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鲁滨逊漂流记》看笛福
2012-08-15糜莉莉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太原030024
⊙糜莉莉[太原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太原 030024]
《鲁滨逊漂流记》是笛福的代表作,自1719年出版后就受到了广大读者的喜爱,笛福也因此被大家视为“欧洲现实主义小说”之父。但是,在当时的政治文学创作中,很多英国的批评家都说笛福的小说虽然伟大,但他的人格十分低劣。实质上,生意失败后的笛福负债累累,同时要养妻子和六个孩子。出于对政治的浓厚兴趣,他开始为报社撰写政论文章来谋生。因为这些文章经常抨击国王和某个党派,笛福数次入狱,在监狱里度过了很多年。
由于政论文章只能给他惹麻烦并增加债务,笛福只好转向小说创作。他作品中所体现的孤独、恐慌以及人物的多面性,都能在他的生活中找到原型,也是其创作心理的印证。
一、笛福的文学作品特点
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1660—1731)生活于英国的一个特殊时代。他出生的这一年正是英国王政复辟时期。笛福一生写的作品相当多,但深受读者欢迎而且至今不衰的就是《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以苏格兰水手亚历克山大·塞尔柯克的真人真事为基础,加上笛福的创造和想象而完成的。这部作品不是以庸俗的描写来获取读者的,而是以内在的文化共性引起读者的共鸣。
笛福的小说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流浪汉小说的传统,这种小说通常写的是一个出身低微的人,靠着个人机智和努力奋斗致富,获得成功。但是当时的社会不容许这种人出头,于是主人公只好不择手段,干一系列欺骗、盗窃以至出卖肉体的勾当。由于清教徒的道德观,作者总是使他笔下的主人公一再表示悔恨,立誓不干坏事,但环境又一再迫使主人公违背誓言。笛福对他所描写的人物理解较深,尤其擅长写主人公在不利的环境中如何克服困难。比如说在《鲁滨逊漂流记》中有这么一段话:“正当我在帐篷后面的山洞口忙着干活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发出了可怕的爆裂声,我惊慌失措,等到我下了梯子站到平地上,我才明白发生了可怕的地震……6月25日发疟疾,很厉害。发作一次持续七小时……6月26日好了一点。因为没有东西吃,就带枪出门。身体十分虚弱,但还是打到了一只母山羊……6月27日疟疾再次发作,口里干得要命,但身子太虚弱,连爬起来弄点水喝的力气都没有……7月3日病完全好了,但身体过了好几个星期才完全愎原。”主人公在他的笔下成了一个聪明才智、有活力、不听天由命的人。他尤其擅长描写环境,细节逼真,即使是虚构的情景,他也能写得如身临其境,不由得读者不信服。他的语言自然,不引经据典,故事往往是用第一人称写的——由主人公自述,使读者感到很亲切。
二、鲁滨逊的人物特点
1.一个真正的冒险家 生于中产阶级家庭的鲁滨逊不安于平庸的生活,一心想着要去闯荡广阔的大海。他不顾父母的反对,利用机会,单独登上一艘商船,开始了他充满冒险的海上旅行。鲁滨逊前后总共出海四次。在前两次航海中,因遭遇恶劣的海上风暴,他所乘坐的船只几乎船毁人亡,但他幸免于难。第三次出海,他所乘坐的船虽没有像前两次一样遇到风暴,却遭到摩尔海盗们的攻击,他也曾一度沦为摩尔人的奴隶。后来,他逃往巴西,并在那里建立起了自己的种植园。本来可以在这里有一番作为,但他又一次放弃了舒适的生活,与别人合伙,冒着更大的风险前往非洲进行奴隶贸易。第四次,他从巴西出发,又遇到巨大的海啸和风暴,全船的人除他一人外,无一生还,他游到了一个毫无人烟的荒岛上,仅靠在船上找到的一点点食物,以在森林中采到的野果和捕捉到的野兽为食,在那个小岛上住了整整二十八年零一个月。在西方,“鲁滨逊”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
2.一个来自文明世界的统治者 他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他认为自己是大自然理所当然的占有者,甚至认为自己是被他解救的西班牙人和“星期五”父子的当然占有者。在荒岛上安定之后,他望着这片土地说:“这一切现在都是属于我的,我是这地方的无可争辩的君主,对这地方具有所有权,如果可以渡让的话,我还可以把它传给子孙,像一个英国的领主一样。”他解救了“星期五”等人,但没有平等地对待他们,只是把他们当做奴隶,他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鲁滨逊训诫“星期五”,说他的信仰“完全是骗人的把戏”,“逐渐教导他,使他认识真神上帝”。鲁滨逊用他的上帝精神推翻了“星期五”的土著信仰。正如笛福所揭示的,“理性”已经成了权力的工具,变成了排斥甚至是压制非理性的借口,也变成了统治者压制不同思想观念、不同种族和不同文化模式的借口。鲁滨逊的成功说明个体自由在一定程度上能确保幸福,但不能夸大自由。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有完全的自由。
