们在现实中被压抑的个性可以在作品中得到释放,也可以在作品满足他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实现的愿望。例如在武侠小说中,主人公往往都是风流潇洒、武功盖世的大英雄,而且周围还追随着几位美女。像这种小说的作者本身不一定是很有豪侠气的人,他可能很软弱、缺乏魄力,而且身上缺乏他所向往的爱情。又例如,谁会想到《查泰莱夫人的情人》的作者劳伦斯本人是一个私生活严谨、性情内倾并疏于女性的人,因此我们了解作者的儿童经验、个性特征、生活经历、写作背景,也可以理解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从而更好地揭示文章的内涵。

3.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完全不同

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完全不同,这是一种不多见的情况,我们之所以感觉到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会这样不同,可能是因为现实生活中人的个性是非常复杂、矛盾的。如果戈里·歌德。在生活中有些卑劣、自私、虚伪的果戈理在自己的小说中以伟大崇高的姿态嘲笑着这些品质上的缺陷;而“身上充满了鄙俗气”的歌德所写出的作品却卓越地体现出其所处时代的先进思想。

作品中的隐含作者身上所显现的看上去与真实作者不甚相符的特质常常是真实作者某一方面特征的显现或是其整体人格的投影。以歌德而论,现实中的他可能确有些鄙俗气和心胸狭隘,但这肯定不是其人格特质的全部甚至是主流。正如恩格斯所说:“在他心目中经常进行天才诗人和法兰克福市议员的谨慎的儿子、可敬的魏玛的枢密顾问之间的斗争:前者厌恶周围环境的鄙俗气,而后者却不得不对这种鄙俗气妥协、迁就……”⑦由此可以看出,现实生活中的歌德是一个性格极为复杂的矛盾统一体。

三、隐含作者提出的意义何在

先看看隐含作者提出的背景,传统批评一直注重作者的写作意图,批评家经常对各种考证不遗余力,借以挖掘和把握作者的创作意图。而英美新批评兴起之后,强调批评的客观性,将注意力从作者转向了作品自身,视作品为独立自足的文学艺术品,不考虑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历史语境。布斯非常赞同英美新批评的主张,于是提出了隐含作者这一概念来适应这一潮流。但我认为隐含作者的提出还有其他方面的原因。

1.作者主体意识的改变

由于新时期经济文化的转型,人们的主体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的主体性是对主体自身的能力、品性、状态、价值取向等属性的一种评定,是人最需要的本质属性。作家是非常敏感的群体,首先会受到影响,随着这种主体意识的觉醒与强化,也意味着作家个性的觉醒。作家们更加注重自我,更加自信,而且他们的心理也很复杂。因此创作主体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从被动的“我”到能动的“我”,从“共我”到“自我”,主体意识的改变反映到了小说叙事中,就体现为作者的退场,就是在现代小说中,作者坚持不直接进入叙事,在叙事方式上所选择的控制虚拟人物世界的方法,就是选择替代叙述人采用非全知的限制性叙述时间叙事,作者退居幕后,以隐含作者的身份对文本进行隐秘的操纵与评价。其实这也是一种策略,是作者自身的一种探索。

2.隐含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交流

世界、文本、作者、读者是一个互动的系统,作品之所以能够发挥它的价值,关键在于阅读的过程。从阅读的角度看,隐含作者和读者、隐含读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作者在写作时都会假定一些读者,而且会与这个隐含的读者在整个创作过程中不停地进行着对话。残雪曾说过:“提到读者存在于各种层次,我考虑读者时,只考虑与自己同水平的、同类型的读者。我的小说不是奉献给大众的。”⑧而读者在阅读时之所以能够产生共鸣,往往是因为和作者达到一种默契,产生一种交流,而这种心的交流不是面对面的,是通过这个语言文本和隐含作者的对话来实现的,因此隐含作者的出现起到了一种桥梁的作用。

3.隐含作者不同于作者、也不同于叙述者的作用无法被取代

隐含作者不同于叙述者,我们比较容易理解,因为作品中的“我”有时候显然不是作者,一位作家可以随意选择一个故事人物来完成叙述,“我”可以是男人、女人或老人、孩子,也可以是各阶层的人。隐含作者也并不是作者,这二者有很大的差异,在作者写作时,往往进入了一个审美的国度,虽然作者会把真实的感情投入到作品中,但作者都是把自己提升到一个理想的高度,在文本中我们看到的隐含作者是带着面具的说话者,是真实作者在作品中的化身与变形。

另外,读者一般见不到真实的作者,读者见到的是由语言构成的文本,由于读者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同,在调动他们的阅读经验阅读时,他们心中建构的隐含作者的形象是不同的。因此,在内在批评中隐含作者这个概念是不可替代的,韦勒克曾把文学研究分为内部研究和外部研究,内在批评就是针对文本进行分析,而且多年来,许多学者一直沿用隐含作者这个概念。

我们认为隐含作者的提出还是很有意义的,而且分清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并不是一定非要把二者联系在一起,而是让我们能够更客观地来看待这种关系,我们既不能割断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也不要教条化地硬要根据隐含作者与真实作者的关系推断隐含作者的形象来,如果那样对于作者不详的作品又怎样呢?这里,笔者只是想进一 (步弄清两者的关系,在实际的阅读中,我们还要具体作品具体分析。

①②W·C·布斯.小说修辞学[M].华明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80,81.

③里蒙·凯南.虚构叙事作品[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④申丹.是否需要“隐含作者”[J].国外文学,2000,(03):7.

⑤华莱仕.当代叙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30.

⑥阎浩岗.中国现代小说史论[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249.

⑦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256.

⑧残雪.残雪文集(第四卷)[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8:432.

猜你喜欢

布斯叙述者文本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作为“文本链”的元电影
《漫漫圣诞归家路》中的叙述者与叙述话语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天生不凡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
走进文本 走近大师 走出文本 走向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