3.一位理想化的资产者 18世纪的英国率先进行了工业革命。工商业迅速发展,本国的圈地运动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要求。于是,它又进行了疯狂的海外掠夺与殖民扩张。在金钱的诱惑下,鲁滨逊不安于中产阶级家庭平庸的生活,不顾父母的反对,先后四次出海。前两次出海,因遭遇恶劣的海上风暴而几乎船毁人亡,鲁滨逊也差点丢了性命。第四次他与别人合伙,冒着更大的风险前往非洲进行奴隶贸易。但事与愿违,他们的船只遇难,他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没有人烟的荒岛上。在荒岛上,鲁滨逊用代表资本主义文明的火枪和基督教征服土著印第安人,并把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带到了岛上。从这个意义上讲,他的一切冒险活动,无非是为了更多地占有财富。所以说鲁滨逊这个人物形象展现的是资本原始积累时期的资本家的特征。鲁滨逊的经历是一本商业日志,他用精确浩繁的数字深刻地表达了资产者精明的商业态度。他不张扬,也不安于现状,他有着惊人的自觉反悟能力和冷静理性的自制能力,有着不懈的寻找激情的原动力和优化生存的创造力。鲁滨逊坚毅、顽强的品质在笛福的笔下得到了美化,于是鲁滨逊成了资产阶级心目中完美的英雄人物,成了欧洲文学史上最早的一个理想化的资产者形象。
三、笛福的思想特征在鲁滨逊身上的体现
1704年苏格兰水手塞尔柯克在海上叛变,被抛到智利的海外荒岛,度过五年,最后得救,笛福受到这一事件的启发,写成《鲁滨逊漂流记》,但是鲁滨逊的思想却是以笛福的思想为原型的。鲁滨逊的思想反映了笛福的宗教观。鲁滨逊本身是不信上帝的,换句话说,他开始没有什么宗教观念。在他的生活历程中,他慢慢滋生出宗教情感。他也知道许多事情的发生是偶然的,但他把这情况与宗教观念联系起来。比如,当船上的人全都淹死了,只有他存活下来时,他无意中翻开《圣经》,认为这是上帝的安排;他在孤岛上看到地上出现了麦苗和稻苗,他就把这些当做是上帝的旨意。生活在孤岛上的鲁滨逊,没有人可以交流,非常寂寞,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寄托支撑着他活了下来。鲁滨逊正是这样,本着一种自发的宗教情感,把它和《圣经》的章节联系起来,认为上帝无时不在陪着他。他有着简单的宗教情感,但他并不是一个坚定的上帝信奉者。
鲁滨逊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派别的斗争。在小说中,他提到宗教的两大派别,罗马天主教和基督教。他本来在巴西时已经改了宗教信仰。因为当时英国国教是基督教,不信奉基督教是不行的;而巴西国教是罗马天主教,不相信也不行。所以他在英国时是基督教徒,到了巴西是罗马天主教徒。
四、作品对现实的影响
这本经典小说之所以这么深受读者欢迎,是因为作者在小说中重新解读了人类的文明与野蛮。小说并没有盲目歌颂资本主义文明,反而突显了野蛮人的智慧与才干——“星期五”知道红蚂蚁会吃掉腐烂的东西,从而解决了生活垃圾对小岛环境的污染问题。他会把三颗圆石隔开绑在一根绳套上,这种“流星锤”既能猎取动物,又能打击敌人。他还用山羊皮做成一种能够钓鱼的风筝,用山羊脑壳制成一种能发出原始的天籁之音的琴。对此,鲁滨逊相形见绌。当他在短短的几个小时中发现“白鸟号”上的船员们都沉沦于现代文明的深渊中抢夺岛上的金币时,不禁极端厌恶起这种文明,觉得荒岛生活远比文明社会自由自在、丰富多彩。通过这样的描写,笛福成功地颠覆了文明与野蛮的关系。不过,在小说最后,作者描写“星期五”竟然迷恋于文明社会令人眼花缭乱的表象,弃岛而去,没有想到等待着他的只是被人贩卖、受尽屈辱的奴隶生活。
笛福试图解决那个时代的经济、道德难题,即解决服从于上帝意志的世俗社会里生存和发迹之间的矛盾。一方面,笛福希望资本主义达到蓬勃发展;另一方面,又希望资本主义这种充满活力的个性主义能够在理性的支配下行动。笛福通过描写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经历,使这两种观念达到一种完美的结合。
[1] 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8.文中所引小说原文,均出自此书,不再另注。
[2]王文华.鲁滨逊形象的现代性反思 [J].外国文学研究,2004,(01).
[3]蹇昌槐.《鲁滨逊漂流记》与父权帝国[J].外国文学研究,2003,(06).